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鉆井隊開拓國際鉆井市場匯報演講稿
時間:2022-06-17 11:44:00
導語:石油鉆井隊開拓國際鉆井市場匯報演講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好!我叫××,現任公司副總師兼也門項目經理。今天,我給大家匯報的是在千難萬險中,我和項目組的同志披荊斬棘,勇闖四道難關,大力開拓國際鉆井市場的事跡。我匯報的題目是《困難嚇不倒中原石油人》。
1998年,我局中標第一個蘇丹石油鉆井項目后,公司決定讓隊去承擔這項艱巨的任務。當時我任鉆井隊平臺經理兼黨支部書記。我是學鉆井專業的,有實際操作經驗,外語會話能力又好。作為一個油田培養教育多年的青年知識分子,在油田需要我們率先迎接國際市場的風浪的時候,我必須沖鋒陷陣。我暗暗告訴自己,一定要在國際市場上打頭陣立頭功,為油田專業化隊伍生存和發展殺出一條血路來。這樣,我肩負著油田領導和職工家屬們的重托,踏上了創業的征程,與國際項目結下了不解之緣。從1998年到2000年7月我任蘇丹項目經理。2000年7月,勘探局開辟也門市場,我又任也門項目經理。
作為項目經理,我的任務是負責項目生產管理和組織,與甲方進行技術談判,提供后勤支持,協調現場甲乙方關系,抓好安全生產。在國外搞鉆井,我們面臨的最大困難有四個:工作量、生產組織、人身安全和生活。
占有工作量是我們生存的根本。原創:1998年4月我到蘇丹時,蘇丹六區的勘探計劃已經完成,鉆機面臨著無米下鍋的困境,同志們焦急萬分。好不容易出來了,沒有活干怎么辦?在萬分焦急的情況下,我意外地探聽到一個招標信息。對我們來講,這無疑是救命的稻草!盡管看起來中標無望,但是只要有一點點機會,我就要拿出百倍的勇氣和努力去爭取。設備不符合要求,我們加班加點整改。將底座由4.7米加高到6米;電路系統全部更換,達到2級防爆水平;國產的鉆井儀表不合要求,我們連夜從美國和中東購進。封井器試壓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最多。甲方監督要求對封井器近200個閘門全部試壓。環型封井器膠芯質量差,打上壓后,達不到額定標準,200個壓力開始往外冒泥漿。試壓時間一長,膠芯關上了卻回不去,前后6次更換墊子、上油,36個1.3寸的大螺絲擰上又擰下折騰了整整36個小時,才符合標準。在同志們的共同努力下,經過幾輪艱辛談判和現場檢查驗收,我們終于拿到了ipc公司1+3口井鉆井大包的施工權。絕處逢生。同志們高興得又蹦又跳,最難吃的飯菜好像突然變成了美味佳肴。
國外施工生產組織有多艱難,是人們難以想象的。蘇丹的那次鉆機搬遷,讓我終生難忘。從六區鉆井現場到五區作業區有580多公里,要穿越200多公里的原始森林,跨過150公里季節性的沼澤地,還需要橫渡80米寬的尼羅河主河道。尼羅河上游主流不十分明顯,到處是小河溝,下雨時一片,旱季時一片荒草。甲方下達動遷令后,我們逢山開路,遇河架橋。要穿過那些星羅棋布似的季節小河已經夠難了,在沼澤地里修路更是難上加難。為了減輕重量,我們不得不將設備拆開,本來一車可以拉完的東西就要分成幾車拉。過80米寬的尼羅河需要駁船,駁船小了載不下鉆機和泥漿泵也不行。我多次走訪當地政府求援,才從河運公司租了一條大駁船。可是有船沒碼頭也無法擺渡設備,2米多深的水,淤泥很多,船沒有辦法靠岸,怎么辦呢?蒼天不負有心人。我們找了六七天,才在一個遺棄的軍營里發現兩塊鋼坡板,大家高興壞了!把鋼坡板抬回來,設計了一個斜拉吊橋,建起了一個簡易碼頭。這樣,一船能載3車貨,硬是將設備渡過了河,拉到了現場。
也門項目剛啟動時,按照計劃,2000年12月4日設備到港,結果23日才到,推遲了19天。合同要求我們元月中旬開鉆。24日開始卸船,當時正是阿拉伯人的齋月,工人白天不吃飯,根本干不成活,我聯系港口有關人員,找了100多人晚上加班干。他們100多人三班倒,我和另外2位同志負責編號、登記、捆綁車輛。因為怕卸壞了設備,我們一分鐘也不敢離開現場。餓了吃點面包,渴了喝點礦泉水,就這樣連續干了42個小時才將設備卸完,為按時開鉆贏得了寶貴的時間。120車貨安全運到井場后,我們三個人睡了整整一天。
