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加快服務業發展的思考
時間:2022-07-12 04:25:00
導語:全市加快服務業發展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年以來我市服務業發展步伐加快,前三季度服務業增速高于GDP增速2個百分點,服務業占GDP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0.2個百分點,初步遏制住了近幾年服務業所占比重連續下滑的趨勢,但服務業總量小、比重低、層次不高的問題依然存在,而且服務業結構不盡合理,新興服務業所占比重較低,主要以商貿流通、交通運輸和餐飲等傳統服務業為支撐。當前制約我市服務業發展的主要原因:一是城市化水平不高。城市化水平是影響服務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來,我市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20*年城市化水平達到40%,但仍低于全國、全省3.9個和6.1個百分點,特別是中心城區規模偏小,人口規模和經濟規模分別占全市的10%和15%。城市化進程的明顯滯后,制約了我市服務業的發展。二是制造業水平偏低。*制造業的技術創新能力較弱,科技含量低,對第三產業需求不旺。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有賴于物流與營銷、研發與人力資源開發、軟件與信息服務、金融與保險服務、財務法律中介等生產型服務需求的拉動,它們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制造業鏈條上研發、設計、生產、營銷及售后服務等環節的分工、分離與專業化,因此制造業水平偏低導致我市生產型服務需求不足。三是內需啟動乏力。近幾年,我市在擴大內需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受城鄉居民收入偏低、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等因素的影響,效果還不夠明顯,20*年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占全省的比重僅為4.6%,低于人口所占比重1.4個百分點,這也是服務業發展緩慢的一個重要原因。加快發展服務業,今后我市應重點在以下幾個方面著力:
著力提高城市化水平。按照“一心四極”的布局,拉開中心城區發展框架,逐步實現與陵縣、寧津、平原、武城對接,把*建設成為魯西北、冀東南最大的區域中心城市。不斷完善城市功能,建設適宜創業、適宜居住、適宜人的全面發展的“三宜”城市,不斷增強中心城市的聚集功能和輻射力、影響力、帶動力。積極推動農村人口向城鎮聚集,工業向縣城及中心鎮聚集。以特色產業和塊狀經濟培育為切入點,加快建設四條城鎮發展軸線,即314省道發展軸線、104國道發展軸線、京滬鐵路發展軸線和254省道發展軸線,使之盡快成為經濟隆起帶。
突出發展四大產業。在抓好商貿流通、交通運輸和住宿餐飲等傳統優勢服務業發展的基礎上,加快發展與先進制造業融合度較高的生產性服務業。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研究制定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著力打造木材、糧食、農副產品加工、煤炭四大物流基地;圍繞已引進和正在爭取的幾大物流項目,在天衢工業園謀劃建設一處大型物流園區(該物流園區可放在中央直屬糧食儲備庫*分庫以北、京滬鐵路以東、湖濱北大道以西,在建和擬建項目主要有糧食物流中心、凱德化肥物流中心以及*中央直屬棉花儲備庫)。有序發展金融保險業,努力營造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吸引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證券公司和保險機構入駐*,積極爭取進入民間銀行試點范圍。健全完善科技信息服務業,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拓寬互聯網業務,發展電子商務和電子政務,形成完善高效的信息服務體系;鼓勵專業化的科技研發、技術推廣、工業設計等行業的發展,充分發揮科技對服務業的引領作用。積極發展商務服務業,加快發展律師、會計、審計、資產評估、咨詢服務業,不斷完善人才、勞動力等市場中介服務業,推廣、代辦、經紀、拍賣、擔保服務業,為企業經營管理、居民消費和社會信息溝通提供有效服務。
加快培育三大載體。圍繞現代商貿名城的建設,集中力量培植列入全省發展重點的服務業城區、服務業園區和服務業企業。德城區,要堅持擴張規模、優化結構、提升素質并舉的原則,全力打造服務業示范區,在全市率先形成以服務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帶動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重點抓好運達創業園的建設和培育,不斷提高輻射力、影響力和帶動力;做好餐飲與文化相結合的文章,抓好美食一條街的建設,全面提高餐飲、住宿業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發展社會養老、家政、物業、社區、休閑娛樂等面向城市居民的服務業。運河經濟開發區商貿區,發揮交通和物流資源優勢,大力發展以產品批發和零售、倉儲配送為重點的商貿流通業,盡快形成城區商業集中區、產品分撥中心和產品分銷地;深入挖掘運河文化積淀,建設古代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運河風景區,再現明清時期運河商埠盛況,使之成為最能體現優秀旅游城市特色的“商業生活長廊”和“歷史文化長河”。
深化服務業領域改革。按照服務業專業化、產業化、社會化的要求,積極推進企業內部二三產業分離,引導企業改造業務流程,優化二產、發展三產;鼓勵投資者采取獨資、參股、控股、合作、聯營等方式參與城市公用設施的建設和經營,促進公交、供熱等事業加快發展。按照統籌規劃、配套推進的基本思路,改革現行的事業單位管理體制、用人機制、分配制度及其他相關制度。深化政府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后勤服務改革,推進后勤服務社會化。進一步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嚴厲查處亂收費、亂罰款、亂評比行為。
強化服務業發展的政策保障。理順管理體制,形成政府領導、部門配合、分工協作的服務業工作新機制。健全完善服務業發展績效考核辦法,分解任務、落實責任,加強檢查督導。抓好國家和省出臺的促進服務業發展各項政策的貫徹落實,為服務業發展創造寬松的環境。引導建立服務業投入機制,擴大市級引導資金規模,切實發揮好政府投入“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進一步擴大內需。一方面,千方百計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控制房地產價格過快上漲,讓老百姓有錢消費;另一方面,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大有利于促進消費的基礎設施投資,改善城鄉居民消費環境,讓老百姓有膽消費、有處消費。
- 上一篇:資本成本會計管理論文
- 下一篇:假賬存貨核算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