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新網工程構建調查匯報
時間:2022-02-21 05:01:00
導語:城鄉新網工程構建調查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市施行“新網工程”和“萬村千鄉市場工程”以來,在拉動社會投資、擴展內需、改善鄉村消費情況、進步農人生涯質量、效勞新鄉村建立等方面發揚了主要效果。為使“新網工程”和“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進入安康開展的軌道,農家店真正建得起、立得住、能開展,確保“當局得民意、企業得市場、群眾得實惠、社會得調和”的功用獲得充沛表現,市供銷社構成專題調研組,對全市2005年以來新建“新網工程”和“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家店建店狀況、獲得成效、存在問題和往后開展對策等進行了查詢研討,現將調研狀況申報如下:
一、全市“新網工程”和“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家店建立狀況
“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是2005年始由市商務局牽頭,市供銷社和眾品公司承辦,我市是全省第一批試點縣(市)之一。“新網工程”是2006年5月國務院受權,在全國供銷社系統啟動的“新鄉村現代流暢效勞收集”簡稱“新網工程’。“新網工程”和“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最大一起處,就是建立“農家店”或“鄉村超市。”該項任務啟動以來,不斷被市委當局列為全市重點任務之一。因為市委當局指導注重,牽頭和承辦單元通力合作,使“新網工程”和“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獲得了較大成效,當前我市共建農家店437家,個中日用品店374家、農資店63家,供銷社建農家店392家、眾品公司建日用品店45家。農家店建立在許昌市領先完成行政村全履蓋。市供銷社先后被省商務廳、商務部授予“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優異試點企業”。2006年8月18日許昌市當局李亞市長、2008年1月21日省供銷社焦錦淼主任、2008年12月26日省當局徐濟超副省長、2009年6月3日省當局宋旋濤副省長、2009年6月24日市人大主任趙付軒攜人大代表等,先后實地調查調研,賜與高度贊揚。省內兄弟單元接踵而至觀賞進修,省市(縣)電視臺和《河南日報》、《河南經濟報》、《許昌日報》等新聞媒體先后報道。
二、首要成效
(一)拉動社會投資,帶動了相關行業開展。據查詢,建立一個60㎡以上農家店,房子場地、店面裝修、貨架和電腦收銀等根底設備需投資15萬元,計投入6550萬元;商品資金需投入10萬元,計投入4370萬元。我市配送企業(商戶)根底設備和商品資金投入4800萬元。全市“新網工程”和“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立共投入資金1.5億元,并對拉開工貿易、修建業、裝飾業等開展發揚了積極的效果。
(二)擴展內需,激活了鄉村市場。“新網工程”和“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在完成鄉村便利消費、平安消費和實惠消費的還,對拉動鄉村消費、擴展鄉村需求、減少城鄉市場消費差距的效果逐步出現。據查詢,革新后的農家店發賣額均有較大幅度添加,低的增進50%,高的增進10培以上,并以年12%增進速度開展。“新網工程”和“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施行以來,全市農家店完成農人消費達34億元,并使城區和村莊市場消費增幅差距減少八個百分點。
(三)擴展就業,促進了社會調和不變。
“新網工程”和“萬村千鄉市場工程”不只提拔了連鎖店的層次,使農人在家門口也能買到物美價廉的商品,有城市般的超市購物感,更主要的是讓雇主在效勞“三農”的還,吸納擴展了閑散人員就業。據計算,全市農家店建立處理了2300人的就業,日用消費品和農資配送企業(商戶)處理了360人的就業,全市“新網工程”和“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共使2660人處理了就業問題。為緩解社會壓力、進步農人收入、促進社會調和不變做出了主要奉獻。
三、存在的首要問題
