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婦兒發展狀況調研報告
時間:2022-05-30 09:54:00
導語:市婦兒發展狀況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市婦聯堅持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總書記“6.25”重要講話及全國政協十屆五次會議工會、共青團、青聯、婦聯界委員聯組討論講話精神,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團結動員廣大婦女在構建和諧社會的偉大實踐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一、基本狀況
近年來,*市婦聯系統堅持馬克思主義婦女觀,認真貫徹男女平等基本國策,不斷優化婦女兒童發展環境。馬克思主義婦女觀和男女平等基本國策教育已納入各級黨校主體班次,將性別意識納入決策主流得到較大落實。伴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和全市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市婦女兒童生存、保護與發展的社會環境不斷優化,“綱要”“規劃”的實施逐年都有新的進展。婦女規劃中有39項主要目標,24項已達標或接近達標;兒童規劃中有45項主要目標,30項已達到或超過中期目標。
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于各級黨委政府、各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
一是加強了組織領導。各級黨委政府把婦女兒童發展納入了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統籌安排實施,加強督促協調,推動了婦女兒童工作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定期研究解決婦女兒童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落實了婦兒工委辦公室人員編制和工作經費,保證了“綱要”“規劃”的實施。
二是加大了宣傳工作力度。主要是加大了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和“兩法”“兩綱”知識的宣傳,并把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納入了各級黨校課程內容,加強了業務培訓,提高“決策層”和“職能層”的男女平等意識,優化了婦女兒童發展的社會環境。
三是加強了監督檢查。建立“兩綱”實施評議制度,組織部門領導、專家和有關人員就“兩綱”實施工作進行評議,廣泛征求各方面對婦女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多次組織有關部門,對“綱要”實施中的重難點問題進行專項檢查,對各縣區和市直有關部門實施“綱要”情況進行考核;爭取人大、政協對“綱要”實施的監督,各級人大、政協不定期深入基層調研檢查,督促“綱要”和有關法律的貫徹實施。
四是著力解決婦女兒童發展中的難點問題。1、積極推進婦女就業與再就業。全方位多層次開展勞動技能培訓,積極開發就業崗位,大力實施“再就業工程”和“農村勞動力跨地區流動有序化工程”,形成了“女子家政”、“龍鄉人”和“圣地保安”等一系列勞務品牌。2、大力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市政府先后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的實施意見》、《關于農村義務教育“兩免一補”的實施意見》、《*市貧困學生救助辦法》等一系列政策,保障農村少年兒童充分享有受教育的權利;加大財政投入力度,20*年以來,累計投入教育資金42.5億元,*市財政每年列支100萬元貧困學生救助資金,設立500萬元助學金,幫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規定教育年限,保證學齡兒童接受更高教育,兩性平均受教育年限12.03年,女性受教育年限10.41年。3、提高婦女醫療保健水平。20*年以來,政府累計投入衛生經費10.92億元,其中,婦幼保健經費5355萬元,婦女兒童健康保障措施基本得到落實;加強基層衛生服務網絡,改善醫療衛生條件,提升基層保健服務能力;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率先在全省實現合作醫療制度全覆蓋,從制度上解決了農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成立專門機構,對婦女兒童三項生命指標實行監控,并制定相應的干預措施。4、關愛女孩,保障女孩健康成長。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關愛女孩的政策和措施,對農村獨女戶、雙女節育戶的女孩在教育、醫療保健方面給予一定的政策扶持,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存在的問題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還要清醒地認識到“綱要”“規劃”實施當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婦女規劃中仍有15項主要目標還沒有完成,有些目標差距比較明顯;兒童規劃中有15項目標還沒有完成;“綱要”“規劃”實施工作在一些方面存在薄弱環節。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婦女兒童發展存在著領域發展的不平衡性和地域發展的不平衡性。*市婦女兒童發展狀況相對較好的領域是教育、衛生和法律領域,發展相對較弱的是經濟、參政和環境領域,其中參政和環境領域沒有達標的目標相對很多,存在的問題較為突出,應引起政府和相關部門的高度關注。*市婦女兒童發展的基本狀況是城鎮相對好于農村,城鎮郊區農村好于偏遠農村,川道、塬上好于貧困山區,*南部地區好于北部地區。農村——偏遠農村——貧困山區農村是婦女兒童發展的難點和重點,完成各項目標難度較大、存在問題較多的地區,也是我們今后應重點關注的區域。
