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水資源和污水發展演講稿
時間:2022-09-21 09:37:00
導語:國際水資源和污水發展演講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世界許多文明的水平和可持續性都取決于我們如何治理最珍貴的資源之一——水。在很多情況下,這取決于我們在水資源的治理中對影響水資源健康及其充裕狀況的諸多因素的認知程度。水資源聯系并影響著我們未來一切的可持續性——水是我們共同的液態的紐帶。的確,水資源聯系著所有的生命形態。與地球上任何其它物質相比,水資源對世界沖突或合作起到更加深刻的作用。水資源的利用和濫用才是一個地區繁榮或境遇艱難的根本所在。幾乎每一天我們都能觀察或閱讀到與水資源相關的事件——洪水、干旱和由水傳染的疾病——當然也不乏一些為應對這些情況而建造的一些工程奇跡。盡管水資源對人類的健康和我們的文明如此重要,但我們僅僅剛開始把水資源的重要性提升到各大洲一個中心議題進行討論。世界可持續發展峰會、在日本京都召開的全球水資源論壇,斯德哥爾摩水資源研討會,以及一些發行量較大的新聞雜志刊登的封面報道都是提高人們對本地、區域和全球的水資源實施有效治理的認知程度的積極舉措。然而,由于水資源在工業化世界中的重要性一直為人們所忽視,我們目前所面臨的任務就是要提高公眾的認知程度,使人們意識到水資源的匱乏已逐漸威脅到這個小星球生命的持續。為了改變這種錯誤的熟悉,我們需要達到一個新的理解水平,采用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以保證對水資源的真正成本和價值進行考慮。這樣就會增進地方和世界范圍內的合作,并使水資源問題在全球議程中占據其應有的重要地位。我們取得共同勝利的要害在于我們是否能夠超越對當前發生的危機進行補救的短期行為。我們必須從全球水資源治理中豐富的成敗教訓中獲得啟示。我們必須用新技術去開發水資源解決方案的“內容”(解決方案的科技因素——水壩、運河、處理過程等)。但是,這些內容的實施必須與盆地或流域條件的“背景環境”相協調(社會、治理、環境和經濟),以最終確定該解決方案的價值和可持續性。過去,我們已經創造了工程奇跡,以滿足我們對水資源的需求,包括成千座水壩、綿延數公里的運河以及令人嘆為觀止的處理設施。我們這么做因為我們有這個能力,而且我們相信這些都能帶來可持續的解決方案。一般來說,這些方法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但在許多情況下,這些方法無法預期長期的后果,或無法把握解決相關問題的機會。我們最沉痛的教訓往往來自于我們未能全盤考慮水資源的“背景環境”以及那些對獲得成功和可持續結果至關重要的“非工程”因素。對整個環境影響的認知、把握能力以及最大限度降低或消除影響是獲得可持續的、平衡結果的要害。水資源的真正經濟價值和成本只是在近期才成為一個考慮的因素。同樣,對受到水利工程影響——受益者——的特定的文化和社會環境的考慮也是近期才獲得關注的。供水系統的專業人士、規劃人員、被選舉的官員、他們所代表的民眾,以及那些將長期治理設施的人員之間的關系至關重要,其重要性絕不亞于由工程師和技術人員設計的工程解決方案。的確,我們需要更多關注社會影響和接受度,以及所有與水資源項目的“背景環境”相關的各種因素。只有對“內容”和“背景環境”進行綜合考慮才能取得成功和可持續的成果。西圖集團從事與供水和水處理相關的科技已有50多年時間——當然這相對于源遠流長的中國歷史來說微不足道。多年以來,西圖集團已熟悉到要想成功,我們就需要對項目的自然和社會經濟環境進行分析。我們需要把握新的合作機會,而且必須發揚維持長期合作關系的傳統。我相信要想迎接世界所面臨的水資源的挑戰,我們就必須有能力理解并解決這些復雜的問題中所包含的人類和文化層面上的問題。我們需要將科學、工程、政治學、心理學、公共衛生、經濟學、通訊等領域中突出的專業知識,以及公眾參與引入到整個過程中。