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招工現場的調研報告
時間:2022-10-26 08:13:00
導語:企業招工現場的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今天按照上級要求,村里再次組織勞動力到萬旭電子參加企業招工會,我也去了現場。前次村里已經組織過13個人,這次又組織了7個人,6個女工、1個男工。各鄉鎮都組織人員到了現場,非常熱鬧。
為招商引資企業做好用工服務,是一項好的政策,對于吸引客商來投資的確是一個亮點。但這種政策落實下來,一級給一級下達任務,方式是否合理,是否過于簡單,起到的效果又能有多大,是值得思考的問題。或許很多問題,各級領導也很清楚,但我還是想談一下自己的見聞及思考。
以前在縣直機關的時候,每次看到這些招工活動,也會感到很鼓舞。我曾經做過一個網站專題,就是關于企業用工服務的,所以也以為這種用工服務真是宿遷地區的亮點。但現在下到基層,接觸第一線的情況,才知道很多事情不是那么簡單。
大招工作為縣委、縣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各級單位堅決落實到位是毋庸置疑的。這樣鄉鎮再將任務分解落實到村,通過一定的制約手段保證完成任務。但接下來,村里的勞動力情況如何,村里如何保證完成任務,便涉及形式與效果的問題。形式上,村里對鄉鎮下達的任務也是必須要完成的,但最后有多少人能去上班、能做多長時間,便是效果的問題。
實際上,小圩在家的勞動力很難找到,找到了也是有工作、有出路的。那么外出務工的人員,有多少愿意返鄉就業的。可以說,小圩很少,因為本地企業的待遇雖然宣傳說能達到一千三、四,但這是在加很多班、付出太多辛勞的基礎上才能實現的,相比于在外務工,本地企業的薪酬待遇還是沒有多少可比性,吸引力并不大。當然,也有少部分愿意返鄉就業的,我也接觸到過。這里主要存在工種供需分歧的矛盾。例如有個村民,在外面是做汽修工,想回本地也做類似的工種,但招工企業卻只能提供普通工。在招工現場,與村書記們交流,普遍都反映困難很大,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只能找一些人來湊數,這樣還要給人誤工費,包括往返幾次的車費,對村里也是一種負擔。
當然,我接觸到的只是一方面的情況。政府為企業提供用工服務,是一種提升投資軟環境的政策,是受到企業歡迎的,是能夠吸引客商來投資的,雖然最后招工的效果可能要與當初設想的打一些折扣,但肯定還是有一些效果的。我想的是,我們相關職能部門、相關配合部門是不是能夠多想一些辦法,著重從市場和經濟導向的角度來充分提升企業用工服務的效果,使我們可以以最小的代價來實現更好的目的。
此外,那些企業是不是也應該反思一下,你的待遇是否有足夠的吸引力來促使外出務工回流。9月底的時候,省政府辦公廳還剛剛做過一個調研,各地外企是采取怎樣措施面對當前的“用工荒”。我想,所有企業都是一樣。面對用工問題,你自身又采取了哪些改善員工待遇的措施。單純地依靠政府,政府單純地依靠行政命令,都是簡單的心理,簡單的做法,是治不了本的。現在是市場經濟,市場的東西最終還是要通過市場才能解決。
- 上一篇:糧食局儲備企業發展思考
- 下一篇:多頁動畫技術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