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系統干部隊伍建設調研報告

時間:2022-11-25 10:30:14

導語:工商系統干部隊伍建設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商系統干部隊伍建設調研報告

工商體制改革10年來,按照干部隊伍建設“四化”的要求,全省工商系統干部隊伍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工作人員結構、綜合素質等方面都有了明顯提高,為維護全省經濟秩序、服務企業和群眾、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做出了較大貢獻,贏得黨和政府的肯定與人民群眾的認可。但是,毋庸諱言,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經濟的發展,我省工商系統干部隊伍建設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有的還比較嚴重,一定程度制約了全省工商行政管理事業的健康發展。為了加快全省工商系統干部隊伍建設步伐,使干部隊伍能夠承擔起工商行政管理的工作職責,不辱使命,更好地服務好企業與群眾,建人民滿意工商機構,促全省經濟科學發展,近期,我們對全省工商系統干部隊伍建設進行了深入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具體報告如下:

一、全省工商系統干部隊伍基本情況

截止2010年9月,全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統共有個市局、個縣分局、個工商所。在崗干部職工人,其中:公務員及參照公務員人,工勤人員人,全額撥款事業編制人,自收自支編制人。2002年核定全省工商系統編制人,缺編人。從學歷結構看,研究生學歷人,占%;大學人,占%;大專人,占%;中專高中及以下人,占%。從年齡結構上看,51歲以上人,占%;41—50歲人,占%;31—40歲人,占%;30歲以下人,占%%。從工作年限看,30年以上人,21-30年人,11-20年人,10年以下人。從職務結構上看,市級人,處級人,科級人,科員及以下人。

從整體情況看,行政編制已滿,參照管理事業編制尚有空編。存在的主要矛盾是:部分下屬局參照管理單位空編,行政編制超編,有一部分行政編制人員在參照管理事業單位崗位上工作,存在混編現象。全省工商系統干部隊伍年齡結構呈現老化趨勢,41周歲以上人員占比偏大,達到%,40周歲以下人員占比偏小,僅占%。全省工商系統干部隊伍學歷結構上,雖然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占%,但是國民教育人數僅有人,大部分人員的學歷是通過在職教育途徑所得,主要是黨校畢業。全系統人員知識缺乏系統性、專業性,實用型人才多,復合型、專家型人才缺乏。總之,全省工商系統干部隊伍僅能滿足日常工商行政管理之需要,與干部隊伍建設“四化”的要求,與不斷發展的經濟社會形勢,與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自身管理服務職能作用發揮,存在較大的差距。

二、全省工商系統干部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畸輕畸重,人員編制分布安排不盡合理

全省工商系統現有編制名,實有人員名,但人員編制分布安排不盡合理。市局及所屬分局和部分縣級局超編嚴重,同時艱苦邊遠縣局缺編嚴重,各縣級局基層工商所普遍人員短缺,城鄉人員不均,面臨人員使用捉襟見肘的現狀,例如永壽縣工商局上劃編制72人,目前實有在職行政人員44人,缺編28人。武功縣工商局上劃編制87人,目前實有74人,缺編13人。長武縣工商局上劃編制69人,實際缺編11人。永壽縣店頭工商所目前僅有2人,儀井工商所僅有3人,兩所相距42里,因人力不足兩所被迫合并搭幫干工作。

(二)結構失調,年齡結構與文化知識不適應工作需要

目前,全省工商系統干部隊伍中年輕力量嚴重匱乏,新陳代謝緩慢,后勁不足,缺乏可持續發展的后備人力資源補充。目前30歲以下人員僅有人,僅占總人數的%,而51歲以上人員人,所占比例%,全系統人員平均年齡歲。隊伍老化在市局機關表現最為嚴重,以致部分老年人員經常拿著放大鏡看文件、制作報表、校對材料。同時,文化知識結構單一,學歷層次偏低,綜合素質不高。目前全省工商系統干部隊伍中,仍有人未達到大專學歷,占總人數的%,這部分人員主要分布在基層工商所,造成基層執法隊伍整體素質不高,不能滿足日常監管執法工作的要求。

(三)待遇不高,缺乏合理激勵機制

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沒有好的待遇,就會影響大家的工作干勁和士氣。主要表現是職務晉升通道過窄,福利待遇不統一,挫傷了大家干工作的積極性。全省工商系統干部出路過窄,晉升渺茫,看不到希望,產生一定的心理落差,缺乏歸屬感。年輕工商干部從老一輩身上看不到辛苦努力付出應該獲得的回報,喪失了努力的信心和方向。全省工商系統干部的住房公積金、住房補貼和醫保執行政策不統一,執行政策不夠靈活,造成同一單位不同待遇的狀況,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商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

