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監部門監管工作思考
時間:2022-07-17 08:15:00
導語:安監部門監管工作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面對新形勢下的安全生產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偉大旗幟并用其統領安全生產工作,堅持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發揚與時俱進和開拓創新精神,以推動安全生產狀況總體穩定好轉,保障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保證和促進經濟社會的持續、協調、快速、健康發展為己任,注重實踐、注重探索、注重創新;統籌謀劃、周密部署、精心組織、真抓實干,不斷創新工作思路。
一、努力強化“五種意識”,切實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組織領導。
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對安全生產工作的內容、標準和要求都有明確規定,安監部門在指導安全生產工作時,必須強化“五種意識”,不斷豐富和拓展安全生產工作的內容。
(一)、要增強憂患意識,要以強烈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市關于抓好安全生產工作的指示要求,通過扎實有效的教育,解決對安全生產工作的長期性、艱巨性認識不到位,憂患意識不強的問題,要抓住安全生產綜合監管這一重中之重,加大組織領導力度,把綜合監管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負起領導責任,做到常抓常議,定期分析形勢,及時解決問題,各盡其責,加強協調,形成綜合監管的合力。
(二)、要強化責任意識,按照“檢查指導到一線、解決問題到一線、跟蹤問效到一線”的要求,進一步明確責任,做到“五有、五到位”,即黨委有位置、政府有規劃、年度有目標、工作有措施、獎勵有典型,認識到位、分工到位、檢查到位、指導到位、落實到位,真正把各級的指示精神和安全工作落到實處,把安全生產綜合監管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對照目標、任務,解決監管不力的問題,做到誰主管誰負責,層層建立責任制,抓好安全生產綜合監管的落實。
(三)、要強化人才意識,要牢固樹立培養人才就是抓安全,儲備人才就是保安全的思想觀念,下大力抓好安監隊伍綜合素質和執法能力的提高。要緊緊抓住發現人才、培養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五個環節,形成安監人才選、訓、用、管、留的良好發展機制。
(四)、要強化效益意識,要確立安全就是效益的觀念,安全生產既是各級政府及其相關部門依法監督的職責,更是企業常抓不懈的責任。多年的工作實踐表明,發生事故傷亡的大多是一線職工,這一點大家都很清楚,可有多少人在工作中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安全生產”呢?安全生產不是口頭上的承諾,也不是書本上的幾本標語,而是實際工作中每一個行動,一種踏實的工作態度,是每一個職工對企業,對自己負責的永久性的表現。一個企業的安全生產依賴于每一個工人,我們必須從思想上重視安全生產,樹立牢固的安全意識,充分認識安全生產與企業效益和個人利益的關系。企業的每一位工人都是安全生產的執行者,無論哪一個崗位、哪一個人不重視安全工作而造成設備和人身傷害事故,都會影響企業的安全生產和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
(五)、要強化全民意識,安全生產工作牽扯到各級領導機關,但是,真正落實起來還是在基層、在群眾,因此,要不斷強化全民意識,上下結合,以人為本,充分發揮全民依法管安、治安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各負其責,抓好落實。
二、以“五全”工作思路,抓好安全生產綜合監管
我們要以控制指標最低,監管效果最好,監管模式最優,預防和杜絕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為目標,圍繞實現安全發展,和諧發展,實現本質安全,各單位、各部門應以“五全”為工作思路,切實抓好安全生產綜合監管。
(一)、全面籌劃安全監管。在安全責任、安全管理、安全服務、安全監督、安全教育培訓、行政許可、安全生產標準化、制度落實、檢查考評、獎勵、處分等方面,應緊貼安全生產監管中存在的問題,從實際實效出發,制定具體監管目標、責任和落實的措施;
(二)、全員落實責任分工。安全生產工作要責任到人,實行"六定":即定人員、定目標、定任務、定時間、定標準、定獎懲。各單位主要負責人,是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親自抓、負總責,其他班子成員按照"一崗雙責"的要求,抓好分管領域的安全生產,建立權力與責任相統一的安全生產工作責任制和行政問責制,逐級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形成完善的責任體系和責任網絡,充分發揮單位其他部門的安全監管聯動作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層層落實責任制,形成齊抓共管、配套聯動的安全生產工作機制;
