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組織工作創新

時間:2022-04-08 10:44:00

導語:談組織工作創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談組織工作創新

創新是新時期推進組織工作的強大動力。黨的十六大對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提出一系列新要求,有許多新任務需要我們去完成。因此,新時期組織工作必須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在不斷創新中開創工作的新局面。

一、組織工作創新的內涵

同志指出:“主張創新,與時俱進,不僅是馬克思主義的優良傳統,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早在三千年前,《周易·雜卦》中就講到:“革,去故也。鼎,取新也。”成語“革故鼎新”即出于此。這說明中華民族在很久以前就形成了主張創新、與時俱進這一光輝思想。,

但是,“創新”一詞是在“五四”運動以后才開始使用的。本意是指拋開舊的,創造新的。理論界普遍認為,“創新”的概念和創新理論是美藉奧地利經濟學家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經濟發展理論》中首先提出來的。他認為創新是一種創造性的破壞,其過程是不斷破壞舊的結構,創造新的結構的過程。持續創新、持續破壞、持續優化、持續發展。這就是創新的經濟發展邏輯。

近年來,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特別是同志對“創新”的社會功能、類型、機制等問題作了系統的論述和闡發,逐步形成既立足于中國國情又富有時代特色的馬克思主義創新理論,從而使黨的組織工作的創新有了更加豐富和新鮮的內容。實際上,我們黨從建黨那天起,就一直主張創新和與時俱進。我們黨奮斗的歷史,也就是組織工作不斷發展和創新的歷史。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將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取得了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成就,形成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的新風格。黨的組織工作作為黨的全部工作的基礎,其職責任務是抓好黨的各級組織的建立健全和黨員隊伍、干部隊伍、各級領導班子建設,特別是對于保證黨的正確政治路線的貫徹執行和實現黨在組織上的鞏固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我們黨始終以極大的努力來加強和改進組織工作。1994年9月召開的十四屆四中全會,把黨的建設作為新的偉大工程提到了全黨面前。十五大報告指出:“把我們的事業全面推向21世紀,關鍵在于堅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同志《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又從歷史發展規律和時代進步要求的高度,全面深入地闡述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學內涵,進一步解決了在充滿希望和挑戰的新的歷史條件下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回答了八十年來在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建設上的許多重要認識問題和實際問題,集中體現了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進行理論創新的最新成果,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黨學說。講話通篇貫穿了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進而不斷奪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勝利指明了方向。黨的十六大報告又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創新就是要不斷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這些重要論述,為我們創新組織工作提供了理論依據。

最近,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指出,檢驗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成效,關鍵要看我們在抓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上有沒有取得新的成效,在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上有沒有取得新的進展,在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上有沒有取得新的突破,在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上有沒有取得新的實績,在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上有沒有取得新的成果。由此可見,新一屆中央領導對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的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回顧改革開放以來的組織工作,我們取得巨大成就的經驗之一,就是堅持從實際出發,以改革精神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創造新經驗。新世紀新階段,創新組織工作,就是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根本指針和行動綱領,堅持從新的實際出發,自覺運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和解決組織工作面臨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使組織工作始終充滿創造力,體現時代精神。

二、組織工作創新的重要意義

黨的十六大要求各地各部門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作為黨的建設重要組成部分的組織工作必須適應這一要求,進行全面創新。

1、只有不斷創新組織工作,才能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一個領導改革創新的黨首先自身必須開拓創新。黨的十六大鮮明地闡述了在新世紀新階段黨的建設面臨的時代背景和中心任務。新的歷史條件下,世情、國情、黨情發生了一系列重大變化,組織工作的實踐活動處在舊的平衡被打破,新的規范還沒有完全建立的時期。我們黨如何以博大胸懷來吸收世界先進成果,又能抵制西方文化對社會的消極影響;如何堅持自己既定的原則和立場,又能在比較借鑒中改革和加強自身建設;如何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又解決好包括黨員在內的社會群體價值取向多元化趨勢帶來的消極影響。研究和解決這些問題,僅靠傳統的辦法是不夠的,必然要求組織工作不斷創新,吸收借鑒新的辦法、新的手段來解決新問題。

2、只有不斷創新組織工作,才能不斷適應市場經濟要求,服務好經濟建設。組織工作作為上層建筑,必須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要求。我們黨是執政黨,黨的自身建設必然受到社會的普遍關注。特別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普遍關注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關注黨在社會經濟發展中所起的作用,關注黨自身建設上的改進和創新。黨以什么方式選拔任用干部,以什么形式培養教育干部,以什么方式建設黨的組織、開展黨的活動,在全黨提倡什么、號召什么、要求什么、部署什么,這些問題處理不好,不僅要影響到黨內,也會影響到經濟建設和黨的全部事業。因此,組織工作不斷創新,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必然要求,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心愿。

