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隊伍建設思考與實踐

時間:2022-06-04 03:41:00

導語:人才隊伍建設思考與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才隊伍建設思考與實踐

國以人興,政以才治。當今社會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水利事業新局面的關鍵所在。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必須以新的思路、新的理念探索和實施人才隊伍建設。

一、更新觀念,提高人才隊伍建設的認識

(一)努力實現“兩大轉變”。一是從重“擁有”向重“使用”轉變,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二是從單純的“行政管理”向“市場化管理”轉變,構建開放統一的人才市場體系,推動人才資源優化配置。

(二)牢固樹立“三大觀念”。一是樹立用人看本質、看主流、看專才的觀念,不求全責備;二是樹立注重實績、競爭擇優的觀念,選賢用能,為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創造條件;三是樹立人才培養的投入是最有經濟和社會效益的觀念,不斷加大對人才培養工作的投入。

(三)建立“四個機制”。一是建立人才開發培養機制,構建立體化的人才開發培養格局,改變人才隊伍建設單純依靠黨委和政府部門的現狀,強化用人單位培養吸納人才的主體地位,形成人才規劃、人才招聘、職位設置、薪酬福利、績效考核、培訓和發展的新型開發培養機制;二是建立市場化的人才競爭和選拔機制,充分發揮市場在人才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打破以學歷、職稱、資歷評價人才的辦法,建立重真才實學、重業績創造的科學的人才評價標準;三是建立人才使用機制,打破傳統的人才使用體制,加強體制內外、行業內外人才政策的融通,從全社會的視角拓展使用范疇,適應人才跨部門、跨地區流動和人才分布多元化、需求差別化的大趨勢,形成海納百川、廣納群賢的選人用人機制;四是建立激勵機制,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抓緊建立知識、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辦法,加快智力資本人格化、市場化、產業化步伐,妥善解決人才引進中涉及到的生活條件、工作條件、職稱評定和社會保障等問題,解決人才后顧之憂。

二、新時期水利行業人力資源開發目標和任務

*水利要在深化改革中發展壯大自己,要在設施建設、規劃設計、工程管理、防風防汛、抗旱、水利執法等方面取得良好效益,不僅需要一支頑強拼搏,具有“四有”、“四自”精神的高素質水利職工隊伍,而且需要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技術過硬的人才隊伍。為此,結合我市水利行業的實際,我局人力資源開發的目標和任務是:

(一)有計劃地實施“人才工程”,把人才培養和提高職工科學文化素質作為本系統的主要工作抓緊抓好。20*年以前,要把全行業具有中專以上文化技術水平的比例由現在的15.2%,上升到19%,各級領導成員的文化程度均達到中專以上,各崗位上職工通過學習,能夠掌握本崗位的有關業務知識,通過培訓和考核均獲得上崗證,實現全員持證上崗。

(二)重點培養和建設好三個方面的人才隊伍。一是符合新形勢下的德才兼備的行政管理隊伍;二是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隊伍;三是懂經營、善管理的經管人才隊伍。

(三)培養造就高層次復合型人才。不僅要培養技術實用型人才,而且要培養技術經濟型、技術管理型、高新技術型等適應水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高層次復合型人才。

三、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的對策與建議

要解決現有人才隊伍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實現人才發展的目標和任務,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如下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轉變觀念,把水利事業的發展真正轉變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職工隊伍素質的軌道上來。從過去主要依靠發動群眾、增加投入,追求數量,轉到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職工素質,向科學技術要效益,向科學管理要效益上來,實施“科教興水”戰略。

(二)尊重知識、尊重人才。要使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用現代科學技術武裝水利產業,促進水利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必須靠人才。因此,要大力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為實現“科教興水”戰略目標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證。

(三)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和用人機制。對在水利改革和發展或科技成果的開發和運用中做出突出貢獻,取得較好經濟效益的集體和個人實行嘉獎,通過表彰先進,鞭策后進來激勵職工努力學習,奮發進取。大膽提拔使用一批政治素質好、有能力、懂技術的優秀中青年人才,而對不稱職的人才應及時調整和分流,力求做到量才錄用,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四)大力加強職工培訓和再教育。現代化水利建設,需要有掌握現代化科技知識的高素質人才隊伍。為此,要把人力資源的開發納入單位的發展規劃,有計劃地對職工進行培訓和再教育,并給予時間和經費上的保障。工人以專業知識教育和實用技能培訓為主,積極開展工人技術等級培訓和崗位培訓;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采取以新理論、新技術、新知識為主的繼續教育。通過進修考察、學術交流、崗位輪換、掛職鍛煉等形式,提高職工的政治素質、文化技術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繼而達到培植和開發水利人力資源的目的。

(五)大力引進和吸收優秀人才。堅持培養與引進相結合,除了立足于原有人才的培養外,還需要引進緊缺人才,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吸收一批高等院校的畢業生充實到人才隊伍中,有利于改變人才隊伍中知識老化和年齡老化問題。

(六)對人才隊伍進行合理配置。通過鼓勵和安排年輕技術人才到基層一線,有效地加強水利工程管理單位的技術力量,提高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