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農轉居后農委職能調整問題的研究

時間:2022-05-05 03:33:00

導語:關于農轉居后農委職能調整問題的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于農轉居后農委職能調整問題的研究

我區農村管理機構歷經、鄉政府(1982-1983)、農委等幾度變遷,其管理職能也發生了巨大調整、變化,尤其是200年我區整建制一次性農轉居后,對于名義上已經沒有了農村、農業、農民的石景山區,區農委這一機構必將隨著我區農轉居后續工作的完成、隨著我區農村實現城市化而結束他的歷史使命,但從目前看,農轉居后大量歷史遺留問題和城市化過程中的新生問題短期內還無法徹底解決,因而,即使是在我區農轉居已經5年的情況下,區農委仍然需要在農村城市化進程中肩負重任。在新形勢、新變化、新要求下,如何對農委職能進行有效調整,使其能充分行使在農村行政管理方面的職能,順利推進農村城市化進程,需要我們進行認真研究

一、區農委工作職能現狀

200年,石景山區根據《北京市石景山區機構改革方案》(京文[200]43號),設置北京市石景山區農業委員會,作為主管全區農村各項事業的區政府工作部門。此方案中對農委原有職能進行了必要的調整:

一是劃出部分職能移交相關部門

1、負責生豬屠宰行業的管理職能,交給區經貿委。

2、交給街道辦事處的農村行政管理職能:

(1)雙擁工作,殘疾人管理,社會救濟工作,農村戶籍、殯葬和民族宗教事務管理,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2)農村文化、教育、體育、衛生管理工作,農村成人教育工作,農村環境衛生、農村醫療保健工作,托幼工作,農村文化、體育活動,農村義務獻血工作。

(3)農村計劃生育及外來人口計劃生育工作。

(4)農村社會秩序??案率;部署重大節、假日或會議期間的治安保衛工作;做好外來人口管理工作;農村法制宣傳教育工作。

二是取消了部分職能

1、取消對種子檢驗員證、農作物種子準運證明、農藥和獸藥廣告、獸藥制劑許可證、獸藥生物制品供應許可證、飼料藥物添加劑文號、犬類用品銷售、寵物飼料廠、人工魚塘填塘造地、漁業養殖使用證的審批。

2、取消對農業機械推廣許可證的核準。

三是明確了區農委十七項主要職責

1、研究擬定本區農村經濟發展規劃、年度指導性計劃并監督實施。

2、研究指導農村經濟體制改革、鄉村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經濟組織建設工作。

3、組織農業、林業生產和技術推廣工作。

4、負責本區農、林、水、牧、漁、農機等基本建設,并進行監督檢查。

5、負責本區種植業、畜牧業、水產業和農業機械的管理工作;負責農業機械安全監理、維修行業管理工作;負責野生動物保護工作;負責基本農田保護、森林防火工作。

6、負責農業科技項目的實施以及農業科技成果的申報工作;組織指導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建設;承擔農民技術職稱評審和指導農業職業技能開發工作。

7、??疫工作;組織實施畜產資源的保護工作。

8、負責實施取水許可制度;負責地下水取水核準;承擔河道、水庫、湖泊的保護管理工作;監測河流、湖泊、水庫及飲水區等水域的水量、水質,研究水域的納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總量的意見和辦法并監督實施。組織、指導水政監察和水行政執法。

9、負責對石景山區農村集體房地產及農民個人房地產進行系統管理工作。

10、負責農村全系統的來信來訪的查處、接待和人大、政協聯絡和提案處理工作。

11、負責鄉鎮企業的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及鄉鎮企業局對企業的管理職能。

12、負責全農委系統的財務管理,下屬企業的財務人員培訓和管理;負責農委系統的各項統計及統計調查和統計分析工作;負責對農委系統各企業、事業單位和農工商公司經濟活動的審計監督。

13、負責農委系統勞動人事管理工作,負責農委系統行政事業單位、原社辦企業計劃生育、獻血等行政工作;負責農民戶口遷入遷出的審批。

14、負責林地使用、林木采伐、林木運輸、林權證的發放;防汛抗旱搶險方案等項目的審批工作。

15、對市農、林、牧各部門對口工作。

16、完成區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此職能調整方案一直沿用至今。其中,在2005年,農委第8項職能水務工作已移交我區當年成立的水務局,農委目前實際上共承擔16項職能。農委作為區政府的職能部門,對全區集體經濟組織行使行政管理的職能。

