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原創:企業用工情況的調研報告
時間:2022-09-25 01:01:00
導語:獨家原創:企業用工情況的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由于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20**下半年我市很多企業經營困難,隨之出現了明顯的民工返鄉現象,隨著經濟有恢復的跡象,企業用工情況逐漸有所好轉。為了解浙江XX市2009年企業用工的情況,更好地為政府的科學決策提供參考依據,市勞動保障局組織人員于2009年6月在市范圍內的8個鎮鄉企業就企業用工情況進行了調研。
一、當前XX市企業用工基本狀況
1、企業用工現狀
據統計,截止2009年6月份被調查的XX家企業職工總數XX人。其中,普工XX人,中高級管理人員XX人。主要分布在以紡織、服裝、化工為主的勞動密集型企業,以及木竹制品、金屬加工、食品加工等行業。
2、企業職工社會保險參保情況
截止今年6月底,被調查的企業職工中,參加養老保險XX人,醫療保險XX人,失業保險XX人、工傷保險XX人,生育保險XX人,參保率分別為XX%、XX%、XX%、XX%、XX%。這五個險種中,工傷保險履蓋面較廣,參保率較高,而其它四個險種參保率非常低。就我市看,社會保險參保率高的企業有XX、XX等XX家企業,而其它企業社會保險參保率都很低。
3、企業職工勞動量和工資待遇狀況
企業職工每天工作時間大多在8-10個小時,一些企業為了趕訂單,日工作時間將超過12個小時,普工的月工資一般都在XX元之間,技術要求較高的崗位,月工資可達XX元。但有部分企業職工平均工資還略高出全國同行業的職工工資標準。
4、勞動合同簽訂情況
所調查企業在職職工XX人,有簽訂勞動合同職工XX人,其中,企業直接同招聘工人簽訂勞務合同XX人,通過市勞務派遣公司與派遣職工簽訂合同XX人。勞動合同基本上是一年一訂,部分企業也有一定三年的用工合同。從總體上看創辦企業時間短,生產不太穩定和生產季節性強的企業以及流動性大的工作崗位,勞動合同簽訂率都很低,給企業用工帶來更大困難。
5、用工年齡構成
調查資料顯示,企業現有從業人員平均年齡為XX歲,35歲以下的人員占從業人員總數的一半以上。這說明我市工業企業的從業人員以青壯年為主,部分50歲以上人員憑著自己過硬的技術和豐富的工作經驗仍在企業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6、用工來源構成
在被調查的工業企業從業人員中,來自本市的XX人,占XX%;來自本市市外的XX人,占XX%;來自省內市外XX人,占XX%;來自省外的XX人,占XX%。由此可見,我市工業企業從業人員中,本市以外的外來人員人數超過了來自本市的人數,尤其是外省勞動力來我市就業的比例已相當高。
二、企業用工短缺情況及存在問題
(一)企業用工短缺情況
今年我市部分企業不同程度地出現了用工難問題,較為嚴重的是紡織服裝、餐飲服務、制造加工等勞動密集型企業。市勞動部門抽樣調查了XX家企業,發現了有XX家企業缺工,占被調查企業的XX%,共缺工XX人,按行業統計分別為:紡織服裝類企業XX人,服務類企業XX人,制造加工類企業XX人,其它企業XX人。調查中還發現,部分新投產企業用工難問題更為突出,個別企業用工缺口在XX以上。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用工缺口相對較小,但形勢也不容樂觀,以往是技工和熟練工缺乏,現在發展到連普工也缺乏,如縫紉工、擋車工、普通操作工、電子裝配工等,特別是女操作工緊缺。據調查統計,目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共缺工XX人,其中紡織服裝類企業XX人,建材、礦產類企業XX人,機電類企業XX人,貼花、印刷類企業XX人。調查統計的用工缺口中女工占XX%。
(二)企業用工存在問題
一是招工難。許多企業用工信息后無人問津,有的企業用工招聘會,全場共提供數千個就業崗位,但進場求職者不多,而錄用后真正到企業上班的更是寥寥無幾。由于招工難,特別是招不到足夠的熟練工,公司新的生產線不敢上,一些大訂單白白流失了,影響其生存與發展。如XX企業要招500人,且工資在1500——3000元,卻只招了100多人。
二是留人難。部分企業員工技術熟練后,為了追求更高的工資待遇,往往很快跳槽外流,由于人員跳槽流動頻繁,員工隊伍難穩定,加大了招工頻率,造成企業用工惡性循環。
三是季節性用工矛盾突出。我市許多鄉鎮企業的工人大多數是“半工半農”的當地農民工,他們農閑時到企業做工,農忙時節回家務農,造成企業季節性用工短缺。如XX、XX、XX等制衣企業在農忙時節有訂單卻無法生產,只得出售訂單。
三、企業用工難原因分析
