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及園區人才引進調研報告

時間:2022-12-16 05:23:00

導語:事業單位及園區人才引進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事業單位及園區人才引進調研報告

筆者通過對長虹、九洲、華豐、鐵騎力士等6戶國有和民營企業、市中心醫院、市三醫院、市中醫院、四0四醫院、市農科所、*農校等11個事業單位以及高新區、農科區、科創區3個園區人才引進工作情況進行調研,形成了本篇調研報告,旨在進一步促進我市人才引進工作,以此推動*科技城建設。

一、調研單位人才引進的基本情況及主要特點

所調研的20余個單位2000年以來共引進各類人才8381人,其中本科7085人、碩士313人、博士132人、博士后10人,留學歸國人員9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0人,通過柔性引進人才20人。調研單位的人才引進工作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注重引進高學歷、高層次和緊缺專業人才。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原有的人才遠遠不能滿足需要,加之市委、市政府“人才強市”戰略的全面推進,企事業單位和園區普遍通過大量引進人才增強發展力量。從所調研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園區2000年以來引進人才情況看(見表),本科、碩士、博士、留學歸國人員、高級專家等高學歷、高層次和緊缺專業人才已成為引進的主要對象。比如,長虹每年引進400余名本科生;華豐集團主要引進機械、模具、高分子等緊缺專業人才;九洲、新晨等企業由于技術和研發能力處于國內龍頭地位,引進的基本是行業內頂尖級人才;市中心醫院對一般專業的碩士和博士需求已趨于飽和,只選擇性地引進緊缺專業的高級人才;園區大量引進了留學歸國人員、博士后和享受國務院津貼專家。

二是制定了適合本單位特點的人才引進政策。絕大多數用人單位和園區從實際出發制定了適合自身特點的人才引進政策,來進一步加強本地本單位人才引進工作。如高新區先后制定了《引進人才暫行辦法》、《吸引留學歸國人員若干政策規定》、《吸引博士后若干政策規定》;市中心醫院先后制定了《人才引進實施辦法》及《引進學術學科帶頭人實施辦法》;市農科所也制定了《*農科所人才引進實施辦法》。這些辦法和措施集中體現在薪酬標準、安家費、住房、配偶調動、子女入學、戶口等內容上。比如長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規定,可為引進的博士后提供專家住宅樓一套,由工作站辦公室負責對外協調其子女入學等事宜,其配偶所學專業或工種符合長虹公司安置條件的,可安排臨時工作。中心醫院制定的人才引進辦法對引進的人才分類激勵,并根據不同類別的人員給予5000-20000元的安家費。

三是采取了符合自身特點的人才引進方式。從高校招聘畢業生是引進人才的主要渠道。九洲集團每年從電子科大等30多所重點高校招聘大學本科畢業生;華豐集團到大連理工、東北大學、哈工大等高校招聘大學生;長虹每年重點到華中地區高校開展校園招聘。僅2006年上半年,長虹招聘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的畢業生600余人,九洲300余人,職業技術學院20余人。在通過從高校招聘人才的同時,不少企事業單位還采用柔性引才的方式引進人才。如新晨集團針對汽車制造專業人才緊俏、單位引進人才存在經濟困難的實際,與西科大、西南交大、川工院等高校的汽車行業專家實行課題承包,課題完成后給付相應的報酬,平時只支付通訊、交通等少量的費用;財經學校為減少在編人員,減輕學校供養人員的壓力,通過編外聘請技術人員和教師50余人,按每節課12元付報酬。此外,長虹、光友等不少企業還利用獵頭公司引進一些急缺的頂級人才。園區主要將人才引進與產業化的項目結合。

四是引進人才在單位發揮作用比較明顯。引進人才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產生了積極的作用。四O四醫院引進的人才將一些科室,特別是一些瀕臨停止的學科帶動起來了。如從自貢引進的鐘渠碩士(主任醫師)將一直不景氣的耳鼻喉科搞得生機勃勃;廣元市的拔尖人才胡晉太被引進后,極大地提升和帶動了普外科水平。市中醫院現有90%的臨床科室主任都是引進的外地人才。東材集團通過引進日本的專家,僅聚酯漆的技術消化和性能改進一項就使該公司年銷售收入新增2億元,利潤400萬元,稅金245萬元。農科區結合產業項目引進28位博士,15位留學歸國人員創辦興辦企業25家,極大地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

五是經濟的快速發展急需大量引進人才。所調研的企事業單位和園區普遍反映,經濟的快速發展對人才需求越來越急迫,急需引進大量高學歷、高層次和緊缺專業人才。如九洲面臨“十一五”期間打造百億企業的機遇,必須大量引進有一定工作經驗的人才作支撐,因此提出了到2010年造就1000名各類優秀人才的目標。華豐集團也由于企業發展的迫切需要,決定從今年起每年招聘100名大學本科畢業生。醫院由于專業技術水平的提升需求,對高級職稱人才虛位以待。園區面臨經濟發展的緊迫形勢,對能帶項目的高科技人才更是求賢若渴。