三、解決存在的問題的對策與建議

(一)注入活力,增加招考數量,優化工作人員結構

人是第一生產力,必須千方百計保證這支隊伍的新舊更替。針對全省工商系統部分縣市公務員人員嚴重缺編和老化,影響正常工作開展的情況,為了充實新人,緩解矛盾,解決人員少缺和老化的燃眉之急,適當增加工商系統公務員招錄數量。新招錄的公務員盡量充實基層工商所一線,加強基層工商所的監管與服務力量。在招錄公務員中,為穩定我省工商干部隊伍,促進工商行政管理事業的發展,適當吸納當地戶口人員,適當照顧系統內人員子女。可考慮將參加全省統一招錄考試進入面試的系統內子女全部錄用等,在不違反大政的前提下,解決部分老工商干部的后顧之憂。

(二)強化培訓,組織崗位練兵,提高工作人員素質

大力加強工商干部的學習培訓工作,不斷提高工商干部綜合素質。一是強化學習意識,以建設學習型工商局為契機,將提高履職能力為基本要求,針對不同的業務領域,開展各種專業知識培訓,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有計劃地選派干部到經濟發達地區掛職鍛煉,學習先進行政管理理念,使工商干部隊伍逐步由經驗型向知識型轉變,具有政治強、業務精、善管理的復合型高素質,做到公平公正、潔身自好,清正廉潔,能夠愛崗敬業、履行職責,率先垂范,嚴以律己,吃苦在前,享樂在后,努力成為作風優良、業務精通、熟悉工商管理工作的行家里手,搞好新形勢下的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讓黨和政府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二是強化服務意識,轉變工作作風。大興密切聯系群眾之風、求真務實之風、艱苦奮斗之風、批評與自我批評之風,以良好作風和扎實工作完成各項工商管理任務。三是強化宗旨意識,情系民眾。要以企業和群眾的需要為第一選擇,以企業和群眾滿意為第一標準,堅持以民為本,深懷尊民敬民之心,努力為企業和群眾造福、為企業和群眾解難。對企業和群眾需要解決的事情,再小也要當作大事來抓,再難也要竭盡全力去辦,真正做到民思我想、民需我做、民困我幫、民呼我應。

(三)合理交流,搭建發展平臺,健全干部交流制度

實行工商干部交流,使許多好的思想、經驗和作風得到了充分推廣和發揚,對促進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確實起到了非常明顯的成效。但工商干部交流中,也存在一些諸如生活不便、因照顧家庭影響工作、或因工作影響家庭、增加行政成本等問題。因此要適當健全現行的工商干部交流制度,交流的重點應是主要領導干部、關鍵崗位干部、有培養前途的優秀年輕干部及因工作需要交流的干部,對于一般工商干部還是穩定為好,以免因交流影響工作或為交流影響家庭正常生活。

(四)能上能下,建立晉升制度,調動工作積極性

為調動和激發廣大工商干部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要建立干部職務晉升制度。一般在同一職級任職10年以上,晉升上一個職級職務。至少在50歲時,能夠解決副主任科員職務。工商所長按照副科級領導干部管理,根據工作需要正常任免,不再執行任職必須5年的限制。同時,建立年青干部脫穎而出的用人機制,打破常規大膽提拔使用優秀年青干部。協調有關廳局,盡快解決縣級局50歲以上、30年工齡的科員和機關股室負責人副主任科員的政治待遇問題,增加數量,形成機制。同時,提高政治工作部門的政治待遇,以便開展工作。構建合理的人才梯次結構,努力營造奮發有為,團結奮進的發展氛圍,創造適應想干事、會干事、能干事的良好環境。

(五)獎懲分明,完善考核機制,激勵大家追求上進

目前,工商系統雖然實施目標責任制考核、千分考核、績效考核等考核辦法與措施,但由于工商系統整體待遇低,與兄弟單位差距大,工作積極性受影響。同時,目前的工商干部待遇平均化和考核激勵措施不健全,導致考核結果起不到應有的激勵作用。部分年齡較大、文化層次相對較低的同志,在機構改革后存在“松口氣”的心理,有些單位出現了一方面人員緊缺,一方面隊伍內部又忙閑不均的現象,加之上班要擔責任,不上班卻不擔責任,對隊伍建設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為此,要完善考核獎懲機制,發揮考核獎懲機制的應有作用,激勵工商干部努力工作,干出優良業績。此外,盡力完善各項福利保障制度,組織開展多元化的健康向上的文娛活動,努力建設有朝氣、有凝聚力,有銳氣、有向心力,有正氣、有戰斗力的和諧工商隊伍,推動工商事業不斷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