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卡貧困村黨支部建設調研報告

時間:2022-03-20 09:26:08

導語:建卡貧困村黨支部建設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卡貧困村黨支部建設調研報告

為進一步摸清建卡貧困村致貧原因,進一步增強建卡貧困村“兩委”班子創新力、凝聚力、號召力,戰斗力,早日帶領全鄉村民脫貧致富。近日,我鄉成立專題調研組,深入人民村、村、村、村、村、村等3個精準扶貧村和3個非建卡貧困村,詳細了解建卡貧困村“兩委”班子情況,建卡貧困戶生活狀況,通過實地走訪,對比算賬,聽取貧困戶及村“兩委”班子對村“兩委”班子建設、隊伍建設、工作保障、制度建設等方面情況的意見和建議,現將調查結果匯總如下。

一、基本情況

從調查的3個精準扶貧村看,共有705戶2818人。黨員47人,勞動力人口470人,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員達320人(主要集中于河南、山東、西安等地);建檔立卡貧困戶164戶575人,殘疾人口6人,五保人員3人;省委、縣委下派、關坊、人民3個精準扶貧村第一書記全部到崗到位,現有在職村社干部18人,中共黨員47名。

從調查的3個非貧困村看,共有856戶3273人,黨員67人,45歲以上黨員達34%,中專以下學歷達56%,建卡貧困戶88戶,218人,貧困黨員達5%,人均收入達2439元。除1名主任長期請假外,村“兩委”班子健全。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目前,從調研的6個村看,建卡貧困村黨員隊伍主流是好的,建卡貧困村黨支部在宣傳黨的方針政策、調整農業結構、精準扶貧、發展農村經濟、維護社會穩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建卡貧困村精準扶貧戶大多數居住邊遠地區、高寒山區等,這些地區山高坡陡、資源匱乏,基礎設施差,產業結構單一,勞動者素質低,經濟發展落后,致使建卡貧困村基層組織基礎薄弱,黨支部建設滯后。當前建卡貧困村黨支部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1.黨員隊伍年齡老化、文化低、致富能力差,整體素質偏低。一是我鄉有基層黨支部13個,其中:機關黨支部1個,村級黨支部9個,社區1個,九義校黨支部1個,“兩新”組織1個,黨員244人,其中農村黨員180人,機關及各企事業單位黨員64人,女黨員27人,占總數的11%,45歲以上黨員占63%,大專以上學歷黨員55名,占黨員總數的22%,中專以下學歷達78%。黨員年齡、文化水平等因素,制約了基層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的發揮。二是部分黨支部專業技能差,素質低,使貧困村黨支部缺乏駕馭力。絕大部分村干部素質較差,沒有開拓創新意識,缺乏干事的斗志和勇氣,班子建設形不成戰斗力、凝聚力和創造力。由于部分村黨支部書記年齡大,文化水平低,沒有掌握什么技能,缺乏改革精神,工作理念不新,領導發展能力不強;一些村黨支部書記眼界不夠寬廣、信息渠道單一,思路不清,點子不多,帶領農民發展經濟的能力較弱,農民增收步伐緩慢;部分村社干部綜合素質低,面對新情況、新問題束手無策,不能或不會運用民主和法治的方法來解決群眾工作中的問題,缺乏解決群眾問題的能力,例如在低保擴能工作中和精準扶貧戶識別工作中,有些干部理解政策有偏差,導致召開群眾會評議時,政策講解不到位,老百姓理解存在誤區,從而引發矛盾,甚至出現村民集體到鄉政府上訪。

2.有文化知識的年輕人入黨的意愿不高。建卡貧困村不少青年人家庭生活貧困,自己要肩負起家庭生活重擔,因此大多初中畢業后就外出打工掙錢養家,受到黨支部教育較少,思想上呈現多元化,人生觀、價值觀在各人身上體現不同。同時現在農村黨員已沒有了招干招工,雖然最近兩年拿出比例在優秀農民工、基層服務項目人員中考錄一定公務員,但由于學歷等硬件要求,導致一部分學歷不高的農民工不能享受政治前途上的照顧。因此,積極要求入黨的文化素質高的青年人較少,致使黨支部新鮮血液供血不足。全鄉有一個鄉在244名農村黨員中,35歲以下僅占19%左右。有的村黨員20人,30歲以下僅有1-2人。有的村多年沒能夠發展一名優秀青年入黨。

