紀委創新機制經驗交流

時間:2022-04-06 10:15:00

導語:紀委創新機制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紀委創新機制經驗交流

群眾利益無小事。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順應人民期待、回應社會關注,始終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及時掌握群眾所思、所憂、所盼,不斷完善保障群眾利益的決策機制,創新維護群眾利益的管理機制,強化損害群眾利益的查處機制。

一、堅持五個步驟,確保決策科學合理

一是收集民意。在進一步完善“民聲通道”、“政風行風熱線”工作的基礎上,建立了“一隊伍、一場所、一平臺、一信箱、一中心”的“五個一”暢通民意載體(下鄉包村隊伍、信訪接待場所、政民互動平臺、民意信箱、農民訴求中心),進一步暢通民意,了解群眾所思所想所盼。二是決策咨詢。成立了縣決策咨詢委員會,配備了1名主任和7名副主任;聘請了若干名各類專家為咨詢委員,組成工業經濟、農業和農村經濟、城市建設、社會事業發展、旅游發展等若干個專門委員會。制定了《縣決策咨詢論證辦法》,規定凡經濟和社會發展方面的重大政策措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重要的開發建設規劃等重大事項在提交縣委、縣政府決策前,均須經過縣決策咨詢委員會咨詢論證。三是風險評估。堅持執行《縣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實施辦法》,按照權責統一原則,由重大事項的承辦部門對涉及民生問題的重大決策、涉及多數群眾的改革改制事項、涉及多數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規劃、基礎設施和市政建設項目、涉及較大利益訴求群體的重大政策制定或調整等重大事項實施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安全性,組織實施好風險評估工作。四是議事決策。認真執行“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原則,堅持實行《關于黨委(黨組)實施“三重一大”事項集體決策制度的實施辦法(試行)》,對縣級重大決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項目安排和大額度資金使用等事項,嚴格按照規定,均通過縣委常委會或縣委全委會表決通過后執行。在上一屆縣委議事決策規則的基礎上,研究了新一屆縣委議事決策規則,對縣委全委會、縣委常委會、黨政聯席會、四套班子會等重要會議的議事決策原則、范圍、程序作出了初步規定。同時,堅持實行《縣人民政府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依照程序作出科學合理決策。五是決策公示。建立和完善了縣、鄉、村三級黨務政務公開平臺。縣里建設了三個百米長的黨務政務公開長廊,開通了黨務公開網和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縣直各單位均建設了黨務政務公開欄,安裝了電子顯示屏和電子觸摸屏;各鄉鎮、村均建設了黨務政務公開欄或公開墻。通過上述平臺公布決策情況,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真正落到了實處。

二、抓好三個環節,確保決策落實到位

一是決策落實。建立了“項目化、時間表、責任人”的決策落實機制,對重大決策事項,按項目化方式分解任務,制定工作目標和進度要求,實行“六個一”(“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個責任人、一套工作班子、一個實施方案、一張進度表”)工作方法,形成了多層次抓落實的目標體系和崗位責任制。二是矛盾化解。連續三年共組織了千名機關干部下到172個行政村,開展“五民一促”(“交民友、暢民意、辦民事、幫民富、聚民心、促和諧”)活動。通過每個月20天以上吃住在村、工作在村,開展好調查研究、宣傳政策、扶貧解困、化解糾紛、發展經濟、夯實組織等活動,達到縣委、縣政府決策執行順暢,黨群干群關系密切,黨員干部作風改進,矛盾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的目的。同時,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村級組織建設的意見》,引起了國內主流媒體的高度關注,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和創造力不斷增強,黨的執政基礎和群眾基礎更加穩固。三是決策糾偏。堅持跟蹤決策落實情況,積極糾偏糾錯,最大限度地維護了群眾的根本利益。

三、抓住三個關鍵,確保決策取得成效

一是監督檢查。在以紀檢監察機關進行監督檢查為主的基礎上,整合人大、政協、司法、審計、媒體等各種監督主體的監督力量,變單一監督為聯合監督,充分發揮黨內監督、群眾監督、社會監督、輿論監督等各種監督主體的優勢。及時引導和糾正一些部門和單位在決策執行中的錯誤傾向,確保監督檢查落到實處,保障決策執行不走樣不變調。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或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行為,堅決予以查處,維護、保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建立健全監督檢查考核問責機制,把對重大決策部署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列入對各級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二是責任追究。嚴格執行《縣黨政領導干部問責暫行辦法(試行)》,對超越法定權限、違反法定程序,損害國家、集體利益和群眾合法權益的決策行為,嚴肅追究決策者的黨紀責任、政紀責任和法律責任。暢通信息收集渠道,通過領導干部定期接訪、農村集體“三資”(資金、資產、資源)網絡平臺監管、開展縣直單位重要崗位“一述職二亮相多測評”活動等方式,及時收集群眾反映的單位部門決策偏差、執行不當等情況,并督促相關單位和部門及時受理、快速處理。對久拖不決,造成矛盾激化、導致事態嚴重擴大等社會影響惡劣的,堅決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三是案件查處。構建縣、鄉、村三級糾風網絡,全縣12個鄉鎮都建立了糾風工作組,配備了45名工作人員,每個村(社區)都聘請了2-3名共418名糾風監督員,實現了“縣有糾風辦、鄉有糾風組、村有監督員”的工作格局。深入開展教育、醫療、征地拆遷、住房保障、強農惠農資金、食品藥品安全、失地農民基本保障、農民建房收費、城鄉低保、環境保護、安全生產、公路“三亂”等涉及民生重要領域的專項治理。在開展民生領域三個突出問題專項治理中,共清退不符合低保條件的363戶,涉及人員962人,同時新增符合低保條件的216戶,涉及人員492人。加強效能督查,堅決查處在貫徹落實重大決策部署過程中的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和欺上瞞下行為。始終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堅決查處以權謀私、損害群眾利益的案件,著力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今年以來,該縣共立案查處各類違法違紀案件63件,其中涉及民生領域的案件6件,涉及黨員干部9人,切實保障了重大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和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