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季節無籽西瓜協會專題調研

時間:2022-08-05 08:41:00

導語:反季節無籽西瓜協會專題調研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進一步加強農村產業協會黨的建設工作,把基層黨建與經濟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村黨支部在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建設過程中的戰斗堡壘作用,促進“支部+協會+基地”模式的進一步發展,通過“支部抓協會、協會促基地、基地帶農戶”的運作方式,積極引導農民從單純家庭經營模式逐步走上小規模、大群體、全方位的產業化生產經營路子,促進農民增收,實現農村黨建工作與經濟工作的相融互動,我部組織人員于近日下到洪門鎮沙坪村開展了一次專題調研,現就調研情況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沙坪村反季節無籽西瓜協會成立于2006年,該協會緊緊圍繞沙坪村的農業支柱產業西瓜生產,致力于解決銷售、技術和品種引進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帶領分散農戶進市場。2007年全村西瓜栽植面積達450畝,畝效益6000元,整體效益達270萬元,相比水稻種植畝增效益5200元,總增效益達到234萬元,人均純收入近萬元,使450戶農戶脫貧致富,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由于協會剛剛起步,各方面都還很不健全,因此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類問題:

二、存在問題

一是協會規模小,缺乏帶動能力,后勁不足。沙坪村反季節無籽西瓜協會僅僅是村一級的協會,起步也較晚,目前還處于發展初期,還沒有到民政部門登記,協會工作人員共7人,黨員4人,尚未成立協會黨組織。綜合會員范圍、資金實力,人力資源等各方面來看,協會的規模還很小,對該村農業產業化的帶動能力還很有限,這成為制約其活動能力的重要因素。同時由于現時的農技網絡不健全,科技含量低、良種更新慢、產品不上檔次、沒有品牌效應、農民效益不明顯,影響了擴大再生產,不能形成規模化生產。協會只是帶領種植戶從事簡單的生產和販運銷售,經不起市場價格的沖擊,遇到市場疲軟年份,農民及會員就不再投入生產,協會就流于形式,到市場走銷年份才匆忙生產,不能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產業化經營,發展緩慢,后勁不足。

二是協會定位模糊,發展前景不明。對協會而言,其生命力的來源是為農民增收,農民加入協會的需求源于親眼目睹組織起來可以產生單個勞動力所不可企及的規模效益。協會的自我發展要依靠農民的這種組織化需求的強烈程度,而這種需求程度強烈與否,取決于在市場上能否得到看得見的經濟利益。農村專業經濟協會從法律性質上講是社團法人,屬于民間非營利組織,但把握非營利這一性質在實踐上是困難的。協會的活動大多都與生產、銷售直接關聯,如以自已的名義銷售產品,以自已的名義簽訂各類經濟合同,以自已的名義為農產品申請注冊商標,然后向使用商標者收取費用,等等。這些活動,哪些是營利性經營活動,哪些是非營利性經營活動,有時確實很難界定。目前來看,沙坪村反季節無籽西瓜協會仍然屬于非營利性,但是協會管理者認為這一點已經成為協會繼續發展的一個障礙,認為這種模式只能在協會發展初期有效,要得到進一步發展就難免突破這一身份限制。

三是政府職能部門培育發展協會的工作有所欠缺。從沙坪村反季節無籽西瓜協會的情況來看,政府相關部門培育發展協會的工作還存在著很多不足。這首先表現在對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不到位,協會管理者表示對相關政策缺乏了解,對此民政部門也表示宣傳工作還有欠缺。民政部門對于有些政策還沒有向協會公開,協會由于缺乏政策方面的知識,執行和運用相關法規、政策不是主動自覺的,而是被動接受政府職能部門的安排,對于政府部門的某些不合規范的行為也不能給予監督和抵制。其次是對協會管理者的培訓力度不足,西瓜協會管理人員和縣民政局主管農村專業經濟協會業務的工作人員均提出應對協會從業人員進行相關知識的培訓,比如政策法規、管理知識、實用技術、市場信息等,但目前為止除了農技部門有過技術方面的培訓外,缺乏更多的培訓,協會工作人員的素質還有待提高。第三,農村專業經濟協會作為民間組織在基層出現的新生事物,需要許多方面的優惠和扶持,但目前我縣在這方面還有很大不足,由于這項工作需要政府各部門相互協調,因此目前尚有很多困難。

三、解決建議

一是政府搭臺、支部牽頭、依托協會、創建規模化示范基地。由縣級相關部門牽頭,圍繞“產業做大、農民增收”的發展重點,組織協會領導班子共同制定建基地、帶農戶、創收入的協會發展量化目標。同時,按照“抓特色、建基地、創品牌、扶龍頭”的思路,積極為協會出點子、想辦法,努力協調解決當前協會規模小、無基地、定位不明確、產品銷售渠道不暢通、會員增產不增收等問題,幫助協會盡快到民政部門和工商部門登記注冊,引導村黨支部盡快成立協會黨組織,積極幫助協會在“產、供、銷”以及內部管理、外部宣傳等方面下功夫,并注重幫助協會解決項目發展中的建設物資困難,努力構建“支部幫協會、協會育能人、能人辦基地”的致富平臺,達到“建一個協會、創一個基地、興一個品牌、富一方經濟”的目的。

二是依靠協會技術優勢,創新西瓜生產技術,促進西瓜產業化發展。為了生產穩產高產的優質西瓜,協會要把組織技術攻關,創新西瓜生產技術,大面積推廣優良品種當作協會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一方面,通過組織會員到各市縣西瓜高產栽培示范基地觀參學習、舉辦各種技術培訓班、開展會員之間技術交流等多種形式,傳授先進技術。另一方面,通過學術研討、技術交流、探討西瓜種植的相關技術,推薦優良新品種,引進品質佳、產量高的小果型優良西瓜新品種,進行試種、示范、推廣,促進西瓜產業化的發展。

三是提升西瓜產業化水平,打造西瓜知名品牌。隨著城鄉居民的生活水平一年比一年提高,人們對優質水果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協會要把全面提升西瓜產業發展水平當作當務之急,在提高西瓜產量的同時,重點發展優質西瓜生產,積極引進小果型優質西瓜新品種,初步形成品種優良化、種植規模化、技術標準化,盡快成功申報省級綠色食品證書,使產品達到無公害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