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思想特點報告
時間:2022-10-11 09:45:00
導語:黨思想特點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國是一個小資產階級成分極其廣大的國家,中國共產黨又是長期處在農村環境中,并且吸收了大量的小資產階級中的先進分子加入黨內。如何把這樣的黨建設成為堅強的無產階級政黨?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以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突破教條主義的建黨模式,把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同中國共產黨的建設實際相結合,提出把思想建設放在黨的建設首位,從而成功地解決了在農村環境中把黨建設成為無產階級政黨的重大課題。
一
從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來看,在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相結合的基礎上產生無產階級政黨,是普遍的規律。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亦是如此。但是,由于中國共產黨身處的特殊環境,使中國共產黨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建黨道路——即根植于農村,在農民與小資產階級的包圍中進行自身建設,為什么中國共產黨的建設道路是如此呢?“認清中國的國情,乃是認清一切革命問題的基本的根據。”[1]
第一,黨的建設與中國革命道路的選擇緊密相關。馬克思主義認為,無產階級革命必須實行無產階級領導的暴力革命,只有暴力革命才能打碎舊的國家機器,而只有徹底摧毀舊的國家機器,才能解決革命的基本問題。在中國,革命的道路該怎樣走?基于對中國國情的全面了解和深入分析,以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得出結論:即中國與各資本主義國家不同,中國“不是一個獨立的民主的國家,而是一個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國家;在內部沒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壓迫。在外部沒有民族獨立,而受帝國主義壓迫。因此,無議會可以利用,無組織工人舉行罷工的合法權利。在這里,共產黨的任務,基本地不是經過長期合法斗爭以進入起義和戰爭,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鄉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2]即以革命的武裝反對武裝的反革命,走農村包圍城市然后奪取城市的道路。所以,當**年大革命失敗,革命的主力由城市轉移到農村后,中國共產黨也必須把工作重心放在農村,以農村為革命的基地。與此相適應的黨的建設和發展的重點也隨之以鄉村為主要陣地。
第二,黨的建設與革命任務緊密相聯。黨的建設必須緊密聯系革命的中心任務,才能抓住某一時期關鍵性問題。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決定了中國革命必須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步,改變這個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形態,使之變成獨立的民主主義社會。第二步,使革命向前發展,建立一個社會主義的社會。中國現時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3]即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而封建主義,是帝國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統治的基礎,因此要埋葬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在中國的統治,必須徹底消滅封建主義這個敵人;而地主階級是“封建宗法性一切反動勢力根本源泉”,也是“一切反革命勢力發生的最后原因”。所以,進步的工人階級尤其是一切革命階級的領導,“然若無農民從鄉村中奮起打倒宗法封建的地主階級特權,則軍閥與帝國主義勢力是不會根本倒塌的。”[4]所以,中國革命的實質是農民革命,農民是中國革命的主力軍。這也要求中國共產黨必須把精力投入到農村去,發動農民、組織農民。
