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鄉防疫員基本情況調查報告
時間:2022-05-11 03:55:00
導語:鎮鄉防疫員基本情況調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基本情況
縣轄5個鎮15個鄉401個行政村,共有23.69萬人,其中居民戶口2.90萬人,農村戶口20.67萬人。2009年底,設有各級醫療衛生單位32家,衛生防疫人員51名,其中中心衛生院4家,衛生防保人員5名;鎮鄉衛生院24家,防保醫務人員26名。主要承擔所在轄區的防病、健康教育等公共衛生問題,特別是急性傳染病的防治、傳染病疫情報告與管理、疫點消毒、農村除四害技術指導,地方病防治、慢性病防治等工作。
從鎮鄉防疫工作管理現狀看:長期以來,雖然建立了鎮鄉二級疾控網絡,但由于財政對衛生事業投入不足,防疫收入杯水車薪,入不敷出,每一個防疫人員除承擔防疫工作外,還從事醫療工作,形成管理上的交叉;工資除享受專線部分外,其余部分通過參加衛生院醫療業務工作提成,既影響工作質量,又造成防疫人員嚴重負擔,同時還增加了工作人員不安心基層的因素,造成傳染病防控等工作梳于管理,防疫工作不能真正落到實處。2005年6月農村公共衛生體制改革,實行鄉鎮防保資源重組、合理配置以來,基層防疫工作在人員及經費上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但仍存在著一些深層次的矛盾,比如責任醫師工作與疾控工作關系的處理、非專業人員安排比例高等。
從鄉鎮防保人員現狀看:一是文化程度偏低;二是專業知識缺乏;三是防保隊伍不穩定。具體結構如下:性別分布:男性16人,占51.61%;女性15人,占48.39%。年齡分布:20歲以上13人,占41.94%;30歲以上9人,占29.03%;40歲以上5人,占16.13%;50歲以上4人,占12.90%。職稱分布:以初級為主,共25人,占80.65%;中級6人,占19.35%。學歷分布:本科5人,占16.13%;大專14人,占45.16%;中專9人,占29.03%,高中及以下學歷3人,占9.68%。專業分布:初始專業為預防醫學者5人,占16.13%;大部分為其他醫學專業畢業或僅參加短期培訓班后就業者。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2003年SARS疫情暴發后,暴露出我國公共衛生方面存在科技儲備和訓練有素的專業技術隊伍缺乏、衛生資源缺乏、公共衛生投入不足等問題[1]。規范基層疾控人員管理,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優質的預防保健服務,是“衛生強縣”的具體體現,防疫人員政治素質、業務素質的高低決定了其他物力、財力等資源的有效利用及公共衛生服務的水平和能力[2]。農村疾控工作的發展,必須要有足夠數量、較高質量和結構優化的人才隊伍作為動力。通過調研,我們發現目前鎮鄉疾控網絡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思想認識不到位
鄉鎮衛生院作為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的樞紐,為維護廣大農村居民的身體健康擔當著主要角色。由于一些衛生院對基層防保工作缺乏理解和認識,重醫輕防,認為防疫工作基本沒什么經濟收入,不需要專業人員,忽視了防保工作是事關農村老百姓身體健康和社會穩定的公益性工作,輕率地將非專業人員或在臨床上業務能力較差的人員安排在防保崗位上,且在安排崗位人員時,不但沒準入制度,對能勝任防保工作的人員也無調出制度限制,影響了基層鎮鄉防疫工作的健康發展。
(二)投入不足,步履維堅
縣財政對基層防保投入雖然每年有所增加,但由于縣財政相對緊張,投入總額占財政總支出比例較低,鄉鎮衛生院必要的防保設施得不到及時裝備和更新,普遍存在著“低投入、低功能、低效益、低待遇”狀況。
(三)缺乏人才,業務素質低
1、文化程度偏低。工作人員群體中,初始學歷比較低,以中專為主,大部分通過在工作期間,經過繼續教育,學歷逐步提高,整體學歷及職稱結構形成金字塔式的底座過大,與基層疾控需求不相適應。2008年實施責任醫生指導員制度后,雖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受年齡及頻繁調動等影響,防保人員整體素質與工作要求仍有一定距離。
2、專業知識缺乏。防保人員中僅5人初始專業為預防醫學者,多數防疫工作者未參加預防醫學專業系統學習和培訓,嚴重缺乏基本的疾病預防控制業務知識;大部分以從醫療專業轉崗為主,且基本上是在臨床上業務能力較差的人員安排在防保崗位上,未參加過系統的專業培訓,缺乏基本的專業知識,雖經過一些專項業務培訓,但因先天不足,難以真正承擔起當前的疾控任務,農村三大類十二項任務的職責得不到切實落實。目前通過專業函授等,預防醫學專業所占比例有所提高。三是隊伍不穩定。據統計,在同一鎮(鄉)從事5年以上防疫工作人員14人,僅45.16%。經培訓、指導后,熟悉疾控崗位業務并能獨立工作沒多久就換崗或調動的現象較為普遍,斷層現象嚴重,導致現職人員技術水平難以提高,給推進三級疾控管理帶來不利影響。
(四)工作模式欠規范
在調研過程中,我們發現,由于受經濟條件、人員素質等影響,防疫工作管理模式仍欠規范。