3.工作環境差,社會待遇低,干部培養難。一是農村工作難度大、矛盾多,現職干部感到工作壓力大,不想當。當前精準扶貧工作各種壓力大部分落到了村干部肩上,加之工作難度大,矛盾復雜,一些村干部因此產生了悲觀心理,有打退堂鼓、不想干的念頭,“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抱著“守攤子”的思想。二是社會環境差,激勵機制不夠完善,大部分村干部感到工作沒奔頭,不愿當。首先政治上沒奔頭。不少村干部講,“當了村支書,前面斷了路”,因而在政治上失去了可追求的目標,工作積極性不高。其次經濟上無甜頭,生活上有后顧之憂。目前大部分村干部的報酬普遍偏低,處于一種高付出、低報酬的狀態,致使村里一些有才有能的中青年農民寧愿外出務工經商或當平民,也不愿當村干部。三是后備干部成才困難,黨員隊伍出現后繼乏人的危機。一方面受地理位置、經濟條件的局限,一些村的年輕人尤其是經濟能人外流嚴重,“難以培養”。有的村自然條件惡劣,村中大部分人口外出打工,剩下的不是老就是少,內選不出,外調不進,回請不來,下派的也干不長。另一方面部分現任支書“官本位”思想嚴重,“不肯培養”。這些村支書怕培養了別人會頂掉自己,有意無意地壓制人才成長;還有的村支部黨員內部鬧派性,不同宗派的,千方百計設置障礙,對發展黨員求全責備,把一些優秀的年輕人關在了“黨門”之外。在調查的6個村中,大多數村幾年未發展1個黨員。由于平時村里沒有注重培養后備干部,造成“人到用時方恨少”的局面。四是村干待遇低,致富能人、回鄉大學生不愿當村干。村干工作難做,待遇偏低。現在的村干工資每月幾百元到千元左右,不如外出打工的收入高,退休后的養老金比較低。村務工作都是在自村或鄰村,熟人熟面,容易得罪人。村務及中心工作繁重,上面工作一布置,下面跑斷腿。因此,大學畢業回鄉的學生,有經濟頭腦、有創業能力的青年人一般不愿意在村里當村干。村“兩委”有時要配置一個優秀的致富領頭人都困難。

4.黨建工作按部就班,缺乏創新。大多數農村支部能夠貫徹上級精神,組織學習形勢教育、“”基本堅持。中央、省、市、縣文件學習按布置要求如期完成。黨員活動,如帶領群眾開展城鄉環境整治活動,進村入戶走訪群眾活動、扶貧幫困活動等照常開展,黨風廉政建設照常抓。但實際效果并不大,黨建工作沒有創新舉措。

5.后進村戰斗堡壘作用不能得到發揮。雖然近年來鄉黨委著力加大了對后進村的整頓力度,但仍有少數村“兩委”關系不順,工作相互拆臺,鬧不團結,工作難以形成合力;一些貧困村農民大量外出打工,特別是一些文化高、能力強、有經濟頭腦的年青人紛紛外出,村干部沒有合適人選,導致部分村干部辦事能力差,群眾威信低,但又找不到合適人選而繼續連任的尷尬局面。

6.熱點問題多,各種矛盾大,建立良好的發展秩序難。一是部分群眾國家觀念、集體觀念淡薄,連公民的基本義務都不盡,村里工作難以推動。一些村干部反映,基礎設施建設,諸如村社道公路建設、人畜飲水工程建設等,動員大家投勞,拒不履行義務的農民總是大量存在,靠說服教育做思想工作難見成效,來點硬的又怕觸及“高壓線”,從而導致矛盾重重,工作無所適從。甚者有的農民故意出難題,找岔子,個別村民為非作歹,打擊報復村干部,導致村干部不敢大膽開展工作,即使有一點信心,也會“龍起頭蛇收尾”。三是部分卸任干部思想有情緒,對工作有一定阻力。有的村干部被免職后,心里總是不平衡,想不通,不但自己不配合村上的工作,并且還煽動群眾與村上的工作頂著干,在群眾中造成不良影響。四是熱點難點問題多,矛盾難化解。廣大基層黨支部處在農村工作的最前沿,“上有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無論是黨建、經濟工作,還是計生、綜治工作,到了基層,都是中心工作,都是硬任務,每項工作都松懈不得,加上土地確權山林糾紛等,農村工作可謂矛盾重重,但村干部權小位輕,對很多工作有心無力,推動不下,解決不了。

三、對策建議

建卡貧困村因經濟滯后,受經濟制約,黨支部基礎普遍薄弱,一些村“兩委”成員及黨員素質不高,黨支部威信低。因此,了解和掌握建卡貧困村黨支部現狀,摸清建卡貧困村黨支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才能進一步把建卡貧困村黨支部建設成為推動農村發展的堅強堡壘。

1.加強村黨支部隊伍建設,做強黨支部堡壘。基層黨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支部強不強,關鍵看班長。實踐證明,選好一個人,就能帶好一班人、建好一個村。我們一定要摸清底數,查清去向,落實教育管理責任。再要問問自己,黨員隊伍里有多少新鮮血液?全鄉農村黨員老化比較嚴重,要引起重視。還要問問自己,支部的組織生活正常不正常?回答好這三個問題,這是對村黨組織書記最基本的要求。要大力選拔思想政治素質強、科學發展能力強的黨員擔任建卡貧困村黨支部書記。在村黨支部書記選拔上要大膽創新。可以從本村致富帶頭人、外出返鄉農民黨員、復退軍人中選拔,也可以從鄉鎮機關黨員干部中選派,還可以從其他村優秀村干部中選調。此外還可以創新舉措,從社會上公開選拔村黨支部書記。還可鼓勵優秀民營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機關事業單位退休、提前離崗干部職工到村任黨支部書記。這樣,使社會上一批優秀人才進入村黨支部書記隊伍,使村黨支部書記整體素質進一步提升。村干的選拔也要多渠道,特別要注重選拔致富帶頭人、回鄉大學生,以提高村“兩委”脫貧攻堅和發展農村經濟的能力。同時要增加村干的待遇,要逐步提高村干的工資、補助和養老金,或通過發展集體經濟增加村干收入,以穩定村干隊伍。