(一)雇主本質偏低、運營方法掉隊。據計算,當前農家店雇主文明水平高中及以下占85%,他們大局部沒有經由系統專業常識進修培訓,多為半路“上車”,對國度政策和商品運營治理常識知之甚少。在運營方法上,依然沿用等客上門的傳統習氣,只稱心商品的一買一賣,在適應農人需求轉變,拓展家電、醫藥、電信等綜合效勞項目滯后,尤其是商品售后效勞根本照樣空白。
(二)配送堅苦多、本錢高。我市商品批發配送營業,在九十年月末跟著供銷和貿易二大國有批發企業的癱瘓死滯而畏縮。之后,多種市場經濟成份異軍突起,百花齊放,但商品批刊行業因為受資金和場地等要素制約,加之當時沒有爭奪到國度政策支撐資金,配送批發營業步履畏艱,開展遲緩,時至今天還沒有構成一家規劃型龍頭企業,大多為中小型規劃,結構渙散,各自為戰,運營才能小,配送車輛少,享用廠家優惠政策有限,招致商品配送本錢過高、配送種類少、商品配送率較低、不達標。此外配送企業(商戶)配送商品的價錢是縣、鄉、村同價,招致了交通不方便、路途悠遠的單個農家店商品種類缺少,配送營業知足不了農家店和老庶民的生涯需求。單個農家店還受本身運營效勞才能和程度等影響,關門破產或轉行。據查詢,全市每年大約有十二、三家農家店關門破產,年關門率在3%左右。
(三)農家店運營治理不標準。一些農家店內部結構不敷合理,商品擺放零亂,食物、藥品、飼料等混放,為農人消費平安形成隱患。準則執行不標準,局部農家店對供銷社一致制造印發的規章準則形同虛設,特殊是進、銷、損、存臺帳不健全。
四、對策與建議
(一)理清開展思緒,促進可繼續開展
針對換研發現的問題,借鑒進步前輩經歷,瞻望將來開展趨向,以樹立“新網工程”和“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立長效機制為重點,應出力完成“六個打破”,即要在規范化建立和治理、直營店建立、配送中間建立、電子商務平臺建立、鄉村社區綜合效勞中間建立和退出進入機制等獲得打破;構建“三大系統”,即組織、政策和人才保證系統,促進我市“新網工程”和“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規范建立、標準運轉、可繼續開展。
(二)出力“六個打破”,創始我市“新網工程”和“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開展新格式
1、在規范化建立和治理上獲得打破
對峙規范化建立。“新網工程”和“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家店的建店方法是連鎖運營。連鎖運營最實質的特質是規范化。連鎖運營規范化,首要顯示在商品效勞和企業全體形象的規范化,前提是單店規范化。要以規范化要求建立農家店,做好農家店拾遺補缺任務。
強化農家店治理。力促農家店建立做到“六一致一標準”,即一致配送、一致規范、一致標識、一致質量、一致價錢、一致效勞,標準治理。指點配送企業和農家店標準設置“三簿兩欄”,即預定注銷簿、缺貨注銷簿、群眾定見監視簿和信息宣傳欄、效勞承諾欄;樹立完美“兩帳兩票一卡一書制”,即進、銷貨臺帳,進、銷貨發票,農資商質量量諾言卡,農資商質量量承諾書。
2、在直營店、示范店建立上獲得打破
直營連鎖農家店在建立、配送、治理、培訓方面均優于加盟連鎖店,在全市農家店中起著示范帶舉措用。應積極鼓舞配送企業開展直營店,配送企業在鄉鎮新建鎮級店準則上只能建直營店,在行政村新建村級直營店的比例不低于10%。積極培養和攙扶開展運營種類多、營業面積大、效勞才能強、治理標準的鎮村示范店建立,不時提拔效勞質量和效勞程度,發揚引領示范效果。
3、在配送中間項目建立上獲得打破
物流配送企業的運營情況和任務效率,是農家店在鄉村落地生根的根本保證。從調研的狀況來看,鄉村居民寓居渙散、物流本錢高、區域署理準則等均招致了配送率不高,而此類問題則是直接制約“新網工程”和“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開展的瓶頸問題。基于此,當局及相關本能機能部分應鼓舞承辦企業按相關規范要求建立和革新配送中間。可經過政策指導、目的審核和限日驗收等伎倆,催促加速配送中間建立措施。當時,我市最急需做好的等于150畝日用品和農資配送中間地盤征租及選址定位任務。
4、在電子商務平臺建立上獲得打破
開展電子商務是現代流暢伎倆的主要表現。“新網工程”和“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配送中間可經過電子商務平臺,確認農家店訂購信息,精確便捷地將商品配送到農家店。因而,要持續推進和深化與挪動、聯通部分的協作,推進電子商務平臺在“新網工程“和“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家店中的使用。
5、在鄉村社區綜合效勞中間建立上獲得打破
