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部門科學發展觀活動調研報告

時間:2022-09-28 04:20:00

導語:計劃部門科學發展觀活動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計劃部門科學發展觀活動調研報告

計劃生育利導機制,是以人為本,實行激勵和制約相結合的機制,其內容是政府通過制定政策,采取獎勵、優惠優先、救助扶持、補充社會保障等手段,使實行計劃生育家庭得到諸多優惠、優待和照顧,使不符合法定條件而多生育子女的公民受到限制和制約,從而引導生育主體權衡利弊得失,主動自愿實行計劃生育。

一、建立計劃生育利導機制的必要性

計劃生育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出臺,計劃生育管理模式也逐漸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建立以“獎勵少生”為主要內容的利導機制成為形勢發展的迫切需要。

(一)建立利導機制是提高行政能力,營造誠信政府的需要。對實行計劃生育貧困家庭給予適當補償,即是黨和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根本大計,更是建立誠信政府的重要體現。當前我國群眾的生育需求主要以獲取經濟利益和養兒防老保障為目標,因此,政府的政策導向也應該從這一點出發,把利益導向擺在計劃生育工作的突出地位,建立和落實計劃生育政策推動機制,用利導機制調節利益分配關系,從制度和機制上為計劃生育家庭提供保障。目前國家正在實行的對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實行獎勵扶助,既能讓實行計劃生育的家庭得到利益,更在群眾中樹立了良好的政府誠信形象,群眾更加支持擁護政府的決策,提高了政府的執政能力。

(二)建立利導機制是引導群眾轉變婚育觀念的需要。由于受現實生產生活條件的限制以及相應社會保障機制不完善等因素的影響,一些實行計劃生育的家庭不但沒能實現“少生快富”的目標,個別的甚至成為新的弱勢群體。尤其是一些計劃生育家庭由于子女傷殘及家庭種種因素影響,陷入生活貧困,養老無著的狀況,成為困難群體。這部分人群的困難能否得到黨和政府的妥善解決直接影響目前尚在婚育期內的育齡夫婦的生育觀念,究竟是“多子多福”好還是“少生優生”好?,利導機制將起到一個較好的關鍵作用。

(三)建立利導機制是融洽干群關系,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在當前群眾的生育意愿與國家的生育政策還存在一定差距的情況下,如果只依靠強硬的行政手段和嚴厲的處罰措施來限制生育數量,降低生育水平,勢必會惡化黨群干群關系,給社會穩定帶來新的問題。尤其是在“樹立和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已成為時代要求的今天,建立計劃生育利導機制必須擺上重要的位置。讓計劃生育家庭“真正在政治上感到光榮,在經濟上得到實惠,在生活上獲得保障”。

二、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發展實際,不斷完善計劃生育利導機制

計劃生育利導機制的完善要和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結合起來,經濟狀況是利導機制的前提和基礎。

經過多年的工作實踐,結合現行法律法規的有關要求,我市初步建立了融獎勵、優先優惠、救助扶持、補充社會保障四位一體的計劃生育利導機制。

(一)完善獎勵政策。一是城鎮職工晚婚晚育享受晚婚晚育假期,二是獨生子女父母享受每月13元獎勵費,三是獨生子女父母退休后加發本人工資的5%,企業職工一次性發放30%的養老補助,四是自愿放棄二胎生育指標的育齡夫婦享受不低于1000元的獎勵,五是對農村部分實行計劃生育家庭實施獎勵扶助制度,六是有關育齡婦女享受四項手術免費,七是對農村晚婚晚育的育齡夫婦發放不低于100元的現金或物質獎勵,八是農村獨生子女入托,教育部門對其減免30%的入托費;義務教育階段,有經濟條件的村可報銷雜費,高中可報銷學費。獨生子女升入大學的由所在村委會發放不低于600元的一次性獎勵,九是農村獨生子女及父母就醫,免收掛號費,住院床位費減免50%,ct、彩超、核磁共振檢查費減免費30%。

(二)對計劃生育家庭實行優先優惠政策。一是組織、婦聯部門開展五好文明家庭、星級文明戶、好媳婦評先樹優活動中體現優先政策,同等條件下,獨生子女戶、晚婚晚育戶和實行計劃生育的家庭優先入選,二是民政部門在提供社會救濟時體現優惠,同等條件下,社會救濟款、物首先發放給獨生子女戶、晚婚晚育戶和雙女戶。其中,獨生子女家庭享受多出平常戶10%的救濟,農村自覺放棄二胎生育指標終身只要一個女孩的,享受多出平常戶20%的救濟,三是金融部門在安排生產經營貸款時體現優先。同等條件下,生產經營貸款優先發放給獨生子女戶、晚婚晚育戶和雙女戶,四是土地管理部門協調村(居)民委員會,在宅基地劃分方面體現優先優惠。同等條件下,獨生子女戶、雙女戶、晚婚晚育戶優先安排宅基地。