我們在工作中必須進行全盤考慮,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解決我們所面臨的水資源的挑戰。我的發言將同時考慮水資源決策中的“內容”和“背景環境”,并主要談以下四個方面:·全球水資源領域存在的問題和發展趨勢·流域和水資源治理的機遇·污水回用的作用·在可持續水資源解決方案中,公共部門-民營部門合作的作用全球水資源領域存在的問題和發展趨勢水維持著我們身體的所有基本需要。地球表面的70是被水覆蓋的,令人驚異的是,我們的身體和地球一樣,70也是由水構成的。然而,盡管在這個世界上我們身體的基本需求大體相同,但我們的用水量卻大相徑庭。同樣,我們可使用的淡水資源量及其在世界各地的分布狀況也都極不均衡。地球表面的70是被水覆蓋的,但其中的97.5是海水。這樣,就只剩下21.5是淡水,而這些淡水又大部分儲存在冰山和蓄水層中,只有少于1的淡水可供人類使用。根據聯合國的調查,目前世界上大約有40的人口生活在中度到高度缺水的地區。顯而易見,隨著人口的增長,我們對于水的渴求會加劇。沒有水,何談農業現代化、制藥、或計算機化;何談電視、大眾傳播工具、甚至連保持健康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衛生水平都無從談起。在過去的50年中,世界范圍內水資源的消耗量幾乎增長了三倍。天天的每一秒鐘有4.2人出生,而只有1.7人死亡,因此世界上每一秒鐘就凈增2.5人。這就等于天天多增加216,000水資源消耗者——用水維持健康和生活的水資源消耗者。事實上,全球有12億之多的人口缺乏清潔的飲用水——這相當于全球人口的六分之一。并有40的人口缺乏良好的衛生服務。根據聯合國的調查,每年有超過220萬的人口死于水傳播的疾病。天天,大約有6,000名兒童死于與水和衛生條件相關的疾病。更具挑戰的是,目前有30億人口生活在城市中心,其中許多都位于河流、湖泊或河口四周。這種城市化進程造成了一種新的水文環境,建筑物代替了耕地,濾污設備代替了樹木,管道代替了小溪。我們在泛水區和河口處修建建筑物。在高度城市化的地區,幾乎所有的降雨都流失了,沖刷著殘存的溪流。當然,水資源往往會造成世界上跨境糾紛和矛盾。根據聯合國的調查,在世界范圍內,有300多個區域存在潛在的水資源沖突。這種沖突在中東地區尤其顯著,但在世界其他地區也同樣存在,并且一觸即發。已經開發了一些技術,解決這些駭人數據背后所預示的嚴重問題,但處理這些問題必須審慎以提高成本效益,并利用有限的資金拓展應用范圍。供水系統、污水處理、基本衛生,以及先進技術的發展,例如脫鹽和水資源回用已經被證實是有效的。但這些方法可能很昂貴,而且可能輕易招致公眾拒絕,原因往往是缺乏了解,但也有例外。解決的方法有時在我們的視野范圍之外,因為我們往往無法看到通過合作可以獲得的解決方法。這些方法需要城鎮、城市、國家、民族、江河流域、文化和人民聯合起來,利用新技術并把握協作所帶來的機遇。總而言之,水資源的問題絕非僅僅是工程師和科學家的問題。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水資源將成為地球上許多文化存亡的核心問題。盡管聽起來這已經是陳詞濫調,但我還是要說,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在世界的許多地區,安全水資源的匱乏將對持續的經濟發展、政治穩定和生命的可持續性本身構成巨大的威脅。在我們的客戶新加坡共和國的領導下,西圖集團是第一個協助聯合國將2003年設立為國際淡水年的合作伙伴。我們很興奮與它方一起,共同將世界的目光聚焦在水資源問題上。我們同時也很興奮地看到,有更多的組織和專家在呼吁全球對水資源匱乏問題和用水安全問題采取緊急措施。參加聯合國2000年千年峰會的147位世界領導人將2015年設立為將無法獲得或沒有能力購買安全飲用水的人口減半的目標年。在于約翰內斯堡舉行的2002年世界可持續發展峰會上,各國領導人共同達成了在2015年以前將沒有適當的衛生設施的人口減半的協議。