二、引進人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企事業單位和園區引進了一定數量的人才,但他們也反映,在人才引進工作中還存在諸多問題和困難,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市上已有的人才引進政策在各單位很難落實。雖然2000年以來我市出臺了7個有關人才引進方面的政策,但調研中普遍反映不容易落實。在子女入學問題上,文件規定了引進人才子女到市內重點中小學入學,享受本地人才子女同等待遇。但由于“同等待遇”內涵不明確,就讀涉及的擇校費等具體問題解決起來找不到具體的部門和單位承擔。長虹為了解決引進人才子女就讀問題,每年由公司付相關費用給有關學校。在配偶調動和工作安置上,市上的文件規定很宏觀,不好落實。引進的人才配偶是公務員或事業單位人員,工作調動涉及編制、專業對口等問題,特別是目前市級部門公務員和大部分事業單位編制已滿,有時解決起來很困難。同時,如果引進人才配偶無工作或在企業工作,提出到事業單位工作的要求,按現行政策也很難解決。長虹公司曾從西安引進了一名叫李長城的空調專家,由于其配偶在當地工商部門工作,企業無法為其調動工作,這位專家工作三年后只好無奈地離開*。今年,長虹為突破國際上特別是歐盟對電子產品出口設置的貿易壁壘,在國內率先建立了電子產品綠色制造基地,從清華大學引進了專門從事綠色制造與綠色設計領域研究的博士后潘曉勇作為領軍人物,而青島、河南、沈陽等地機關企事業單位也以優惠條件向他發出邀請。由于長虹公司無法達到潘博士愛人希望到市屬事業單位工作的愿望,擔心引進人才流失。市人事局獲悉后,及時向市政府領導匯報,建議將其愛人作為特殊情況安排到市屬事業單位,從而才留住了這位高級人才。在戶籍問題上,由于引進人才暫時沒有在*購買住房,落戶問題很難解決。人事部門為了做好引進人才的服務工作,只好將部分引進人才及其家屬子女的戶口落在人才服務中心的大中專畢業生集體戶口上,目前已有4000余人。在住房解決上,市上文件只針對取得博士學位在綿從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的科技人員,攜帶高科技項目或國內國際領先水平的科技成果以及市場前景廣闊、對提升*產業檔次影響重大的項目的人才,對于引進的其他類型或一般單位引進的人才卻沒有相關政策。住房問題只能靠引進人才的單位自行解決,單位間差距較大。如九洲為博士(后)提供的安家費10-20萬,碩士5-10萬,本、專科給予適當補貼,提供新接收的大學畢業生公寓,而華豐、新晨、光友等企業以及農校、財經校等則無法解決住房。

(二)人才引進工作還缺乏宏觀管理和指導。2000年以來我市出臺的人才引進政策由于主要針對園區和高科技人才,層次太高,范圍太窄,對一般用人單位引進人才缺乏指導作用和宏觀管理作用,而醫院、學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以及一般企業,近年來大量引進人才,全市卻沒有政策對其進行宏觀管理和指導,使這些單位一方面引進人才時找不到政策依據,只有自己制定人才引進政策;另一方面,由于全市的人才引進工作沒有宏觀管理政策,使人才引進在一定程度存在各自為陣的現象,沒有集中的項目和載體發揮作用。如市三醫院反映,醫院自己制定的人才引進政策在全市找不到依據,醫院領導還承擔著政策風險。光友、鐵騎力士等企業以及部分事業單位甚至不知道市上有人才引進方面的政策,因為他們沒有用過這些政策,也用不上這些政策。

(三)人才引進的軟環境優勢還不明顯。多數用人單位反映,*作為西部最好的城市,雖然有一定吸引力,但與沿海比優勢畢竟不多,如果引進人才的優惠政策與沿海差不多的話,就沒有競爭優勢。比如新晨等企業到東北、吉林等一些大學招聘汽車專業的學生,但由于這些專業是緊缺專業,學生都愿意在沿海和大城市工作,3次招聘連較差的學生也沒能招聘到。華豐公司今年3月到4個省5個城市7所高校僅招聘了幾名大學生,也是由于*地處西部,優惠政策與外地差不多的原因。目前,一些比*地理條件差的城市已經出臺了較優惠的政策,如太原市每年拿出200萬元、50套房子用來引進人才;濟南市對引進的碩士生、本科生到企業工作的,每月由財政分別補助600元和400元。因此,我市還需要從政策環境入手增強對人才的吸引力,真正從政策上構建人才集聚高地。

三、進一步加強人才引進工作的建議

建設科技城,人才是關鍵。科技城發展越快,對人才需求越快、越多、層次越高,越需要以新的理念和靈活的方式支持人才引進工作。根據調研單位和園區反映的情況和問題,為了進一步做好我市人才引進工作,我們建議:一是加強人才引進的宏觀管理,分類制定人才引進的指導性政策。市上統一制定一個能起到宏觀管理和指導作用的人才引進政策,各引進人才的單位再根據市上的統一政策和配套政策結合單位實際制定具體的意見。這樣既有宏觀管理和指導性政策,又有具體操作的措施,還讓各用人單位和園區有自主創新的空間,從而使科技城聚集更多的人才。二是從具體政策和措施入手,以更加靈活的方式支持人才引進工作。重點要從引進人才子女入學、配偶安置、戶口落實和住房解決等具體問題進一步增強落實力度。同時,針對引進博士及以上高層次人才的工作程序煩瑣的問題,特事特辦,簡化程序,開通人才引進的“綠色通道”。三是盡快建立“人才基金”或“人才引進基金”。用于解決引進人才工作中諸如發放住房補貼、修建引進人才周轉住房、落實引進人才子女就讀城內重點中小學相關費用、對做出突出貢獻的引進人才進行獎勵以及定期慰問引進人才等方面,為科技城建設聚集更多的高素質人才創造更好環境,從而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