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情況調查報告
時間:2022-09-17 06:00:00
導語:村干部情況調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年10月村級組織進行了換屆,到現在已經3年了,今年下半年,又面臨著換屆,3年來村級組織尤其是村干部隊伍建設情況如何,存在那些問題?如何在今年換屆時加以改進?針對這些問題,官山鎮黨委組織專班采取走訪座談等方法,對全鎮村干部隊伍建設情況進行了調查。
一、現狀
官山鎮原有24個村,**年進行村組合并后為13個村。**年10月,村兩委換屆選舉后,共有村兩委干部45名(不含不拿報酬的兩委委員),其中黨員有39名,普遍實行了村兩委交叉任職,書記、主任“一肩挑”的有11個村;文化程度上,高中(中專)的17人、初中27人、小學1人;年齡結構上,30歲以下的沒有,31至45歲有25人,46至60歲以上的有20人;性別結構上,女干部兩名;待遇上,正職年均3000元、副職1500元;截止目前,實際在崗41人,辭職3人、死亡1人。全鎮52個村民小組中,有39個是由村干部兼任組長。
從總體上看,村干部隊伍建設情況是好的。一是村干部選拔使用上進一步民主化、科學化。**年村“兩委”換屆選舉過程中,我鎮普遍推行了村支部“兩推一選”和村委會“海選”的辦法,擴大了黨員群眾的知情權、監督權和選擇權,建立了公開、公平、公正的選人用人機制,受到了群眾擁護。二是村干部管理監督不斷制度化。通過“三個代表”學教活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三級聯創”等活動,建立完善了村級干部管理監督制度。實行了村干部年度目標考核管理,從黨建、經濟、精神文明、綜合治理、計劃生育等方面加強對村干部的考核,建立了村兩委會聯席會議制度、村級重大事務民主聽證制度、民主評議“兩委”干部制度,推行了“村帳鎮管”,強化了村干部的監督管理,初步解決了村級財務管理混亂等問題,增強了村務工作的透明度。
二、存在問題
通過調查,我們也了解到,雖然村干部隊伍建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著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部分村干部的工作方式、思想素質、帶領群眾致富的能力等方面與新形勢、新發展還有很大差距。
一是工作方式陳舊老化。我鎮現任村干部多數是原村干部留任的,現任村干部中最早從1978年連任到現在。部分擔任村干部時間長的老支書、老委員還處在計劃經濟下的思維運勢,習慣于用行政命令開展工作,存在著“老辦法不能用、新辦法不會用、軟辦法不頂用、硬辦法不敢用”的困惑,工作方法簡單、粗糙,工作作風不民主。條件相對差的村存在村干部“選不出、干不好、留不住”的問題。
二是干部素質參差不齊。45名村干部中,初中文化及以下的有28人、占62%。有的政策理論水平低,對黨的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缺乏學習理解,處理問題擺不正自身位置,說話辦事不能把握正確的原則立場,有的思想觀念保守,工作被動,缺乏開拓精神,不適應新形勢下農村工作的需要;有的科學文化素質低,在致富上沒有一技之長,對群眾缺乏吸引力,存在著對黨的歷史、傳統的了解不如老干部、老黨員,對政策法規的了解不如文化層次較高、頭腦靈活的青年農民,對政策法規的了解不如外出務工人員,對農村實用技術的了解不如專業戶和科技示范戶的現象。
三是干部隊伍缺乏活力。有的干部思想不穩定,嫌報酬低,不愿當村干部,工作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甚至只占位置,不干事,只做掛名干部,有的干部工不實、作風漂浮,利用村干部的身份自己發財,對村里的事情能推就推、能拖就拖,不關心群眾疾苦。有的干部不清不廉,賬目不清,不思進取,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形成了“能干的不愿干、想干的干不好”的局面。分析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選人用人的狹隘性。“兩推一選”和“海選”的辦法局限于本村的少數黨員身上和本村的村民內部,往往在經濟能人外流的情況下,只能在矮子中間挑將軍。同時由于家族勢力和社會裙帶關系的影響,導致了好的選人用人制度流于形式,沒有起到暢通干部能上能下的渠道,把村上的能人選出來作用。二是村干部缺乏教育培訓。在鄉鎮一級,配套改革后黨(成)校名存實亡,加之受到經費的影響,在村干部培訓教育上零散、短期、不太正規,往往是為了應付檢查,完成任務去組織培訓,沒有認真研究調查村干部的文化層次、實際需求和個人特長,培訓內容針對性弱,尤其是鎮上多采取以會代訓的方式,其內容大多是落實上級安排活動和工作任務,培訓教育的實效性不強。三是管理監督上有一定的軟弱性。村干部尤其是村委會成員大多是通過選舉產生,如果不適應崗位的需要,在罷免上程序復雜,導致對不合格的村干部存在遷就的心態。另一方面對村干部的激勵機制不強,致使村干部經濟上沒有盼頭,政治沒奔頭,生活上沒靠頭,不少村干部認為工作搞不好,尤其是不當村官,又能把我怎么樣。
三、對策建議
高素質的村干部隊伍是實現農村經濟跨越式發展、促進農村改革和穩定的關鍵,也是加強農村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重中之重。下半年,村支部、村委會將進行換屆,要結合實際從根本上加強村干部隊伍建設,確保這支隊伍基礎牢、素質高、活力強。
一是要按照“兩推一選”和“海選”的要求選好村干部。根據《黨章》和《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有關規定和各村實際情況,制定村黨支部和村委會換屆辦法,把選人的標準和條件交給群眾,充分體現群眾公認的原則。讓群眾把政治素質好、發展經濟能力強的人選進村級領導班子。全面推行村黨支部“兩推一選”和村委會“海選”,增強村民參政意識,提高群眾對村干部的公認度,激活村干部和群眾雙方面的積極性,使農村各項工作不斷上臺階、上水平。
二是鼓勵“經濟能人”競選村干部,提高村干部帶領農民科技致富水平。對各村能人逐一摸底、進行登記造冊,由村黨支部牽頭,加強聯系,強化其先富帶后富的意識。要堅持把政治素質高、公道正派、具有帶領群眾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能力的能人,通過組織考察、個人競職、群眾投票選舉等方式,及時選拔到村級干部崗位上來。
三是要實行“下派干部”制度。對經濟薄弱村、后進村,村里確無合適人選的,要從政府機關、鎮直單位選派黨員到村任職,幫助經濟薄弱村建班子、理路子、保發展。
四是要加強村級“后備干部”隊伍建設,確保村級干部隊伍后繼有人。抓好村級后備干部庫建設,幫助每個村培養2--3名后備干部,對選拔出的后備干部進行培訓,系統學習黨在農村的基本政策、法律法規,村務管理、農業科技、扶貧開發、新農村建設、計劃生育、綜合治理等知識,提高政策業務水平,增強依法辦事的能力。
五是加強激勵保障機制建設。在村干部待遇上,按照市委文件要求,逐年提高標準,發放上采取任職年限、職務、績效綜合計酬的辦法。在條件成熟的時候,解決村干部的養老保險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