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共青團工作調研報告

時間:2022-04-09 09:29:00

導語:農村共青團工作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共青團工作調研報告

農村基層團組織肩負著服務青年、服務大局的重任,具體表現為宣傳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帶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維護農村社會穩定,做好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等等。如何有效開展農村共青團工作,值得深入探討。我鎮認真開展調查研究,并形成了如下調研報告

一、*鎮團委班子建設情況

我鎮現有基層團委1個,委員9名,均為大專以上文化程度。下設42個團支部,3個團總支,其中村團支部為26個,村級團干部均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專職3人,進村兩委班子100%。全鎮共有青年企業家三十余人,設有青年商會。去年鎮團委共表彰“青年致富能手”27人,“青年崗位能手”19人,“新長征突擊手”27人,“優秀共青團員”22名。全鎮共有107名海陵志愿者,每村都配備了1-2名“*鎮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志愿者”,鎮政府設有青年中心1個。20*年鎮團委被評為省“五四”紅旗團委創建單位、共青團工作先進單位、團刊征定先進單位、團費收繳先進單位。2007年*中學附中獲“南通市五四紅旗團支部”稱號,鎮團委獲“海安縣”五四紅旗團委標兵單位”稱號,順利通過了“省五四紅旗團委”復評。

二、團組織活動開展、制度建設情況

1、鎮團委堅持在黨委政府的領導下開展團建工作。

鎮黨委采取黨建帶團建、先進帶后進的方式,通過加強基層黨建工作,將基層團組織建設納入基層組織建設總體規劃,有針對性地解決團組織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努力提高團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在鎮黨委的指導下,鎮團委制定了非公有制經濟企業的團建計劃,決定在符合建團條件的企業建立團組織,以建立“五個有”團組織為目標,即有一個好的領導班子,尤其是要有思想政治素質好、事業心強、受團員青年擁護的帶頭人;有一支能夠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的團員隊伍;有圍繞黨的中心工作開展的適合團員青年特點的活動;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團組織工作制度;有保證工作正常開展的必要經費和活動陣地,爭取達到建團率70%。今年五月,汶川發生了大地震,舉國哀悼,鎮團委積極號召廣大團員交納“特殊團費”,為災區人民獻一份愛心,得到了青少年的廣泛響應。

2、鎮團委堅持從實際出發,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貢獻。

“城鄉結對3+1青春建功新農村”活動取得良好效果,南通德心食品有限公司與*鎮*村結為幫扶對象。青年文明號——中國移動公司海安分公司與*村召開座談會,商討共建事宜,開展服務農村、捐獻圖書、幫扶困難學生等活動。

我縣環境保護百日會戰正在緊張進行,為了建設村容整潔的新農村,提高青少年的環保意識,培養美化家園的自覺行為,鎮團委向廣大團員發起倡議,號召大家保護環境,青年先行。有三個學校的團總支積極行動,建立了主題社團,讓環保融入了日常的學習、生活中。

3、鎮團委重視對團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幫助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鎮團委通過開展團員喜聞樂見的活動,如文藝匯演、體育競賽、參觀學習等,在潛移默化中提高青少年的思想境界、集體榮譽感和團隊合作精神。按照團縣委的要求,我鎮開展了“真情幫扶一助一愛心奉獻促和諧”敬老服務活動,三個中學就近與敬老院結對,于每月9日開展相關敬老愛老活動,培養青少年尊敬老人的良好品德和樂于奉獻的助人精神。今年是89周年,鎮團委帶領團員踏上“紅色之旅”之行,通過參觀七戰七捷紀念碑緬懷先烈,重溫歷史,加深了廣大團員的愛國熱情和責任意識,立志成為一名有擔當、敢作為的熱血青年。另外,我鎮還積極探索新途徑,通過部門協作,加強對青年團員的思想政治教育。鎮團委與鎮司法所、綜治辦加強協作,圍繞“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主題,對社會上的閑散青少年進行摸底調查,同時準備針對這一特殊人群開展系列幫扶活動。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總體而言,基層團組織建設與發展的要求還存在較大差距。主要表現在,團的基層組織網絡不健全,管理方式滯后,制度有待完善;團組織的號召力和影響力有待提高,團員缺乏組織歸屬感和認同感;基層團組織的服務意識不強,服務功能落后,沒有很好地發揮服務青年的作用;團員隊伍的整體素質跟不上當前農村發展的形勢和要求,沒有起到個人致富能力強、帶領青年致富能力強的表率作用。

1、基層團組織建設不能適應時代的變化

隨著環境和形勢的變化,團員流動性的加大,基層管理方式需要改進。

2、基層團干部自身素質有待提高

村團支書平均年齡達38歲,大部分為兼職團的工作,需要加強力量,完善隊伍年齡結構。

3、基層團組織制度建設不夠完善

團委活動存在應付上級檢查、臨時突擊現象,好的活動和做法沒有形成長效有序的保障機制。

四、對策與建議

鑒于基層團建工作中的問題,要堅持以下基本原則:堅持以黨建帶團建,使團的基層組織建設納入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總體格局;堅持提高團組織的服務能力,在服務中促進團的建設和創新;堅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以創新精神開展工作;堅持把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和制度建設融會貫通、有機結合。

1、堅持黨建帶團建,發揮基層團組織的主動性、創新性

鎮團委要主動向黨委匯報工作,交流情況,積極爭取黨組織把團建工作納入黨建工作內容,使基層團工作在黨建整體工作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和比例,真正形成黨組織密切關心、大力支持、嚴格要求的團的工作新局面。農村基層團組織應響應積極組織號召,帶領農村團員青年圍繞黨組中心工作,加強與部門的合作,努力成為黨的助手,發揮后備軍作用,以此加強和改善組織建設,使農村基層團組織成為具有凝聚力和戰斗力的堅強集體。

2、合理調整組織結構,提高團干部的工作能力和組織水平,培養“黨放心、青年滿意”的基層團干部隊伍

以青年滿意不滿意、贊成不贊成為標準,在廣大志愿者、后備干部、青年企業家、青年能人、大學生村官中選取思想好、工作突出、竭誠服務青年的人來擔任團的工作。選取試點,積極探索公開選拔、競爭上崗、民主推薦團干部等干部選拔方式。要加強對基層團干部的教育培訓,經常組織基層團干部之間的信息互動和工作交流,以便互相提高、共同進步。

3、完善基層組織體系,提高團組織的號召力和凝聚力

基層團組織要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服務廣大農村青年,加強與農村青年的聯系和服務,為他們送農技知識、科學技術、致富信息,引導青年農民學科技、用科技,提高素質,增強致富本領,以服務帶工作,解決農村團組織的“空殼”現象。大力發展非公企業的團建工作,擴大團的覆蓋面。加強流動團員管理,努力消除基層團組織的“空白點”。努力推進青年中心建設,充分發揮整合資源、凝聚人才、聯系青年的作用。

4、建立長效機制,使基層團委活動日常化、規范化

好的經驗做法要及時總結并轉化為制度,加以堅持執行,力求改變活動一陣風現象。團委隊伍流動性較大,制度上墻、責任明確有助于提高團干部的工作效率。要堅持和完善團的組織生活制度,推進“三會兩制一課”,培養團員的民主參與意識。完善基層團組織工作制度,定期開展調研,利用網絡媒體加強與團員的溝通聯系。建立團務公開制度,及時公布重點活動、團費收支等情況。健全工作考核制度,積極爭取把團的考核納入黨組織考核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