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政府第二次全會上的講話

時間:2022-08-01 03:56:00

導語:在市政府第二次全會上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市政府第二次全會上的講話

同志們:

今天,市政府召開今年的第二次全體會議,主要任務是全面分析上半年經濟形勢,安排部署下半年的經濟社會發展及其他重點工作,確保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各項目標任務。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上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來勢較好

今年以來,全市上下認真貫徹落實省黨代會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的部署,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創新工作思路,落實工作措施,全市經濟總體上呈現活力增強、提質增速的格局,取得了近年來較好的成績。

(一)經濟增長創出新高,經濟效益進一步改善。去年以來,我市經濟一直保持與全省同步或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增長速度。預計上半年GDP將達到330.83億元,增長13.5%,比上年同期高1.9個百分點,為歷年來同期最高增幅。財政收入繼續保持去年以來的良好增長形勢。1-6月,全市完成財政總收入25.29億元,同比增長32.08%,較去年同期提高11.8個百分點;完成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5.09億元,同比增長28.53%,提高6.9個百分點,順利實現“雙過半”任務。1-6月份,地稅部門組織入庫稅收8.20億元,增長45.58%;國稅部門組織入庫稅收10.67億元,增長28.35%;財政部門完成6.38億元,增長26.11%。收入質量大幅改善。在地方一般預算收入中,稅收入庫10億元,增長32.41%。非稅收入5.09億元,增長21.53%。總體看,經濟增長提速增效的趨勢進一步明顯。

(二)產業規模繼續壯大,帶動作用進一步提升。一是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加大。1-6月份,全市完成規模工業總產值294.3億元,同比增長35/1%,墟速較上幵同期提髙5.1個百分點;完成增加值84.6億元,增長21.6%,增速提高1.6個百分點;實現利潤、利稅總額同比增長72.8%和51.4%;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199.4%,同比提高38.5個百分點。重點產業穩定增長。1-6月,五大重點產業累計實現產值166.6億元,增長42.1%,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56.6%,拉動全市工業增長22.7個百分點。骨干工業企業生產加快。列入省新型工業化重點調度的9戶企業除新生煤礦因資源枯竭及受去年洪災影響產值下降外,新華化工上半年產值增長84.2%,特變電工增長52.9%,中鋼衡重增長41.1%,亞新科增長35.3%,衡鋼集團增長27.5%,白沙煤電增長24.4%,水口山增長21.5%,耒陽電廠也略有增長。節能減排工作取得成效。1-6月,全市萬元規模工業產值能耗同比下降4.2%,萬元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同比下降3.6%。建筑業加快發展。上半年可完成建筑業總產值4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0%,達到年度產值目標的57%。二是農業產業化加速推進。上半年,全市預計共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02.8億元,同比增長3.7%。糧食、生豬、家禽等傳統產業穩定發展。水稻播種面積704.42萬畝,預計全市早稻總產量為126.55萬噸,增長4.4%;出欄生豬、牛、羊、家禽分別達到404.04萬頭、11.62萬頭、36.16萬頭、4820.08萬羽。全市新增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23家,完成固定投資5.1億元,79家市級以上的規模龍頭企業實現產值19.2億元,同比增長25%,實現利潤8956萬元,增長27%。巨東勤業、溫氏集團等龍頭企業帶動了全市規模養禽業的進一步鞏固發展,如衡南、常寧、*三縣市600多戶農戶,年出籠肉雞2000萬羽。三是服務業發展來勢看好。服務業的發展體現在消費需求日趨旺盛。1-6月,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30.1億元,同比增長16.7%,增速提高2.6個百分點。其中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106.5億元,增長15.3%;住宿餐飲業實現23.04億元,增長20.9%,增幅分別比去年同期提高1.6和4.4個百分點。旅游業保持較快增長,上半年全市累計共接待國內外游客同比增長32%,實現旅游總收入同比增長24.8%。南岳1-6月份共接待中外游客147.5萬人次,完成門票收入5603萬元,實現旅游總收入6.74億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33%、50%、34%,各項指標再創歷史新高。市縣兩級消費市場比較活躍。市完成55.75億元,同比增長17.6%;縣完成13.63億元,同比增長14.8%,縣及縣以下實現38.68億元,同比增長15.7%。物流業發展起步較好,一些全國知名的物流企業正在與我市洽談來衡投資事宜。