也門與蘇丹正好相反,也門一年到頭很少下雨。搬家時一個山頭連著一個山頭,要轉好幾個小時,有時還要經過100多米深的大峽谷。最短的搬遷通常是三四百公里,最長的一次有700多公里。就這樣,沙漠連著高山,荒原連著峽谷,道路崎嶇漫長。荒原上很少有人煙,走上一兩天不見一個,看到人就像看到寶貝一樣,心情很激動。有時間我就想,在國內鉆機搬遷時,最頭痛工農糾紛,在也門真是恨不得多見幾個老百姓。
國外施工最令我們擔心的是安全問題。蘇丹是個窮國,政府軍隊和當地部落游擊隊長年打仗。尼羅河南岸是游擊區,游擊隊擔心政府軍的坦克大炮過河,索性燒毀了上游的一切橋梁和渡船,并且不允許外國公司在游擊區開采石油。1999年3月份,我們在蘇丹5區鉆到1840米井深時,甲方告知反政府軍(游擊隊)將在2天后襲擊井場,讓我們做好撤離的準備。我們馬不停蹄,全體動員,全面布置了撤離前的工作。將鉆臺制動系統鎖死,發動機泵房材料房全部焊死,用推土機推土將營房堵死。當天夜里我對設備的封存工作仍不放心,凌晨3:00想再檢查一下現場,一出門有2個人站在院里一動不動。我想誰在這里站著干什么,走近一看,是帶班隊長李紅喜和鉆工卓同光同志,還沒等我開口,幾個人把槍對準了我,將我圍住。原創:開始我很緊張。但是作為項目經理,我十分清楚必須妥善處理好眼前發生的一切,必須保證我方人員的安全。于是我用英語給他們打招呼,問他們想干什么,我說我只是乙方,打井也是為你們好,有什么事找甲方,我可以幫助聯系,請將我們的人放走。李紅喜、卓同光同志趁機脫身。游擊隊員收走了我身上他們認為值錢的東西,這樣僵持了好久。我想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萬一打起來必死無疑。于是就說要上廁所,一個小頭目遲疑了一下,讓兩個人拿槍跟著。我剛進廁所就聽見甲方保安和游擊隊交上了火。我知道廁所的墻很薄,一打就透,看看沒人,就彎著腰跑回宿舍爬在地板上。經過石油保安的頑強抵抗,激戰3個小時后游擊隊撤了,甲方清點人數,保安死2人,游擊隊死3人,我方人員無一傷亡。第二天,為了免遭報復,我們將設備移交給了保安部隊,坐運貨的卡車離開井場,撤到了100公里外甲方基地。后來為了恢復生產,同時也是出于安全的考慮,我們要求甲方提供直升飛機,從基地到鉆井現場運送我們的工人,但直升飛機也險遭空難。有一次我們生產骨干坐的直升飛機在一片森林上空被游擊隊擊中,駕駛員的腿被打斷,飛機失去控制急速下降。我想一定完了!在飛機墜落到離地面大約幾十米時,幸虧副駕駛員控制住了飛機,大家才得以死里逃生。此后,我要求甲方飛機必須在現場垂直起飛,并且盡可能飛的高些。有時我不只一次地設想,當時如果游擊隊的槍突然走火,如果我沒有躲起來,如果飛機撞在地上,我都不可能活著回來。真那樣的話,可怎么對得起自己80歲的老母親,怎么對得起恩愛的妻子,怎么對得起年僅幾個月的孩子?!為了不讓家里人擔心,我和大家約定,回國后誰也不能將這些情況講出去。
也門的社會治安很差,成年人大多都背著槍,每個人幾乎都有包括手槍、機關槍、沖鋒槍在內的好幾件武器。部落間矛盾和磨擦十分頻繁,尤其在晚上,多數時候槍聲不斷,有些部落為了勒索經常綁架人員。這種提心吊膽的生活簡直是折磨人!為了防止出現意外,我們每次外出都要與甲方的安全官員通報具體時間,要求安全官員派軍隊護送,因此,項目談判時保證充分的人身安全是最為重要的一個內容。
國外動蕩不安的生活和國內祥和安定的生活相比真是有天淵之別。幾年來,每次出國前與父母妻兒離別,與領導同事告別,離開油田熟悉的環境和家中溫馨的生活,我都有一種難言的痛。說實話,我真的不知道還能不能回來。每次回國的時候,看到仍在堅持工作的同志,我又十分留戀,擔心項目組再遇到意外的麻煩。所以,現在我的心根本靜不下來。但是,到了國外,我只有一個念頭,我們吃苦受累是為了什么?是為了家中的同志不再吃苦受累!我們承擔風險是為了什么?是為了家中的親人不再承擔風險!想到這一點,我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再苦再累也要干好工作。