近年來,跟著連鎖運營、物流配送等現代流暢方法的開展,市相關部分和運營企業,在鄉村社會化效勞系統建立方面作了很多任務,獲得了必然成效。市商務局、供銷社、糧食局、體育中間、衛生局、文明局、郵政局辨別以“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新網工程”、“安心糧油店”、“農人健身工程”、鄉村衛生室規范化建立、農家信屋、郵政效勞“三農”等收集建立為抓手,積極構建鄉村新型社會效勞系統。
建立鄉村社區綜合效勞中間是一網多用,拓展效勞范疇,整合各方力氣,最大限制地效勞農人的有用路子。“農家店”要建得起、立得住、能開展,必需要拓展效勞范疇,應整合體育、衛生、文明、供銷、挪動、聯通、郵政、糧食等部分力氣,一起參加展開鄉村綜合社區效勞中間建立試點任務。以農家店為載體,探究建立功用完備,集日用品與農資發賣、農副產物收買加工、文明文娛、科技推行、醫療保健、休閑健身等一體化的綜合社區效勞中間。2009年以來,市供銷社已將建立鄉村社區效勞中間作為效勞新鄉村建立的重點任務,并進行了有益探究,截止10月底已在全市建成36個鄉村社區效勞中間。特殊是在本年古橋鄉師莊社區效勞中間建立中,正值一年一度的“古橋鄉銀杏節”,市社出資上萬元,為該村添置活動健身器材,為“銀杏節”增添了光榮,獲得了農人群眾的贊譽。
6、在退出進入機制上獲得打破
合時展開“星級農家店”評選任務。對評上星級的農家店頒布牌匾予以鼓舞,對名不符實的加盟店果斷予以摘牌。
(三)出力“三大系統”建立,修建開展保證系統
1、修建組織保證系統
為增強對“新網工程”和“萬村千鄉”市場工程任務的指導,市當局可成立分擔副市長為組長,商務、財務、農業、糧食、郵政、供銷、體育、衛生、文明、工商、稅務、鄉鎮當局等部分構成的我市“新網工程”和“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專項任務指導小組,每季度或不按期召開部分聯席會議,處理“新網工程”和“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立中的問題和難題。各鄉鎮當局應連系本地實踐,成立響應的專項任務指導小組,增強對施行“新網工程”和“萬村千鄉市場工程”任務的指導。
2、修建政策保證系統
一是加大財務支撐力度。依據國發【2009】40號“抓緊完美新鄉村現代流暢效勞收集工程建立規劃,擴展施行局限,充分建立內容,各級財務持續加大資金攙扶力度”、豫政【2009】26號“加大財務投入力度,支撐商貿流暢業開展”、豫政辦【2010】127號“重點支撐農資物流、農副產物物流、日用消費品物流、郵政物流等行業開展,鼎力培養現代化貿易物流配送企業”、許政【2010】53號“市財務自2010年起,每年布置必然比例的資金攙扶現代物流業開展,首要用于重點物流企業開展和重點物流項目建立、嚴重物流規劃研討、公共物流信息化和規范化建立、物流人才培育,物流項目貼息、津貼、獎勵,各縣(市、區)也應布置專項資金,攙扶現代物流業開展”。建議市財務每年布置“新網工程”和“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專項資金,對配送中間建立借款貼息、配送車輛置辦進行補助;對農家店進行晉級革新賜與以獎代補;對農家店業主培訓賜與資金支撐;對鄉村社區綜合效勞中間建立予以鼎力支撐。
二是加大金融支撐力度。一方面,進一步增強與銀行的溝通聯接,推進銀企對接,協助配送企業處理融資問題,協助農家雇主請求小額借款。另一方面,積極探究融資擔保借款系統的樹立。答應并鼓舞經過活動資產、應收賬款、倉單質押等方式供應質押擔保,用以新(改、擴)建農家店和配送中間建立。協調各金融機構對配送企業的擔保借款執行最優惠借款利率。樹立完美與金融機構的對接機制,促進有融資需求的農家店和配送中間能成功融資。
三是加大政策支撐力度。工商部分應在處理農家店證照改變上予以支撐;稅務等部分應在企業稅費減免上賜與支撐;公安、質監、藥監、建立、城管、計算、煙草等相關部分也在職責局限內積極支撐,營建優越的氣氛。
3、修建人才保證系統。農家店業主的本質直接影響到農家店的生命力和開展生機。一是要施行“人才培訓”工程。對農家店業主和底層經辦人員進行分條理、分批次輪訓;二是要展開“十佳運營妙手”評選任務。對奉獻大、運營效益好、帶動才能強的農家店業主和底層經辦人員進行表揚。
增強并做好以上任務,對具體提拔我市第三財產效勞開展條理、進步全市經濟綜合實力具有主要的積極效果。我們力爭把“新網工程”和“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打造動身展形式,建立成為當局的民意工程,使之真正成為農人家門口的安心消費工程。
- 上一篇:文化局行政執法匯報
- 下一篇:財政超收收入監管調查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