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稅部門效能建設調研報告
時間:2022-09-03 01:00:00
導語:地稅部門效能建設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新世紀后,我國經濟的發展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漫延,稅收工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作為地方財政收入主要組織者的地稅部門,既要嚴格執行國家的各項稅收政策,又要服從和服務于當地社會經濟發展大局。地稅機構成立以來,由于地稅干部職工辛勤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但是,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地稅部門效能建設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筆者通過對當前地稅部門工作效能方面的調查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機關作風方面存在問題
一是安于現狀,得過且過。有不少機關干部無爭創一流的勇氣,也無有所作為的信心,更無敢闖敢干、改革創新的激情。工作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暮氣沉沉,馬馬虎虎,老生常談,應付了事;有的習慣于單憑主觀意志辦事,盲目蠻干,隨意性和片面性嚴重;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不少地稅機關干部習慣于四平八穩、按部就班、平均主義的生活方式,缺乏應有的危機感、銳意進取的激情和敢想敢干的勇氣,困難挫折面前抱怨多,“等、靠、要”思想嚴重。
二是學風不濃,不求上進。有的機關干部理論水平不高,業務知識生疏但又不用心汲取知識,夜郎自大,淺嘗輒止,特別是喜歡照搬照抄,照本宣科;有的對理論學習采取實用主義態度,學習不系統,學用脫節;有的對學習敷衍了事,學習不主動,更有甚者弄虛作假,平時不加強學習,需要有關文章材料直接從網上下載一交了事。
三是作風飄浮,落實不力。有的機關干部在工作中就事論事、就稅收抓稅收,找不準位置,把不準重點,未能找準地稅工作服從服務于經濟建設的切入點;有的按領導的指示辦事,看上級的臉色行事,不能結合本地區、本單位實際情況提出新思路,工作缺乏創造性;有的陷于文山會海,簡單地以文件落實文件,以會議落實會議,以講話落實講話;有的甚至欺上瞞下、弄虛作假、虛報浮夸。
四是不愿下基層,調研不夠。當前不少機關干部脫離了機關與基層的緊密聯系,不少機關同志不愿意受基層的偏遠,清貧之苦,不愿意下基層,更有甚者公然叫囂“不派車、不給補助就不下鄉”;不關心基層同志的疾苦,高高在上,盛氣凌人,嚴重脫離實際。對待調研不是親自下去調查,而是下發通知,要求下面限時上報調研報告,然后呆在辦公室閉門“造車”,。即使下到基層也是聽匯報,不深入到第一線了解真實情況。久而久之,基層對于下派的調查研究任務也是馬馬虎虎,應付一下了事,甚至足不出戶,根本不開展調查,直接坐在辦公室憑想象寫出調研報告。
二、效能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是時間觀念差,效率不高。“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的道理人人都明白,可是在日常工作中卻存在種種不和諧的現象。例如開展一項活動,明確提出了分幾個階段,每個階段的具體時限、具體內容以及要達到什么要求等等。可是在落實過程中,總是能拖就拖,要拖到最后期限,才急急忙忙、草草了事。有時還要上面一而再,再而三地催促,才會慢蹭蹭地“完成任務”。
二是部門協作差,互相扯皮。一個機關一般都包括幾個不同的職能部門,各職能部門按照分工不同,都有相對獨立的功能,都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發揮著自己獨特的職能作用。但是,現實工作中有些工作不是一個部門就能獨立完成的,它有時需要幾個,甚至所有的部門密切配合、相互協調才能把工作完成。然而在日常工作中常會出現有利之事,只要是沾得上邊都要搶著干,凡是無利之事、麻煩事都避而遠之,無人過問,互相推諉、扯皮的怪現象。更有甚者故意抬杠,消極配合。
三是工作紀律性差,制度觀念不強。機關各職能部門職責不同,部門里的人員分工也不同,有的同志工作量相對來說多點,這樣免不了有些同志忙忙碌碌、加班加點,而有些同志幾天甚至一段時間均閑著,但他們不是利用這些時間來學習,給自己充充電,而是串崗聊天或外出辦私事,更有甚者工作時間內約幾人打牌、搓麻;雖然每天上下班均有嚴格的作息時間,可是遲到、早退、中間溜號是常有的事。