第三,中國社會階級狀況表明,要建設一個廣大的群眾性的無產階級政黨,必須廣泛吸收農民及小資產階級中的先進分子,以壯大黨的隊伍。當時的中國,經濟落后,近代工業很不發達,產業無產階級在全國人口中占的比例極小,而最廣大的人民是占社會人口80%的農民。這表明黨在當時的無產階級基礎是不夠強大和廣泛的。尤其是**年大革命失敗以后,中國共產黨逐漸轉向分散的農村游擊戰爭環境中。在這種社會條件下,按照資本主義國家共產黨的建黨經驗來建設中國共產黨,是不可能把黨建設成為廣大群眾性的政黨。因此,必須把黨的建設的視野從只限于產業工人擴展到一切勞動人民,特別是農民,使無產階級的隊伍不斷從農民及小資產階級中得到補充,從而使中國共產黨不斷發展壯大。而身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殘酷剝削和壓迫的廣大貧苦農民和其他小資產階級中間蘊藏著強烈的革命性和反抗精神,他們“極易接受革命的宣傳”和“最聽共產黨的領導”,愿意投身革命,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志在長征后到達陜北時與斯諾的談話中曾說到,“誰贏得了農民,誰就贏得了中國”。這是他對中國社會各階級狀況進行客觀分析基礎上,得出的結論。
由于中國國情的特殊性和階級結構狀況,使得我們黨的隊伍中農民及小資產階級出身的黨員比重相當大。據**年5月統計,紅四軍中黨員總共有1329人,其中工人成份311人,占23.4%,農民成份有626人,占47%,小商、學生等小資產階級成份298人,占22.5%,其他成份95人,占7%,到**年“七大”時,21萬黨員中,農民及小資產階級成份占80%以上。這一方面壯大了我黨的隊伍,另一方面,也給黨的建設帶來困難。
二
如前所述,中國共產黨長期處在農村環境中,黨員隊伍構成十分復雜。如何把黨建設成為堅強的無產階級政黨是擺在中國共產黨人面前的嚴峻課題。
以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同中國共產黨的建設實際相結合,擺脫“左”右傾機會主義的干擾,從國情和黨情出發,認為:為把黨建設成為一個群眾性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采取關門主義的態度是不行的;但對農民及小資產階級的思想姑息遷就、放任自流的態度也是不行的。同志以馬列主義關于“只有以先進理論為指南的黨,才能實現先進戰士的作用”[5]等理論為依據,率先提出了要在農村這個特殊環境中把黨建設成為無產階級政黨,必須著重從思想上建黨,用無產階級的世界觀改造農民及小資產階級的世界觀,對他們進行思想領導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使黨員不僅要從組織上入黨,而且要從思想上入黨。著重從思想上建黨,是建黨思想的突出特點
首先,同志非常重視對小資產階級的思想改造。基于對中國社會狀況和黨內基本情況的分析,中國共產黨人認識到:“在我們黨內,最本質的矛盾,就是無產階級思想與非無產階級思想的矛盾,其中最主要的是無產階級思想與農民、小資產階級思想的矛盾。”[6]指出用無產階級思想改造和克服一切非無產階級思想是我們黨內斗爭的主要內容。同志還對小資產階級思想進行了正確的分析和論斷,正確估價這種思想對黨的建設所造成的困難。他認為,農民及小資產階級出身人,一方面具有革命的熱情和積極性;另一方面也確有許多消極的東西腐蝕著黨的肌體。這種消極的東西主要表現在思想上存有主觀片面性和個人主義,政治上易生左右搖擺,組織作風上多有自由散漫性和家庭宗派觀念等。因此,必須對小資產階級的思想進行改造,即用無產階級思想改造和克服小資產階級的思想。認為,黨內無產階級思想與非無產階級思想的斗爭實質,是以何種世界觀改造黨、改造世界的問題。農民小資產階級出身的人們,“往往要求人們按照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面貌改造黨、改造世界”,如果無產階級對此姑息遷就,就有亡黨亡國的危險。因此“只能依照無產階級先鋒隊的面貌改造黨,改造世界”。[7]這就需要展開一個無產階級對非無產階級的思想斗爭,著重整頓農民和小資產階級等非無產階級世界觀,用共產主義覺悟拓展他們的政治視野,用無產階級世界觀改造他們頭腦,使之徹底改造原來的階級立場,克服主觀主義和宗派主義的傾向,成為堅強的無產階級先鋒戰士。如果“沒有這種思想的改造,就不能成為我們的黨員”。
其次,必須加強無產階級的思想領導。早在井崗山革命根據地建立不久,同志就鮮明指出:“邊界各縣的黨,幾乎完全是農民成分的黨,若不給以無產階級的思想領導,其趨向是會要錯誤的。”因此,“無產階級思想領導的問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8]他經常告誡黨的干部,如果不對那些挾帶非無產階級思想的農民小資產階級分子的黨員,進行無產階級思想領導,就不可能保證黨的無產階級先鋒隊性質。特別是古田會議通過的決議,是中國共產黨建設的綱領性文件,對黨的建設發揮了重大作用。古田會議決議充分體現了同志的這一思想。在這里他提出了加強思想教育,糾正黨內錯誤思想的具體措施,對黨的無產階級化起了很大的作用。同志認為:黨內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之所以存在,“自然是由于黨的組織基礎的最大部分是由農民和其他小資產階級出身的成分所構成的;但是黨的領導機關對于這些不正確的思想缺乏一致的堅決的斗爭,缺乏對黨員作正確路線的教育,也是使這些不正確思想存在和發展的重要原因。”[9]因此,“掌握思想教育,是團結全黨進行偉大政治斗爭的中心環節。如果這個任務不解決,黨的一切政治任務是不能完成的。”[10]
