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委構建和諧交通調研報告

時間:2022-04-22 10:10:00

導語:黨委構建和諧交通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委構建和諧交通調研報告

黨的**四中全會明確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一重大戰略目標任務,這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是我黨在執政理念上的重大創新。省黨代會和縣黨代會分別提出的“堅持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和“建設富強**,構建和諧**”的戰略目標已擺在了我們的面前。而和諧交通是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交通部門的領導干部,如何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自覺承擔起帶領團隊齊心協力地去努力實現這一目標,這是一個嚴肅認真而又不容回避的問題。我們認為,交通部門領導干部在建設和諧交通,謀求交通事業又好又快發展中應著力培養四種意識和五種能力。

一是要有時不我待的責任意識。交通作為我縣對接**大橋的橋頭堡,在大橋經濟效應日益凸現的今天,水路客運如何及時跟進,碼頭、站場設施如何加快建設適應,客運服務人員服務水準如何提高,已成為交通部門的一大重任。雖我們交通部門已有籌劃,但如何付諸行動,作為交通部門領導干部,必須清醒地意識到:在其位,須謀其政。擁有一種權力,便要承擔一份責任,樹立一種時不我待的責任感,增強緊迫感,在全面對接大橋經濟中,要以只爭朝夕的精神,搶時間、趕速度,敢為人先創造性開展工作。真正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唯有此,才能真正體現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的實干精神。

二是要有服務社會的公仆意識。領導的權力是黨賦予的,更是人民群眾賦予的。能否做到執政為民,關系到黨和政府的形象,關系到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感情。結合交通實際,領導干部就要牢牢樹立一種公仆意識,心系交通企業和業主,想他們之所想,急他們之所急。因為交通事業的發展,源于企業和業主的發展。公路、水路基礎設施的推進,港口吞吐量的增長,車船運力的結構優化、規模擴張,水路客運條件的改善,交通服務設施的跟進,安全管理的到位,無不體現交通事業持續、和諧發展的需要,無不體現建設“富強**、構建和諧**”的客觀要求,這既是謀求交通事業和諧的自身需要,更是踐行“**”重要思想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要求。

三是要有有諾必踐的誠信意識。“以誠實守信為榮”,倡導“誠信”,是取信于社會,取信于群眾的起碼要求。只要我們能認真踐行所作出的諾言,不失信于社會,不失信于人民,講實話,做實事,求實效,交通事業在謀求健康、快速、可持續發展中,就一定能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社會各界的理解和支持。聯系到多年來承辦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建議、提案工作,對他們所呼吁的進一步提升交通基礎設施保障能力,不斷改善島嶼海上客運條件等問題,**交通人堅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以服務于海洋經濟發展和方便人民群眾出行為出發點,千方百計多渠道籌措資金,全面實施公路、碼頭和站場工程;優化客運船舶結構,加密班次,開通新線,由此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肯定。

四是要有依法行政的法治意識。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全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而其中的民主法治居于首要位置。社會主義法治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保障。交通部門領導干部肩負著建設“法治交通”、“陽光交通”、“效能交通”的重任。而要完成這一重任,就要依據《行政許可法》、《行政訴訟法》、《安全生產法》、《港口法》、《公路法》、《水運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做到忠于職守,依法行政,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執法必嚴。同時,要進一步轉變職能,建設服務型機關,繼續推進政務公開,特別在審批辦證過程中,一定要堅持公開、公平、公正,體現執政為民的思想。

在不斷增強以上四種意識的同時,交通部門領導干部還應培養和提高以下五種能力,為建設平安交通、構建和諧交通提供有力的保障。

1、要有總攬全局的謀事能力。交通工作點多、面廣、線長、流動、分散,既涉及基礎設施建設、規劃管理,又面臨交通市場監管指導、交通安全、行業精神文明和隊伍建設等任務,這就需要交通部門領導干部要講全局、懂全局、謀全局。在總攬全局的基礎上,還要兼顧各方,學會彈鋼琴,抓住一個階段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做到突出中心,統籌兼顧,互相配合,協調一致。切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抓了芝麻,丟了西瓜。尤其是一把手,還要善于充分發揮分管領導及中層干部的積極性,做到既統攬全局,又充分授權。因為領導者的職責在于成事而不在于作事,也就是在于把事情辦成、辦好,而不是事必躬親。

2、要有真抓實干的發展能力。“發展是硬道理”。當前,要牢牢圍繞建設“港航強省”這一戰略,緊緊抓住寧波—**港一體化建設而帶來的大好機遇,乘勢而上,認真規劃和實施與港口資源開發相配套的疏港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海島水路客運能力,為港口開發提供強有力的交通保障,使港口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使之達到以港興縣的目標。要充分利用業已形成的航運業優勢,把握當前航運市場調整之機,進一步優化運力結構,擴張運力規模,引導企業實行強強聯合,優勢互補,提高市場競爭能力,努力提高市場占有份額,不斷推進航運強縣目標。通過港航兩大產業的不斷擴張,籍此進一步提升**交通在建設“港航強省”戰略中的地位,為構建和諧交通奠定雄厚的物質基礎。

3、要有與時俱進的創新能力。創新是科學發展的靈魂,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是一個政黨永葆永機的源泉。只有“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才能實現交通事業新的突破、新的跨越。本著加快發展水路客運事業,**交通人集全縣各界之智慧,對唯獨一家水路客運企業縣蓬客公司進行了股份重組。重組后的該公司在縣委縣政府和上級行業管理部門的關心幫助下,依托控股方的管理和資金優勢,積極實施股份重組合同所約定的主要內容,在船舶技術更新改造、航班加密、新航線開通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從而使我縣水路客運得到了較快發展,有力地促進了地方海洋經濟的發展。

4、要有廉潔奉公的自律能力。廉潔奉公,勤政務實,是對每個交通部門領導干部的起碼要求,也是加強交通隊伍建設、推進交通事業發展的基本保證。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孔子曾經指出:“政者,正者。子帥以正,孰敢不正?”作為交通隊伍的“領頭羊”,更應注意加強黨性修養,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做廉潔奉公的垂范者。在廉潔上,必須牢記“兩個務必”,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做到工作上高標準、生活上低要求,帶頭落實好黨風廉政責任。在奉公上,牢記自己的神圣職責,不忘黨的宗旨,心中想著人民,處事公道,嚴格執行各項規定,暢通監督渠道,帶領廣大黨員干部自覺接受群眾的監督和評判,為建設和諧交通提供組織保證、思想保證、作風保證。

5、要有順勢而為的應變能力。在市場經濟深入推進和交通事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潛伏著并出現過許多不安全、不和諧的問題,成為影響和諧交通乃至和諧社會的一個因素,這也是擺在我們面前不容回避的客觀事實。在當前正致力建設平安交通、構建和諧交通中,需要不斷增強處置突發事件、重大問題和各種復雜問題的能力。尤其是在重大海難事故和阻撓重大工程建設等影響公共安全的突發性事件發生時,如果處理不力,解決不當,將會造成不堪設想的后果,進而影響黨和政府的形象。對此,交通部門領導干部首先要樹立防范意識,時時刻刻把和諧穩定擺在第一位;其次,要建立完善科學的安全防范機制,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再次,還要培養并提高應變能力,當矛盾、問題出現時,要及時介入,順勢而為,化解矛盾,減少危機,解決問題。這是對交通領導干部的政治素質、執政能力的考驗。

打造平安交通,構建和諧交通,建設文明交通,促進交通事業新跨越,這是時代的呼喚和要求。“正確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交通部門領導干部更須努力增強相應的素質,提高必備的能力,并做到與時俱進,不斷探索與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