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組織活動場所會發言
時間:2022-10-20 04:19:00
導語:全市組織活動場所會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縣有16個鄉鎮場,建制村114個,分場23個,街道居委會7個。自**年以來,我們多方籌措配套資金60.76萬元,新增建筑面積3696.4平方米,截至目前,被批準的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項目,已開工建設12個,其中全面竣工的有5個,春節前主體工程將竣工的有5個,項目進展非常順利,特色比較鮮明,社會各界反響很好。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一,專家設計,科學論證,嚴把“實用”關
經深入調查,我們發現很多村辦公樓建成后往往要用上30-50年,在村集體經濟已幾近于無的今天,要新建一棟村辦公樓實屬不易。因此,我們提出“三個統一”的戰略要求,即統一結構,統一外觀,統一標志。
統一結構。請縣建筑設計室技術人員為全縣這批項目統一設計圖紙。設計之前,邀請設計人員同赴葛溪、中畈等鄉鎮,實地察看了一些近幾年新建的村辦公樓,同時詳細了解使用狀況和當前村級組織有哪些功能。在此基礎上,免費設計了兩套圖紙。就這兩套設計圖紙,我們召開了有黨群口、政府綜合口、計生部門、武裝綜治部門、鄉鎮黨委書記等代表參加的評定會,大家各抒已見,提出意見建議,交由設計人員修改完善,三易其稿,最后確定為施工圖紙。定稿的村級組織場所總建筑面積268、8平方米,有八室二衛,53平方米的大會議室,可同時容納80-90人,用于黨員群眾開大會開展活動。除此之外,便民服務室、榮譽室、圖書室、書記室、主任室、計生服務室、綜治室一應俱全,功能齊備。
統一外觀。在制作效果圖時,我們精心挑選既醒目大方,又在我縣民房之中很少啟用的灰瓦、淺橙黃色墻漆,作為標準著色。要求全縣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均按這一統一外觀進行建設,以區別于民房民宅,方便辦事群眾更好更快地找到村級組織。
統一標志。受全國不少省市推出社區徽標的啟迪,我們歷時三個多月,集中大家智慧,集體創造出了全國首枚村級組織徽標。徽標由五種元素組成,即黨旗、黃土地、麥穗、書本、長城。徽標的創作得到了省、市組織部有關領導的指導和肯定。為求證這一徽標是否屬全國首創,我們向國家知識產權局遞交了專利申請,不曾想很快就收到了專利受理通知書。消息一經公開,立即引來新浪網、新華網、大江網、中國組織人事報、江西日報、上饒日報等各大媒體的廣泛關注。大家普遍認為村級組織不僅要有人辦事,有場所辦事,有好辦事的氛圍,還應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這一徽標色彩艷麗,有強烈的視覺信號作用,讓人很遠就能識別。久而久之,干部群眾必然會產生認同感、歸宿感。微標的寓意涵蓋了村兩委主要職責,在了解徽標含義之后,村干部在這里辦公,只要抬頭見到徽標就會想起自身的職責,責任感、使命感油然而生。今年內,我們將為全縣所有有條件的村辦公樓都貼掛上這一徽標。
二、規范操作,環環緊扣,嚴把“實惠”關
考慮到這批項目資金不多,只有4.15萬。市里又明確要求項目實施不能增加農民負擔,增加村級負債。我們規范操作程序,扎緊每一道關口,確保項目工程高質高效,以經濟實惠的造價完成。
一是定項目堅持原則。我們確定了五條原則:1、原則上以2004年上報的無房村為主。2、經查證確屬無房的村。3、交通相對比較便利,沒有被撤并可能性的村;4、村班子戰斗力強,有一位能力強的村黨支部書記,有建房積極性,能爭取到鄉鎮等有關單位的支持配合,不會因項目實施增加村組負債和村民負擔的村;5、每個鄉鎮最多只安排一個行政村。根據這五個原則,在充分征求鄉鎮黨委意見的基礎上確定了十三個項目村。
二是選場地民主決策。在初步確定項目村之后,組織專人到每個項目村實地勘察,廣泛征求村干部、村民意見,并要求每個項目點必須召開村民代表大會,民主選址,同時預先確定切實可行的籌資方案。
三是控造價百計千方。深入各村了解村民自建民房價格,請專業人員造出預算,從而核定出每平方為300元左右的建筑單價。每個村簽定施工合同時都派專人參加、把關,把工程總投資控制在9萬元以內。要求鄉村兩級把辦公樓當成自家房子來建設,原則上實行包工不包料的方式建設,建筑材料能“化緣”的就“化緣”,盡可能地降低成本。我部出面與縣水泥廠達成協議,凡屬項目村,憑縣委村建辦審批的報告前往該廠購水泥,水泥價格比出廠價每噸還要降低20元。
三、高度重視,狠抓落實,嚴把“實干”關
1、縣委重視。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為組長,常務副縣長、縣委常委、組織部長為副組長,財政、發改委、紀委、地稅、民政、城建、農業、林業、土管、計生、文化等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高規格領導小組,縣委組織部副部長、村建辦主任為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辦公室設在村建辦,由村建辦主持日常工作。領導小組定期研究布置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工作,各鄉鎮也對應成立了領導機構。
2、制度保障。一是建立二級責任制,鄉鎮的黨委書記與村建辦主任簽定責任狀,村支書與鄉鎮黨委書記簽定責任狀。二是實行領導巡查制,規定每位縣領導小組成員對每個項目點,在建設過程中必須至少巡查一次,發現問題及時指出,立即責令整改。縣委書記江枝英,縣長程觀焰分別到有關點上檢查指導工作;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張天霞的足跡踏遍了13個建設村。三是推行質量監督跟蹤制,村建辦綜合協調,聘定技術人員對各項目點進行全程質量監督。要求簽合同,打地梁,澆樓面等各個關鍵環節邀請技術人員前來指導,并拍照存檔,以備后查。四是實施建檔制,為詳實掌握全縣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情況,我們繪制了圖文并茂的村級檔案,辦公用房、村兩委負責人基本情況一一記錄在冊。
3、分類實施。為有序地、有針對性全面解決我縣村級組織無活動場所問題,我們對全縣現有72個無房村進行了分類會癥,準備采取“上級部門爭取一點、縣財政擠出一點,鄉鎮出一點、自身籌一點、包干單位支持一點、本地成功人士捐獻一點”。這“六個一點”的辦法募集建設資金,按“新建、修建、擴建、改建”四類分頭組織實施,除去年已開工建設的13個項目外,縣、鄉、村自籌資金,今年按“三個統一”標準在建的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有5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