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黨建工作創新的思考(市)
時間:2022-05-21 05:17:00
導語:基層黨建工作創新的思考(市)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層黨建工作是黨的各項工作的基礎、是我黨治理農村問題的根源、是建設好和諧社會的重要屏障。然而,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推進,所有制結構和產業結構的調整,社會經濟生活、社會活動方式、社會組織形式等都發生了深刻變化,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解決這些問題,更好地打牢黨執政的基礎,關鍵的一條,必須創新。創新才有出路,創新就是動力。黨建工作離不開創新,但創新也有一個如何正確對待的問題,即什么是創新、如何去創新的問題。這里,談幾點個人粗淺的體會。
一、基層黨建工作創新應把握好四個原則
(一)是服務中心的原則。黨建工作必須服務于經濟建設,服務于發展這個第一要務,任何時候都不能游離經濟工作這個軸心,不能脫離發展這根主線。創新必須創在實處,創出實效。圍繞中心抓好創新,首要的一條,就是要破除錯誤的“純黨建”思想,關鍵的一條,就是要找準切合點,能否找到切合點,切合點找得準不準,這不僅是對黨務工作者的能力要求,更是對我黨在農村基層黨建創新工作的一次嚴峻考驗,所以,黨務工作者一定要深入實踐、深入基層,深入到問題本身當中去調查、去研究、去探索,用創新的思維和方式,拿出解決問題的新辦法、新舉措。
(二)是因地制宜,實事求是的原則。一方面要具體分析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因素,剖析問題的各個層面,拿出符合實際、切實有效的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措施;另一方面,要注意研究事物的規律,善于從基層創新的個別實踐中挖掘出一般性的東西,提煉出帶有普遍性問題的本質,把點上的經驗上升到面上的做法,擴大基層創新成果的運用與推廣,從而推動整個面上的工作。
(三)是維護、發展好人民群眾利益的原則。人民群眾的利益是黨承擔的歷史責任。把它維護好、發展好,更是黨的奮斗目標。黨建工作要推動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根本目的就是要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四)是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的原則。一段時期以來,基層黨建工作在圍繞中心、發揮核心作用方面探索了許多行之有效的做法,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
二、加強基層黨建工作創新的指導,要在抓好落實上下功夫
(一)是要建立創新工作預報預審制度。通過預報,讓上面及時掌握、了解基層創新工作的思路,把住基層創新的正確方向;通過預審,可以前瞻性地預測到這種創新的實效,促使基層集中精力抓好創新工作的落實。(二)是要完善創新工作考核制度。1、要解決考核內容不明確、不具體的問題,研究制定一整套對黨建工作創新進行分類考核評價的科學指標體系;2、要科學確定考核的時間,對創新工作進行跟蹤性考核。主要可以借鑒干部工作考核的方式,把定期考核與平時考核結合起來,做到階段性考核與集中性考核并重;3、要有利于正確的政績觀的貫徹落實。無論是考核指標體系的建設,還是考核時間及方式方法的應用,都要有利于引導基層黨務工作者集中精力抓工作、抓創新的積極性,進一步激發熱情,達到既客觀評價干部,又有效推動工作的目的。
(三)是要實行創新工作督查制度。督查是抓落實的有效辦法。強化督查力度,1、要建立創新工作專項督查隊伍,做到任務到人;2、要落實督查責任,做到責任到人;3、要健全督查網絡,縱向到底,橫向到邊;4、要完善督查方式,把下去明查“暗訪”與在上面接受群眾信訪舉報相結合,把抓落實與查實效相結合,全面掌握基層落實創新工作的具體情況,及時發現、糾正工作中的問題。
(四)是要堅持重大失誤責任追究制度。1、要合理定人定責,區分層次與對象,對不同的組織實施者、指導者、管理者,賦予不同的責任。2、要科學界定失誤的原因與程度。黨建工作是一個基礎性、系統性工程,影響基層創新實效的因素很多,有些因素并不為組織實施者所左右,不少創新工作本意是好的,路子也是對的,但不一定就能取得很大的成效,這里有很多客觀性的原因。所以,界定失誤的原因,應突出組織實施者、指導者、管理者的主觀失誤方面,界定失誤的程度,應根據對失誤原因的界定,把因組織實施者、指導者、管理者主觀上的重大失誤而導致的重大損失及危害進行合理評估,杜絕不負責任、不作為乃至嘩眾取寵的負面行為.
- 上一篇:基層干部待遇調查與思考
- 下一篇:作文語體教學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