(三)項目建設加快推進,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預計上半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68億元,增長15%,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50億元,增長16%。一是一批重大工業項目建設進展順利。1-6月份,全市總投資500萬元以上的工業技改項目149項。其中新開工項目100個,占全市技改項目的67.1%。完成投資14億元,占技改總投資的72.6%。重點產業技改投資穩定增長,五大重點產業共完成投資10.32億元,增長51.3%。南風化工20萬噸元明粉8月份建成投產;特變電工特高壓百萬伏并聯電抗器已開工建設;湘衡鹽礦年產30萬噸純堿鹽化配套項目進入基礎工程建設中;新澧化工80萬噸元明粉項目地下主、副井已完成貫通,地面基礎建設正在建設,預計明年10月建成投產;建滔化工三期工程預計年底投產,銷售收入將突破4億元、稅收過1億元;亞新科歐三電控項目將于7月底奠基,年底形成1萬臺產能;燕京啤酒年底有望突破10萬噸、20萬噸技改項目正在建設中;水口山康家灣三期、風順車橋30萬臺變分器和20萬套車橋主減速器主被動螺旋傘齒輪、衡利豐陶瓷加工生產線等項目均進展良好;中鋼衡重重型冶礦設備制造項目已辦理國有土地使用手續。二是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石鼓書院重修主體工程基本完工,正在積極申報“3A”旅游景區。蔡倫大道北段已完成工程量的70%。城西污水處理廠已累計完成投資1.63億元,占總投資的98%。雁棲湖綜合建設項目、立新大道污水主干管敷設工程、湘江東岸風光帶、蒸水南堤風光帶、平湖公園、第二生活垃圾處置場建設進展順利。天然氣過江工程已經完工。上半年城區共新增綠地45.28萬平方米,城區綠地率已達31.62%,綠化覆蓋率達36.67%,人均公共綠地達7.28平方米。城市經營取得新的成績,300臺出租車特許經營權出讓正在加緊實施,5條公交線路得到調整和優化。三是園區建設力度加大。各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投入2.4億元,共引進各類項目40個,其中1億元以上的8個,5000萬元以上的15個,累計實際到位資金4.58億元。各工業園區新增規模企業6家,累計完成工業增加值6.71億元,實現工業稅收5669.3萬元。新成竊的囬區將進一步優化成市巤業發展平臺,目前,衡鋼鋼管深加工產業聚集區正在抓緊建設,*•深圳工業園已經獲得省政府授牌,園區建設由白沙工業管委會與深圳中航集團雙方成立一個工業園開發有限公司實行統一開發、統一規劃。四是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市財政累計撥付1485萬元建設農村通達公路,投資725萬元加快農村飲水工程建設,投資國債基建資金1700萬元加強農村病險水庫治理、堤防工程修復和水利基礎建設,安排100萬元用于農村沼氣池建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有了較大改善。

(四)資金投入有效擴大,發展后勁進一步增強。一是招商引資取得新成效。1-6月,全市審批外資項目43家,與去年同期相比持平。實際到位外資12725萬美元,同比增長16.8%。從實際到位外資結構分析來看,投資主要以工業項目為主。全市審批工業項目34個,占總個數的79.1%,工業項目實際到位外資金額8348萬美元,占總額的65.6%。二是金融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增強。到6月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762.72億元,較年初增加88.93億元,同比增長19.5%。其中居民儲蓄577.2億元,較年初增加57.17億元,增長15%;各項貸款326.02億元,較年初增加29.25億元,增長9.86%。其中在短期貸款中農業貸款較年初增長17.6%。在中長期貸款中,基本建設貸款較年初增長18.89%,工業技改貸款較年初增長7.6%。三是民間投資取得較大突破。全市民營企業新增投入500萬元以上的新擴改項目116個,規模工業企業已突破700個,開工投入1000萬元以上的項目103個、開工投入5000萬元以上的項目59個、開工投入過億元的項目達5個,其中耒陽的東興水泥有限公司總投資5億元,*縣衡利豐陶瓷總投資達到8億元。

