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稅局文化建設工作調研報告

時間:2022-01-13 11:05:00

導語:地稅局文化建設工作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地稅局文化建設工作調研報告

一、探索闡釋稅務文化內涵,打造稅務文化圖標

追本溯源,我們還是應該從稅務文化的內涵說起,因為一切稅務文化活動無不是圍繞它展開的。我認為,稅務文化是稅務工作者的靈魂和精神凝聚力,是一種帶有稅務職業特點的積極向上的行事作為方式和理念。研究發掘并濃縮這種理念,并用一種具象的表述呈現給大家,使之凝煉成一兩句話,精準地加以概括,這就是稅務文化的直接內涵。就象同仁堂的文化一樣,“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同修仁德,濟世養生。試想,用這樣一種仁善之心去制藥,怎能不取信于廣大患者?!這也正是同仁堂歷經三百多年而不倒的原因之所在。同樣,稅務文化也要以人為本,以德為先。省局強調稅務文化以“愛崗敬業、公正執法、誠信服務、廉潔奉公”為主基調,我想,不妨把它概括簡化為“公正為國聚財,誠信為民服務”,以剛柔并濟,既體現了稅務工作聚財執法的特點,又強化了政府部門為民服務的本質。更重要的是,“公正”、“誠信”展示的是行業及其所屬人群的品質,從品行出發,體現了做事先做人的客觀規律,揭示了個人道德修養不僅是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的本源,更是稅務文化建設的本質特征。這種理念得以倡導實施,就能引導大家逐步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價值觀念、做人準則、工作作風等等。如果說這兩句話是稅務文化的精髓,那么我們就要廣為宣傳,把它植入廣大稅務干部的內心,使之融進血液,化入骨髓,最后升華為思想上的共識、行為上的準則。

提煉出了稅務文化的內涵,還要為它包裝一個具有強烈視覺沖擊力和表現力、兼具剛與柔特性的文化圖標,準確詮釋稅務文化內涵,承載稅務文化建設這一重大行為主題。“民心地稅”已經成為我們的一個品牌,用它來詮釋稅務文化似嫌直白不夠全面,但如果為了保持工作的延續性,用它做文化圖標也未嘗不可,畢竟公正的執法和誠信的服務都是得民心的行為。

二、創建稅務文化載體,促進稅務文化發展

稅務文化建設絕不是一次性投入就可奏效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辦到的事。它需要全體稅務干部從自身點滴做起,腳踏實地長期修心養性、培育高尚道德情操、提高執法與服務水平,才能取得實效。我想,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一些經常性的活動或可有助于實現這個目標。

(一)大力開展稅務文化建設宣傳學習討論活動。在系統上下轟轟烈烈地開展一次推進稅務文化建設向縱深發展的大宣傳大學討論活動,充分宣揚稅務文化的內涵,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形成共識。廣泛張貼宣傳稅務文化圖標及其具體內容,要求人人會背會解釋,讓全員充分領略其精神實質。可以借市局大樓新建之機,在樓上建造醒目的稅務文化圖標,而且在辦公用品上廣泛標注,比如在筆筒、茶杯、樓道宣傳欄及各種固定日用物品中標注出來,讓人們目之所及就能看到稅務文化圖標,營造良好的稅務文化建設的環境氛圍。在大宣傳大學討論過程中,發揮當代人信息廣、參政議政意識強、要求話語權等特點,廣泛發動群眾獻計獻策,充分利用人民群眾的智慧開展工作,調動大家參與的積極性。這個活動如果引導得好,定能創造出一個良好的稅務文化建設環境氛圍,提高大家投身稅務文化建設的熱情和活力。

(二)深入持久地開展月讀一本書活動。稅務文化建設是以深厚的文化底蘊為表征的,很難想象不熱愛文化的群體如何開展文化建設。而讀書是獲取文化知識的主要渠道,也是修身養性的重要途徑和根本方法。良好的讀書習慣須長期培養,建議在全系統深入持久地堅持開展月讀一本書活動,培植大家的讀書興趣,促進讀書習慣的養成。在開展讀書活動之前,請專家指導讀書方法、列舉應讀書目。在專家的指導下,有秩序、成規模地開展讀書活動。特別應該提到的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對于人們內心的修養及高尚品德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象《弟子規》、《三字經》這些經典在東南亞地區華人社會中就大受追捧。安徽省廬江縣湯池鎮,因為開展儒學核心《弟子規》教育,中國傳統美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在那里蔚然成風。國家領導人及專家學者紛紛前往,感受那里淳樸的民風,研究推廣價值。我們也很有必要拿出專門的時間學習這些教化經典及古代名著,倡導國學。

