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區企業招工調查匯報
時間:2022-11-27 11:15:12
導語:全區企業招工調查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區大力實施“主攻項目、決戰兩區”戰略部署和招商引資主戰略,引進的各類企業越來越多。區工業經濟已進入快速發展時期,企業用工需求量不斷增加,各企業不同程度地出現了“招工難”現象,導致部分企業用工嚴重不足。近日,我局組織人員深入區內部分企業進行調研,發現開工企業中約有20%的企業存在用工緊缺現象。招工難問題的出現,已嚴重影響到企業生產規模的擴大和效益的提高,成為制約各類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突出問題。而另一方面,據不完全統計,全區卻有3多萬富余勞動力外出務工。富余勞動力與企業缺工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認真分析企業“招工難”現象產生的原因,并積極探索解決“招工難”問題的有效途徑,是實現經濟跨越發展、加速崛起的一個重要而緊迫的現實問題隨著園區企業逐漸增多,企業用工量也逐漸增多,企業招工難問題也日漸顯現。
一、區內企業用工與用工需求情況
根據區委、區政府在全區領導干部會議精神,我局安排兩個工作小組深入到園區企業調查,區內園區企業用工與需求情況匯報如下:
二、區內企業招工難的主要原因
(一)經濟快速發展,增加大量就業崗位。近年來,我區全面實施“主攻項目、決戰兩區”戰略部署,以揚長避短、差異化發展為戰略思路,以“經濟工作項目化”理念推進工作,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隨著工業園區建設和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引進了一大批項目,新建企業相繼落戶并投產,提供了一些優質就業崗位,需要大量熟練的技術型工人進廠務工,客觀上造成了企業用工需求的大擴張。
(二)工資水平偏低,企業缺乏用工吸引力。一是工資待遇偏低、勞動強度大、工作時間長的現象比較普遍。出現招工難問題的企業多為建筑建材、針織服裝、、餐飲、電子加工等勞動密集型企業,工資福利待遇普遍偏低,根據我局近日派人深入企業抽樣調查顯示,普通一線生產工人,勞動強度大、工作時間長,工作條件、環境差,但月薪大多在800元左右,與求職者的需求還有較大的差距,從而加重了企業用工緊缺現象,二是有法不依、制度欠缺問題比較突出,權益保障不到位。個別企業存在短期行為,勞動法律法規意識淡薄,對員工的合法權益保護不夠重視,不同程度存在勞動合同簽訂率低、不參加社會保險、,有的收取押金、扣壓證件、拖欠工資等現象。三是配套服務設施還不完善。大部分企業相關配套服務設施不夠完善,缺乏適合員工文化娛樂、休閑放松的場所。這些問題直接導致員工對企業認同感、歸屬感不強,造成部分建筑建材、針織服裝、餐飲、加工、涉農工業等勞動密集型企業用工短缺,“招不來,留不住”的問題突出。
(三)勞動力供求錯位,結構性矛盾突出。“有事沒人干,有人沒事干”這一勞動力市場供需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這主要體現在勞動力市場供求雙方在性別、年齡、素質等方面的錯位。部分企業在招工信息中,70%以上明確要求招用18-30歲的年輕員工,像針織、餐飲業、電子加工業等,都偏向招收年齡在18-30歲女性,還有一些企業在產業升級換代中對勞動者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定招用具有一定技術和技能的熟練工人。但目前,我區勞動密集型企業中一線工人大多數是本區富余勞動力,大多年齡偏大,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更是缺乏專業技能,使得勞動者在求職時受到了諸多限制。據了解,在我區農村富余勞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絕大多數;高中、大中專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是少部分;有初級以上技能的更是少之又少;下崗失業人員中普工占了絕大部份。勞動者的整體素質不適應企業用工需求,各類技工和專業技術人員、熟練技術工人的缺口加劇了用工短缺的供需矛盾。同時本地勞動力外流較多,許多求職者特別是年輕人求職的首選還是發達地區。
(四)勞動力市場體系不完善,渠道不暢通。通過調查了解,部分企業在缺工時往往習慣在企業門口或人口集聚區張貼招工海報、發動企業內部職工招來工人等方法招工,或者到一些非法中介場所私雇亂招,招工渠道比較單一。勞動力市場發育不健全是企業招工難問題的一個不可忽視因素。部分企業因規模發展,招用工時沒能通過正規的就業市場用工信息,難以取得勞動者信任感,加之供求信息傳遞手段落后,渠道不暢,“招工難”和“就業難”的矛盾較為突出。
(五)國家惠農政策出臺,農民務農收入增加。近年來,隨著國家實施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政策的逐步到位,加大了對農業的扶持力度,特別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全面實行“兩免”政策,有效增加農民的收入,務農效益與打工收入差距縮少,不少農民認為在家也有錢賺,與外出打工的收入相比較基本接近,又能照顧到家庭,外出打工的意愿降低、人員減少。
三、為緩解區內企業招工難問題采取的主要措施
根據區委、區政府在全區領導干部會議精神,區人社部門組織了兩個調研組,分赴縣、縣、縣、縣、縣等用工量大的縣市區進行調研,根據各地的經驗,擬提出緩解我區企業招工難問題采的主要措施如下,供領導決策:
(一)組織領導,成立企業招工服務辦。由區領導為小組領導,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以下簡稱招工辦與區就業局合署辦公),安排工作經費,并從人勞社保局、教育局、園區辦各抽調2人名工作人員,集中辦公。鄉鎮和有招工任務的區直單位必須成立招工領導小組,鄉(鎮)長、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招工第一責任人,同時,還要明確一名班子成員,配務2-4名干部,具體負責本單位的招工工作。
(二)拓寬招工渠道。運用好網絡招工、媒體招工、委托招工、中介招工及校企業聯姻等方式,擴大用工來源渠道;抓住春節、元旦、“五一”、“十一”民工返鄉多的機會,組織形式多樣的招聘會,盡可能多的吸納本地區人員在園區就業。
(三)建立招工平臺。1、各鄉鎮要在完成外出務工人員建卡建檔工作,并通過電子郵件、手機短信等形式定期園區企業用工信息。2、建立園區企業招用工信息制度,園區企業每月定期向區招工辦報送企業招用工情況及員工情況登記表,招區辦負責企業招工信息和招工計劃的審核,并通過勞動保障平臺、電視、短信等途徑,每半月一次企業用工信息。各鄉鎮、村委會在人流密集的地方設立固定的招工信息宣傳欄,有條件的行政村可安裝廣播,適時播放招工信息。
(四)嚴格考核1、區招工工作領導小組對招工責任單位實行“一月一通”報,一季一調度,半年一核查,年終總考核的督查制度,協助企業招工工作納入區委、區政府對鄉鎮和單位年度目標管理考廉政,考評結果作為單位評先評優、年終獎勵工資發放、評價領導干部政績和干部工作業績的依據之一。2、招工與評優評先掛鉤。年終對完成任務好、工作出色的單位和個人以表彰獎勵。
- 上一篇:全區治安治理履職匯報
- 下一篇:人保局風險廉能工作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