(五)縣域經濟加速成長,整體水平進一步提高。一是速度較快。各縣(市)區加速發展經濟,地區生產總值基本實現與全市同步增長,為全市的經濟保持快速增長提供了巨大動力。其中,常寧、南岳、耒陽、衡東GDP的增長速度均在13%以上。各縣(市)區在經濟保持較快增長的同時,效益同步快速增長。財政總收入中,衡南、祁東、常寧、*、衡山的增長速度分別達到64.58%、55.12%、51.42%、39.72%、30.48%;地方一般預算收入中,衡南、常寧、祁東和*的增長速度均超過全市平均水平,分別達到50.63%、47.15%、37%和34.9%。二是項目較多。今年以來,各縣市區新增規模工業企業明顯增多。其中,耒陽新增37家,其中產值過億元的企業達到7家;祁東新增14家,常寧和衡南分別增加8家。特別是工業園區建設速度加快,成為項目聚集的重要平臺。耒陽新創辦蔡倫科技園,興起工業企業向園區集聚的新一輪高潮,全市園區新增工業企業12個。衡東大浦工業園已聚集企業52家,今年新入園企業9家。*縣西渡經濟開發區新引進項目8個,在建項目17個,規模工業企業達到13家,上半年區內工業增加值可達1.52億元。衡南云集工業園入園項目達到25家,比去年凈增7家。已開工建設的有13家,已投產的有6家。三是有一定特色。煤炭能源的深加工在耒陽已形成一定的氣候,以萬元集團、夏興煤業為代表的一批企業加大技改投入,擴大產銷規模,今年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3.1億元,實現稅金8000萬元。衡東鎢化產業,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更新加工工藝,今年新增投資近2億元。衡南的冶煉業進一步壯大,隆豐冶煉今年新增投資2000萬元進行技術改造,提高了氧化鋅的加工能力,預計今年可實現產值1.2億元,實現稅收2000萬元。常寧的有色金屬冶煉產業繼續做大做強,金信鉛業投資1800萬元新建電解鉛生產線,年可產鉛8萬噸,新增銷售收入近4億元。鋼管制造業已在蒸湘區形成規模,今年上半年圍繞鋼管廠新上項目5個,目前,共上項目21個。珠暉區、石鼓區已初步形成鹽鹵化工的重要生產加工基地,雁峰區機電加工已形成一定的規模,祁東的家具制造業和制衣業獲得迅速發展,以高嶺土、鈉長石、花崗巖為主的非金屬采選加工已成為*縣、衡山縣的主導產業。

(六)八件實事進展順利,社會事業進一步繁榮。今年,我市在省政府下達24項指標的基礎上,增加了背街小巷改造、愛民房建設2項工作任務。從前6個月實施的情況看,各項工作呈現起步早、發展快、主要指標完成較好的發展態勢。實際完成通暢工程1194公里,通達工程54公里。新增246個通電話自然村工作已經全面實施。除一個鄉外,全市其他所有鄉鎮全部實現寬帶信息化。解決了270個村、25538人廣播電視盲區聽廣播、看電視問題,占年度任務的53.9%。建設標準化鄉村農家店222家。全市新機制教育資金已經撥付到位7405.11萬元,其中免除學雜費資金5497.46萬元,補助公用經費資金279.87萬元,校舍維修改造資金721.5萬元,免費教科書資金766.62萬元,補助貧困生寄宿生生活費139.66萬元。已開工52所鄉鎮衛生院建設。8個縣市區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已全面鋪開,參加合作醫療農民人數401萬人,參合率85%以上,籌集基金總額2億元。城區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標準。5個城區、耒陽的農村低保資金按規定標準已經撥付,其他縣市正在審批。25所鄉鎮敬老院已全部開工建設,愛民房已經完成80棟。新增城鎮就業人員30065人,完成任務的60%;幫助7690戶城鎮“零就業”家庭實現就業,占任務的76%;新增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5075人,占任務的52.9%。全市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金發放到位率、部分獨生子女死亡傷殘家庭扶助金發放到位率、符合條件的再生夫婦施行出生缺陷干預到位率三項指標都達到100%。城鎮廉租住房、24條背街小巷改造均進入實際建設階段。各項惠民政策得到落實。上半年共撥付糧食直補5589萬元、退耕還林糧食補助11686萬元、種糧農民綜合補助13165萬元、良種補貼3785萬元。城鄉居民收入增加,預計上半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10元,增長10.5%。農民人均現金收入1800元,增長9.48%。

