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階層統戰調研報告
時間:2022-09-11 05:13:00
導語:新階層統戰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根據市委統戰部調研課題計劃安排,3月6日至14日,由孫東興副部長率專題調研組,就如何進一步開展新階層統戰工作進行調研,先后通過調查收集相關資料和組織相關人員召開專題座談會及廣泛征求對調研報告意見等形式,進行交流和研討。現將有關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新的社會階層產生于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其中包括民營科技企業的創業人員和技術人員,受聘于外資企業的管理技術人員,個體戶,私營企業主,中介組織的從業人員和自由職業人員等方面人員,他們主要集中在非公有制領域,是我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支舉足輕重的重要力量。據初步統計,目前全市新階層總人數約為19萬人,約占全市總人口的6.3%。其中個體工商戶4.6萬戶,從業人員10.37萬人,私營企業5445戶,從業人員6.13萬人,民營科技型企業107家,高新技術企業38家,外資企業102家,受聘于外資企業的管理技術人員約2萬人,中介組織447個,從業人員1000多人,自由職業者4500人,全市共有社團組織253個,僅科協下屬的協會53個,從業人員約1200人。
1、新的社會階層成員逐步進入政治舞臺
在省、市、縣(區)三級機構中,僅工商聯系統,共有260人分別擔任省、市、縣(區)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其中74人為省、市、縣(區)人大代表,186人為省、市、縣(區)政協委員。在新一屆市工商聯領導成員中,有14人擔任副會長、30人擔任常委、69人擔任執委職務。
2、新的社會階層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顯著
目前,全市私營企業注冊資本53億元,同比增長26.9%,個體工商戶注冊資本10.2億元,同比增長27.8%。2006年1至12月份,我市新增私營企業1277戶,新增個體工商戶8829戶,民營企業GDP總量占全市40%以上。2006年上交利稅額11.7億元,約占全市總額28.4%,2006年安排6000多名下崗職工實現了再就業。全市現有規模以上民營企業120家,經抽樣調查統計,其中60家骨干民營企業預計今年新增企業投入73400萬元,可新增加利稅8645萬元,新安排就業4600多人。較快發展的非公經濟在我市的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
二、主要特點
1、思想意識超前
作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產物,我市出現的新的社會階層,原本屬于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群體中的一部分,他們之所以成為新階層,從客觀上講,源于社會關系和社會結構的深刻變化,從主觀因素上分析,他們的觀念更新較快,思想解放程度較高,順應了時展和進步。據調查,80%以上的新階層人士,屬于“敢為人先”、“敢為創業”和“敢于走自己的路”的人。他們具有較為強烈的改變生存方式的愿望,具有更多付諸行動的勇氣。尤其是在經濟轉型、體制變革的過程中,他們勇敢的沖破傳統觀念的束縛,繼而完成了自己職業和身份的重大轉變。
2、經濟狀況良好
據調查,新的社會階層由于適應市場經濟能力較強,他們大部分人通過艱苦創業、合法經營、企業做專做實、做大做強,不僅創造了較多的社會財富,也積聚了較多的私人財產。他們中除少數自由職業者、個體戶年收入在3萬元以下外,其他大部分新的社會階層成員年收入平均都在5萬元以上,其中私營企業主的年收入約為30萬元以上。截止2006年底,全市私營企業注冊資本在100萬元以上的859家,其中1000萬元以上的110家,億元以上的2家,全市已組建民營企業集團11家。
3、成員數量越來越多
新的社會階層的出現和發展,是社會轉型和變革的必然結果,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和發展,國資企業將逐步退出大部分行業,勢必會給新階層的發展提供新的發展空間和舞臺。僅以工商聯統計來看,目前已有會員6781個,其中企業會員1231個,個人會員5252個,團體會員60個。幾年來,組織發展在不斷擴大,工作領域在不斷拓展。“十一五”末,民營經濟總量將占全市經濟總量的70%,可以預料,隨著我市非公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壯大,新的社會階層人數必將會越來越多,并完成從經濟社會發展生力軍到主力軍的轉變。
