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工作保障和服務調研報告

時間:2022-05-18 04:09:00

導語:組織工作保障和服務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組織工作保障和服務調研報告

*同志在全省組織部長會議上指出:“20*年是貫徹落實*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推進我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的重要一年。”這就要求全省各級組織部門必須把黨的*精神貫穿到各項工作中,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理念,強化保障和服務功能,奮發有為地做好組織工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一、準確理解和把握黨的*對組織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深刻思考和全面審視組織工作的創新與實踐

*報告確立的重大理論觀點、重大戰略思想、重大戰略部署,是推動組織工作創新和發展的綱領。歸納起來,*報告從八個方面對組織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一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對深化組織工作的保障功能提出了新課題。黨的組織工作歷來就是為黨的政治任務和中心工作服務的。*報告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五個方面,對小康社會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目標。組織工作應對照這一總目標,深入思考進一步提升保障功能和服務水平的有效途徑,努力形成強有力的服務保障體系。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對進一步明確和豐富組織工作指導思想提出了新要求。*報告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綜合了黨的理論創新成果。組織工作必須與時俱進,跟上這一理論體系的發展步伐,從理論創新成果的綜合角度來思考和把握黨的建設的思想脈絡,實現組織工作與改革發展實踐有機融合對接。三是科學發展觀戰略指導作用的全面確立,要求組織工作必須創新工作理念和工作舉措。*確立了科學發展觀在經濟社會發展和黨的建設中的戰略指導作用,是黨的建設新的里程碑。加強組織工作,應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統一認識,樹立人本、和諧、統籌的理念,積極推進觀念創新、方法創新和機制創新。四是更加注重改善民生的施政方針,要求組織工作必須充分體現人文關懷。*報告將解決民生問題列為黨的施政方針,顯示出黨的執政認識和執政實踐的深化。深入研究各級黨組織和各級領導班子服務民生的有效機制,不斷創新各類干部和人才服務民生的有效載體,不斷提高組織工作服務民生的水平,是新時期組織工作的落腳點和著力點。五是繼續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對提高各級領導班子的素質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報告指出,要繼續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著力建設高素質領導班子。不斷地提高各級領導班子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水平,把各級領導班子建設成為堅定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善于領導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堅強領導集體,是組織部門擔負的重要任務。六是推進黨內民主建設,增進黨內和諧,成為組織工作創新的重點。*報告精辟闡述了黨內民主建設問題,指明了擴大黨內民主的方向,對如何在實踐中擴大黨內民主,增強黨內和諧,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把*提出的地方黨委票決制、擴大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直選范圍、推行黨務公開等要求落到實處,是組織工作面臨的一個重要的現實課題。七是不斷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對健全完善干部選任和管理機制提出了新要求。*報告對進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做出了部署,組織工作應堅持用改革和發展的辦法解決實踐中遇到的新問題,積極探求干部推薦、考核、管理的新舉措,努力形成人盡其才、能上能下、充滿活力的用人機制。八是鞏固和發展先進性教育成果,對全面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提出了新要求。*報告對如何夯實黨執政的組織基礎,在發展實踐中更好地彰顯黨的先進性,提出明確要求。組織工作應針對基層黨組織建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優化組織設置,擴大組織覆蓋,創新活動方式,提高基層黨建工作水平。

上述八個方面,是組織工作貫徹*精神、強化保障功能的基本任務,也是組織工作實現跨越發展的重要載體和著力點。

二、進一步解放思想,為推動組織工作創新、強化保障功能提供不竭動力

強化組織工作在貫徹*精神中的保障功能,重要的在于深層次解放思想,摒棄那些不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思維理念和行為方式,按照以人為本、統籌兼顧和全面協調可持續的要求,改進和推動組織工作。當前,應重點開展好進一步解放思想大討論,轉變思想觀念,強化“五種意識”:

一是敢為人先的“創新”意識。創新是做好任何一項工作的不竭動力。做好新時期組織工作,就要自覺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結合實際研究和把握組織工作的內在規律、組織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內在聯系,抓住工作中全局性、戰略性的重大問題,特別是一些長期困擾組織工作的難點問題,尋求突破,不斷開創新局面,保持生機與活力。只有把創新作為一種責任、一種追求,與時俱進,敢為人先,組織工作才能更好地適應世情、國情、黨情的發展變化,才能更好地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目標提供保障。