斯德哥爾摩水資源研討會的建議(包含在2002年斯德哥爾摩水資源安全聲明中)集中闡述了水資源并非只是專家的問題,而應該作為基本人權的事實。其中提出了四項行動原則:1.用水者必須參與水資源的治理。2.必須立即破除經濟發展和水質下降之間的聯系。3.城市供水服務對城市的穩定和安全至關重要。4.政策、規劃和實施必須基于綜合的解決方案之上。我相信,這些國際目標和原則所體現的對水資源的重要性的熟悉是一個發展趨勢,這十分令人鼓舞,并且應持續下去。然而令人感到失望的是,我們熟悉的提高并未能在我們控制對這種最珍貴的資源的污染的努力中得到充分反映。水污染的狀況仍在以超過世界人口增長的速度惡化。為了世界不斷增長的人口的利益,我們需要查明阻礙創新和技術進步與應用的原因,因為顯然目前的水資源環境已經到了需要采取創新解決方法的時候。必須更加努力應用或開發所有需要者都可以承付的技術。在界定具體項目時,我們應準確把握項目所服務的流域和社區的需要。我們需要能超越只針對一種問題和項目的解決方案,我們需要更完整地對基本設施解決方案的所有影響進行檢查,例如:·該項目如何為所服務的社區最大程度擴大現有和將來的收益?·該項目是否能保證持續經濟發展?·我們是否能調動社區的積極性和能力,實施并改進解決方案以保持長期的可持續性?總而言之,我們在考慮一個問題時,不能再將其與其所處的人文和更廣泛的自然環境割裂開來。人們越來越熟悉到,在考慮水資源問題及其解決方案時,應考慮其“背景環境”。讓我給大家展示一個中國的反映這種思維例子。由于沙漠化的影響,北京城區的生產用地每年都在因受侵蝕而減少。生產供北京消費的農產品的農戶們在喪失了生活來源的同時,也喪失了他們賴以生存的土地。此外,北京地區垃圾填埋廠的有機污泥和城市廢物日積月累,占用著寶貴的土地。這些環境問題乍開始可能似乎并無關聯,但當我們把它們綜合起來考慮之后,就發現它們的解決措施是相互聯系的。利用城市堆肥和有機污泥可有助于穩定北京地區的土壤并防止沙塵暴的發生,從而也解決了全球空氣質量問題。目前,民營和國營實體正在合作實施試點研究,用于證實該方法的可行性。我們需要探尋更多的此類機會,使我們能同時解決多種水資源和環境問題。對處理過的污水進行回用(尤其是用于恢復濕地)是通過綜合考慮環境問題、獲得環境收益的另一個事例。城市和工業廢水經過二次或多次處理后,與經過處理的雨水一起被用于改善自然濕地,并在那些已經建有排水和地下水汲取系統的地區恢復水位。我們在常規污水處理體系中設計的去除氮和磷以及分解有機物的過程能在濕地中緩慢地在任何時間和任何氣候條件下自然發生,并且不需要任何能源和成本。通過在自然濕地中設計平衡的出水排放,可以恢復濕地的水文環境、補充地下水的水量,通過低能量和低成本的方式實現污染物的進一步去除,恢復本地野生動植物的生活環境,提供靜態休憩機會,例如觀察鳥類的習性和進行自然研究,以及環境教育,社會能從中獲得多種收益。此外,污水處理廠也發現在有可用土地的地方,可以按照自然規律為污水和雨水處理建造濕地,把它們設計成安全、漂亮和令人心動的濕地公園,并向公眾開放。通過這種方法人類可以有效地使用環境水,并通過采用這種基于生態環境的方法使水資源恢復水文循環。水域和水資源治理的機遇我在前面的介紹中已經提到,世界上已經建成了許許多多的工程項目。這些工程項目的內容創造令人嘆為觀止的工程奇跡,顯示了人類文明的卓越才能、創造力和獨創性。然而,被認為提出了成功、可持續解決方案的卻寥寥無幾。究其失敗的原因,并非在于這些工程的“內容”或設施的設計缺陷。主要原因一般在于對環境、經濟、文化和治理因素的考慮不足,這些都是獲得成功和可持續成果的要害因素。我希望通過一些主要的工程來證實為達到成功和可持續成果,基于流域的“背景環境”開發工程項目“內容”的重要性,從而突出從中獲得的經驗教訓。美國的一些水利工程受到了全球的關注并招致惡名。最重要和引起最多爭論的可能就是對科羅拉多河水資源在西部七個州和墨西哥之間分配和利用工程。在這項100年的水資源改造工程中,科羅拉多河的河水在其由美國流入墨西哥(靠近加利福尼亞灣)的行程中被多次改道。該條河流原先的出口在太平洋中,但在過去的20年間沒有河水注入到海灣中。