4、政治要求日趨強烈
調查中表明,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在取得一定資本積累和社會基礎后,往往會積極謀求政治和社會事務的參與,以進一步獲得自我價值的實現。如:在全市非公經濟人士開展爭當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的評選和表彰活動中,評選出的29名市級優秀建設者,他們不僅在事業上有所建樹,同時積極履行參政議政職能,積極參加各項公益事業活動,其中重點民營企業每年用于這方面的捐贈都在50萬元左右。他們認為,經濟和政治的一定結合,會產生更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因此,富裕后的新階層人士在政治上的要求必然將越來越強烈。
5、代表人物不斷涌現
新階層中聚集了來自社會各方面的人才,他們能力強、經歷豐富、知識層次較高,而且大多比較年輕。在創業和發展過程中,這些人往往能在本行業中迅速崛起,成為佼佼者。如在我市淮河路商業一條街上,已形成“民企稱雄”局勢,其中安徽天洋集團李剛強和安徽百惠集團李昌強,已成為商業街上的具有較強實力的領軍人物。
作為新的社會階層代表人物,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其所在階層、行業的發展水平和社會影響力。他們是行業主導、產業發展的產物,適應了一定的社會要求。新的社會階層代表人物的產生將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特別是在這個階層基本形成后,其代表人物必將應運而生,并隨著新成員的加入和實力的變化實現新老交替。
三、當前新階層統戰工作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1、工作對象分散、涉及面廣
以往統戰工作的開展很大程度是以單位為依托,而現在新的社會階層人員大多分布在非公有制經濟領域,分屬外資經濟、私營經濟、個體經濟、中介組織等。相對于通常意義上的“單位人”,他們是“社會人”,基本上處于“單獨作業”,成員之間缺少相對固定聯系,沒有相對集中的單位。工商聯是黨和政府聯系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重要組織,并在推動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其工作職能仍局限于其會員或會員企業所在的部分非公經濟領域。因此,總的來講,新的社會階層統戰工作對象仍過于分散,較為其他統戰工作涉及面更為廣泛。
2、缺少必要的工作經費和人員
從調查中分析,在新的社會階層中開展統戰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統戰部門的工作經費和人員編制歷來較少,難以適應新的工作的需要。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面對新的社會階層這一較大群體的工作對象,既要摸清底數,建檔立庫,又要按照中央的要求長期開展相關工作,因此經費、人員與工作之間的矛盾將更加突出,需認真對待并加以解決。
3、缺少必要的工作抓手和平臺
開展新的社會階層的統戰工作關鍵是要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負責。從目前我市現狀來看,不少統戰部門尤其是基層統戰部門對于怎樣開展新階層統戰工作,具體開展哪些工作;還缺乏深入系統的調查研究,還沒有形成一個科學完整的思路,全市上下對開展新階層統戰工作還沒有切實有效的工作機制、工作載體和工作平臺。因此,進一步加大新階層統戰工作力度,是我市今后統戰工作面臨的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
四、對策和建議
1、貫徹工作方針和全國統戰工作會議精神,不斷豐富新的工作內容
新社會階層是新時期統戰工作的新的著力點和增長點,是新時期統戰工作的重要領域和戰略重點。當前,開展新階層統戰工作,要認真貫徹中央明確提出的“充分尊重、廣泛聯系、加強團結、熱情幫助、積極引導”的20字工作方針和全國統戰工作會議精神。要結合實際不斷豐富新階層統戰工作內容。