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文化設施調研匯報
時間:2022-06-25 02:43:41
導語:全市文化設施調研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根據市人大常委會的工作計劃和主任會議安排,3月14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學昌帶領部分常委會委員和人大代表,對全市文化設施建設情況進行了調查。市人大常委會有關委室、文廣新局、影視中心及鎮的主要負責同志和有關人員陪同參加了調查。調查組實地察看了市博物館、文化館的文化設施建設情況,深入到鎮文化站、社區、村進一步了解基層農家大院、農家書屋的有關情況。然后召開座談會,聽取了有關單位和部門的情況匯報,并與文化工作者進行了詳細的座談和交流。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績
近年來,市政府及有關部門重視文化設施建設工作,不斷加大投入、改革創新,使我市基層文化設施建設工作得到了較大改善。我市連續18年保持“全國文化先進縣”、連續20年保持“全省社會文化先進縣”榮譽稱號,2011年榮獲省農家書屋、文化市場管理、藝術考級、農村電影放映等工作先進單位,我市文化工作在市文廣新局業務考核中名列前茅。
(一)領導重視,機構健全。市政府把加強文化設施建設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了“十二五”規劃和政府年度工作計劃,與城鄉建設統一規劃,統一組織實施。每年多次聽取文化工作匯報,研究解決文化事業發展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同時,把公共文化事業發展情況納入市直有關部門和各鎮、街道綜合考核,與評先樹優和干部使用掛鉤,增強了各級干部抓好文化設施建設的責任感。職能部門及各鎮(街道)相應地設立了有關文化組織機構。
(二)抓好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搞好硬件設施配套。近幾年,我市先后投資300多萬元為市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修繕館舍,購置設備,購置圖書,建成了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縣級支中心,改善展陳條件,依法征集文物等,改善了我市“三館一站”(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綜合文化站)的環境和條件。為推進鎮村文化設施建設,市政府今年把“新建完善200個農家書屋、200個農村文化大院”列入為群眾辦好的十件實事。目前全市多數鎮(街、區)都基本建成了綜合文化站,部分村(社區)建起了標準化文化大院、農家書屋。調查組實地察看了部分基層文化設施,鎮的社區為群眾提供了理想的休閑、娛樂、健身、開展文化活動的場所;村的文化大院設有配套的圖書室、閱覽室、娛樂室、電子閱覽室、游戲室等,豐富了群眾的文化娛樂活動,被評為“全省優秀農家書屋”和“省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優秀規范化站點”。投資3200多萬元,建成市廣播影視大樓,有線電視實現了村村通。
(三)積極開展大眾文化活動,不斷繁榮文化市場。近年來,我市每年都組織大型綜合性文化活動100余場次。積極開展以特色文化為龍頭,以節慶活動為載體,以大型活動為導向的群眾性文化活動。據調查,全市每年經常參與各類形式文化活動的人數達40多萬人次。真正做到了年有大活動,月有中活動,周有小活動,節慶掀高潮,常年不斷線。特別是社區文化節、春節電視晚會、“文明之夏”、“唱響”等大型文藝演出活動已成為我市廣受群眾歡迎的文化活動品牌。各鎮(街、區)結合實際,推出了輝渠桃花節、柘山老子文化節、石埠子櫻桃節、金冢子甜瓜節、輝渠有子文化節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節會品牌。我市豐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活動城鄉全覆蓋工程得到了上級政府的充分肯定。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基礎設施不夠健全。一些文化站舍因年久失修,已不能使用。文化設備短缺,文化館、站、室均缺少用于工作和開展活動的必要設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和限制了文化工作的開展。
2、文化設施建設仍有不到位之處。一是發展不平衡,城鄉之間、鎮(街道)與鎮(街道)之間的文化設施建設存在差距。二是農村文化場所存在被擠占、挪作他用的現象。
3、投入不足,專業人才缺乏。公益性文化服務功能欠缺,市、鎮、村文化陣地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有待加強。“三館一站一中心”目前狀況很難滿足面向群眾免費開放的要求。調查中發現我市文化部門文化專業人才缺乏,培養人才工作也因資金、場地限制難以開展,制約了全市文化事業的發展和繁榮。
三、建議意見
各級政府要制定切實有效的政策,加大投入,加強引導,努力搞好基層文化設施建設。
(一)不斷提高對文化設施建設的認識。文化設施是提供文化服務的基礎,是文化活動的前提條件。市政府及職能部門要繼續加大對我市文化設施建設重要性的認識,使我市文化設施建設不斷上質量、上水平。深化文化市場的改革和創新,充分調動社會各界的積極性,允許和鼓勵民營企業和個人興建、管理、經營文化設施。實行國家與集體、個人相結合,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形式發展的格局,實行目標與實效相結合,不斷提升我市文化設施建設水平。
(二)加大對文化設施建設的投入?!鞍凑拯h委領導、政府主導、財政支撐、多元投入”的原則,盡快啟動實施我市文化藝術中心項目建設。將我市文化與旅游結合,建設我市綜合性、高檔次大型文化藝術中心。借助人民公園改造提升,搞好文化公園項目建設,籌劃建設一處綜合性、開放式、公園式的文化園區,把全市的古玩收藏、字畫裝裱、花鳥魚蟲交易等項目全部納入,搭建獨具特色的文化產業平臺和市民休閑場所。每年安排一定數量的基礎設施建設配套資金,建立以獎代補的投資機制,鼓勵創建文化先進鎮(街道)、先進村、先進社區及建設鎮(街道)文化中心、標準文化廣場等。
(三)注重文化設施建設的平衡發展和利用。兼顧城鄉文化發展,在完善城區文化設施的同時,加強基層文化設施建設。加快推進總投資5億元的鎮(街、區)文化廣場建設,突出抓好景芝、、石埠子、大盛等鎮的文化廣場建設,做好廣場樣板工程的帶動效應。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深化文化鎮村的創建工作,管好、用好鎮村文化設施。真正建立健全鎮村文化的長效管理機制,努力使鎮村文化設施管理規范,活動經常,從而發揮應有的作用。
- 上一篇:城市規劃建設情況調研匯報
- 下一篇:環境整治和亮化工作視察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