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用沼氣發展情況的調研

時間:2022-05-28 05:00:00

導語:農用沼氣發展情況的調研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用沼氣發展情況的調研

地處縣北鄉,有98戶,382人。多年來,這個村農戶有養豬的傳統習慣,年生豬飼養量達8000多頭,戶均80多頭。原先,養殖戶環境衛生意識跟不上,形成“家家養豬、全村臟臭”的景象。從年起,該村開始利用豬糞便有組織地發展戶用沼氣,并通過實施農業部“生態家園富民計劃”和開展省、縣戶用沼氣試點項目,全村戶用沼氣迅速發展,點燃了一盞盞和諧農村的“富民圣火”,到目前止,已累計建成沼氣池72個,戶用沼氣率達到73.4%。同時,該村又以“豬—沼—果”沼氣工程為載體,以新農村建設為契機,開展改水、改廁、改路、改線、改房等美化村莊的環境整治工作,使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由于各項工作做得好,連年來,被評為省級文明村、省全面小康建設示范村,去年下半年,又被中央組織部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的榮譽稱號。

一、主要做法

1、制訂沼氣規劃。村是個老先進,早在年,就被評為省級富裕村,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省級文明村。自此,常有人到村參觀,都說這個村“好看”。村干部也認為自己確實不錯了。年,村干部到奉化滕頭村和蕭山航民村參觀學習,一比,才知道與人家的差距太大了,其中最大的差距是環境衛生工作,主要是村里的養豬農戶比較多,一到夏天,豬糞豬尿橫流,蟲蠅成群,既臟又臭,甚至連水塘里的魚都有一股味道不好吃。為徹底改變村里的環境衛生,對得起“好看”兩個字,該村開展了沼氣規劃,采取先點后面,逐步鋪開的方法,逐年安排每年沼氣戶發展計劃,并要求新建住房戶預留沼氣池建設位置。同時,在縣能源辦的指導下,制定了統一的建池技術規范與標準,完善了項目申報、登記和管理等相關制度。這樣,在規劃上保證了沼氣發展工作的順利進行。

2、干部帶頭示范。制訂計劃后,干部帶頭示范是關鍵。村支部書記生是第一個搞沼氣建設示范戶。他自從得知沼氣能解決村莊環境污染的問題后,先后帶村里骨干到衢縣和武義考察取經。回家后,生于年月日做出了全村第一個沼氣池,雖然由于技術等原因第一個沼氣池點火失敗了,但生并不氣餒,在縣能源辦的支持下,又重新搗鼓起沼氣池,到了年元旦,他的10立方米沼氣池再次建成,并點火成功。生建沼氣池的成功,極大地鼓舞了村民建沼氣池的信心,在他的示范帶動下,第二年該村就有20多戶建了沼氣池。

3、項目配套帶動。建一個10立方米的沼氣池,需要投資2000余元。由于沼氣池初期投資較大,加上當時村村民收入并不高,一度影響了建沼氣池的積極性。為了美化環境,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村兩委積極向上級有關部門爭取項目立項。經過努力,村于年列入省級農村能源——環保協調發展示范村,年列入農業部“生態家園富民計劃”小型公益設施項目——戶用沼氣項目試點村。通過項目實施,有力地促進了沼氣生態示范村建設,到目前止,全村98戶人家,已有72戶建了沼氣池。在開展沼氣項目建設的同時,村還向縣農辦爭取了村莊整治項目,由于村莊整治工作做得好,第二年又被省列為全面小康建設示范村項目。兩年多來,先后投入資金127萬元,硬化路面2000多米,排水溝明改暗1800米,安裝路燈55盞,建造中心花園和興建大小花壇等綠化地帶800余平方米,休閑廣場4000平方米,美化農戶墻體68幢計2萬余平方米……達到了路面硬化、衛生潔化、水體凈化、路燈亮化、環境美化的“五化”目標。農村沼氣,已成為該村推進新農村建設,加快構建農村和諧社會的有力抓手。