3、只有不斷創新組織工作,才能不斷貼近實際,適應新形勢,解決新問題,開創組織工作新局面。從新世紀開始,我國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強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在充滿希望和挑戰的新世紀,如何把“三個代表”的要求落實到組織工作中去,進一步提高各級黨組織的凝聚力、創造力和戰斗力,更好地為黨的基本路線服務;在我國加入WTO和經濟全球化,思想文化、價值觀念多元化,黨員成份多樣化,黨員切身利益出現巨大差異的背景下,如何改進和加強黨員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政治體制改革不斷深入的進程中,如何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培養、造就一支符合“三個代表”要求的高素質干部隊伍;在經濟成分和經濟利益、社會組織方式和社會生活方式、就業形式和就業渠道日益多樣化的形勢下,如何加強對流動黨員、下崗職工黨員和離退休黨員的管理,如何加強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團組織中黨的建設等,都是組織工作面臨的新課題。破解這些難題,采用老思路、老辦法是不行的,必須在原有的基礎上大膽創新。

三、組織工作創新的思路

組織工作創新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工程,必須以觀念創新為先導,以載體創新為抓手,以管理創新求突破,以機制創新增活力。

1、要創新觀念,保證組織工作有新視野。組織工作要不斷適應變化的形勢需要,就必須更新觀念,跳出自我封閉的圈子,突破一些固有模式,把組織工作納入時展的大潮,融進社會變革的大局。要不斷拓寬視野,堅持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來開展工作。要突破組織工作的神秘感,擴大群眾的民主參與意識,把組織工作植根于人民群眾當中。要關注各種新觀念、新動態、新傾向,努力使組織工作的包容性越來越大。只有這樣,才能提高組織工作的影響力,起到推動和保障經濟發展的作用。各級黨組織的領導同志和全體組工干部,必須解放思想,敢于大膽地想,大膽地試,凡是對發展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有利的,就要努力地去做,勇敢地去探索。

2、要創新載體,保證組織工作有新抓手。當前組織工作到底應該抓什么,這個問題十分突出。新形勢下,一些傳統做法的影響力正在縮小。如由于就業形態的多樣化,黨員隊伍的流動性增大,使黨員活動組織難,正常活動不好堅持。黨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因為缺少新形式和新方法,沒有取得應有的效果。因此,我們必須想出新辦法,設計新的活動載體,尋找新的抓手。近年來,*縣在引深“三級聯創”活動的同時,在全縣黨員干部中廣泛開展了“學聯帶”、“先進性大討論”等活動,具有一定的創新意義。一些鄉鎮也做出有益的探索。堤村鄉黨委創造性地開展了“學聯創"活動,曲亭鎮黨委開展了“幫聯”活動。今年,縣委在鄉村兩級推行了“兩定一查三評”制度,縣委書記柴高潮同志號召全縣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開展“學聯創、爭標旗”活動,全縣形成三級書記抓黨建的可喜局面,推動了基層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上水平、上臺階。創新載體是一個艱難的過程,需要廣大黨員干部和組工干部群策群力,從群眾中吸取智慧和力量,發現新經驗,及時總結推廣,不斷用新的載體豐富黨的活動,推動黨的建設。

3、要創新管理,保證組織工作有新突破。對干部隊伍和黨員隊伍的管理以及各種黨務工作的規范管理,在組織工作中歷來占有重要位置。總的看,我們的管理工作是正常的,發揮著應有的作用。但也不可否認,一些單位和部門黨組織的管理工作存在滯后和脫節現象。因此,加強對黨員干部和基層組織的管理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創新管理要在總結以往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管理理念、創新管理手段、創新管理形態。要善于劃分管理對象、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益,處理好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系,把教育與管理很好地結合起來。對黨員隊伍和干部隊伍的管理,不僅要管思想、管工作、管學習,更要重視管素質的提高、管能力的培養、管作風的養成;要管好八小時之內,也要管好八小時之外。近年來,*縣在黨員管理和干部管理方面采取了許多新辦法。如對干部培訓、自學采取了跟蹤管理、百分制管理等辦法;對流動黨員的管理采取了本人回歸、書信回歸、建立臨時黨支部的跟蹤管理辦法;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黨員的管理采取“一廠兩制、雙軌管理”的辦法等。總之,管理工作要不斷引入新思路、探索新路子,在創新中求突破。

4、要創新機制,保證組織工作有新活力。所謂機制,就是一個復雜系統有自己的結構、有內在工作和運作方式,從而能夠自行發揮某種作用和功能。組織工作的機制也就是組織系統在其運作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某種模式、程序和思維定式。所謂機制創新,就是要求我們在保持原有組織機制的一些優勢的基礎上,改革一些落后的運作模式和工作方法,使之在新形勢下變得更有效率。對干部的“選、育、用、管”要引入競爭機制,組織機構設置要適應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使組織機制更加靈活,更能應對變化、適應環境。近年來,*縣在基層組織建設方面正在努力建立學教活動長效機制,在干部培訓教育方面引入培訓與使用相結合的選用機制等,都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組織工作要善于借鑒和學習,要搞好機制創新,就必須引入一些現代化管理理念,學習一些科學的思維方式,掌握一些開放的工作手段,從而使組織工作更有現代氣息,更靈活高效,更能夠在新世紀黨的全面建設中扮演好角色、發揮好作用、完成好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