二、要清醒看到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總體上看,上半年全市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一是與全省比較一些指標有差距。與省已經公布的前五個月的數據比較分析,1-5月份我市規模工業增加值66.8億元,增長20.39%,比全省平均水平低0.78個百分點,在全省排在第8位。規模工業銷售產值231.25億元,同比增長33.6%,在全省排在第8位。城鎮以上固定資產投資34.4億元,增長13.8%,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2.6個百分點,排在全省倒數第3位。二是一些工作按進度要求有欠賬。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今年新開工項目只有136個,較上年同期減少17個,同比減少了11.1%。新農村建設中通達工程完成54公里,僅完成任務的13.5%。新建農村沼氣池3737口,僅完成任務的37.4%。完成村莊規劃84個,僅完成任務的36.5%。三是各縣市區的工作發展不平衡。從財政總收入看,1-6月份,衡南、*、衡山、常寧、南岳區、石鼓區、蒸湘區完成數超過了年計劃的50%,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其它縣市區沒有完成預定任務的一半。財政總收入增長較快縣市區與較慢的縣市區增速相差30個百分點。從投資看,七縣完成城鎮固定資產投資18億元,同比增長2.0%,遠遠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投資增幅最高的縣與最低的縣相差70個百分點。四是經濟發展環境仍然不優。一些職能部門缺乏大局意識,部門利益至上,亂檢查、亂收費、亂罰款,影響很壞,項目業主反映十分強烈。一些問題政府進行過多次專題協調,但到具體部門并沒有很好地落實到位。少數單位辦事效率不高,有的項目一個報建手續要一兩個月才能辦理。阻工現象嚴重。一些項目座落地區居民強買強賣、強行參運、強攬工程、超標準索取補償,達不到目的就阻工,拖延了工期。

三、突出重點,真抓實干,確保完成下半年各項任務

當前,各級各部門一定要進一步增強加快發展的緊迫感,對照年初確定的目標任務,立足于抓進度、抓項目、抓落實,全力推進各項工作進度。特別是最近省委、省政府站在全局戰略高度,審時度勢地作出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推動湘南地區快速發展的重大決策,這為我們加快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我們要自加壓力,把握機遇,努力做好下半年工作,全面實施產業對接,努力把*建設成為湘南地區、全省以至珠三角區域經濟中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出口加工基地、煤電能源基地、優質農產品基地和旅游休閑基地,力爭實現各項工作滿堂彩。具體講要突出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以項目建設為重點,加力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一是集中力量,切實抓好一批重大工業項目建設,盡快投產見效。重點支持衡鋼集團深加工產業園和720生產線,水口山金銅綜合回收,特變電工800千伏直流變壓器和特高壓百萬伏電抗器,*建滔“雙二十”工程和“鹽硝聯產節能環保”,湘衡鹽礦30萬噸純堿配套60萬噸工業鹽,亞新科歐Ⅲ以上電控燃油噴射系統,風順車橋變分器等一批產業集群核心企業項目建設。各職能部門要全面了解這些重點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建設投產進度等情況,及時發現、處理問題,確保項目建設順利推進。各縣市區也要根據本地實際,篩選出一批重大工業項目,加快建設進度。二是要加快工業園區建設。加快市高新技術開發區、白沙、松木工業園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確保公用設施與路網、電網建設同步跟進,提高園區的承載和配套能力。白沙洲工業園要加快與深圳中航集團的合作,盡快啟動深圳工業園的基礎設施及工業地產開發,松木工業園要盡快啟動220千伏變電站和水廠、千噸級碼頭等項目。要努力做好項目用地儲備,加強與省市國土等相關部門銜接,積極爭取用地指標,確保園區的工業項目用地。要加大下半年園區招商引資力度,大力引進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場潛力大、環保型工業項目進入園區。三是要繼續推進國企改制。突出抓好市委、市政府確定的衡拖、建湘、亞新科、紫光古漢等14家重點工業企業的改制重組。加大破產改制工作力度,確保電瓶車總廠、天宇化工、量具刃具、鋁制品廠等9家企業列入國家政策性破產計劃,6家企業完成破產終結驗收。抓緊符合條件的企業盡快啟動依法破產程序,力爭年內破產終結10家以上。