為了使科羅拉多河水能用作生活用水、工業用和農業用水,花費了幾十億美元用于設施建設。總體來說,將水資源引到干旱的西部是一次令人贊嘆的成功壯舉,這只需從加州盛產的水果和蔬菜就可窺見一斑。然而,工程設計的奇跡和相關的治理及經濟政策使水資源變得太便宜,太輕易獲得,從而導致了由過度分配這種有限的資源而產生的矛盾和影響。只需考慮以下數據就可深刻體會該問題的影響程度:每年我們對科羅拉多河水的使用總量達到280億立方米,然而該河流的平均每年的水量僅有1700萬立方米。在干旱季節,河流流量已經減少了75之多。該河流長時間被過度利用,同時這些州及墨西哥不斷增長的人口導致水資源需要量不斷增加。如何協調人口不斷增長的需要與流域的環境、經濟、社會和治理之間的平衡關系,是世界各地面臨的一個共性問題。由于缺乏能對規劃、建設、運營和土地使用進行總體協調的方法,造成了一些重大的環境損害、許多州之間的法律糾紛、短期的苛刻的配額供水措施、聯邦政府干預控制供水、以及僅能解決短期問題的帶有政治色彩的方法。這些問題使水資源消費者相互之間更加疏遠,并延誤了根本解決問題的時機。所有這些都可以歸因于對流域的“背景環境”考慮不足,并需要找出一個平衡的可持續的解決方案。值得欣慰的是,在美國,人們對水資源問題和解決方法的“內容”和“背景環境”有越來越深刻的熟悉,并且愿意開創一條開發可持續地解決方案的新路子。一個能代表這種解決水資源問題的新路子和新方法的實例就是加州的CALFED海灣三角洲計劃。該計劃于1994年發起,目的在于阻止該州主要水源,舊金山海灣三角洲狀況的惡化,并使之與流域的經濟、環境、社會和治理狀況相適應。該解決方案與我在前面所提到的科羅拉多河的問題也有關聯,因為中部流域項目是美國干旱地區宏偉改造計劃的一個組成部分。為這兩處給水找到可持續的解決方案對該地區長期保持健康的環境和經濟狀態是至關重要的。讓我給大家介紹一些背景資料。海灣三角洲是美國西海岸最大的河口,位于加州兩條最大的河流的交匯處:州內中心河谷北部的交匯河流薩克拉門多河,和中心河谷南部的交匯河流圣何昆河。海灣三角洲接受加州40的徑流水(每年合3.5萬億立方米的水資源)并支撐著世界上第五大經濟,為加州3500萬人口的三分之二提供飲用水,為280萬公頃的農田提供澆灌水,以及為生活在其生態系統中的750多種動植物提供生存環境。海灣三角洲地區幾十年來經歷了由于城市和農業發展需要所產生的對水土資源的經濟和生態需求。快速增長的加州的人口和經濟,加上難以預知的降水量、偶然發生的干旱以及未能實施改進的預防措施和體系,使水資源已不堪重負,無法維持其可持續性。其后果是水質下降、供水可靠性下降、洪水泛濫,防洪體系的完整性受到挑戰,以及生態系統惡化,瀕危物種增加。雖然各利益實體都意識到海灣三角洲及其支流對整個加州的經濟和環境健康至關重要,但未能就如何治理這些資源以保證資源及州內經濟的可持續性達成一致意見。CALFED計劃的制定是為了解決這些利益沖突,并利用其綜合的科技和工程設計能力全力以赴應對加州最復雜的水資源挑戰。該計劃開此類計劃之先河,是由州政府和聯邦政府合作制定完成的,包括建立18個州和聯邦機構,通過對海灣三角洲及其支流進行統一治理從而減少系統內的矛盾。該計劃旨在通過補償中心河谷計劃的收益,以最低的成本緩和水資源矛盾。其最終目的在于解決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生態系統的作用·水質·供水可靠性·防洪該計劃的主要使命在于維持依靠于海灣三角洲供水的加州的自然、經濟和社會環境可持續發展。CALFED的行動計劃是由這些州和聯邦機構共同開發的,并有公眾和所有用水戶、大學的參與以及來自各商業團體的資金。CALFED包括了1000多個計劃和工程,用于解決上述四個領域的問題,假如完全實施,需要30多年的時間。過去4年里,CALFED項目的實施進程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并且對納入解決方案制定之中的方式和具有廣泛基礎的“內容”與“背景環境”因素展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前景。