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黨建科學發展觀調研報告

時間:2022-06-02 10:03:00

導語:高校黨建科學發展觀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黨建科學發展觀調研報告

高等教育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肩負著培養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任務,具有方向性、全局性、先導性和帶動性的重要作用。培養什么人、為誰培養人、如何培養人,都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為其持續健康發展提供組織保障和源頭支撐。

促進發展是高校黨建的第一要義

第一,始終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高校黨組織應密切結合高校實際,加強哲學社會科學的學科建設,在思想文化陣地上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大旗;要轉變發展觀念,探索發展途徑,提高發展質量,把全體師生的思想統一到學校發展這個中心上來,并在具體行動中轉變為自覺的力量;在具體的工作實踐中把科學發展觀轉化為促進學校發展的強大動力、實際能力和現實機制。

第二,不斷激活人的發展潛力。尊重知識,尊重人才,鼓勵創新,重視創造,充分調動廣大教職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是推動高校發展的基本動力。高校黨組織要在推進改革發展中發揮思想、組織和人才保證作用,創造有利于教師潛心研究、既嚴謹又活潑的學術環境和氛圍,引導廣大教師成為先進思想的傳授者、科學技術的開拓者、“四有”新人的培育者和優秀精神產品的生產者。

第三,以科學育人為己任。高校黨組織要從科學育人的高度,在夯實專業教育的基礎上,注重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在總結鄧小平理論“三進”工作經驗的基礎上,積極推進科學發展觀進課堂、進教材和進頭腦;將科學發展觀教育同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結合起來,使之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中鍛煉和提高,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社會發展出力的思想。

以人為本是高校黨建的核心基礎

第一,辦學以教師為本。高校黨組織要堅持在深化改革、加快發展中保障好、維護好廣大教職工利益;要堅持民主辦學,增強其主人翁責任感;要珍愛人才,創造條件使教職工獲得更多的充實和提高自身的機會;要特別關心困難職工,解決實際問題,體現組織的溫暖與集體的力量;要豐富業余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質量,保障身心健康。

第二,教育以學生為本。要實現對學生現實學業、理想前途、身心健康關懷的全面覆蓋;要讓教育的陽光普照每一個學生;要尊重、培養學生的個性;要確保學生的培養質量。

第三,管理以人為本。要堅持校務公開,包括不斷拓展和深化校務公開的內容,校務公開范圍要向院系級擴大;注重實效,確保校務公開落到實處等。以此規范學校內部管理和辦學行為,密切黨群干群關系,調動教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全面協調可持續是高校黨建的客觀要求

第一,不斷加強新時期文化建設。當前尤其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武裝師生員工,倡導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從塑造人、提高人的高度做好師生員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導他們準確判斷國情,正確分析形勢,客觀看待問題,充滿信心地展望未來;要構建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影響和帶動社會文化的發展。

第二,不斷強化高校科研。高校科研工作好壞直接影響著高校的建設工作,影響著高校潛力和優勢的發揮。其全面發展,可以從三個層面來解讀:宏觀上要堅持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全面發展;中觀上要揚長避短,建立并形成自己的學科特色,加大對優勢學科的支持力度,促其盡快成長,形成品牌;微觀上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素質,通過積極進行科研,促使其成為優秀科研工作者。

第三,大力推進產學研結合。隨著時代的發展,高校的任務在不斷擴展,由教學到教學、科研兩項任務,再發展到教學、科研和輻射高新技術三項任務。產學研結合是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根本途徑。通過產學研合作,大力發展科技創業園,在促進大批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推動企業技術進步,為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增長點的同時,也能有效提升高校自身品牌效應。

第四,培養高素質的創新人才。這是高校黨組織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關鍵所在。創新人才具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和創造精神,對國家富強和民族復興有著重要作用。要更新觀念,實施創新教育,高度重視創新人才的培養規律,從人才評價標準的革新入手,建立一個從選拔到使用、獎勵的新機制,形成一個創新體系和一種創新氛圍,努力創造條件,營造創新人才成長的有利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