(二)以現代農業為重點,大力發展農村經濟。一是要積極發展現代農業。以實施品改工程為重點,加速推進優勢產業帶建設,夯實品牌基礎。加強優質雜交稻、優質生豬、優質棉花、優質家禽、優質水果等種子種苗基地建設,推進糧食、生豬、柑桔、葡萄、奈李等品種的更新換代,著力抓好糧食、生豬、家禽、油類、煙草等5大優勢產業帶建設。全力實施“雙萬工程”,大力發展規模養殖,做大做強畜牧產業。以扶強龍頭企業為重點,延伸農業產業鏈條,培育品牌主體。大力發展“休閑農業”,目前,我市有31家規模以上的休閑農莊,從業人員1800多人,年營業額1.6億元,年接待游客160多萬人次。休閑農業是一個很有前途的新興產業,省政府已下發了專門文件。下半年相關部門要認真搞好規劃,有效整合資源,制定鼓勵發展的優惠政策,促進休閑農業快速發展。以實施“陽光工程”為重點,加強對農民的技能培訓,提高農民就業的技能,力爭全市年增外出務工人員20萬以上。二是要加快新農村建設進度。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以“百村示范”工程為重點,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病險水庫和渠系維護,抓好城市防洪堤和大源渡庫區防洪工程建設,提高防洪抗旱能力。保護基本農田,抓好農業綜合開發,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強農村道路建設,下半年要完成通暢工程516公里,新增通水泥路行政村701個,完成通達工程344.8公里,新增通公路行政村221個,完成農村客運站建設項目13個。三是要積極發展鄉鎮中小企業。中小企業發展水平已經成為決定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實力的重要因素。從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看,無不是通過大力發展中小企業而獲得成功的。我們都知道世界500強的企業主要集中于美國和日本,而事實上美國也是世界中小企業最多的國家,堪稱中小企業王國,數量多達2000萬家,每10個人中就有一個中小企業。日本中小企業約有650萬家左右,每20個人中就有一個中小企業。從國內情況看,浙江省由原來落后的省份,到近十年來經濟總量一直名列中國第一,其根本原因就是浙江大力發展中小企業,在全國1000萬的中小企業中,浙江中小企業所占比重高達十分之一以上。與發達地區相比,在一定意義上講,我們的差距主要是中小企業發展不快。下一步,必須高度重視鄉鎮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發展,要在充分運用本地資源、發展中小企業的問題上下功夫。四是要全力抓好抗旱工作。隨著6月下旬雨季結束,我市受副熱帶高壓控制,7月上旬連續出現晴熱高溫天氣,旱情開始出現。據統計,全市有8個縣市區、100個鄉鎮、26.1萬畝農田不同程度受災,其中水稻20.8萬畝。有299個村民小組、2.56萬人發生飲水困難。其中旱情相對嚴重的是*縣、祁東縣、衡南縣。據氣象部門分析,預計7-9月累計降水量為180毫米左右,較歷年同期290.2毫米偏少37.9%。7-9月是我市用水高峰期,但大范圍降水的機率不大,主要是局部降雨或臺風雨,抗旱重點主要是天水田、小型灌區和大、中型水庫的尾灌區。要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各級防汛抗旱指揮部,要按照防汛抗旱責任制的要求,加強領導,抓好抗旱責任制的落實。按照抗大旱、抗長旱要求,落實好抗旱措施。加強蓄水保水。利用局部降雨人工降雨的機會,搶蓄山水,灌塘灌庫。科學調度計劃用水節約用水。同時要適時組織實施人降雨。前段,我市局部地區遭受了洪災,各級各部門要做好災后重建工作,確保災民有飯吃、有干凈水喝。積極幫助和組織災民開展救災補損,千方百計增加災民收入。同時,要抓好早稻收割和病蟲害防治,確保農業增產增收。