同時,挑戰仍然存在,然而通過科學、工程方法的持續應用,再加上公眾與社區在實施過程中的參與,使許多工程項目得以順利完成,生態系統與水質狀況也穩步提高。這些創新性科技與工程項目的不斷實施、公眾的大量參與以及嚴格的環境監測有望在海灣三角洲系統中實現可持續的水資源供給、物種恢復、優質供水、可靠的洪水控制以及為加利福尼亞人民跨入二十一世紀提供良好的生態系統服務。利用建立在CALFED制定的對于科羅拉多河與海灣三角洲來說,以綜合科學和工程為基礎的長期協作規劃工作的效用顯露無疑,事實上,在所有綜合性水資源工程中都是如此。CALFED同時突出了將環境、經濟、社會以及流域治理條件融合到解決方案規劃與實施過程中的重要性。由于對科學與工程“內容”的關注,再加上干系人的參與因素和對流域“大背景”的平衡考慮,目前正在落實成熟的解決方案,它將會為該地區提供可持續的價值。在西圖集團誕生地四周,一個值得借鑒的結合背景環境的多學科決策方法的實例是俄勒岡州的土拉廷盆地,它屬于太平洋框架的一部分,已經成為許多管制與治理倡議的試驗場。我們正在與當地一家主要的水資源治理服務機構合作,為治理與規范水資源建立一個綜合且廣泛的流域戰略,旨在確保對該稀有資源進行控制,為投資產生最大的環境與公眾利益。這項工程已經引起了全國的注重。污水治理當局正在與農場主和林場主建立一種合作伙伴關系,從而實現通過傳統的污染控制戰略無法實現的環保效果。由于該流域的流量損耗程度,僅靠污染控制無法使環境恢復到良好狀態。而且,需要額外補水為魚類的重要棲息之地——土拉廷河的許多支流恢復流量。該工程需要在地方、州與聯邦利益團體各方之間建立史無前例的合作關系,通過共同努力,使得這一重要資源得以恢復。在世界另一側的澳大利亞默里—達令盆地,自來水階梯式定價方法的探索提供了一個打破陸地與水之間經濟聯系的案例,為政府開創了一條為環境取得水的道路。該盆地占全國總面積的1/7,但卻提供了全國41的土地的200萬人口農業與飲用水。農業用水占盆地水消耗量的90。澳大利亞學習美國西部的例子,他們首先建造大壩,并且對農民用水進行補貼。原生植被的砍伐以及澆灌的利用使地下水位上升,并且將土壤的自然鹽分帶到了植物的根部區域,這樣就產生了堿化問題。然而,在過去的10年里,澳大利亞通過定價、貿易和公開水市場的利用,更加注重水的價值,并且已經致力于改變其政策。鹽分信用貿易可以在市場上進行。水的分配也使其可以產生最大效率。雖然所做的這些努力仍有很大爭議,但是,根據默里—達令盆地委員會的首席執行官透露,每年水的交易量為100萬兆升—相當于兩個悉尼灣。雖然由于持續缺水使該項目仍然處于論爭之中,但是對于如何為所有受益方“珍惜”水而言,卻不失為一個非常有價值的教訓。在中國,你們正在通過一個意義深遠的宏大項目迎接這些類型的挑戰。三峽大壩工程是一個史無前例的水資源治理工程,它將為中國乃至全世界帶來巨大利益。假如沒有水資源,人類就需要消耗其它更具污染性的資源獲得能源,這樣就會為中國以及其他國家帶來重大的衛生問題。此外,影響中國人民數千年的長江洪水將得以控制。三峽工程雖然面臨重大技術、環境和移民問題,但,這將驗證中國開發權衡人類與環境影響的世界級工程項目的能力,而實現人衡絕非易事。你們能夠得益于世界其它地方的經驗和教訓,并且能夠集中精力關注其他人所忽視的問題。為了確保這項偉大工程的長久壽命和恢復長江水質,你們已經將注重力集中到了決策的大背景之上——流域內水土流失的控制與其它價值。如何將該工程融合到四周的環境中將仍然是一項挑戰,或許將會成為一個需要優先考慮的因素。當今世界的許多水利資源工程都需要決策者協調類似復雜的背景環境問題,雖然比我在之前所說的CALFED與科羅拉多河流工程和目前正在中國東部進行的大型南水北調工程的規模要小。幸運的是,隨著水資源問題變得越來越復雜,評估工程意義與利益的復雜技術工具也相繼問世。隨著水資源的減少和人類為了應對人口增加而對河流與港灣水資源需求量的增加,我們將會被迫開發更先進的工程和技術,通過干系人之間的通力合作,確保我們能做出正確選擇,并且達到期望的效果。