二是唯實而事的“求實”意識。創新不是標新立異,是為了更好推動工作落實。創新組織工作,應注意處理好“新”與“實”的關系,做到實中出新,新中見實,常抓常新。堅持多深入基層,了解實情,掌握工作主動權;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善于集中群眾智慧,從基層和群眾中找出解決問題的正確答案;善于學習借鑒先進地區的好經驗、好做法,結合本地實際,改進工作思路和措施。在工作的方方面面體現出“實”字,謀劃思路、制定目標要切實;做事情、搞活動要務實;分析和處理問題要唯實,從而使組織工作更加符合實際,體現群眾意愿,順應自身規律。

三是求好求最的“精品”意識。抓好組織工作,應在“精”字上下功夫,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堅持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去謀劃和推進,出“精品”思路,出“精品”舉措,出“精品”成果。干任何工作,做任何事情,自始至終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抱定不干則已、干就干好、事爭一流的信念和決心,發揚嚴、細、慎、實的工作作風,不放松每一環節,不忽視每一細節,從目標設置到推進措施制定,從思路謀劃到具體付諸實施,拿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努力把組織部門打造成為“素質最強、作風最正、效能最高、服務最優、反映最好”的“黨員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

四是拒絕理由的“落實”意識。抓好各項組織工作任務落實,既是工作方法、工作能力問題,更是工作作風、精神狀態問題。推進組織工作,不可過多強調本地本部門利益和困難,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自覺防止和克服上級不調度沒動作或動作不大、上級不檢查不落實或落實不夠的消極被動現象,堅持干工作不講條件,不要借口,抓落實拒絕理由,拒絕各種哪怕看似合理的理由。決策部署一旦作出,目標任務一經確定,就要雷厲風行,真抓實干,保證完成,自覺做到“不為失敗找理由,只為成功找方法”,努力成為一個“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

五是敢于擔當的“責任”意識。創新任何一項工作,都是行為與責任統一、成功與風險同在。組織工作原則性強、政策性強,探索創新更應慎重,把握好政策界限,不能出大格。但慎重不等于“不動”,也不等于“小動”。對于各級組織部門和廣大組工干部而言,就是堅持責權統一,在其位謀其政,勇于干事,敢于擔責,在符合黨的政策法規的前提下,對一些考慮成熟、認為可行的思路,積極探索嘗試。唯有此,組織工作才能打破條條框框的束縛,才能克服前進中的各種困難,不斷開創新的局面。

三、從正在做的事情抓起,強化組織工作在貫徹*精神中的保障功能

1、以抓好*精神學習培訓為重點,推進干部隊伍思想政治建設。學習貫徹*精神,重在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當前,應以黨的*精神為主要內容,按照分級負責、分層培訓的原則,采取多種形式,對黨員干部進行培訓,改進思想作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鑒于此,邯鄲市實施了“三千培訓工程”,年底前后分期舉辦1000名縣級干部、1000名鄉鎮干部、1000名農村干部參加的學習*精神培訓班。

2、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為重點,推進各級領導班子建設。按照*要求,進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選好配強領導班子,不斷提高其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的制度保證。為抑制干部推薦中的“拉票”現象,解決簡單地“以票取人”問題,在今年的縣(市、區)換屆考察中,邯鄲市首次實行了“帶責推薦+實績遴選”民主推薦機制,強化了推薦責任,實現了好中選優。為探索培養鍛煉干部的新途徑,邯鄲市先后選派三批共52名優秀年輕干部到市信訪局等重點部門掛職鍛煉。實踐證明,選派干部到重點部門掛職鍛煉,將干部培養和使用的“關口”前移,有助于增強干部的群眾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以促進黨內和諧為重點,推進黨內民主建設。擴大黨內民主是增強黨的創新活力的重要保證。加強各級黨組織的民主建設,可以最大限度地增進黨內和諧,帶動社會和諧。從邯鄲市的探索實踐看,應在先行試點的基礎上,加大黨務公開力度;積極推行市、縣黨委討論決定重大問題和任用重要干部票決制;探索實行黨的代表大會代表任期制,試行黨代表大會常任制,進一步完善黨的代表大會制度;穩妥地推行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直選制,探索擴大黨內基層民主的多種實現形式。

4、以強化基層黨組織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功能為重點,推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執政基礎。加強農村、企業、社區等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應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創新工作思路,不斷開創基層黨建工作新局面。今年以來,邯鄲市著眼于推進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著眼于統籌城鄉發展,下力加強主城區和經濟項目聚集區鄉村班子建設,改進選、培、管辦法,使這一區域的班子和基層組織明顯加強,帶動了全市的發展和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