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局農作物增長調研報告
時間:2022-05-18 05:27:00
導語:統計局農作物增長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今年以來,全市各級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穩定發展這一基本思路,積極貫徹落實國家各項惠農政策,再加上國際、國內糧食價格走高的影響,農民種糧積極性持續高漲,20*年全市農作物總播種面積達388.71萬畝,在去年下降的情況下反彈增長,與上年相比增加了8.46萬畝,增長2.2%。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為244.54萬畝,比上年增加7.22萬畝,增長3%。
一、農作物播種面積變化的主要特點
(一)夏糧面積反彈增長,秋糧面積進一步擴大
20*年夏糧(小麥)播種面積為121.19萬畝,,在去年下降7%的情況下反彈增長了4.9%;秋糧播種面積為123.35萬畝,與上年相比增加1.56萬畝,增長1.3%。其中玉米播種面積為97.47萬畝,增長2.1%;大豆播種面積為12.53萬畝,下降4%;薯類播種面積為12.79萬畝,增長0.4%。
(二)油料作物播種面積繼續保持增長態勢
20*年油料作物全年播種面積為102.86萬畝,與上年相比增加0.76萬畝,增長0.7%。
(三)蔬菜、瓜類播種面積增長顯著
20*年蔬菜、瓜類總播種面積為36.2萬畝,在去年下降的情況下增長了1.97%。
二、播種面積增加原因分析
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市政府提高對農民的農資綜合直補標準,由去年的每畝29.5元提高到每畝49元。加上糧食直補每畝補貼15元,我市小麥平均每畝財政補貼資金達到64元,比上年增長44%。從而促使了農民種植業結構調整,擴大了糧食作物播種面積。二是受國際、國內糧食價格高位運行的影響,農民種糧積極性持續高漲。三是由于去年秋冬播期間我市雨水充足,土壤墑情好。全市抓住有利時機及時、集中播種,適期播種小麥面積占90%以上。這是今年小麥播種面積增加的主要因素。再加上今年春季春季降雨量較大,適合春玉米生長,有的在非耕地上種植玉米,全市搶墑播種,所以春玉米等糧食作物的地塊增加。
油料作物和蔬菜、瓜類播種面積增加主要原因:一是受價格回升驅使。從糧油市場價格看,今年花生油每公斤價格比上年增長20%以上,使農民擴大油料作物種植。蔬菜市場更是一天一個價,菜農從中得到實惠,擴大了蔬菜的種植面積。二是降雨量增加,使春播花生得到及時播種。
三、存在問題
(一)農業基礎設施薄弱,制約了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干旱對農業生產產生較大的影響,可以看出,農業基礎的薄弱,不利于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二)農村勞動力素質偏低,有文化的勞動力外出打工,嚴重制約農業新技術在農村的推廣運用,科學種田難以實現。隨著城鎮化的發展,農民僅靠種植農作物的收入很難滿足生活所需,因而多數青壯勞力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多為老人、婦女和孩子,對優質品種接受力差,有的人甚至看不懂生產資料使用說明,廣種薄收,僅以保證口糧為目的,這樣科學種田難以實現。
(三)生產資料漲價,增加了種糧成本。生產資料是農民賴以增加產量的武器。而糧價的上漲誘發農資價格較大幅度上漲,沖消糧價上漲帶給農民的部分收入。同時,一些不法分子利欲熏心,利用有些農民信息不靈,貪圖小便宜的心里,鉆空子,坑農、害農事件時有發生,致使農民投資加大甚至顆粒無收。
四、幾點建議
(一)進一步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維護的投入,維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預防洪澇災害的發生,為農業生產創造良好的條件,確保農業生產順利進行。
(二)加大對農資市場的監管力度。有關部門要加強對農用物資的監管,整頓市場秩序,繼續加大農資市場的物資調度,保證農業生產所需的生產要素;同時還要繼續加大打擊假冒偽劣行為的力度,嚴防偽劣種子和偽劣農用物資上市,確保農業生產順利進行。
(三)要加強對農作物田間的管理,特別是糧食作物的中后期管理,做好抗旱救災以及病蟲害的防治工作,確保作物豐收。
(四)努力提高農民的素質。要加強對農民的教育,增強其市場竟爭意識,科技意識,開放意識,實現由傳統農民向現代農民的轉變,積極推廣先進的生產方式,不斷加大農業科技推廣力度,把科技進步、科技創新貫穿農業結構調整的全過程。
- 上一篇:統計局外貿發展調研報告
- 下一篇:企業金融統計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