(三)、全時制抓好制度落實。不論季節、任務如何轉換,人員如何變化,要始終堅持注重基層,強化監督,加強對各責任單位和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制度、安全生產控制指標落實情況的督查,把安全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
(四)、全過程完成各項指標。要抓好日常各項制度的落實和安全管理人員的培訓;針對安全生產過程中各個部位、各個環節的不同特點,實施持續、不間斷的動態監管,經常抓,抓經常,從根本上堵塞監管中的各種漏洞。強化安全生產督導,定期深入企業以及安全生產的重點領域、重要環節和重點部位監督排查,制定整改措施,加大安全生產執法力度,強化市、街道(鄉鎮)和社區(村)"三級”安全網絡建設,強化基層安監隊伍建設,確保各項安全生產政策措施落實到位,保證全過程完成各項指標;
(五)、全方位采取監管措施。要按照職責分工,落實安全生產監管和整改責任制,對所轄各個單位、各個場所、各個場合,定期進行檢查和督查,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整改,保證人員、時間、措施、效果"四落實"。要建立市、街道(鄉鎮)、社區(村)"三級"安全監管網絡和"上下交織,內外相聯"的預防網絡,完善"人人肩上有責任,人人都要抓安全"的責任機制,形成"人人想安全、事事保安全"的良好氛圍。
三、著眼長遠,建立安全生產綜合監管長效機制
建立安全生產綜合監管長效工作機制,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工作協調,信息溝通和配合聯動,提升安全生產綜合監管水平,是確保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
(一)、要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加強與相關部門的連續,定期召開聯席會議,通報安全生產情況,研究交流工作;
(二)、要建立聯合執法檢查制度。每年的“五一”、“十一”、“元旦”、“春節”等重要節慶日、“安全生產月”以及其它重要時機和季節,要組織安監、公安、交通、行政執法、質監,工商等相關部門進行聯合執法大檢查,徹底查隱患、抓整改;
(三)、要建立工作通報制度。要每月一總結一通報本地區的安全生產工作情況,并部署下一步的安全生產工作;
(四)、要建立報告備案制度。各相關部門發生的企事業單位輕傷以上職工傷亡事故和火災、道路交通、海洋與漁業、特種設備、學校安全、食品衛生、雷擊、風瀑潮、地質災害等方面的事故以及其它有重大影響的事故必須及時準確地上報,并登記備案;
(五)、要建立監督檢查制度。要定期監督檢查貫徹落實各級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安全生產各項工作措施的部署、安全隱患的整改、安全生產全員責任制的落實等情況,并予以通報,對典型的安全生產違法行為案例,要通過新聞媒體、網絡等途徑予以曝光;
(六)、要建立綜合分析制度。市、鎮要定期分析一次重點行業和領域的安全工作形勢,并形成綜合分析報告;
(七)、要建立安全生產警示談話制度。對存在安全生產重大隱患或發生死亡事故的單位,按照隸屬關系,分別由政府領導或行業主管部門負責人與其主要負責人談話,對其進行批評教育,指出問題,限期糾正。
四、建立完善“四個機制”,促進安全生產工作向縱深發展
安全生產工作的目標責任管理機制、綜合監管長效機制、安全評估和預評價機制、部門聯動機制是管根本、管長遠的系統工程,是促進安全生產工作向縱深發展的根本保證,必須盡快建立和完善。
(一)、要細化標準。根據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條例,進一步制定、規范和完善與之相配套的更具體的操作辦法,便于在執法中操作和執行。只有結合實際工作,進一步深化、細化法律和條例,建立完善目標責任管理機制、綜合監管長效機制、安全評估和預評價機制、部門聯動機制的實施細則和辦法,才能不斷鞏固安全生產工作的成果,促進安全生產工作向縱深發展;
(二)、要抓好安全質量標準化建設。按照《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國發〔2004〕2號)要求,切實加強基層和基礎“雙基”工作,強化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促使各類企業加強安全質量工作,建立起自我約束、持續改進的安全生產長效機制,提高企業本質安全水平,要精心籌劃《建設標準》和《實施辦法》,安全質量標準化建設要與深入貫徹《安全生產法》結合起來,與深化安全生產專項整治結合起來,與實施“科技興安”戰略結合起來,同步推進,充分發揮“四個機制”的作用,樹立樣板,摸索經驗。通過標準化建設,探索依法管安、依法治安和安全生產工作內在的規律;解決影響安全生產穩定、健康發展的問題,形成提高安全生產水平的制度和措施;
(三)、要搞好宣傳。要發揮“四個機制”的作用,促進安全生產工作的深入發展。運用標準化建設的成果,大張旗鼓地學習宣傳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條例、《建設標準》和《實施辦法》,大力宣傳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宣傳安全生產工作面臨的形勢任務,強化安全質量意識,大力宣傳安全生產工作的先進典型,真正把“四個機制”運用到安全生產工作的各個方面,各個層次,發揮作用,取得成效。
- 上一篇:會計基礎工作分析論文
- 下一篇: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