1、信息化落后。通過努力爭取,2004年1月始,鎮鄉實現了傳染病網絡直報,2008年10月后又在原基礎上逐步實現了免疫規劃信息化的目標。目前除結核病疫情及慢性病監測資料及上述兩項外,常規工作仍未列入信息化管理范疇,如疾控工作信息,不但報得少,也以機械的手工書寫及郵寄為主,信息渠道不暢通,達不到信息報送的時效性要求;另外由于部分鄉鎮衛生院人員年齡偏大,學歷低,經培訓后仍難以勝任,致使信息化工作滯后。
2、檔案管理不規范。由于防疫人員檔案管理意識淡薄,許多責任醫生又是由沒有衛生技術職稱或由護士、藥房、檢驗等其他人員擔任,對基本工作要求理解不透徹,根據社區責任醫生分片聯系實際,開展工作后形成的資料也以紙質分散保管為主,基本沒有匯總成冊,少數人員甚至出現離任不交接??梢哉f是工作資料憑頭腦記、口頭說,人走資料沒、人死資料滅、資料隨人變。導致工作資料管理混亂,流失嚴重,臺帳資料不全。
三、對鎮鄉防疫人員管理的建議
黨和政府歷來高度重視農村公共衛生工作。特別是2003年取得抗擊“非典”斗爭勝利后,黨中央、國務院作出一系列加強農村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決策,各級衛生部門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基層衛生基礎比較薄弱的情況還沒有得到根本改善。目前,基層防疫工作仍是一個薄弱環節,投入不足、人員素質低、工作質量不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較弱等。當務之急一是要提高領導對基層防疫工作重要性的認識,爭取得到各級政府部門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二是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要讓工作人員能勝任基層防疫工作。三是要積極穩妥地探索基層防疫工作模式,總結試點經驗,推動試點工作在全縣范圍取得更大成效。
(一)加強組織領導,提高對基層防疫工作的認識
農村衛生工作是我國衛生工作的重點,對提高全民族素質具有重大意義,鎮鄉防疫人員承擔著三級農村預防保健網中的樞紐作用,在保障農村居民的健康和農村衛生事業的穩步發展方面起著重要作用。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村居民對衛生服務的需求也發生了變化,對鄉鎮防疫群體提供的服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農村公共衛生網絡體系的建設關系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衛生強省、衛生現代化目標的實現,是維護我縣農村老百姓身體健康、構建和諧社會的切實需要。我縣公共衛生體系已基本建成,縣疾控中心近幾年在這方面作了許多積極有益的探索,如創建農民健康教育學校、慢病規范管理等,且取得了一定社會效益。各級政府要按照公共財政“政府花錢買服務”,“養事不養人”的原則,繼續加大對農村公共衛生的投入,并隨著經濟增長和財政收入的增加,要不斷提升財政支出中的投入比例,為穩定農村衛生隊伍,要將鄉鎮衛生院防疫工作離退休人員和在職職工納入當地社會保險制度。
(二)狠抓人才隊伍建設,提高服務能力及業務素質水平
1、適當增加編制。以加強技術人員力量,穩定疾病控制隊伍。疾病控制工作目前是人員少,任務重,建議縣里根據我縣公共衛生具體服務因素綜合考慮,適當增加疾控人員編制,便于更好地開展工作。目前縣疾控中心派出的農村公共衛生指導員僅為9人,承擔27個建制與非建制鄉鎮的公共衛生指導工作,相當于每人承擔3個鄉鎮衛生院的指導工作,工作量與工作強度相當大。
2、開展繼續醫學教育。加強防疫人員的業務知識培訓是提高防疫人員工作水平最有效的途徑。目前要切實解決農村防疫人員匱乏,人才隊伍建設不合理,并出現梯隊斷層的問題。必須轉變觀念,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加強培養,提升基層人才隊伍素質。根據《省疾病預防控制培訓規劃(2007-2010年)》要求,建議鄉鎮衛生院督促防保人員實行崗前、崗中培訓制度。新聘用人員在上崗前必須進行集中培訓,通過考核合格職得上崗證方能上崗。在聘用期間,定期參加縣疾控中心組織的各項崗位培訓班。各單位還要結合實際,對現有非預防醫學專業人員,為使他們更好地履行工作職能,要積極支持和鼓勵他們參加專業函授、自考、各類專業培訓班等,以加快防疫人才成長步伐;同時要建立完善的業務學習制度與業務交流制度,開展定期業務學習交流與案例討論活動??h里要進一步完善責任醫生指導員制度,幫助基層防疫人員提高防疫工作業務水平和專業工作能力,達到能獨立承擔工作的目標。
3、實行準入準出和聘用制度。基層防保工作是一項涉及面廣,任務重,影響深遠的系統工程,目前各鄉鎮工作水平參差不齊,需要進一步規范管理。今后,在基層衛生院要嚴把資格準入關,禁止非衛生技術人員進入防疫工作崗位,鄉鎮防保人員必須具有中專以上衛生系列專業學歷,并具有相應的執業醫師資格,經縣疾控中心考試合格,取得防保人員上崗證方能上崗。防保人員要熱愛鄉鎮防保工作,有吃苦耐勞、樂于奉獻、敬業愛崗的精神。鄉鎮防保人員調動須在征求疾控中心同意后,原則上在帶領新上崗職工三個月,且能獨立承擔工作后才能調離。
(三)加強試點經驗,促進規范管理
繼續加強三級防保網絡體系建設,落實職能、人員和工作經費,結合農村公共衛生工作實際,積極穩妥地探索基層防疫工作模式,總結試點經驗,推動試點工作在全縣范圍取得更大成效。
- 上一篇:會計教育任務驅動法運用思索
- 下一篇:鎮街環境提升工程建設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