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煤炭企業的管理調研報告

時間:2022-05-11 09:48:00

導語:關于煤炭企業的管理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于煤炭企業的管理調研報告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創新經營管理;加強人才管理;注重文化管理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新形勢下,企業要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實現發展壯大的目標,就必須摒棄傳統的管理模式,實施經營管理的創新、在煤炭企業管理中,大力推行“零缺陷管理法”,對堵塞企業內部管理漏洞也有顯著成效、人才是人力資源的有機組成部分、如果把經營管理看作是企業管理的“硬管理”,那么“文化管理”就是“軟管理”了,但千萬不要輕視文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煤炭企業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必須注重文化管理,著力打造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管理,管理既是手段,也是靈魂。一個成功的企業必然有自己的一套獨特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在激烈競爭的市場大潮中,企業之間拼的是實力,也拼的是管理,誰能遵循和堅持科學的管理,誰就能昂然屹立經濟的潮頭,并瀟灑地搏擊風浪。就如何加強企業管理,特別是煤炭企業管理談一些自己的認識。

一、創新經營管理

新形勢下,企業要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實現發展壯大的目標,就必須摒棄傳統的管理模式,實施經營管理的創新。對于煤炭企業,應該結合自身特點,尋求一條符合實際的經營管理策略。大力推行“四三一”的經營管理模式對煤炭企業很有必要。即抓住煤質、營銷、成本控制、資金運營“四個關鍵”,形成以企管處(科)為中心的成本控制,以財務處(科)為中心的資金運營,以煤質處(科)為中心的煤質管理“三個體系”,建立成本、利潤預測、預警制度,形成以目標責任制為基礎的事前預測、事中控制、事后考核的“一個機制”,并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始終做到管理嚴細化、控制精確化、考核鋼性化。這種管理模式對提高煤炭企業經濟效益作用很大。大同煤礦集團軒崗煤電公司自破產重組以來,借鑒這種管理模式,創造性地提出“五大管理體系”(質量保證、成本控制、技術管理、考核監督、人力資源),通過實際運行,效果非常明顯,由破產前不足百萬噸的產量飛躍至300萬噸,經濟秩序也步入了良性的發展軌道。

在煤炭企業管理中,大力推行“零缺陷管理法”,對堵塞企業內部管理漏洞也有顯著成效。實施“零缺陷管理法”必須遵循認識到位、職責到位、獎懲到位、整改到位的“四到位原則”,進一步明確各單位、各部門的職責范圍、工作標準和工作要求,完善各種規章制度、生產工藝和技術標準,并很好地落實到具體的工作中。同時,組織干部職工立足本職、本崗、本工序實際,針對管理、生產、設備、科技、成本、質量、安全等各個環節,堅持查找、整改、再查找、再整改的管理要求,來達到向嚴細管理和精細管理的邁進。

二、加強人才管理

人才是人力資源的有機組成部分?,F代企業競爭的核心是人才的競爭。人才分廣義的人才和狹義的人才,對于企業來說,只要為我所用,便是人才。如果人才不能進行合理使用,不僅會浪費人力資源,而且會影響經濟效益的提升。在當前一些經濟發達國家的大中型企業,都非常重視人才的管理,它們使用一種叫做“抽屜式”的管理法。“抽屜式”管理是一種通俗形象的管理術語,指在每個管理人員和員工辦公桌的抽屜里,都有一個明確的職務工作規范。在管理中,既不能有職無權,也不能有責無權,更不能有權無責,必須做到職、責、權、利相結合。進行“抽屜式”管理,能理順企業內部各個職務的主要責任、權力、利益,明確員工之間的分工和協作關系,同時也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員工培養,以達成人與事的合理配合。最近幾年,我國香港特區的大中型企業也都普遍實行“抽屜式”管理,使企業上下左右分工明確職責權限清晰,不僅合理配置和使用了人才,而且大大提高了企業的管理效率。

煤炭企業也可以借鑒、推行“抽屜式”管理法,但在進行“抽屜式”管理時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步驟:一是組建一個人才檔案庫,對各類管理人才、技術人才登記造冊;二是建立一個由企業各部門組成的職務分析小組,聘用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時嚴格按步驟操作,盡量做到職能相符、人盡其才;三是正確處理好企業內部職權與分析關系,并圍繞企業的總體目標,層層分解,逐步落實管理人員的職責權限范圍;四是認真編寫“職務說明”和“職務規則”,制定出對每個職務工作的要求準則;五是必須建立與“抽屜式”管理相配套的考核制度和獎懲制度。

三、注重文化管理

如果把經營管理看作是企業管理的“硬管理”,那么“文化管理”就是“軟管理”了,但千萬不要輕視文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縱觀國內外成功的企業,其成功的背后都有鮮明個性的企業文化來支撐。企業管理的實踐告訴我們,如果不注重企業文化建設和文化管理,企業無明確的經營理念和目標,員工缺乏理想信念,那這個企業就會逐步退出市場競爭的行列,就會被發展的社會所淘汰。

煤炭企業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必須注重文化管理,著力打造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

這是提高企業生產力、培育核心競爭力、激發員工創造力、最終達到企業利潤最大化的重要保證。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和文化管理:一是要培育和塑造具有凝聚力的核心價值觀,即企業精神。大同煤礦集團10多年來把“勇于奉獻、爭創一流”作為企業精神在全體員工中倡導發揚,為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發揮了重要的導向作用?!坝掠诜瞰I”充分體現了大同煤礦的社會責任感,“爭創一流”則反映了大同煤礦永不懈怠、追求卓越的進取精神。

在這種企業精神感召下,經過努力奮斗,大同煤礦的整體實力不斷提升年元月又經重組掛牌,實力更加雄厚,其最終目標是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煤電企業集團。二是要建立統一規范的企業形象識別系統和理念識別系統。當前國內外知名大企業者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系統的企業形象和理念識別系統。為適應做大做強的戰略要求,大同煤礦集團全面推進ci系統導入,建立了統一規范的企業形象識別系統和理念(經營、銷售、服務、安全)識

別系統,并將這些理念表述成文字《大同煤礦集團企業文化手冊》,發放到基層班組,作為員工內部的必讀教材,同時,利用報紙、電視、櫥窗做了大量的宣傳,力求使企業文化理念變成廣大員工自覺的意識和行為。三是要持之以恒地進行員工的行為養成教育。行為養成教育是企業文化建設和文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企業文化規劃得再好,如果不被廣大員工理解和接受并變成實際行動,那就體現不出企業文化的內在價值,只能成為一紙空文。

在這方面,陽泉煤礦集團做得比較成功。該集團以“6s”即整理、清潔、準時、標準化、素養、安全為基礎,將員工的行為養成要素細化為20項內容,以abc三卡逐日考核的方法,潛移默化規范職工的行為舉止,以4e(每個人、每件事、每一天、每一處)標準,規定員工的崗位工作量和崗位操作標準,同樣納入abc三卡逐日考核,干部實行走動式管理,到現場、到崗位挨個檢查,與員工相互簽字。每月公布紀錄情況和評選結果,與工資掛鉤考核。這樣將各項指標落實到了崗位和人頭,并將個人工資收入和前途命運緊緊捆在了一起,基本做到了精細化、科學化、集約化的新型文化管理,是企業文化建設比較成功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