在國外,生活上的困難是無法想象到的。我們在也門施工的油區是也門最為荒涼的地方,四周不是高山峽谷就是沙漠,隨便看,你也找不到一顆草。地表溫度通常是五、六十度,石頭上就能烙煎餅。為了維護中原石油人的形象,也為了防曬,我們每天上班都要穿著厚厚的工衣,一天下來,喝七八斤水也不會小便,水很快變成了汗水,那里還有尿啊!。下班回來,紅色的工衣上是白花花的一片,都變成鹽疙瘩了。由于天熱,汗水不停地流到工鞋里,沒幾天腳就捂爛了。天熱飯也不想吃,在如此偏僻、艱難的地方組織生活更是困難重重,當地飯多是燒烤的羊肉、牛肉,在駐軍的保護下出去200多公里才能買到牛羊肉,蔬菜在那里是稀有珍品。因為蔬菜很少,天又炎熱,幾乎每個人都得了便秘。大便一次和上刑一樣受罪!同志們的嘴唇干裂,起了一層又一層血泡,一張嘴揪心地疼。
在國外干活,人的心理壓力特別大。有次設備整改我們聘請了一位澳大利亞電氣工程師--瓦夫,工作時間是一個半月,28天休息一次。因為開鉆時間很緊,瓦夫一個半月也沒有能夠回去。他的妻子不干了,到瓦夫的公司去找。瓦夫的澳大利亞總部幾次催我讓他回去,我以工作忙為由解釋2個月時一定讓瓦夫回去。這時,瓦夫的精神明顯不正常。整天在井場上轉,他說我必須走了,不然我可能將汽油澆到鉆機上點火。后來,我在蘇丹首都喀土穆為瓦夫送行,瓦夫說你不將機票給我,我不吃飯。當我將飛機票交給瓦夫時,瓦夫眼含熱淚,雙手顫抖,激動得幾乎說不成話,說我終于能夠回家了!頓時我也熱淚盈眶。在我和瓦夫之間,我是甲方,工作沒有干完,瓦夫就不能走。我想他在這里才干了2個月就受不了,我們一干半年,還要忍受甲方的許多責難,這種壓力該有多大,誰能夠理解!
在國外,無論多么苦多么累,無論遇到多么大的困難,我們為油田建功立業的信念沒有變,為油田奉獻青春的決心沒有變,為油田殺出一條血路,闖出一片市場的斗志沒有變。因此,再苦再累,大家從無怨言,都在默默地拼命干活。
在a-1井施工中,由于地層嚴重漏失,甲方要求執行邊漏邊鉆的措施,迅速鉆過漏層。要鉆穿幾百米的易漏地層,就需要配幾千方泥漿。同志們上了鉆臺接單根,下了鉆臺就配泥漿,甲方準備的堆積如山的泥漿料,硬是讓我們一袋一袋地扛到井上,加進了泥漿里。扛完泥漿料,同志們的手指抓破了,腳跑腫了,兩個肩膀磨得血淋淋的,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只有相互安慰的眼神,沒有一句怨言。同志們的工作表現深深地打動了甲方。在也門905隊,美國現場監督看到我們的司鉆實在太辛苦了,就將自己的老板椅搬到鉆臺上讓司鉆坐著扶剎把,司鉆不坐他顯得很生氣。甲方監督告訴我:中國的設備不是最先進的,但是你們的工人都是第一流的。
有時我想,出國打井,吃不好住不好,一干十七、八個小時,時常又冒著生命危險,有時還要被老外嚴厲指責,精神壓力和心理壓力很重,但同志們從來沒有怨言和牢騷,這究竟是為了什么?我認為并非僅為多掙幾個錢。在家里干,作為生產管理骨干一年掙個三五萬很容易,何必要到那些鬼地方找苦吃,找罪受?現在,我越來越明白,這是一種責任感在起作用。油田培養了我們,我們一定要回報油田,這是我們的義務!這是我們的光榮!
事實上,這份責任感正是我們工作的動力。
在短短六個月里,以905隊為主力的也門項目,開鉆6口,修井2口,口口井安全無事故,實現產值4000萬元,創出當年投產當年贏利的好成績,為中原石油人贏得了很高的聲譽。《也門時報》、《也門觀察報》等新聞媒體紛紛報道中國905隊的動人業績。
也門項目首戰告捷為我們帶來了更大的市場,也門項目組的輝煌戰績吸引了更多的甲方,一個個尋求合作的信息傳回國內,一個個中標喜訊飛回中原。
2000年底我們又上了906隊。2001年9月,906隊再次中標法國total公司10+6口井鉆井項目;原創:2001年10月,905隊在挪威dno公司和dove公司招標中,戰勝美國、加拿大等5家實力雄厚的競爭對手,中標4+4+4口井鉆井工程施工項目。這兩個項目的總工作量為28口井,是油田目前在國外工作量最大的鉆井項目。最近5012隊又中標了mol也門鉆井項目,設備正在發運也門。
現在我們的國際項目發展速度很快,各方的配合協調也很密切,也門市場前景廣闊,前途十分光明。今年,局里確定大力開拓外部市場,我相信,有勘探局、局黨委的正確領導,有油田各單位的大力支持,我們的國際項目一定會干得越來越好!作為中原油田闖國際市場的一員,我決心盡我所能,為油田新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