2.著力培養農村知識青年入黨,增加黨支部新鮮血液。要創造條件讓回鄉大學生在農村創業,讓他們在農村有發展機會。如銀行貼息貸款給予創業支持,畢業生到農村基層給予資金補償,在農村服務一定年限后考本鄉公務員或事業單位可免筆試直接進入面試,優先錄取,讓他們看到政治前途。黨支部要對回鄉知識青年加強思想教育,多宣傳正能量,提升他們的政治素質,讓他們自覺地向黨支部靠攏。通過發展青年黨員,從根本上改變農村黨員隊伍老化、文化低、缺乏活力等問題。

3.繼續選派黨支部第一書記入村,強化基層組織建設。突出抓好以黨支部書記、村“兩委”干部、大學生村官、鄉村建設工作隊員等隊伍的管理服務。從機關企事業單位選派黨性強、能力強、服務強的黨員擔任貧困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選聘大學生村官擔任黨支部書記助理,選聘機關干部擔任鄉村建設工作隊員,強化基層組織力量。強化基層組織建設要完善制度。建立健全黨支部的組織生活制度和工作制度,提高“”特別是民主生活會的質量。要抓好黨員的教育管理。要以黨校、夜校或遠程教育等形式,開展黨員、村干的培訓,認真學習十八大以來的講話精神,以提高黨員的政治素養和牢固黨員的政治信仰。要引導黨員干部發揮“三個作用”即帶頭作用、骨干作用、橋梁作用,提高黨支部的戰斗力。

4.加強村級陣地建設夯實黨的基層堡壘。硬化村級活動場所、維修辦公用房,配備電教設備,實現陣地完善化,是要進一步明確鄉鎮黨委書記為第一責任人,修訂完善站點管理使用制度,要做好實時監控,進行一月一通報,及時督促各站點進行點播學習。要通過考核和檢查,形成責任到位、工作到位、獎懲到位的激勵約束機制。二是狠抓黨員教育管理。要進一步加強對站點管理員培訓,全面提高管理人員的素質和水平,對存在問題的站點進行檢查維修,保持各站點正常運行。三是豐富教學資源。把教學課件開發與致富帶富能力相結合,開發制作當地特色產業課件和鄉土教材,把群眾易接受、能理解的教學資源展示給黨員群眾,增強培訓實效和吸引力,幫助群眾選準致富路子、解決致富難題。要大力宣傳基層單位開展遠程教育工作的成效和經驗及遠程教育工作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特別是群眾身邊“看得見、摸得著”的致富典型,充分發揮典型引路和示范帶動作用。

5抓黨風廉政教育,促村干廉潔自律。強化教育。組織黨員干部學習廉潔自律的若干規定,抓好村干部的惠民政策宣傳和職務犯罪警示教育,使村干部能自警自勵,防微杜漸。強化建制。建立村級重大事項決策、財務管理、黨務村務財務公開、民生項目上墻等制度。可建立村民代表評議制度,凡涉及民生項目的管理、集體資金的收支使用、村民的困難補助等,均應經過村民代表評議、上墻公示,以示公平公正,防止腐敗。嚴防評議制度走過場。強化監督。鄉鎮紀委與村“兩委”班子簽訂廉政承諾書,村“兩委”在年度總結會上向村民述職述廉,接受村民評議監督。亦可由縣或鄉給村聘請村級紀檢監察員,監察員接受群眾對黨員村干的違法違紀舉報,對民生資金、集體資金進行財務審查監督。協助鄉鎮紀委打擊基層農村腐敗。

6.黨建與脫貧攻堅工作、“走基層、解難題、辦實事、惠民生”活動相結合抓,全力致富奔小康。全鄉建卡精準扶貧戶302戶,1052人,(人均純收入在2800元以下),今年要實現減少貧困人口490人。貧困人口大多分布在高寒山區、土地貧瘠、生活生產環境惡劣、自然資源匱乏,脫貧攻堅任務重。要繼續做好建檔立卡工作,要制定幫扶計劃,幫扶措施,鄉機關干部和村社干部與掛聯幫扶貧困戶要戶戶見面,制定幫扶發展措施、做到“一村一策、一戶一法”。實現扶貧資金、項目和扶貧措施到村到戶。同時,貧困子女優先給予教育資助和就業技能免費培訓;貧困戶給予大病保險資助和醫療救助;貧困家庭新農合繳費優惠;提高農民養老金數額等等,減輕貧困家庭的經濟負擔,防止因災因病因老返貧。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發展經濟,推進扶貧工作和美麗鄉村建設發展。發展山區特色經濟,做大產業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