透視我市企業用工短缺現狀,從宏觀和微觀上分析其用工短缺產生的深層次原因,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市20**年下半年一些企業訂單大幅縮水,以致不得不忍痛裁員
20**年底大批的四川籍民工辦理社保退保手續,返鄉重建家園,導致09年四川籍員工很少。這是造成用工短缺的主要原因。
(二)國家為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
出臺了一系列刺激經濟發展的措施,特別是由于中央高度重視“三農”問題,相繼出臺取消農業稅等重大政策,農產品價格的上漲,增強了外來民工務農的信心,同時我市的多數企業工資水平多年來始終保持在低水平徘徊的局面,而內地一些企業工資水平在不斷增長,以及用工不規范,員工權益難以保障等原因,極度大地損傷和削弱了外地農民外出務工的積極性。
(三)從我市實際情況分析,本地勞動力不足,結構性矛盾嚴重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
近年來,我市大力發展XX產業,很多企業相繼落戶我市,大量失業人員實現了就業再就業,城鄉閑散勞動力逐年迅速減少,實現了經濟增長與擴大就業的良性互動,但也導致了我市本地勞動力有效供給嚴重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企業用工緊缺。
同時我市大力培育發展XX產業,XX企業呈現飛速發展態勢。截止09年底,全市共有XX企業XX家,相對固定職工XX萬余人,今后對技術技能工人的需求量持續增大。而我市目前可提供的人力資源中適合XX企業技能要求的極少,勞動力低技能素質與企業對技術技能工人的高需求所產生的技能性矛盾是就業結構性矛盾的主要特點。這種結構性矛盾在今后幾年內將會更加嚴重。
(四)勞動供求錯位,加劇了招工難矛盾
一是性別供求嚴重失衡。用人單位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對男女工的需求嚴重偏離市場供給,男女需求比例高達1:4,而根據今年第二季度勞動力市場供求狀況統計,男女求職比例為53:47。二是企業對勞動力的年齡要求脫離實際。用人單位招用勞動力的年齡要求絕大多數集中在18-34歲,尤其是25歲以下的,愿意招收35歲以上技術工人的企業也只占11.9%,而市場上能提供的技術工人年齡很大部分是35歲以上。三是用人單位招聘手段落后,與勞動力市場脫節。不少企業沿用的招聘手段仍以“以老帶新”、廠門口貼招工啟事為主,造成信息面窄,招聘效果較差。
(五)部分企業用工不規范,工資、保險等待遇偏低
一些企業仍維持原來的員工理念,沒有看到新生代的農民工有更強的權益意識,對勞動條件、工資福利待遇、工作環境有更高的要求。一是勞動合同簽訂率偏低,造成職工流動加大,勞資雙方難以實現穩定用工。就本市企業之間也時常存在相互挖取熟練工和技術工,這種無序流動,不僅影響企業的生產,而且還出現社會不穩定因素;二是工資、福利待遇不高,普工工資不穩定僅有800-1000元,個別企業旺季工資1000-1200元,淡季月工資只有500-600元,工資隨意性大,員工難以生存;三是很多企業對職工的社會保險沒有跟上,即使有保險,也只側重工傷保險,而失業保險、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相對滯后;四是工作時間較長,特別是服裝加工企業,為了趕訂單,每天一般都在10-12小時,由于企業是按件計酬,基本沒有加班工資和節假日加班補助,以犧牲員工健康為代價,換取經濟效益;五是不太注重對員工整體素質的培訓,造成職工普遍存在干一天活,賺一天工資的短期思想,要形成我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的氛圍,還需要走很長的路。
(六)在政府方面,勞動力市場建設和就業服務做得不夠
民間職業中介機構數量少、業務范圍窄,基本上都是在為第三產業介紹員工。我市勞動力市場場地偏小,鄉鎮、社區的基層勞動就業服務機構不健全,就業服務難以延伸到城鄉廣大求職者。企業招工信息渠道不暢,勞動者就業信息閉塞,勞動力市場供、求信息脫節,造成企業招工難、勞動者就業難。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招工渠道來看,勞務市場介紹用工僅占XX%,說明我市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為企業招工服務的主渠道作用還沒有得到有效發揮。
四、對策與建議
當前,XX又處于一個新的發展時期,我市應以更大的氣魄和力度培育大產業、構建大園區、促進大發展,未來企業用工矛盾將進一步凸顯。
一是用工需求量將越來越大
目前有XX家企業將陸續建成投產,需新招員工XX多人,另外大部分企業陸續復工。預計到年末,我市新增用工需求量將在XX萬人以上。
二是勞動力市場競爭將越來越激烈
