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污收費調研報告

時間:2022-09-10 04:23:00

導語:排污收費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排污收費調研報告

一、基本情況

排污收費制度是環境管理的一項基本制度,并在長期實踐中不斷完善。*年國家頒布實施《排污費征收使用管理條例》和《排污費征收標準管理辦法》,實現了由超標收費向排污收費的轉變,由單因子收費向多因子收費的轉變,由單一濃度收費向濃度與總量相結合的收費轉變,由靜態收費向動態收費轉變,是我國排污收費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

為貫徹國務院《排污費征收使用管理條例》(第369號令)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環保總局、國家經貿委等四部委《排污費征收標準管理辦法》(第31號令),自治區下發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關于貫徹執行國務院<排污費用征收使用管理條例>實施意見》。3年來,在各級環保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我區初步實現了排污收費的“四個轉變”,排污費征收工作取得顯著成績。一是加強業務培訓和能力建設,不斷提高環境監測水平。新的排污費征收辦法實施后,環保部門加強對各級執法人員進行業務培訓,準確理解和掌握國家環保法律法規及排污計費方法,保證排污征收工作的順利進行。同時,國家及自治區人民政府加大了對環境監測系統的能力建設,先后按《實驗室標準化建設規范》的要求分批次、分步驟為自治區省站及各地州市環境監測站配備了相應的監測儀器、設備,保證監測機構基本能夠完成國家環保總局和自治區環保局的各項指令性工作。二是進一步明確了排污收費的政策界限,清理、規范了不合理收費項目,促進排污費征收工作的健康發展。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對向城市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排放污水,按規定已繳納污水處理費的排污者,不再征收污水排污費和超標準排污費。我區認真貫徹執行國家規定,重新確定排污費的征收范圍,取消了部分企業和個體戶的排污費,排污費的征收戶數**、**年連續兩年減少,由**年30464戶減少到**年21835戶。三是加強排污費征收和監管,確保排污費征收逐年增加。**年全區征收排污費1.54億元,**年2.02億元,**年2.19億元。與**年相比,分別增長38.7%、81.9%、97.3%。四是隨著排污收費額的逐年增長,我區不斷加大對工業污染源治理的投入。**年用于工業污染源治理的投資2.96億元,**年4.04億元,**年4.52億元。一批重點工業污染源得到有效治理,對促進我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存在的問題

(一)排污費不能足額征收,沒有完全起到治理污染的作用

1、環境監測技術、裝備水平較低,排污量核定困難較大。目前,我區只有部分企業安裝了在線監測設備,在線監測設備的運行還處在不穩定階段,監測數據不能完全作為收費依據。由于監測技術水平及環境監察裝備水平較低,我區絕大部分縣市級包括部分地、州、市環境監測機構無法實現對工業廢水、廢氣污染監測,其排污量必須采用物料衡算法和系數法來核定。但絕大多數物料衡算法和系數法計算方法尚未法律化,給排放量核定帶來極大的困難。

2、排污收費計算方法專業性較強,一般排污者難以理解,給排污費征收帶來困難。現行排污收費標準,多以污染當量計征,涉及諸多理化生物指標和專業檢測手段,一般排污者缺少專業知識,對排污收費計算方法不理解,對環保工作人員也缺乏信任,在核算排污收費額時與環保部門產生激烈矛盾。環保部門為化解矛盾,順利開展工作,只能與其“協商收費”,致使排污費無法足額征收。

3、政策宣傳不到位,排污者環保意識淡薄。受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及“招商引資”等因素的影響,一些地區環保法律、法規、相關政策的宣傳和執行不到位,排污費征收未能按污染物排放核定量進行。部分單位和人員對國家、自治區相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及政策缺乏足夠認識,堅持新疆環境容量大,目前可以不治理等錯誤思想,甚至以企業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為由,要求免交或少交排污費。國家投資建設的城市污水處理廠多為地區城建部門下屬的事業單位,處理污水不達標時,以單位經濟困難為由拒絕交納超標排污費。

(二)管理體制影響企業公平競爭

同一地區內地方環保部門與兵團環保部門在執行國家和自治區環保相關政策規定時把握的尺度不同。地方環保部門要求地方企業在繳納排污費的同時承擔污染治理的責任。兵團環保部門在繳納排污費上給予兵團企業優惠待遇,同時未積極敦促其履行污染治理的責任。造成同一區域內的同類企業處于不公平的市場競爭狀態中。地方企業為此意見很大,影響了其交納排污費的積極性。

(三)排污費征收標準過低,造成“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現象

國家四部委第31號令規定的排污費收費標準,僅為污染治理成本50%左右,有些項目甚至不到污染治理成本10%。排污費和超標排污費收費標準低,而治理污染成本較高,使得排污企業寧愿繳納排污費,也不愿投資建設和使用污染處理設施。少數積極治理污染的企業,均因排放的污染物具有經濟價值,回收利用能給企業帶來更大效益;對沒有利用價值的污染物,則不愿投入資金建設污染治理設施。有些企業即便建設了污染治理設施,也不充分使用以達到減少治理費用的目的。

三、幾點建議

(一)科學制訂排污收費辦法。堅持污染者負擔的原則,在制訂排污收費辦法時,一是要保證收費標準高于污染治理成本,促使企事業單位提高污染治理的積極性,減少污染物排放。二是計費方法要通俗易懂,便于操作和社會監督。應減少使用專業性很強的指標和單位,避免內行說不清,外行看不懂,只好“協商收費”的局面。三是要鼓勵節能減排,遏制耗能污染。對節能減排型企業在收費政策上予以扶持,對超標排放污染物、并且不積極治理的企事業單位在政策上加大處罰力度。

(二)進一步加強自身能力建設,努力提高全社會的環保意識。面對我區環境監測、監督手段落后,技術力量薄弱等問題,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加強人員培訓和硬件建設,吸引優秀人才加入環保隊伍,鼓勵環保科學技術開發和研究,大力推行在線監測。同時,采用新聞媒介等多種傳播方式,大力宣傳有關環境保護的方針政策及污染防治目標和措施,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污染防治監督工作,促進環保事業的順利發展。

(三)新疆是資源大區,在實施優勢資源轉換戰略中,重點是發展煤化工、石油化工、礦產開發及其相關產業。目前國家對一些高能耗、高污染行業設立的排污收費項目不夠完整,不能完全適應我區保護環境、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要求。為合理開發利用我區的自然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建議國家考慮新疆實際,授權我區研究制定焦化、煤炭、石化、礦山等高能耗、高污染行業中國家尚未設立的排污收費項目及征收管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