4、綜合利用沼肥。發展農村沼氣,不僅能為農戶提供燃料,而且產出來的沼液、沼渣是很好的有機肥料。為此,村發動沼氣戶開展綜合利用沼液、沼渣活動。村支書生帶頭行動,他的6畝多柑桔自從施用沼肥后,柑桔枝條粗壯,葉片增厚,果實大小均勻,光澤好,甜度高,賣價也高,且沒有“大小年”。生把沼肥用在水稻、蔬菜等農作物上,發現不但能增產,還能減輕病蟲危害。由此,全村推廣生的經驗,使該村沼肥使用戶由原來只有幾戶增加到100%戶,柑桔施沼肥的面積由原來只有幾十畝擴大到450畝,大大改善和提高了柑桔的品質,村里的1000多噸柑桔成了大家搶著要的“禮品桔”。

二、取得成效

1、發展農村沼氣,改善了農村衛生條件。多年來,村與不少貧困落后地區一樣,由于人畜糞便沒有得到及時有效地處理,導致蒼蠅、蚊子和細菌等各種微生物滋長,嚴重污染農民生活環境,制約了農民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的改善。為了徹底改變農村“臟、亂、差”環境,村按照“一池三改”(建沼氣池,改豬圈、改廁所、改廚房)的要求,開展農村衛生改善工作。一是把農民的廁所、廚房進行了徹底改造,衛生條件明顯好轉;二是由燃煤燃柴改為燃氣,既方便農戶,又減少了原先燃煤燃柴帶來的煙霧灰塵;三是通過廁所、豬圈、沼氣池連通,人畜糞便封閉循環利用,減少了環境污染和疾病傳播。廣大村民一致反映,通過發展沼氣,達到了廚房、廁所、豬圈干凈衛生,流行性傳播疾病明顯減少的良好效果,村民的體質得到明顯增強,精神風貌煥然一新。

2、發展農村沼氣,美化了村莊四周環境。“雨天污水橫溢,晴天臭氣熏天,日常‘四害’危害”,是村多年來“臟、亂、差”環境的形象反映。通過“一池三改”的沼氣工程后,取而代之的是筆直的水泥路,干凈的廁所,明亮的路燈,清澈的水塘,和諧美觀的生態庭院,整潔美觀的公共環境,桔黃整齊的新式樓房,花紅草綠的休閑廣場,整齊劃一的村莊綠化帶等,使農村的居住環境大大改善。同時,還帶動了房子、墻體、道路、電力、公共飲水系統等一系列改造,改變了農民的傳統生活觀念,提高了農民生活質量。不少農戶由于沼氣發展而成為“十星文明戶”,而村,則被評為“沼氣專業村”、“全面小康建設示范村”。

3、發展農村沼氣,實現了農民增收節支。農村沼氣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糞便利用方式,提高了資源利用率,有利于農業廢棄物的資源化高效利用,節約生產成本和生活支出。據村村民測算,一個5口之家,投資2000元左右,建立一個10m3的沼氣池,所產沼氣可供全家燒飯、做菜、燒開水,年每戶可節約燃料開支500元以上。再加上配套建設數畝果園,對沼渣沼液進行綜合利用,年每戶可增收入2000元以上。據此推算,村通過發展沼氣,每年可為農民增收節支14萬多元。

4、發展農村沼氣,推動了循環經濟發展。農村沼氣是植物生產和動物轉化的有效紐帶,它上承養殖業,下啟種植業,對農業系統的物質高效轉化和能量高效循環有著最直接的作用,使農業種養一體化邁向新高度。村使用沼氣后,既消化畜禽糞便,獲取清潔高效能源,又通過沼渣、沼液的綜合利用,促進養殖業、種植業的發展,促進農村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推動了循環農業的發展。全村目前450多畝柑桔,自噴施沼肥后,不僅柑桔樹枝粗壯,生長茂盛,產量提高,而且果實大、光澤好,柑桔每斤賣價要比未施沼肥前增加0.05元,全村今年柑桔總產達到200萬斤,總收入130萬元,其中10多萬元是沼肥帶來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