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機關作風調研報告

時間:2022-10-15 03:10:00

導語:轉變機關作風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轉變機關作風調研報告

開展機關效能建設,轉變機關工作作風,是從嚴治黨,從嚴治政,一心為民的要求,也是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實踐。針對目前黨政機關工作作風中存在的問題,就如何加強機關效能建設,促進機關工作作風的轉變,談點粗淺的看法和認識。

一、機關工作作風中存在的問題及其種種表現。

隨著效能監察工作的開展,改進機關工作作風取得一定的成效,不良陋習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是,在少數機關單位及其工作人員中仍然存在諸多與提高為人民服務質量方面相背離的不良作風,不同程度地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這些不良現象具體表現在:

1、認識模糊,存在著私利思想。一些機關干部認為到機關上班,工資待遇不高,就是圖個清閑,不應受作息時間的約束。認為利用上班時間上街、逛商店、買東西、走親訪友等活動,不應該太受約束。持這種心態的人,上班無故遲到,不遵守工作制度,認識比較模糊,也容易把機關工作作風攪濁。

2、群眾觀念淡薄,辦事拖拉,推諉扯皮。有些干部存在著“多辦事不如少辦事的,不辦事的評論辦事的”不良思想,服務宗旨不濃。八點上班九點到,一杯茶、一張報,上網聊天、玩游戲,工作無精打采、無所事事。群眾來辦事,一問三不知。應該辦的事,一推再推。有的甚至只顧自已聊天,置群眾利益于不顧,嚴重影響了黨和政府機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3、紀律松馳,辦事無原則。有些干部工作紀律性不強,辦事不講原則。來了親朋好友,端椅倒茶,來了領導拍馬迎合,來了群眾,則屁股朝外。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等“吃、拿、卡、要”現象時有發生。

4、搞形式主義,作風浮躁。規章制度定給領導看,工作計劃報給上級看。有些干部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掌握民情,了解民意上,而是不惜費時費力擴大自已的個人影響力。搞調研時走馬觀花,下基層時霧里看花,作風浮躁,大搞形式主義。擅長吹吹拍拍,請客送禮,迎來送往,弄虛作假。這種急功近利的作風,最終會誤國誤民。

5、脫離群眾,脫離實際,官僚主義嚴重。傾聽群眾的呼聲,體察群眾的冷暖是黨對各級機關領導干部的一條基本要求,也是我們更好地服務群眾,密切干群關系的一條重要工作方法。但是,這一條基本要求,一些黨政機關干部卻淡忘了,工作上無所用心,不思進取,不深入群眾,不深入基層,習慣在辦公室發號司令;遇到問題繞道走,明哲保身;對群眾的疾苦聽而不聞,視而不見;甚至把對干部有意見、有看法敢于提出的群眾視作“刁民”等等,這種官僚主義作風,使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受到破壞。

二、加強機關效能建設、轉變機關工作作風的思考與對策

機關工作作風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工作作風的好壞,關系到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形象,關系到黨和國家各項工作是否順利進行。為此,加強機關效能建設,轉變機關工作作風,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抓學習,強教育,增素質。

鑒于目前機關工作人員的思想、政治、文化、業務素質狀況,迫切需要從抓隊伍自身建設,加強內部管理入手,來全面提高機關隊伍整體素質。一要加強學習。以建設學習型機關為契機,通過學習日、學習周、政治學習等形式,組織機關干部認真學習黨的十六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學習有關的法律、市場、科技等知識,增強政治、業務素質,增長技能,提高機關隊伍的整體素質。二要強化勤政廉政教育。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八個堅持,八個反對”的要求,嚴格要求機關黨員干部,以先進人物為榜樣,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意識,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權力觀、利益觀、地位觀。教育機關干部自覺地用制度和紀律約束自己,自覺規范自己的行為,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二)加強機關效能制度建設,促進機關工作作風的轉變。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制度是效能建設的基礎和根本保證。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加強效能建設。一要抓機關效能建設的各項制度建設。要有創新的意識和務實的精神,從機關具體的工作職能和業務出發,制定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二要狠抓制度的落實工作,確保機關效能建設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一是以崗位責任制來明確工作職責。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局面。要加強督促檢查,在那個環節上出了差錯,就得按規定,及時嚴肅地處理,切實解決機關干部辦事粗心、推諉、扯皮的不良作風。

二是以服務承諾制來明確管理目標和服務質量。向社會所作的承諾,一定要兌現,怎么承諾,就怎么兌現,防止出現梗阻現象。

三是以公示制來推行民主監督。公示的內容要認真審議,確保其內容的真實可靠。重要內容要經單位主要領導簽字,以示負責,也便于責任追究。對公示出來的,如收費標準,辦事流程等較為剛性的規定,要保持相對的穩定,不能隨意更改,以取信于民。

四是以限時辦結制來提高辦事效率,方便群眾。規定什么時間辦結,一定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防止出現拖拉現象。

五是以首問責任制來方便群眾辦事,解決“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問題。

六是以失職追究制來嚴肅工作紀律,解決辦事粗心、不負責任的問題。

(三)機關工作部門要轉變觀念,服務群眾。

機關工作部門的職能,要從微觀管理轉向宏觀管理,管理要有所為,有所不為,集中把該管的事管好,徹底改變辦事環節多,層層管的太死的弊端,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一是簡化辦事程序。如能一次辦完的,不做兩次,能及時辦完的,即時清結,以方便群眾,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質量,營造便捷快速的運行機制。

二是尊重群眾的知情權。把群眾關心、社會關心的熱點問題,進行適時公開。如重要項目、重大工程、干部選拔任用、收費標準等情況,以及群眾關心的“人、財、物”,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都可以進行公開。不搞明一套,暗一套,對上一套,對下一套,增加政務公開的透明度,便于群眾監督。

三是增強公仆意識,開展優質服務。我們的機關是為人民服務的機關,作為機關工作人員,要時刻牢記公仆意識,擺正與人民群眾的關系,時刻把人民群眾奉為上帝,努力提高服務意識,建立健全各項便民措施,提高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同時還要傾聽群眾的意見和建議。群眾對機關作風有意見,就是因機關干部對群眾沒有服務好,損害了群眾的利益。我們應多向群眾請教,善于傾聽群眾的怨言,從怨言中尋找工作的差距,及時改進工作方法,提高服務質量,保持和人民群眾的密切關系。

(四)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

“一把手”要從講政治的高度,把開展機關效能建設,進行效能監察,轉變機關工作作風,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真正把效能建設、效能監察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民心工程”來抓,認真組織,抓住關鍵,做到長計劃,短安排,要常抓不懈,抓好落實,一步一個腳印,積小勝為大勝。古人言“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有的單位領導干部,自己連起碼的上下班制度都不遵守,“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現象時有發生,領導干部自己都做不到,一般干部怎能做好呢?身教重于言教,單位領導以身作則,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帶頭遵守各項規章制度,發揮好表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