工程實踐的作用隨著客戶所面臨的挑戰的演變在演變。我們不再認為與水資源有關的問題僅僅涉及水泵、設備與管道。我們必須越來越清醒的熟悉到,我們的職責是幫助社區理解和開展水資源治理工作,以滿足流域的需要。否則,他們與我們都將陷入對短期和昂貴戰略的無止境錯誤應用的惡性循環之中。社會無法繼續沿此方向前進,同時他們賴以生存的環境也無法如此持續。我們必須從多學科的觀點來考察。在供水與解決水短缺問題的技術工具方面,這種多學科觀點是最顯而易見了。另外,隨著將影響未來數代水文循壞的全球變化的逼近,將工程實踐與多學科的水治理實踐進行結合的需要將會變得更加明顯。污水回收/再利用的作用瑞典的瑪林·福克馬克(MalinFalkenmark)與G林德(G.Lindh)曾經將社會開采水資源的歷程描述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指水源充足的時代。第二階段是人口膨脹與水力資源無法維持發展的時代。最后一個階段就是指開始投資確保未來水資源可用性的時代。就是在此階段,可以引入污水回收與生物污泥的再利用來維持生長與發展。要在此階段水資源開發中做出明智的選擇,就必須考慮許多背景因素。首先,在檢查可用水源利用價值方面,水定價是需要考慮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治理后排出的出水可以在許多方面回用:可以用于農業、工業,甚至可以用于間接接觸用水。對水的投資選擇——和投資價值——由于最終用途不同而有差異。換句話說,就是有不同形式的水。人們對于水這一詞的普遍錯用致使世界某些地方用飲用水澆灌草坪,他們擔心將深度處理污水用于農業,或者,甚至也不愿在濕地中使用。正如在討論水資源趨勢中所強調的,世界面臨著普遍的水資源危機。成功戰勝這一挑戰,要求我們在流域范圍之內(包括地表水與地下水)考慮與應用富有創造性的水供給解決方案。現在,必須通過加深對水循環的理解與適應,以及通過諸如回用、脫鹽和其它水資源的重新調整來解決面臨的問題,這一點已經日趨明顯。這些工作可能導致憂慮,而且經常由于懼怕與誤解而被人們抵制。在這一領域,科學理解與公眾觀點與信仰背景之間也同樣存在一個不利的鴻溝。新加坡的NEWater展示中心為世界闡明了如何將技術與公眾理解成功地結合起來。培養社區對這些技術及其效益的理解與支持至關重要。我們認為,為解決淡水的短缺問題,需要對各種供水解決方案有全面的理解。污水回用是我們的技術工具箱內必備的一種供水解決方案。雖然取得了非凡成就,但是從技術角度,新加坡NEWater項目的成功并沒有獨到之處。這些技術是經過驗證的成熟技術,30多年來,我們在為客戶完成的工程中都成功使用了這些技術。向華盛頓特區部分區域提供飲用水的奧克奎水庫的水源部分來自于西圖集團設計的位于飲用水水源地四周的污水回收設備提供的深度處理污水。該水庫已經運作了30年,但是公眾對污水處理廠知之甚少。雖然美國和世界上許多水處理廠處于污水排放下游,它們并沒有引起公眾的注重。在存在比較明顯的直接關聯關系的情況下(新加坡就是這樣一個例子),如不能恰當處理,公眾認知就成為主宰一切的首要問題。我們幫助新加坡通過采用創新而且明顯有效的方法獲得公眾支持。新加坡憑借其技巧、坦誠和創新性成功克服了這項嚴重的挑戰。與此成功密不可分的核心要素是一個世界級展示中心,該中心已經獲得新加坡政府高層的全力支持和贊許。展示中心采用最新交互式計算機觸屏和世界級的視頻,并且每周接待來自世界各地2000多名游客。它對于推進新加坡以及世界人民對水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技術的了解和熟悉做出了卓越貢獻。全世界都得益于新加坡的經驗。就間接飲用處理后的污水進行交流和溝通是與水相關最具挑戰性的公眾接受問題之一(假如不是最富有挑戰性的)。我們很榮幸能參與這一具有國際意義的項目,它屬于新加坡獨立供水規劃中的要害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