二是傳統的性別觀念、政策因素以及經濟發展水平制約著*市婦女兒童發展水平。婦女兒童規劃中沒有達標的目標均不同程度地受到性別觀念、政策因素以及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和制約。傳統性別觀念影響著婦女參政水平的提高。各級黨政班子中的女干部配備比例的提升速度緩慢,黨政部門領導班子中女干部配備沒有明顯變化,即使婦女進入各級領導班子也是擔任副職、虛職的多、擔任正職、實職的少。村民委員會成員中女性比例僅為2%,比2004年降低3.4個百分點,與婦女規劃30%的目標相差甚遠。在第六次村級換屆中,雖然有關部門做了大量工作,但效果不明顯,農村婦女參政的狀況與女性占農村人口的比例及女性在農村建設中發揮的作用極不協調。傳統的性別觀念也影響著女性教育和就業水平。在教育方面,兩性受教育年限差距較大,2005年全市兩性平均受教育年限為12.03年,女性受教育年限為10.41年,低于男性2.5年,小學女生輟學率1.64%,距兒童規劃小學女生輟學率控制在0.25%以下的目標有很大差距。在就業方面,勞動力市場形成了一種差序就業格局,使一些優秀女性在就業中得不到與男性同等的機會和崗位,出現女性相對于男性就業低層次化、非正規化的趨勢,從而導致下崗失業女性增多,女性就業比例下降,2005年全市社會女性就業36.04萬人,占就業人數的36.7%,城鎮單位女性就業6.7萬人,占就業人數的34%,女性進入正規就業比例低于男性,多數人在非正規就業領域從業。
三是基層婦女組織作用不明顯。隨著社會的轉型、人們生產生活方式的變革以及思想觀念的變化,村級婦女組織建設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傳統的村級婦代會組織,沒有發揮其應有的職能作用,團結和動員婦女參與新農村建設的能力不強。一是少數基層黨組織對婦女工作重視程度不夠。部分村兩委干部認為婦女工作可有可無,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作用不大,因而不重視婦女組織建設,沒有通過規范的程序建立健全組織,甚至是指定擔任婦代會主任。少數鄉鎮分管領導對婦女工作認識不到位,認為婦女工作未納入鄉鎮考核,婦女工作的好壞不影響整個鄉鎮的考核,抓不抓無所謂。二是村婦代會的作用難以發揮。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人們的經濟意識不斷增強,婦女組織是群眾組織,不是發展生產的經濟組織,沒有直接的經濟效益,很多鄉村采取了“三位一體”的做法(即“婦聯主席、計生專干、婦幼保健員或辦公室秘書”一人兼),由于兼職過多,基層婦聯干部很難盡職盡力做好婦女工作。
四是婦女的綜合素質偏低。一方面受長期封閉的生產生活方式影響,婦女缺乏求知、進取、競爭、開放意識,思想偏于保守,自我發展意識薄弱,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弱,特別是農村婦女,初中畢業后外出打工,繼續學習意識不強。另一方面雖然婦女受教育程度逐年提高,但受大中專畢業就業難的影響,繼續進行中、高等教育的人不多,整體素質不高,導致部分婦女文化素質偏低,正是由于科技文化素質及職業技能的缺乏,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婦女在現代化建設中作用的發揮。
五是婦女主動參政意識不強,受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思想影響,婦女主動參政意識還不強。一是婦女參政的客觀環境不是很好,在社會事務管理活動中,男性遠多于女性,看不起女性的現象仍存在,認為女不如男,加上為避男女之嫌,女性很難得到重用。二是主觀上為了家庭、孩子,在權衡事業與家庭生活上,主動放棄了事業,順其自然,得過且過。
六是婦聯組織經費有限。由于經濟欠發達,工作經費較少,很多工作難以開展。鄉鎮村一級婦聯組織基本沒有專門的工作經費。
七是婦女維權存在單純保護受迫害、受虐待婦女權益的誤區,不能擴展到像就業權、教育權、衛生保健權等更廣闊的領域,缺少維權手段。
三、下步工作的建議
1、進一步加大對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宣傳力度。積極爭取將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貫徹實施納入各級黨委、政府的目標考核中。
2、建立婦女兒童綱要實施的責任追究制度,采取定期考核的辦法,督促兩個綱要目標的完成,推動婦女兒童綱要的實施。
3、用項目支撐“三大主體”、“四項工程”,積極爭取項目經費,做大做強項目,擴大覆蓋面和影響力。
4、充分發揮法制宣傳和輿論監督的作用,提高公民依法維護自身權益的能力。一方面深入開展普法教育,大力宣傳《婚姻法》、《婦女權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規,引導和教育廣大公民學法、知法、守法,不斷提高廣大公民依法保護自身權益的能力。另一方面進一步明確執法主體,發揮出婦兒工委辦執法監督作用。
5、建議在開展廣泛調研的基礎上修改《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章程》,使章程更具有操作性,成為指導全國各級婦聯工作的有力依據。
- 上一篇:婦聯群眾工作的調研報告
- 下一篇:新時期婦聯維權工作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