讀書方式可以采取自己讀和共同讀相結合,經典的東西要共同學習,請專家授課講解。局里每月一次讀書指導,建議必讀書目和幾部選讀書目。每半年召開一次讀書報告會,請作家現身講解,提高大家的思想品位和作品鑒賞水平。同時,在地稅網站及《*地稅》雜志上開辟讀書專欄和讀書論壇,推介好書,引導大家隨時隨地交流讀書心得。通過讀書活動,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事業心責任感,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增強修身齊家治國的本領。為配合月讀一本書活動,在加強圖書室建設的同時,可在市局網站上建一個大的電子圖書館,方便大家閱讀。

(三)扎實有效地開展興趣社團活動。稅務干部隊伍藏龍臥虎,很多人都有一定的特長,根據他們的個人興趣愛好,可以組成各式各樣的興趣社團,如書畫社、文學社、攝影社、楹聯社、FLASH動畫社、皮影社、合唱團、樂亭大鼓俱樂部、乒乓球俱樂部、羽毛球隊籃球隊等等。這些社團組織雖然是“民間”機構,但要使其形成規模而且活動富有成效,還需要有關部門進行指導規范,指定負責人,制定詳細的活動方案和成果目標,提供活動場地,適當撥付活動經費,并且毫不吝嗇地對成果實施獎勵。如今,地域文化的強大魅力凸顯,在旅游產業中,文化元素占了很大的比重。如張藝謀執導的《印象麗江》、《印象劉三姐》等實景演出劇都成為當地重要的旅游文化產業。我們當然沒有精力也不該去搞大的文化產業,但如果這些社團深入挖掘*的地域文化,用地方特色的文化形式表現地方人文,并與稅務文化結合起來,形成經典節目,平時自娛自樂,系統內外有活動時拿獎,有領導或來人參觀時娛人,那隨時都可拉出獻演的精彩節目,將是我們地稅一道驕人的靚麗風景!實踐證明,這種活動人們都愛參與,它不僅能豐富活躍稅務干部的業余文化生活,還有助于修身養性,陶冶情操,使人們的精神面貌大為改觀。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些活動,人們對單位的歸屬感、認同感、自豪感也會大大增強,團隊的凝聚力向心力會大幅度提高。如果藉此還能形成自己的藝術家、鑒賞家等等,那將更是稅收事業難得的財富。

(四)突擊開展禮儀教育培訓活動。倉廩實而知禮節。禮儀是社會發展的產物,是人類文明進步的表現形式之一,是內在修養的外部表現。而表象也促進內在氣質的形成,稅務文化建設當然不能忽略這一點。建議請一批專業的禮儀教員,根據我們的工作特點,設計一整套規范的禮儀模式,突擊一段時間在全系統從上而下搞一次大培訓,從著裝儀表到禮節儀式,機關如何接人待物,基層如何接待納稅人,使對內禮節與對外禮儀規范有序,從外在表現形式上首先讓全體地稅干部有一種規范稅務行為的統一意識、鍛造稅務文化的認同意識,讓納稅人和各界人士一到地稅就有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感覺,凸顯我們的訓練有素,展示我們的昂揚向上,增強社會美譽度。無數實例證明,短期速成的禮儀培訓,是能夠改變人們的精神面貌的。

(五)每年開展一次藝術節活動。可以把每年九月份的幾天定為藝術節。藝術節是提高地稅聲譽的良好契機,也是各社團展示風采的最好舞臺。可以廣泛邀請社會各界參與其中,展示地稅文化,擴大地稅影響,提高知名度和美譽度。邀請書畫名家現場表演,提高活動檔次。藝術節場面不求大,但內容要多彩,如開展文藝、體育、業務知識競賽、書畫展演等等,力求給全員搭建一個展示風采的平臺,也讓社會各界全方位地領略一下我們稅務文化建設的豐碩成果。如果說十三義士自發抗雪災成為*人文精神內涵之一,皮影舞得春節晚會大獎,成為*的文化地標,那我們也要把藝術節打造成*新的文化地標。借*優勢創建地稅文化,借地稅文化宣傳*,借勢上位,為*創建文化名城做出地稅人應有的貢獻。

稅務文化建設是一項巨大的工程,這些小的活動定將有助于這項工程的開展。我相信,有局黨組的科學指引,有系統上下的群策群力,與各種文明互相交織、密不可分的稅務文化建設工程一定能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