農委機關下設11個行政職能科室:農委辦公室、勞動人事科、經濟體制改革辦公室、房地產管理科、財務科、審計科、統計科、農村經濟綜合辦公室、鄉鎮企業科、農業辦公室、行政綜合辦公室。自職能調整后工作人員精簡近一半,現有從事行政工作公務員33人,管理著全區十二個農工商公司、十二個直屬事業單位、7家社辦企業。其中各農工商公司分別是:麻峪工貿中心、華美天祥貿易有限公司、華美宏信商貿有限公司、古城泰然投資管理公司、景陽天昊投資管理公司、北辛安農工商公司、向陽農工商公司、衙門口農工商公司、八寶山農工商公司、五里坨農工商公司、八大處農工商公司、黑石頭農工商公司。直屬事業單位有經管站、城鄉信息、農科所、農機監理站、農機管理站、農培班、農研所、畜牧局、獸醫站、種子站、農技站、楊莊醫院;社辦企業有京原奶牛廠、楊莊苗圃、四環化工廠、永豐雞廠、銀鳳凰熔煉廠、三建公司、汽車配件廠。

我區農村于200年12月1日實施了整建制一次性農轉居,我區城鄉二元結構管理體制改革已經完成,原農村地區開始向城市化過渡。戶籍的改變,使農轉居職工全部納入社會保障管理,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正在有序推進,經濟發展和農轉居人員就業取得了初步成效,舊村改造正逐步實施,地區整體面貌有了一定的改觀。

200年以來,農委系統重點發展了一批都市經濟產業項目,如神農莊園、博古藝苑、休閑綠洲等。對于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導作用。為今后全系統經濟的轉型發展搭建了堅實的框架。

二、轉居后農委部分職能不順,需要進行調整

農委在原有職能的履職上,做了很多工作,促進了集體經濟的發展,保持了穩定的大局。但從實際出發,亟需對部分職能進行強化和作出必要的調整:

一是要強化對集體經濟的監督和管理職能。農轉居以來凸顯了許多矛盾,但究其原因從根本上講還是發展不足,經濟實力薄弱造成的。近年來農委大規模群體訪下降,局面穩定下來,其關鍵點是農委狠抓了經濟發展,創辦神農莊園等一批上規模上水平的重大項目,為穩定局面,推動就業,改善民生創造了條件。當前看,原農村集體經濟存在五方面嚴重不足:

(1)包袱沉重,難以輕裝前進。為在冊職工補、躉繳社保費7650萬元,轉居后的2006年,全系統繳納社保費2925萬元,發放退休費1272.8萬元,6家公司在改制時,兌現改制資產處置資金30084萬元,因此,大多數公司的家底空虛,發展資金明顯不足。

(2)集體經濟組織賴以維持經濟發展的土地的可利用空間因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深化被擠占得越來越小,企業發展空間被不斷擠壓、縮小,需要走科學化、集約化的發展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

(3)企業在新開發建設項目上受到多重制約,如土地的使用問題、規劃立項審批問題等,使得各公司按正常程序申報經濟發展項目周期過長,嚴重影響企業經濟發展。

(4)生產力水平較低,多數公司尚未形成支柱產業,企業資產收益率目前提高到11%左右,還處于較低水平。

(5)企業管理者素質不高,經營管理能力有限。

解決這些問題,需要農委認真總結幾年來的工作經驗,在堅持發展主旨的前提下,要強化對集體經濟運行的調控,監督和管理。根據我區實際,在農委保障集體經濟組織依法管理、自主經營的同時,更必須要強化、細化對集體經濟組織和重大發展項目的指導和監控。其重點工作是幫助各公司擬定中長期經濟發展規劃:對公司管理體制進行改革,引進外力和競爭機制;對重大項目組織專門人員進行包裝運作;協調制定區域內支持集體經濟快速發展的政策、措施等等。總之,農委要在現有人員編制很緊的情況下,先行調整充實經濟科室人員,切實加強對農委系統集體經濟的領導,全面強化農委對集體經濟的管理職能。

二是深化改革,強化集體資產管理。隨著石景山區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推進,我區農轉居人員的生產、生活方式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一方面表現為原農村地區生產力水平的迅速提高和農轉居人員生活水平的較大的改善;另一方面,則表現為農轉居人員賴以生存的生產、生活地域空間日益縮小。這種巨變,必然對地區集體經濟組織產生猛烈撞擊,集體經濟組織的生產關系與城市化進程不相適應的矛盾逐漸顯現。因此,集體經濟組織必須進一步深化改革,進行必要的制度創新。這不但是推動集體經濟煥發活力、實現持續和諧發展的需要,更是強化集體資產管理、保護好農轉居人員合法權益、維護我區社會穩定的需要。

