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綠化發展和存在問題思考

時間:2022-07-22 09:10:00

導語:園林綠化發展和存在問題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園林綠化發展和存在問題思考

21世紀是綠色環保世紀,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園林綠化作為城市環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愈益受到更多的關注,園林綠化水平已成為衡量一個城市文明程度的標準之一。要建設最適宜人類居住花園城市,園林綠化建設能否有所突破更具有重要意義。現按照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教育要求,緊緊圍繞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此次學習活動為契機,在進行相應的調研后,對麗江園林綠化發展和存在問題作探討。

一、園林綠化現狀

近年來,我區經濟快速發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日新月異,綠化投入日益加大,城市綠化建設以點、線、面有機結合為原則,以種植樹木為主,努力建成總量適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樣、景觀優美的城市綠地。我區現有綠地面積444.7萬平方米(含水面),綠地率29.1%,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3平方米,在綠地總量中:公共綠地面積1019205平方米,水面積601649平方米,綠化樹苗品種以滇樸、雪松、小白楊、香樟、石楠、五角楓、桂花、櫻花、冬青、黃楊等灌木為主。

二、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綠化品位尚待進一步提高。

1、缺少考慮園林精品對綠化的作用,缺乏標志性綠地。

在主要的公路、水路、民航交通要道視線聚集點,缺少突出綠化的重心,缺少讓人印象深刻的景觀效果,如進城入口處等重點地段缺乏既有特色又有園林藝術感染力的園林綠化作品。在城區的公共、街頭綠地缺少園林精品,使人感覺綠地就是覆綠,缺少人在綠地中活動的參與,綠地少了靈氣。

2、綠化的生態性還欠考慮。

近年來,綠地面積雖不斷增長,但與毗鄰的城市相比,還有差距。大面積的草坪、廣場,在一定程度上是提升了城市的品位,改善了城市形象,但城市綠化作為一項基礎性建設,綠地質量和生態效益才是根本。對植物與植物之間的生克關系,植物與人類、昆蟲及其他動物、微生物之間的關系還欠考慮。在具體綠化實施中強調了色塊、草坪、大樹個體、規則的行道樹,缺少重視植物間的相互搭配、互相依偎的群體美。

3、幾個問題還有待探討形成共識。如本土樹種培育和種植,引進花卉樹種與當地樹種的協調問題,大樹移栽進城的適度問題,果樹進城的合理性問題,植物品種反季節移栽的適量問題等。

(二)綠化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還需加強。

近年來園林綠化行業日益發展,園林綠化專業缺乏有經驗、高水平的綜合性技術人才已成為制約園林綠化行業發展,特別是隨著麗江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綠化投入日益加大,尤其需要加強設計人才隊伍。同時目前養護一線工人沒有經過系統的學習,部分養護工人雖有一定的經驗,但專業知識欠缺,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園林綠化的發展,使園林養護水平難以提高,影響了城市綠地的質量及植物的成活率。

(三)綠化建設過程激勵機制還有待健全完善。

園林綠化缺少規范的管理制度,缺乏對綠化作品的設計和施工評選。在招投標階段,現有綠化工程套用建筑工程模式,而相對于綠化工程的特殊性,達不到設計意圖。

(四)市民愛綠、護綠意識有待提高。

在城區,亂占、亂踩綠地現象比較嚴重,也常發生采摘公共花卉事件,影響了我區對外形象,也直接降低了綠化成活率。同時,市民愛綠、護綠意識有待提高。

三、對麗江園林綠化發展問題的一些思考

(一)要規劃建綠,嚴肅管制,營造具有特色的城市綠化個性。

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要嚴格按規劃建綠,根據自然條件和人文特點,營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綠化風貌,著重體現城市歷史文化特色。同時,在綠化植物選擇上,要全面分析麗江的氣候、植被、物種、土壤ph值等條件和特點,優先發展喬木,多種樹,優先培育和種植區域適應性強、能體現本地特色的樹木和花草種類。

(二)要繼續加大投入,確保綠化建設資金的需要。

1、在城市建設計劃中,繼續加大綠化建設資金投入,保證城區綠化建設的需要。

2、城市各類建設項目都應將綠化費用納入投資預算,并按規定建設綠地。對新建工程項目,嚴格執行綠化審批、驗收制度。

3、對不能按要求建設綠地或建設綠地面積未達到標準的單位,要依照城市綠化法規有關規定,責令其補建并達到規定面積,確保綠化建設。

4、加強對義務植樹的宣傳力度,通過推出對城市公共綠地、樹苗的認養等方法形式,增強全民綠化的意識;提高群眾的環境意識,加快單位庭院、居住區綠地園林化建設,要在全區廣泛開展“綠化達標單位”、“花園式單位”的評選活動,開展全民創建活動。