(三)對實行計劃生育困難家庭實行救助扶持政策。一是開展結對幫扶。每年年初,統一安排市直有關部門同計劃生育困難戶結成幫扶對子,各鎮(街道辦事處)也要同計劃生育困難戶結成幫扶對子,同時積極發揮黨員干部和農村致富能人的作用,吸引他們加入計生協會,在鼓勵他們做好計劃生育的同時,實行先富幫后富,帶動廣大計劃生育戶共同走向致富路。二是設立計劃生育公益金。市成立計劃生育公益金基金會,在市財政局設立專門賬戶,共籌集基金100萬元,基金來源采取市財政投入、社會、企業捐助及鄉鎮統籌的辦法解決。現已累計為15戶實行計劃生育的困難家庭發放救助金2萬余元。

(四)豐富和補充社會保障政策。積極建立計劃生育補充養老保險制度,對農村沒有參加養老保險的獨生子女父母,采取政府補一點、集體出一點、個人拿一點的辦法,逐步建立健全父母養老保險制度。目前我市已經在6個鎮(街道辦事處)12個村中開展了這項工作,累計投入保險金8萬余元,受益群眾38人。

在全市建立了統一的利導機制內容的基礎上,各鎮、街道辦事處在確保落實全市規定的政策之外,還結合各自經濟狀況創造性地制定了一些措施,如中云街道辦事處河頭源村對60歲以上實行計劃生育家庭的夫婦在落實國家獎勵扶助每年每人600元的基礎上,再增加600元,對14周歲以下的獨生子女學費、醫療費由村級給予一定比例的報銷,凡考入大中專院校的獨生子女一次獎勵3000元,畢業后幫助安排工作等,南關街道辦事處自籌資金10余萬元,為有特殊困難計劃生育家庭實施救助,營海鎮由鎮財政出資為新婚育齡夫婦免費健康查體等。

自實施利導機制以來,我市先后有971對育齡夫婦自愿放棄二孩生育指標,女性平均初育年齡較以前提高了0.8歲,育齡婦女綜合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且總體呈下降趨勢。

三、創新思路,抓好計劃生育利導機制的落實

落實計劃生育利導機制有兩個關鍵環節,一是利導機制的內容和標準要符合實際,二是資金籌集和落實渠道要暢通,經過幾年工作的實踐,我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抓好計劃生育利導機制的落實。

一是建立計劃生育利導機制領導責任制。計劃生育利導機制建設,涉及社會各部門,涉及到財力、人力、物力的投入,領導的作用至關重要,各級各部門的主要領導必須有正確的認識;要認識到計劃生育利導機制有利于縮小群眾生育意愿同國家政策要求之間的差距,有利于促進人們生育觀念的轉變,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在計劃生育工作中的重要體現,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通過層層建立領導責任制,把落實計劃生育利導機制作為落實人口和計劃生育責任目標的重要內容。

二是強化宣傳效果,切實發揮好利導機制的作用。通過調查發現,現行法律法規規定的利益導向措施和各地結合實際制定的具體獎勵優惠措施在廣大育齡群眾中的知曉度并不高,因為群眾的不了解導致利益導向的作用沒有真正發揮出來,因此要大張旗鼓地進行宣傳,利用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利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宣傳明白紙等形式,讓群眾了解實行計劃生育在政治上、經濟上能夠得到的好處和利益,與此同時,進一步加大對違法生育者的社會撫養費的征收力度,讓群眾知道多生孩子在經濟上應負有的法律責任,通過正反兩個方面的對比,引導群眾自覺轉變生育觀念,實行計劃生育,達到利益導向的作用。

三是建立制度化的公共投入機制。計劃生育利導機制的核心和關鍵是需要政府的財政投入,如何形成制度化的公共投入機制是計劃生育利導機制的保證。以落實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為例,稅費改革前,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主要靠鄉統籌、村提留解決,稅費改革后,這一經費來源渠道中斷,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無法落實,我市在多方調研的基礎上,提出由市財政直接從各鎮、街道辦事處財政轉移支付中扣除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的做法,實施兩年來,效果良好,保障了全市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的及時、足額落實。在這里制度化起了關鍵作用,因此,計劃生育利導機制必須建立制度化的公共投入機制。每年下半年,通過全面測算,列出下一年度在計劃生育利導機制方面所需的經費數額,報人大批準,設立計劃生育獎勵專戶,列入各級年度財政投入預算,分級按比例進行投入,以制度化、規范化的渠道落實計劃生育利導機制所需的資金,為計劃生育利導機制的全面落實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是建立監督機制,保證受益群眾的準確性。計劃生育利導機制的作用取決于獎勵扶助對象是否全面、客觀、公正。為保證這一制度客觀全面的落實,我們注意做好做細核查、公示、訪查三個環節的工作。一是市、鎮、村計生組織明確專人對擬受獎勵和扶助的對象進行分級逐一核查、把關,防止出現漏獎、錯獎現象;二是充分利用政務公開、公示等多種形式公開受益群眾的名單和獎勵扶助情況,接受社會的監督;三是組織社會監督員進行明查暗防,廣泛了解在落實利導政策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時改進。對在落實計劃生育利導政策中,弄虛作假的,根據情節,追究責任,對不符合享受利導政策規定的,堅決糾正,保證計劃生育利導機制的規范運轉,使廣大育齡群眾認識到要享受到獎勵優惠政策必須嚴格遵守計劃生育的管理規定,自覺實行晚婚晚育和少生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