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保障總結講話
時間:2022-08-25 02:28:00
導語:勞動保障總結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剛才呂省長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報告,報告總結了我省就業和再就業工作的經驗,總結了過去一年我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所取得的成績,令人鼓舞,催人奮進。同時,又全面分析了我省就業和再就業工作所面對的形勢和任務,提出了新的一年乃至今后各個時期的目標任務,也非常鼓舞人心、鼓舞斗志。呂省長的講話既立足深遠,又語重心長,親真意切,充分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對我們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的關心和重視,充分體現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我們要認真地學習和貫徹執行。
在過去的一年,我們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確實是一個大進步、大豐收、大投入的一年。過去的一年,我們的就業和再就業工作不僅取得了預期的目標,新增崗位61萬,而且實現了近幾年來失業率的第一次下降,這是個了不起的成績;養老保險工作不僅完成了**年提出的“抓兩頭、促中間”的階段性目標,而且其他保險的擴面力度也是近幾年來最大的;同時被征地農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已經在全省各市縣區全面實施,第一年我們全省就有139萬失土農民納入保障范圍,而且近50萬人享受基本生活保障待遇,這在全國也是首開先河;與此同時“五保”人員的集中供養的三年目標提前到兩年完成,合作醫療和醫療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都在進一步推進。作為勞動保障部門,在圍繞大社保體系建設的前提下做好這幾項工作以外,勞動關系的調整、勞動監察、勞動隊伍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進步。應該說,我們的社會保障工作值得回顧,經驗值得總結,成績值得肯定。下面我再強調三點:
第一,認真制訂勞動保障工作的目標任務。**年,勞動保障工作和我省的經濟社會發展一樣,是重要的一年、關鍵的一年,也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一年。這一年我們不僅要全面完成省委省政府的目標和任務,要鞏固本屆政府前兩年的成果,更重要的是要為“十一五”規劃打好基礎,為全面完成本屆政府今后三年的目標打好基礎,為做好新一年的社會保障工作打好基礎,意義非常重大。剛才呂省長已經講得非常深刻和具體。前幾天,呂省長在修改政府工作報告的時候,要我們對今后三年,特別是新的一年要做的工作再進行推敲,提出一個明確的目標。總的來說今后三年要構筑一個不同保障體系、不同保障水平的大社保體系。總體而言有三個方面:
一是勞動就業。通過三年的努力,實現三個“基本”,即基本建立政府促進就業、調節就業、勞動者自主擇業的機制;基本形成城鄉統籌機制;基本緩解困難群體主要是下崗失業人員、大中專畢業生和農村富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年的目標任務是:新增就業崗位52萬,這是最低的要求,根據目前的測算,現在各方面加起來每年要超過100萬人需要就業,因此要進一步加大開發就業崗位的力度。培訓工作,不僅要對在職的、下崗失業人員進行培訓,關鍵是農村轉移勞動力要進行培訓。“千萬勞動力素質工程”很大一部分就是農村轉移勞動力進行培訓。各地每年要計劃,既要有量的目標又要有質的概念,要結合起來。
二是社會保險體系。通過三年努力,要實現三“基本”,基本形成適應經濟發展水平的,獨立于企事業單位之外的、滿足人民基本要求的,形成資金多元化、資金社會化、管理規范化的社會保險體系;社會保險水平要和社會發展水平、社會保障水平基本相適應,也就是這幾年在收支相平衡的基礎上有所增強;困難企業困難職工的醫療保險問題可以初步解決。在定性的條件下,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和工傷保險的擴面,每年都要有量的增長。
三是社會救助體系。做好三個“基本”,一是通過三年的努力,以最低基本生活保障為基礎,包括養老救助、醫療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等專項救助為支撐,社會互助為補充的、覆蓋城鄉的新型救助體系要基本建立;二是我們工作基本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經常化的軌道;三是基本解決困難群體的生產生活問題。做好三個基本,我們首先要樹立目標,每年在目標下有定量的要求,大家要結合自身實際,按照呂省長講話,給自己定位,確定三年的工作目標,并設立每一年的階段性目標,進行自身的考核。
第二,充分認識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重要性。剛才,呂省長的講話把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提高到了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高度,提到了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提高到了全面貫徹“八八戰略”、建設“平安浙江”的高度,提高到了政府推進依法行政、轉變職能、履行職責的高度,提高到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進現代化建設的高度。這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工作、部門工作、業務工作,還是一個社會工作、政治工作、全體工作,要把社會保障體系的工作納入到一個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當中去,納入到宏觀調控的目標體系當中去,納入到黨政干部的政績考核中去,使我們的認識真正到位。
第三,要進一步明確工作思路。社會保障工作,思路決定了出路,也決定了我們整個制度的設計是否符合中國的國情、浙江的省情,能否體現中國的特色、浙江的特點,使制度設計體現出以人為本的理念、城鄉統籌的理念。城鄉統籌的理念不能理解為城鄉一樣,而是對城鄉統籌考慮、統籌兼顧的意思。我國國情決定城鄉之間的差異將長期存在、不能馬上消除。如何體現相互促進的理念,因為勞動就業、社會保險、社會救助體系之間也是相互促進、互相保障的。就業是最根本的保障,就業解決了,從業人員就可以納入到社會保險中去;反過來講,社會保險、社會救助體系的建立,也有利于就業和再就業,這是一個相互促進的關系。
第四,要做好持續發展的問題。我們的工作要與經濟發展水平要相適應,既不能嚴重的脫節、滯后,也不能過分超前,把口子拉的很大、胃口掉的很高,這是不負責任的,我們搞一、兩年或許還可以,如果持續下去就會出現危機。一方面要解決社會保障建設,解決社會公正、公平的問題,防止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陷入拉美陷阱;另一方面也不能走歐洲高工資、高福利、高稅收的道路,這些國家的社會保障體系目前已開始出現難以支撐的情況,社會活力也受到了抑制,我們要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在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中,我們應拿什么來支撐它、保障它?要研究社會保障體系的保障問題,包括領導保障、投入保障、政策保障、服務保障、隊伍保障。呂省長在談到加強領導時也說到這幾個方面。解決我們社會保障的保障問題,特別是要做好領導保障。領導問題說到底就是一個責任問題,也就是要將責任的分解、責任的考核、責任的追究結合起來,在社會保障體系建設考核要象安全生產、社會治安那樣,硬碰硬地考核,如果沒有責任追究制度,一切考核還是空的。各地的社會保障工作如果確實是因為領導不重視、投入不增加、工作沒有做好,造成老百姓的困難得不到解決、社會心理失衡,釀成重大惡果、造成重大社會影響,那還是要追究領導責任。省委省政府,特別是前幾年呂省長親自主管勞動保障工作,這項工作已經打下了非常扎實的基礎。呂省長主持工作以來,還是親自抓社會保障建設,一上任就帶領我們到衢州開化、麗水等地調查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問題,親自主持全省的社會保障會議,親自制定一系列的文件。應該說,重視程度在省內前所未有,在全國也是少有的。我們有這么好的條件、這么好的基礎,作為分管領導、從事這項工作的領導既要把它當作一種動力,又要當作一種壓力,抓緊抓好。呂省長的講話不僅僅針對勞動保障部門,也針對民政、財政、建設、教育、工會等涉及勞動保障工作的部門,同時還針對各級黨委政府,特別是主管領導、分管領導。各地回去后要將呂省長的講話向各市地認真傳達,各級政府和各有關部門要結合年終工作要認真貫徹和部署,爭取**年的社會保障工作更上一層樓,取得更大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