四是實行“陽光工資”,影響積極性。由于實行“陽光工資”取消津補貼。行政機關的收入分配是按職務高低、級別大小來計算,有其特殊的一面。有些同志職務高點、級別大點,收入分配上肯定就比別人多點,這樣免不了會造成多干的同志少拿,而少干的反而多得,勢必造成收入分配上的不公平,進而嚴重影響干部的工作積極性。
三、機關效能建設的對策
加強地稅機關作風建設,提高行政管理效能,是適應新形勢、新發展、新要求,樹立地稅部門良好形象的具體行動;是迎接新挑戰、營造新優勢的重要措施。我們認為加強地稅機關效能建設,提高稅務行政管理效能,當前應注意解決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上下功夫,用先進思想教育人。
思想政治工作,說到底,就是針對人們思想中的種種疑惑、矛盾,通過宣傳科學、正確的道理,幫助人們解開思想上的疙瘩,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積極的姿態投入生活和工作,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多變性、差異性明顯增加,正確的思想與錯誤的思想相互交織,進步的觀念與落后的觀念相互影響。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引導人們分清正確與謬誤、文明與愚昧,真善美與假惡丑。要緊密結合機關干部的思想實際,把做好干部職工思想工作與幫助干部職工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既講道理又辦實事,切忌形式主義、教條主義和簡單生硬的做法,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工作,切實把干部職工的積極性引導好,保護好,發揮好。尤其要突出樹立井岡山精神,以井岡山精神弘揚人,彭舞人、激勱人。
二、要在職業道德教育上下功夫,用崇高的事業激勵人。
要在本職工作中創造出一流業績,必須具備一流的職業道德,這是一個人的職業態度,工作目的、事業心、責任心和勞動積極性的綜合體現,也是提高干部職工素質的重要內容。要結合單位實際,有的放矢地開展寓教于樂的職業道德教育活動,增強吸引力,不斷提高干部職工的職業道德素質。一是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聘請勞模做愛崗敬業報告、組織實地參觀考察學習,增強教育的真實感。二是組織開展“向勞模學習,奉獻在崗位”活動,通過收看錄相片、集中學習討論等方式,強化職業道德觀念,激發干部職工的工作熱情。用先進模范人物,特別是用身邊的立足本職、埋頭苦干、無私奉獻的典型,影響和帶動干部職工比干勁、講奉獻、扎扎實實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以實際行動樹立良好的公仆形象。三是用工作成績鞭策干部,定期組織廣大干部反思自己參加工作以來的成長經歷,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成績、得到了哪些提高和存在哪些不足,引導大家立足本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重在工作,重在苦干,重在落實,在本職工作崗位上有所作為。四是組織開展有益于干部職工身心健康的文娛活動,組織觀看反映黨和國家歷史、共產黨員堅持黨性原則,無私奉獻等題材的影片,組織舉辦歌詠比賽、演講比賽、知識競賽、體育比賽等聯誼活動,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增進大家的身心健康,使干部職工在工作之余感受到快樂,在快樂中鼓足工作干勁,從而更加珍惜和熱愛本職工作,立足本職崗位建功立業。
三、要在提高服務意識上下功夫,用“優質高效”鞭策人。
干部職工要把服務中心、服務大局、服務基層、服務納稅人融入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就必須真抓實干,力戒形式主義,防止做表面文章;必須端正態度,克服門難進、話難聽、臉難看、事難辦的衙門作風;必須強化責任制,克服扯皮作風;必須提高工作效率,克服拖拉現象,這樣才能按照“三個服務”的要求,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完善服務體系、改進服務方式、規范服務行為、創新服務載體、優化服務環境。進一步認清自身思想上、工作上、作風上存在的問題和差距,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自我加壓,趕超先進,始終保持“爭一流”的精神狀態,促使各項工作的全面提速,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打造服務型機關、服務型分局、服務型個人。
四、要在樹立良好的學習風氣上下功夫,用“一流素質”武裝人。