第三,必須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提高黨員的政治水平。同志指出,各級黨部不單是要解決問題和指導實際工作,還擔任教育同志的艱巨任務。他主張要采取各種形式,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灌輸到廣大黨員思想中去,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糾正黨員中存在的反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在艱苦的環境中,同志寫出了許多符合中國實際情況的馬克思主義的光輝著作,如《實踐論》、《矛盾論》、《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等,為從思想上理論上使全黨劃清真假馬克思主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他建議全黨開展馬克思列寧主義學習競賽活動,號召全黨結合中國實際學習馬列主義。同志認為整風運動是在全黨進行一次普遍的馬克思主義教育,解決從思想上入黨的有效形式。
延安時期的整黨整風,是同志注重組織建設的同時,著重在思想上建黨的理論的一次偉大實踐。同志在整風期間,先后作了《改造我們的學習》、《整頓黨的作風》等報告,提出了要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運動,始終堅持了同志提出的“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正確方針,通過批評與自我批評進行普遍的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教育,這個時期,同志明確提出了黨員不僅要在組織上入黨,而且要從思想上入黨的問題。雖然是一個全面的整頓黨的作風的運動,但它最主要的特點還是著重思想教育,開展無產階級思想對非無產階級思想的斗爭,尤其是對小資產階級思想進行了批評和斗爭,使廣大黨員真正從思想上分清了辯證唯物主義與主觀唯心主義的界限,使黨員的思想在無產階級化的進程中邁出了重要一步。
同志根據中國社會尤其是中國共產黨組織狀況等顯著特點,緊緊抓住了黨內無產階級思想同非無產階級思想,特別是同農民小資產階級思想這個主要矛盾,著重從思想上建設黨,從而成功地解決了在農村環境中建設無產階級政黨的重大課題。需要指出的是,著重從思想上建黨,是加強黨的自身建設,把一個農民及小資產階級成分占多數的黨建設成為無產階級政黨的重要途徑,但不是唯一途徑。同志在提出著重在思想上建黨的同時,也特別強調要搞好黨的政治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并有一套比較系統的理論。
三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以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實事求是,另辟蹊徑,創造性地解決了在農村這個特殊的氛圍,把農民和小資產階級成分占多數的黨,建設成為真正的馬克思主義的無產階級政黨,從而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創造了奇跡,同時也大大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關于建黨的基本原理。同志在解決這一問題上所運用的立場、觀點及其方法,對我們今天黨的建設仍有指導意義。
(一)把馬克思主義建黨原理同中國共產黨的建設實際相結合,這是我黨進行自身建設的出發點。
把馬列主義基本原理與黨的建設實踐結合起來,建設一個有中國特色的黨,是同志建黨思想的重要內容。同志認為,中國共產黨是按照馬克思主義革命理論和革命風格建立起來的無產階級政黨,是在中國大地上生長著的中國革命的核心力量。因此,黨必須一方面以馬列主義為自己的行動指南;另一方面,又必須把馬列主義與黨的建設相結合,“……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應用于中國的具體的環境。成為偉大中華民族的一部分而和這個民族血肉相聯的共產黨員,離開中國的特點來談馬克思主義,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馬克思主義。”[11]長期處于農村環境,黨員以農民為主的條件下,如何建設一個無產階級政黨的問題,走出了一條與俄國布爾什維克黨的建設不同的黨建道路。