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稅部門商業賄賂整治調查報告

時間:2022-04-11 11:22:00

導語:地稅部門商業賄賂整治調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地稅部門商業賄賂整治調查報告

中央決定,今年在全國集中開展治理商業賄賂專項整治工作,這是一項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全局的重要工作。近年來,在市場交易活動中,經營者通過給予財物等手段獲取交易機會或其他利益的商業賄賂,在一些行業和領域蔓延,商業賄賂直接危害我國經濟社會健康發展,違背公平競爭的市場原則,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秩序,損害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毒化社會風氣,滋生腐敗行為和經濟犯罪,商業賄賂已成為社會經濟生活中的一大公害。必須加大力度專項整治,凈化社會風氣,還原其本來面目。

一、商業賄賂的誘因及特征

經營者為爭取交易機會從中得利,暗中給予交易對方有關人員和能夠影響交易的其他相關人員以財物或其他好處的行為,以及經營者采用財物或者其他手段進行賄賂以銷售或者購買商品,或者在帳外暗中給予對方單位個人回扣的等行為。它必須具備如下特征:一是行為的主體是經營者和受經營者指使的人;二是目的是爭取市場交易機會,即通過賄賂手段,獲取優于其他經營者的競爭地位;三是有私下暗中給予他人財物和其他好處的行為。由此可見,商業賄賂必須具備上述三個行為特征缺一不可。

二、地稅系統商業賄賂專項治理工作的內容

(一)地稅人員在基建工程、政府采購(服裝制作、票證印制等)、信息化建設、稅控器具推廣應用、注冊稅務師執業管理、機關辦公生活用品采購、固定資產處置等領域以權謀私、接受或為親朋好友介紹商業賄賂的問題。

(二)地稅人員在稅務稽查、稅額核定、納稅信用等級評定、各類涉稅事項審批、在稅收執法過程中以權謀私、索賄受賄等問題。

三、目前地稅系統商業賄賂中存在現象的和問題

從我市開展對部分縣(市、區)局長離任審計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有些問題還比較嚴重。譬如:有的領導干部集體觀念淡薄、價值觀產生變異,私心太重,多占多拿;有的我行我素,明顯頂風違紀違反財經紀律,卻無人監督;有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嚴重違反招投標、政府采購等規定,卻無人過問;有的不按照財務制度規定建賬建制核算,賬目混亂,隨意性大,卻無人反對;吃喝風盛行、勤儉節約的意識不夠,浪費嚴重,卻無人提醒。地稅人員在稅務稽查中監督不到位、稅額核定不真實,隨意性大、納稅信用等級評定的局限性、各類涉稅事項審批察言觀色、在稅收執法過程中以權謀私、索賄受賄等問題。這些現象破壞了地稅的形象,影響到地稅部們的聲譽。必須化大力氣扭轉這種局面。

四、解決地稅系統商業賄賂的辦法和途徑

1、一把手負總責、監督副手教好人、管好事。一個單位、一個部門,一把手是關鍵。從各個單位、部門中可以得知,一把手的工作內容、工作職責中都有這樣一句話:“主持全面工作”。也就是說,一個單位的領導是要負總責。對上級布置的工作、下達的任務,都要承擔負總責的責任。按照班子成員的內部分工,一把手負總責、監督副手教好人、管好事。在班子內部形成一個既有明確的分工又有相互監督的運行機制。

2、嚴把基建、大宗物品采購公開招投標工作程序關。對基建專項工程在未經過招投標工作程序,不得開工建設,這個規定并不是鮮為人知的。對已開工的基建項目未經過招投標或議標發包工作程序的,財務人員可以拒絕付款,同時,財務人員和其他工作人員可以向上一級機關反映或向當地的紀檢監察部門舉報。作為一個單位、一個部門的相關人員,有違法違紀行為,任人都有權檢舉揭發違法違紀行為。對購置固定資產和大宗物品等,雖然經上級局批準購買但未通過政府采購程序的,同樣可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3、充分發揮會計和監察工作人員的作用,監督本單位的商業賄賂工作的開展。深入開展對會計和監察工作人員的反腐倡廉工作教育,要求他們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在工作中做到堅持原則,實事求是,對違法違紀的收支應當及時制止和糾正,對不符合財務制度規定的開支不得辦理。進一步增強職業道德,公仆、節儉意識,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嚴格現金管理制度,取得的原始憑證與事實符合、不合法的要嚴格把關,將有可能出現違法違紀的現象抑制在萌芽狀態。這樣也是對我們地稅干部的一種保護方式。嚴把廉政建設的重要關口。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要進一步加強財務管理人員在崗培訓的后續教育工作,消除財務管理的隱患,嚴格執行財經紀律,強化財務監督,不斷提高財務人員的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

4、加強宣傳教育和自律建設,構建防治商業賄賂的思想道德防線。廣泛宣傳黨和國家的有關政策和法律法規,提高對商業賄賂嚴重性和危害性的認識。同時,加強警示、廉潔自律建設教育。隨著經濟發展和商業活動競爭加劇,只要有交易就有可能影響交易的其他相關人員以財物或其他好處的行為的發生。侵犯的是國家工作人員職務的廉潔性、正常的經濟管理活動和市場競爭秩序。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謀取不正當利益。地稅人員在稅務稽查、稅額核定、納稅信用等級評定、各類涉稅事項審批中、在稅收執法過程中都有可能涉及以權謀私、索賄受賄等問題。有的干部臨近退休,感到勞碌了一輩子,現在口袋空空,充滿失落感,產生了補償心理。要求每一個地稅干部要有“慎獨、慎微、慎欲、慎權”意識,嚴于律已、廉潔奉公,堅持防微杜漸,從我做起,自覺遵守領導干部廉潔自律的各項規定,不得多占多得,不得以權謀私,不得違規違紀。認為有權不用,過期作廢,趁機撈一把,抱著僥幸心去觸摸“高壓線”,其結果是害己又害家人。

5、責任追究必須落實到位。《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試行)》和《關于禁止商業賄賂行為的暫行規定》等法律法規及其它規范性文件的部分條款中,都明確規定了相應的懲治辦法。因此,加大商業賄賂的打擊力度,對違法者保持足夠的法律威懾力,保護正常的商業行為,才既能維護法律的權威,又能保障社會的公正。地稅機關工作人員在稅額核定、納稅信用等級評定、各類涉稅事項審批中、都有可能涉及以權謀私、索賄受賄等問題。對以上發生的問題或違反稅收法規、財經紀律等其他行為的,責任人是要承擔黨紀政紀的責任,構成犯罪的,還要承擔法律責任。從嚴予以懲處,真正達到查辦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從而與黨紀、監察、司法部門形成一種長期的工作合力,嚴懲商業賄賂犯罪行為。堅決打擊商業賄賂犯罪,以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有序的發展。

6、增強透明度,建立辦稅公開和輿論監督機制。罪惡最容易在黑暗中滋長,公開透明是防止腐敗的最佳路徑,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因此,消除商業賄賂中的灰色地帶是關鍵。只有將這些灰色地帶都暴露在陽光下,市場競爭的公平性才能得到保障,反腐敗工作也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和實效。增強透明度,就是堅持和擴大公開辦稅范圍,讓納稅人享受充分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對納稅人關心的定稅標準、幅度、減免稅名額以及辦理程序等,最大限度地予以公開。因此,打擊商業賄賂不單單是某一個部門的事,更是全社會每個人的責任。要在全社會大力倡導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榮辱觀,重建健康的社會心態,調動全社會力量,共同糾正不規范的經濟行為,擠壓商業賄賂的生存空間,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順利、和諧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