(三)以擴城提質為重點,加大城市建設力度。一是要加大城市經營力度。充分調動各方面的力量參與城市建設,盤活城市資源,更多地吸引社會資本、民間資本參與城市建設。各城區、南岳區年內要市場運作籌建至少一個城市基礎設施項目,要求盡快落實項目、業主、資金,辦好開工手續,年內完成投資額2000萬元以上。二是要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全力推進立新大道、衡州大道、蒸湘南路、紅湘南路、興雁路、蒸水南堤、湘江東岸、湘江西岸風光帶建設。盡快啟動武廣客運站、雁城路、內環東路、內環西路、內環路湘江大橋、蒸陽南路、蔡倫路北延、黃巢公園工程建設。加快第二生活垃圾場資金落實進度,加快推進中心汽車站搬遷。天然氣過江工程要按期完成,盡快向江東片市民供氣。三是要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建設一批城鎮交通、供水、供氣、污水和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項目,提升縣城基礎設施水平和生態人文品位,加快7個縣市城關中心鎮和一批重點鄉鎮中心鎮建設步代。

(四)以項目履約為重點,抓好招商引資項目落實。一是要全力以赴做好經貿洽談各項前期準備工作。組團參加廈門第十一屆“中國投資貿易洽談會”,這是我市今年重點組織參與的綜合性經貿洽談活動,各級各部門要抓緊做好籌備工作,做好項目開發、客戶邀請及項目簽約事宜。進一步加強與深圳工商界聯系,爭取有更多的項目進入我市。二是要加大抓項目到位率、資金到位率的力度。第四屆“珠洽會”,我市共簽約外資合同29個,其中,協議項目3個,投資總額41430萬美元,擬引資27979萬美元。到目前為止,29個簽約項目已審批11個,占總簽約項目的37.9%。這11個項目注冊外資1500萬美元,到位外資1200萬美元。要對每個項目明確責任領導人,成立專門班子,抓好跟蹤落實,確保項目履約率達80%以上。三是要抓好招商引資任務的落實。繼續堅持招商引資目標管理責任制,全力做好招商引資簽約項目的跟蹤落實。堅持領導干部抓大項目的臺帳制,引進大項目,促進大發展。

(五)以財稅征管為重點,努力完成全年財稅增長目標。從上半年的收入情況看,財政總收入完成全年任務的50.59%,做到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但是,各級各部門不能有絲毫的松懈,要全力以赴進一步做好下半年財稅工作,堅定不移地抓好財政總收入過50億元目標任務的落實。當前,我市財稅工作面臨著一些新的情況,國家實施中部崛起戰略進入實質性實施階段,批準我市比照實施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有關政策,耒陽、祁東、衡山享受比照實施西部大開發有關縣市的優惠政策,這對全市的長遠發展影響重大,財政必將從中得到更多的實惠,但對當年的財稅工作目標的實現,不能說沒有影響。后段收入組織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圍繞收入過50億元,實行分塊包干、分級平衡、分類指導、確保質量”。分塊包干,就是國、地、財三家要按照各自的奮斗目標分塊包干,確保各自的任務完成。分級平衡,就是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為第一責任人,根據本地實際分解好任務,在國、地、財三家自求平衡。分類指導,就是根據縣市區和征管部門的不同情況,分類提出具體要求和指導意見,收入完成好的縣市區立足多超,收入壓力大的縣市區盡可能縮少缺口。確保質量,就是堅持兩手抓,既要完成總量,又要確保收入質量不下降。一是要突出重點稅收和征管。抓好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房產稅、耕地占用稅的征收,并推行房地產稅收一體化管理。對房產稅、車船使用稅、“三私”、國土交易稅、國土增值稅等,房產局、交警支隊、公安局、國土局等委托代征部門要嚴格按照簽訂的委托代征協議抓好收入征管,切實完成委托代征任務。進一步加大財稅部門與工商、技術監督、銀行、建工、房產、勞動和社會保障等部門信息資源的共享,實行網絡式管理,搞好擴面征收,提高征繳率。二是要全面規范非稅收入管理。全面落實《湖南省非稅收入管理條例》,完善非稅收入征管體系,逐步健全完善國有資產資源經營收益、土地有償使用收益、礦產資源收益等管理辦法,特別要加強市直機關國有資產出租出讓收入的管理,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提高非稅收入管理水平。三是要嚴厲打擊偷稅、漏稅。重點打擊以做假賬、兩套賬、賬外經營等手段偷稅的違法行為。積極推進重點稽查,要對列入各級重點稽查名單的納稅戶進行重點解剖。對私營企業、個體業主將加大稽查力度,重點抓大的偷逃稅收案件、大金融案件以及詐騙案件的查處。進一步加強民政福利企業、盈利性醫療機構、外資企業及能源綜合性利用企業、院、校辦企業等享受優惠政策的清理,防止稅收流失。嚴格控制行政事業性規費減免。除按有關規定,對重點工業項目、城市基礎設施、社會公益性事業等經市政府常務會議決定的項目進行規費減免外,其他減免一律從嚴控制,原則上不予減免。

