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轉移問題情況調研報告
時間:2022-01-04 03:55:23
導語:產業轉移問題情況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目前,對中西部地區來說,抓住國際、國內產業轉移的良好機遇承接產業轉移,在產業對接中增強本地產業的實力和核心競爭力,是實現區域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重要途徑。
一、基本情況
中西部地區對承接產業轉移問題的重要性已經有了足夠的認識,但對于如何借東部產業轉移承接的力量,實現中西部產業升級與產業結構高度化目標,并且在此過程中有效實現趨利避害的問題,重視程度還顯不足。因為產業轉移是一把雙刃劍,東業西移對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有積極作用,但不可避免地存在著負面影響。如果忽略了這些隱患問題和負面影響,非理性的承接轉移產業,中西部將難以在產業競爭性對接中取得預期的成效,甚至可能會惡化發展環境,延緩中西部的發展。對中西部承接東部產業轉移面臨的問題與對策進行研究,不但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而且也是當前我國產業轉移實踐的客觀要求。
二、中西部地區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當前面臨的問題
(一)產業配套不完美。中西部對比沿海地區工業圈最大的劣勢就是產業配套不完美(已完整但不完美),有些地方雖建有小微企業孵化園,但實際利用率不高,一是運作成本高,二是不符合小微企業生產要求。與相關產業配套的公共設施影響與相關產業配套的小微企業入駐,如廉租房、子女入園、入學等問題。
(二)工作人員服務意識需要增強。沿海與內地行政部門存在意識差異,政策落實上沿海要優于內地。內地相比沿海地區最大的優勢在于優惠吸引政策的優勢,但劣勢是政策經公布后具體在地方各職能部門的落實不理想,這個落實不是政府不愿意,也不是政府職員不主動,這是內地主導政策的執行機構或辦事人員意識未能同步,沒有跟上經濟發展的步伐。如我縣一小微企業,2018年急需200萬元貸款,擔保公司個別工作人員反復折騰,最終貸款卻沒有辦成。2017年我縣10余戶企業申請2萬元/戶項目技改補助,歷時三年才兌現。
三、解決中西部地區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問題的建議
(一)繼續改善“軟環境”。中小企業孵化園區及配套住房的規劃和建設應納入政府財政預算。各級地方在招大企業的時候尤其要強調當地有配套的小微企業孵化區,引進該大企業的時候必然面對的是他本身的供應鏈有很多小微企業在配合,而這種小微企業當中又有可能產生有潛力的大型企業,很有可能這些小微企業背后的股東可能是某大型企業的高管或股東,所以政府可否考慮在修建甚至租用的時候考慮相關的優惠政策(不是稅收優惠,而是租賃費用的優惠),同時設立配套的廉租房區域,讓這些小微企業的老板和員工有房可坐,有居可住,隱形的帶來了當地三產業的興旺,也有助于推動大企業盡快的生根落地。相關管理中小企業發展的部門應該加強職能,加大電子政務的使用,讓落地的企業專注精力搞經濟建設,其他事件在相關職能部門的引導管理下,穩,快,健康的發展。
(二)加強對公職人員的培訓。服務企業意識的增強需要內地公務人員前往沿海地區培養或引進沿海公務人員到內地進行意識方面的的培訓,抓大放小,先造池養魚,再根據魚群的特點規劃當地產業的發展方向。
- 上一篇:市場監管局道路交通安全匯報
- 下一篇:工業產品證后監管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