我區還有5家農工商公司未進行產權制度改革工作。產權制度改革需要大量的資金。從這五家公司目前情況看,改制難度相當大,八寶山農工商公司粗算需要兌付改制資金2—3億元,八大處農工商公司現在還存有歷史欠債上億元,其他三個公司衙門口、五里坨、黑石頭也都存在著資金匱乏的現實難題,改制難度巨大。

加強集體資產的管理是集體經濟組織增強經濟實力的有效途徑。目前,集體經濟組織普遍存在缺乏活力、集體資產利用效率不高、集體資產管理薄弱等問題。這些不足的存在不但直接影響集體經濟發展,對我區和諧城區建設也會帶來諸多不利影響。農委要通過加強對集體資產的管理,使集體資產得到合理利用和有效保護,特別要通過深化改革逐步建立起產權明晰、權責明確、民主監督、科學管理的集體資產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從而激發集體經濟的生機和活力,增強集體經濟實力。

目前農委系統正處于向城市化邁進的重要階段,為保證這一轉變的順利進行,農委作為政府一級部門,應該在指導全系統尤其是各農工商公司各項工作中擔負起更多的管理、監督職能,力促各農工商公司向現代化、正規化、標準化企業邁進,順利融入市場競爭領域,盡可能避免出現農工商公司因經營管理不善、個人獨斷專行、重大決策失誤等造成集體經濟出現重大損失、影響集體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局面。

具體講應抓好三項大事,一是加大培訓,全面提升領導干部隊伍素質和領導水平,以適應現代化企業管理的需要;二是在機制、體制上大膽進行探索,走社會化、科學化管理之路,促進企業快速發展;三是繼續抓好對土地、投資和資金的三項硬性管理,適當恢復農委經管站的經管職能,促進集體資產保值、增值,增強集體經濟活力。

三是有計劃地削弱已納入城市管理范疇的職能。我區的農業生產已經基本退出歷史舞臺,相應的農業管理指導工作也基本停滯。區農委的管理工作已從指導組織農業生產、農業科技服務轉移到保持穩定,做好農轉居后續工作,指導集體經濟組織改制,實現集體經濟再發展和推進全區協調統籌發展上來,為確保農委適應這一變化之需要,確保農委基本職能的實現,我們要按照逐漸淡化農委城市管理職能,削弱社會化管理職能的目標,對農委現有部分職能進行大膽、必要的調整。

具體講,可以從三方面入手進行適當調整,一是將林業行政管理工作移交區園林局管理。我區雖在集體土地上有林地,但已沒有林業生產任務,實質上是對林地的砍伐和林木病蟲害防治進行管理,而區園林局對國有林地管理也是此兩項職能。建議在我區一次性農轉居的條件下,雖然土地未變性,但可以簽訂管理合同的形式一并交付區園林局進行管理,以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費,減輕農委管理負擔;二是由于我區已全面停止禽畜等畜牧業生產,與東城、西城、崇文、宣武四區一并按照城市標準進行管理,城四區把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放在衛生局,而我區仍由農委負責該項工作,從政府職能部門設置和管理上看有些混亂。可考慮與城四區一樣,將此項工作放在區衛生局。三是農委職責中還涉及到負責對我區農村集體房地產進行系統管理工作。實際上,農委本身并不具備對我區集體土地實施行政管理的職能,建議區政府適時或在集體土地轉為國有土地后將該項工作劃轉到國土分局統一管理。

總之,農委要進一步突出政府職能局的作用,近年工作重點應主要集中在指導規劃集體經濟組織發展壯大經濟實力、穩妥推進集體經濟體制改革、加強本系統內部各項管理等主要方面。逐步劃出屬于區各職能部門、街道辦事處可直接管理的工作內容。農委主要機構設置應以經管站、行政、經濟發展、體制改革、資產管理、財務、審計、統計、人事等為主,逐步精簡農業辦、房地產科等,并將畜牧局、獸醫站、楊莊醫院等事業單位或精簡或從農委中分離出來并入相關局委隸屬。

總之,區政府要考慮從體制、人員上有組織、有序地將農委各專項職能逐步轉化到區其他對口職能部門,待我區農轉居后續工作全面完成后,可考慮成立區集體資產管理委員會替代農委行使對集體資產的管理職能,完成農委撤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