當時要黨不去用主要的力量與城市無產階級聯系,而把主要力量放在農村,這是史無前例的。共產國際的一切文獻,一講到無產階級的政黨的領導,就是同工運聯系在一起的,只有中國共產黨建黨實踐,證明了另辟道路也是可行的。因此,必須使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具體化。同志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中明確指出:我們黨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有了統一的完整的理解,黨就發展,就鞏固,革命事業就前進就勝利;否則,黨和革命事業就受挫折,就失敗。正是基于此,他才能夠成功地解決中國共產黨建設面臨的特殊問題,領導中國共產黨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建黨道路。今天,我們黨肩負著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艱巨任務,對黨的建設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加強黨的建設?這是我們黨面臨的又一嶄新的課題。這就要求我們黨必須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從實際出發,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更富有戰斗力,從而完成歷史的重任。
(二)著重從思想上建黨,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結性的重要途徑。
我們知道,同志最初提出著重于思想上建黨是針對黨長期處在農村環境中,黨內農民和小資產階級成分占多數的情況下提出來的。現在,我們黨所處的社會環境和黨內成分已經有了相當大的變化,那么,我們黨是否還要堅持著重從思想上建黨呢?回答是肯定的。首先,我們必須清楚黨的性質主要不是取決于黨員的社會出身,而是取決于黨的指導思想和黨員的世界觀。黨的政治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都取決于黨員的思想素質,而黨員的思想政治素質最終還是取決于世界觀。如果我們不注意對黨員的思想理論教育,不用正確的思想對黨員進行思想領導,其后果不堪設想。我們不能忘記,建國40多年來,各種“左”的和右的錯誤思想在黨內曾引起的嚴重思想混亂。因此,我們仍要切實抓好黨的思想建設;其次,我們國家農民仍占人口的多數,黨內的成分仍有相當多數的農民出身,盡管經過了社會主義改造,我國農民在經濟地位、生產方式等方面發生了根本的改變,社會主義思想在廣大農民中逐步扎根,但由于意識形態的相對獨立性,小生產的狹隘性、散漫性、保守性不是短時間內就能根除的,此外由于廣大黨員的社會經歷、文化程度等不同,難免有各種各樣的思想習慣、個人風格和個人活動方式,如果沒有共同的指導思想,并經常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教育全黨,就不能保證黨在政治上、組織上的一致;再次,我們黨現處在執政地位,加入共產黨不再擔什么風險,因而難免有一些人抱著利己主義的人生觀入黨等等。這些都要求我們在政治上、組織上、作風上、制度上建黨的同時,著重從思想上建黨。思想建設是搞好黨的政治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及制度建設的有利保證。思想上的一致是組織上統一的前提,解決黨員的思想入黨問題,提高黨員的思想政治素質,是搞好黨風的根本性措施。黨的制度要靠全黨來制定和執行,提高黨員的理論水平和認識能力是抓好黨的制度建設的重要保證。所以,著重從思想上建黨,仍是我們黨的自身建設的中心環節。當前,我們黨面臨著新的形勢,擔負著新的歷史使命,因此在思想上也需要實現一個新的飛躍。顯然,我們在新的時期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的根本任務,就是要認真學習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增強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的自覺性和堅定性。通過學習,使廣大黨員干部堅定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信念,不斷提高政治與業務素質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精神力量變為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巨大物質力量。
- 上一篇:組織工作要點報告
- 下一篇:緩釋壓力與員工思想政治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