一要把在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旗幟下,按照“三個有利于”的標準,加強與新社會階層的溝通和聯系,把他們團結在黨和政府周圍,從而成為實現再就業的新平臺,又好又快發展的新的增長點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力量,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共同奮斗,作為充分尊重、廣泛聯系和加強團結的首要任務;二要把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反映他們正確要求和建議,幫助他們解決在事業發展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增強他們的生存和發展能力作為熱情幫助的指導思想;三要把著眼于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健康成長,要求他們誠實勞動,合法經營,支持他們參與光彩事業等社會公益活動,為構建和諧社會多做貢獻,并通過適當的政治安排,把他們引領到正確的軌道上來。四是通過深入開展“爭當優秀建設者”活動,爭做“創業明星”活動以及“雙思”、“榮辱觀教育”等主題教育活動,使新的社會階層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義利觀,形成良好的道德規范,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
2、抓工作重點,認真培養選拔新的代表人物
要切實把培養選拔新階層中黨外代表人物作為工作重點,并納入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的規劃,牢牢把握新階層中黨外代表人物培養工作的主動權,這是做好新階層統戰工作的關鍵所在。一是通過進一步普查,全面摸清新階層人數情況,掌握他們分布的類別和具體名單,建檔立庫。二要制定培養規劃,根據政治需要和代表人物的不同情況,制定切合實際的培養計劃。三是開展教育培訓,把社會主義學院系統培訓和社會實踐考察結合起來,不斷提高他們的政治素質。四要做好政治安排,對政治素質高、專業造詣深、社會貢獻影響大、有較強參政議政能力的代表人物,在人大、政協以及工商聯等部門給予必要的政治安排,努力形成一支代表人士隊伍,使他們更好的發揮社會影響和帶動作用。
3、建立健全新階層統戰工作機制
一是以社團、社區黨組織為依托,建立思想政治工作機制。要進一步強化社團黨組織和社區黨組織的統戰工作職能,把做好新階層工作作為黨建工作的主要內容,列入議事日程和考核目標,做好經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二是以社團主管部門和街道黨委為依托,建立必要的工作機制。要在黨委統一指導下,由統戰部門牽頭,分別與社團主管部門和街道黨委建立統戰工作協調機制,做到及時了解和掌握社團和社區新階層人士的全面情況和發展動態,有針對性地開展好具體工作。三是要建立統戰系統內部清晰穩定的工作機制。要協調好統戰部內部有關業務機構關系,進一步明確職責,減少交叉,整合資源,加強工作力度,切實解決好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的問題。要進一步加強對工商聯、臺聯、僑聯、海外聯誼會、光彩事業促進會等統戰性團體的工作指導,明確重點,理順思路。特別是工商聯作為具有統一戰線性質的人民團體和民間商會,在反映非公經濟人士等新階層的意見,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推動非公經濟快速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和作用。要進一步重視和加強工商聯的工作力量。要積極支持和引導統戰性社團加強自身建設,不斷擴大工作范圍和社會影響力,以更好地開展新階層的統戰工作。四是要與有關黨政部門建立協作機制。要從“大統戰”的思路出發,建立起由統戰部牽頭,組織、人事、民政、工商、勞動、司法、新聞、文化、科協、社聯、文聯、工青婦等部門和團體共同參與的工作協作機制。經常就開展新階層統戰工作共同交流探討,制定相關政策,協商解決工作問題。五是以網絡為依托,建立咨詢服務機制。針對新的社會階層流動性特點,充分運用現代網絡技術,為他們提供政策、法規、經濟、咨詢服務和信息服務,充分發揮網絡在開展新階層統戰工作方面的優勢和作用。
4、逐步增加對統戰部門的工作經費和人員編制。
新的社會階層的統戰工作是統戰部門的新領域、新任務,需要一定的物質條件和人員作為開展工作的必要條件和保證。建議市委、市政府根據我市的財力情況,逐年增加統戰部這方面工作經費和投入并逐步增加人員編制,以確保新階層統戰工作長期和卓有成效的開展和進行。
新的社會階層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支新興力量,在促進共同富裕,構建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開展和做好新階層統戰工作是一項長期而重要的任務,隨著形勢的發展和新階層的變化,要求我們要不斷深入調查研究,不斷進行實踐探索,努力開創新時期新階層統戰工作的新局面。
- 上一篇:工商聯赴鳳陽考察報告
- 下一篇:管理政府網站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