由于我市附近市市工業發展勢頭迅猛,我市企業用工將面臨沿海發達地區和西部發展地區的雙重競爭壓力。
三是隨著技術創新改造的加快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企業對勞動者素質的要求將越來越高
四、建議市委市政府未雨綢繆,提前應對,采取切實措施解決企業用工難問題
(一)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滿足企業對技能型人員的需求
一是充分發揮我縣每年XX萬未能升學的初高中畢業生的作用,對他們組織投資小、見效快、受益面廣的中短期職業技能培訓,既滿足近期企業生產用工需要,也加大勞動力開發就業,有效的解決部分企業普通技工缺口問題。二是切實搞好技工學校教育,加大技能型人才培養力度,從根本上解決我縣技術工人特別是高技能型人才短缺的問題。三是加強與企業的溝通,加強以勞動保障部門培訓中心為基礎的勞動力培訓基地建設,通過基地式運作,訂單式培訓,提高培訓后就業率。
(二)積極引導,幫助企業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1、提高工資待遇,增加用工吸引力。引進外來勞動力,解決招工難關鍵是提高職工工資待遇。因此,要引導企業認清長三角及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勞動力價格不斷上升的客觀現實和發展趨勢。要根據周邊勞動力市場工資指導價位,及時調整職工工資,盡量接近甚至超過周邊地區的薪酬水平,有條件的企業可實行職工工齡補貼,年終福利獎金等措施,進一步增強企業用工吸引力。
2、保障民工合法權益。要幫助企業理性地審視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的關系,改變短期用工行為,及時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按時足額發放工資,改善生產和生活條件,保障和維護員工合法正當權益,進一步構筑和諧的勞動關系。
3、調整用工條件,適當降低在年齡、性別、技能、經驗等方面要求,擴大用工范圍。季節性較強的企業要根據生產特點,合理制定全年用工計劃,避免企業在生產淡季時民工大批跳槽,減少員工流失。
4、重視精神文化建設。要引導企業對員工實行人性化關愛和貼心式管理,真誠善待員工,逐步開設“民工之家”,豐富民工的業余文化生活,通過定期開展各項文體活動、生日送蛋糕、生病探望、節日祝賀等形式,千方百計滿足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提高企業凝聚力、向心力,增強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對外來民工的素質培養、崗位發展及提級提升要與本地員工一視同仁。在用工管理上做到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和事業留人,努力構建良好的和諧勞動環境。
(三)實施“就地就業”工程,使勞動力資源為家鄉所用
1、調整就業政策和工作重心
將引導勞動者就地就業、吸引外出務工人員及大學生返鄉就業,作為當前就業工作的首要任務。適當控制勞務輸出,減少勞動力外流,在勞動力資源配置上優先滿足本地企業用工需要。制訂獎勵政策,鼓勵職技校畢業生在縣內企業就業,并按為本地企業輸送畢業生人數給予職技校一定的獎勵;對職業培訓定點單位以購買培訓成果的方式給予經費補貼,形成為本地企業用工服務的激勵機制。
2、積極為本地企業組織輸送勞動力
明確鄉鎮辦、村(社區)三級責任,將任務目標層層分解落實,形成勞動部門、鄉鎮辦、社區(村)齊心合力為本地企業組織輸送勞動力的局面。有關部門要進一步舉辦好一年一度的春季用工招聘會,在每年春節后用工高峰期,提前把招聘會的地點、時間等內容通知各鄉鎮辦、社區(村),并在市區各主要路口、火車站、長途汽車站等公共場所顯要位置以廣告牌、條幅等形式向社會廣泛宣傳,爭取更多的外出務工人員回流就業。企業也要積極鼓勵職工動員親朋好友來企業做工,對帶來工人的,按人數給予一定的獎勵。
(四)企業采取多種措施,努力化解招工難
建議企業通過發動山東、安徽等地員工跟老家親友聯系,以“外”引“外”化解招收新員工的難題,可以與不發達省市職業培訓學校達成合作意向,請對方代為培訓熟練員工,加與此同時加強與內地經營不善導致停產的企業聯系,讓對方把失業員工派遣到我縣工作;另外對于目前負荷較低的企業建議通過輪流上班的辦法留住外來員工,保證員工人人有事做,公司變三班倒為人人輪流上班,這一做法可留住員工,隨著出口訂單逐步恢復,公司不需為招工發愁了。
- 上一篇:信合員工心得演講稿
- 下一篇:獨家原創:公司半年財務工作會會議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