學習的首要問題是樹立良好的學習的觀念。“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就是我們解決學習觀念的一把金鑰匙。學習工作化就是對學習上的疑惑,要在工作中尋找答案。工作學習化就是對工作中的不足,在學習上查找差距。一是要營造一種人人愛學習的良好氛圍。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講的客觀環境的影響。如果一個部門沒有學習之風,就不能成為真正的“學習型部門”。二是要形成保證和推動學習的激勵機制,從精神和物質方面對學習給予一定的獎勵,鼓勵干部職工通過學習,取得國家級的專業資格等,從而提高文化水平、學歷水平、,提高干部的綜合素質。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僅僅是風氣的問題。需要一個有利于人的全面發展、有利于統一和協調的學習體制和長效機制來保障。必須讓人力資源這個概念成為每一個干部職工的意識和理念,積極引導干部職工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增強政治理論素養、業務工作能力和服務納稅人的本領,逐步打造“學習型機關、學習型部門、學習型個人”。
五、要在加強機關日常內務管理上下功夫,用規章制度管理人。
加強機關作風建設,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強化機關日常內務管理。一是嚴格考勤制度,要求全體干部職工必須做到按時上下班,遇事請假,外出先請示等規章制度。采取“明查暗訪”的形式對干部職工上下班、工作在位、服務態度、辦事效率、著裝等情況進行不定期“暗訪”督查。二是地稅機關干部掛牌上崗。為地稅機關干部訂做胸牌、工作牌,上面應包括本人近期照片、姓名、崗位、具體負責的事項等內容。全體地稅機關干部上班時間必須掛胸牌,辦公桌放工作牌,主動接受群眾監督。三是公布辦事指南。在辦公樓顯要位置設立辦事指南,公布地稅機關各股、室職能和股、室負責人姓名、辦公室房號、電話號碼和手機號碼;設立留言欄,以便來訪或來辦事人員留言。四是實行政務公開。按照省局《關于進一步推進政務公開工作實施意見》,凡是不屬保密的事項,應向社會公布相關政策、辦事程序以及辦理結果。五是強化多調研、少開會、少發文制度。規定機關干部每人每年深入企業、基層調查研究時間,每人提交一定數量有份量的調查報告或解決問題的書面建議。可開可不開的會堅決不開,盡量縮短會議時間;盡可能減少文件數量,不該發的文堅決不發。六是健全信訪接待制度。進一步健全機關領導接待日制度;對上級批轉的重要查辦件要在規定限期內辦結;對重要的來信來訪,股、室負責人親自接待處理,詳細聽取意見和建議,耐心做好宣傳、解釋工作。七是明確審批答復時限。對屬于審批、審核、核準事項應在有關規定的時間內辦結;對于上級沒有明確規定的,各部門要根據正常情況下時限需要限定辦理期限。八是建立信息制度。及時國家出臺的稅收政策法規,解答社會和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建立投訴網站,接受納稅人的投訴,并及時反饋處理意見。
六、要在落實和監督上下功夫,用嚴明的紀律約束人。
有了好的機制,關鍵是要抓落實。一方面要明確職責,合理分工,將責任目標細化、量化到人。目標責任界定不清,就容易產生扯皮現象,造成工作上的失誤或漏洞。因此,科學合理地設置績效考核指標,考核內容和考核標準是關鍵。堅持績效指標制定的高標準和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原則,能量化的盡量量化,不能量化的不搞簡單化,提出定性要求,做到具體、明確,減少伸縮性和不確定性。做到單位績效指標眾人清,個人績效指標人人明,處處有任務,人人有指標,個個抓落實,以實現利益互動,風險共擔。在抓好落實的同時要充分發揮監督機制的作用。監督包括內部監督與外部監督。首先要制定和完善各種工作、廉政等方面的紀律制度。可以通過干部之間定期或不定期的“背靠背”方式互相測評等方式來發揮內部監督機制作用;還可以向社會各界發放不記名的征示意見函等形式來發揮外界的監督作用。對反映出來的問題經查屬實,應嚴格按照有關紀律給予處罰,做到罰一儆百。
加強地稅機關作風建設,提高稅務行政管理效能是一項系統工程,要結合實際,突出重點,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從體制上、機制上解決在有些部門、有的干部中存在的“飽食終日,無所用心,不思進取”、“好說空話,不負責任,不守信用”、“辦事拖拉,不講效率,人浮于事”、“圖形式,走過場,沽名釣譽”等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問題;認真查找存在的問題,落實整改措施,這樣才能不斷強化地稅機關作風建設,使稅務行政管理效能得到進一步提高。
- 上一篇:車隊管理改革調研報告
- 下一篇:鄉鎮企業黨建工作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