(三)要實行科學種綠,提高專業技術水平。

城市園林是門綜合藝術,它涉及園藝、建筑、規劃以及文化、歷史、藝術等多門學科內容,要提高城市綠化水平,無論是規劃設計、工程施工,還是選種育苗、栽培管護,都必須重視和依靠科學技術。

1、要積極探索綠化建設的先進技術和適用方法,科學配置植物,學習、借鑒國內外先進城市的成功做法,建設一批高水平、具特色的城市綠化工程。

綠地建設要上檔次,以生態效應和觀賞性相結合,不但要有一般綠地的生態功能,還應具有一定觀賞性和居民休閑、游玩等綜合性功能。以景觀學、生態學、植物學、經濟學理論為指導,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和條件,采取一定的技術措施,構建以喬木為骨架、以木本植物為主體、以生物多樣性為基礎、同時合理配置廊、橋、亭等園林建筑,形成多層次、多功能、穩定的生態系統和旅游景點。

一個優秀的園林作品取決于園林綠化施工后形成的包括地形、水體、園林建筑精品等景觀在內的生物生息環境的優劣,而不是單純的植物種類與品種展現。所以綠地建設要保持植物的多樣性,又要根據各種植物的不同生物學特性和環境的適應性科學地進行配置,充分利用鄉土樹種,結合不同植物種類合理搭配,利用不同植物的色相差異產生“春花、夏綠、秋彩、冬暖”的效果。

2、加強園林綠化人才建設,引進激勵機制,提高專業技術水平。

城市園林建設離不開園林專業人才建設,不僅要注意引進城市綠化高層次專業人才,調整現有隊伍的專業和知識結構,以適應新形勢要求,還要著眼于搞好現有干部職工技術培訓和知識更新,提高隊伍素質。

3、養護管理。

“三分種七分養”。一個優秀的園林綠化作品,除了有一個高水平的施工隊伍,還需要一支高素質的養護隊伍,更需要必要的資金投入。在綠化工程施工過程中要嚴把技術關,加強人員管理與技術管理,從而保證綠化質量水平,同時做好綠化養護工作。按有關國家規范,努力做好綠化養護工作,加大對養護工作的重視及投入,提高養護科學技術含量,保證樹木的成活率和良好的生長狀況。

綠化施工必須嚴格按照設計圖紙,種植地形應按豎向設計平整場地,整理地形。要對樹木質量進行控制,主干道、廣場、公園、單位附屬綠地主干道(含中心綠地)等綠地要求主干挺直,枝葉茂密,層次分明,冠形均勻,土球符合要求,根系完整。

(四)要進一步加強依法治綠,創造全民愛綠、護綠的大環境。

根據《城市綠化條例》明確規定,“城市綠化工程的施工,應當委托持有相應資格證書的單位承擔。綠化工程竣工后,應當經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該工程的主管部門驗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1、要加強對綠化施工企業的管理。要通過日常檢查來控制工程安全與質量,提高施工企業自身綜合實力;在引導施工企業做大做強的同時,嚴格資質審批,加強企業管理。

2、要加大對城市公共綠地和環境綠化管理的執法力度。應制訂相應規定辦法,做到依法管理,對于隨意破壞、占用公共綠地,破壞環境綠化的單位和個人給以重罰,提高全民護綠的意識。

(五)要發展與保護相結合,生態優先,加快苗木基地建設。

我區在實施綠化工程中,大部分苗木都要從外地調入,這不但影響到工程的施工成本,還影響到苗木的生長和成活。麗江豐富的鄉土樹種都可作為園林工程用苗,因此,加快生產綠地和優質苗木基地建設,不但可以為我區創建花園城市提供優質的苗木,又可成為農村的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在新城土地資源緊缺的情況下,苗木基地作為一個生態綠帶,也不失為一個新的綠化途徑。同時在一個新的項目開始時,要對現有環境作深入的調研,盡可能保持原有適地環境,在保護自然生態的前提下,進一步實施高水準園林工程的建設,多建設少破壞,大力發展苗圃基地。

當前,我區要如何創建國家級園林城市。使麗江城市綠化更上一個臺階,任重而道遠。我們應牢牢抓住這個機遇,發揮麗江本身的獨特優勢,注重提高綠地的生態效益,降低綠化養護成本;重視滿足人的需求,提高和發掘園林綠化的生態效應和人文色彩,全面建設發展城市綠化。同時要積極推動全社會力量關心與參與園林綠化建設。在愛護樹木花草、城市綠地的同時,進一步完善相應的保障機制,促進城市園林化進程。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在經歷從綠化、美化、多樣化、藝術化的過程后,麗江會成為中國具魅力的綠色花園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