(六)以解決民生問題為重點,切實為群眾辦實事。一是全面完成8件實事。8件實事在落實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具體問題,特別是資金缺口問題,各級政府要進一步加大爭資引資力度,加強協調與調度,落實人、財、物的配套,堅決解決實際中遇到的各種具體困難。8件實事有關的項目審批手續、報建手續,要按照“急事急辦、特事特辦”的原則限時辦理。要抓好項目的質量管理,確保每一個8件實事項目都高質量完成。讓每一個項目都發揮出實效,讓人民群眾得到實惠,避免出現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真正做到建成一個項目,解決一些問題。二是要切實抓好安全工作。安全生產要警鐘長鳴,要認真抓好安全生產專項治理,大力開展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公共場所、交通安全專項整治,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特別是要加大消防工作力度。7月4日,我市進步電影院發生重大火災事故,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決策和領導下,經過市消防支隊全體參戰官兵奮勇作戰、科學施救,將火災損失降到了最小,最大程度保護了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但要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市消防安全形勢依然比較嚴峻,主要體現在人員密集場所火災隱患較突出、歷史遺留下的先天性消防安全隱患較多、消防安全責任制落實不夠到位、消防裝備水平較低。要夯實基礎,強化管理,不斷提高全社會防火控火能力,切實加強公共消防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規范和強化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的管理。下一步,要在全市開展消防安全檢查突擊行動,各級政府、各部門各單位要認真組織,確保工作取得實效。同時,要切實抓好電力安全工作。今年入夏以來,我市用電負荷直線攀升,*電網電力達106.2萬千瓦,最大日電量2208.4萬千瓦時,雙雙突破歷史新高。隨著高溫天氣加劇,預計今夏*電網最高電力將達115萬千瓦,最大日電量可能達到2328萬千瓦時,售電量可能突破60億萬千瓦時。要積極采取有力措施,確保優質、可靠用電。三是要確保社會大局穩定。當前經濟社會生活中不穩定的因素仍然很多。對此,各級各部門務必高度關注,強化維護穩定工作的政治意識,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性和強烈的政治責任感,把維護穩定工作擺在重于一切、高于一切的位置,寧可把問題估計的嚴重一些,把影響穩定的因素考慮得充分一些,把各種預案做得更充分一些。要認真排查、積極化解不穩定因素,逐個加以解決,尤其要解決那些老百姓群體多年上訪、重復上訪,長期以來沒有得到解決的問題。要落實穩定工作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對因工作不力、作風不好,導致發生重大惡性事件的地方,嚴肅追究領導責任。

(七)以改進作風為重點,切實優化經濟發展環境。一是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配合國務院部署的新一輪行政審批項目的清理工作,力爭年內使行政審批和核準事項再減少30%左右,審批時限再縮短30%左右。要著重改進行政審批方式,推行“告知承諾制”、“并聯審批制”、“窗口辦文制”、“網上審批制”、“定期會簽制”、“審批說明理由制”等制度。二是全面實行委托代辦制和限時辦結制。重點項目由政務中心組織統一受理,全程委托代辦,具有審批職能的部門或單位對重點項目所需手續要明確專人負責。法律、法規、規章對辦事時限有明確規定的,簡單事項隨到隨辦,一般性事項3個工作日內辦結,疑難事項要在法定期限內辦結,重大緊急事項要特事特辦、急事急辦。三是探索對企業實行掛牌保護。凡注冊資本達到一定規模的外商投資企業、新建工業企業、重點支持企業,由市政府掛牌保護,實行封閉式管理。在封閉式管理期間,除稅務部門依法定期到企業檢查納稅情況外,其他任何部門到企業檢查,需報市人民政府經濟主管部門同意后方可進行。

同志們,要全面完成下半年各項目標任務,根本在抓好落實,關鍵在轉變作風。各級領導干部一定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大局意識和服務意識,發揚只爭朝夕、奮發有為的進取精神,求真務實、扎實工作,用加快發展的實際行動,迎接黨的十七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