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管理 站點聯絡 跟蹤服務
時間:2022-02-22 04:39:00
導語:支部管理 站點聯絡 跟蹤服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外出務工、經商的黨員越來越多,流動的范圍越來越廣。黨員不告而走,去向不明的現象逐年上升,嚴重影響了基層黨組織建設。基層黨組織難以有效實施對黨員的教育和管理,黨員不能正常參加組織生活,導致有的流動黨員外出后忘記了黨員身份,有的甚至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給社會安定和周圍群眾帶來不良影響。為此,鎮雄縣在實施“云嶺先鋒”工程中,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積極探索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的辦法,采取五大措施,切實加強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
加強領導,齊抓共管。建立健全黨委負責、各部門協調配合、齊抓共管的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目標責任制,并將責任制落實到各級黨組織及其負責人身上,定期考評,獎懲兌現。縣成立“流動黨員管理協調領導小組”,由縣委組織部部長任組長,分管副部長任副組長,組織、公安、民政、人保、工商、工、青、婦等相關單位領導為成員,各鄉鎮成立了流動黨員管理工作小組,對外出(來)流動黨員管理工作進行協調指導。把做好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工作作為黨建工作一件大事來抓,按有利于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有利于流動黨員發揮作用、有利于服務大局、有利于思想教育、有利于制度規范以及以人為本、關心幫助、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切實把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抓到實處,抓出成效。
深入調查,摸清底數。針對流動黨員人數多、流動范圍廣、行業分布復雜的實際,鎮雄縣從基礎工作入手,一是由縣統一制發《外出(來)務工經商黨員基本情況調查表》下發各基層黨組織,分別摸清情況,造冊登記,全面掌握外出(來)務工經商黨員基本情況。二是成立外來流動黨員聯絡點,做好外出(來)黨員統計工作。三是完善黨員信息庫。各基層黨委將流動黨員的相關情況錄入《黨員基本信息管理系統》,實行信息化管理,做到聯系對象明確,聯系責任落實。信息庫包括流動黨員的基本情況、聯系人與被聯系人電話、流動去處等,實現了流動黨員數量、去向、思想、職業四個明白,縣委組織部、鄉鎮黨委、基層黨支部三級黨組織心中有數。
實行“兩信一證”管理。縣委組織部為外出流動黨員出具《黨員組織關系介紹信》、《外出務工經商證明信》,由黨支部指定一名責任心強、方便聯系的支委或黨員擔任聯絡員,每季度聯系不少于一次,及時跟蹤流動黨員的思想、生活動態,督促其行使權利、履行義務,加強流動黨員與原支部的聯系。凡進入轄區持有《組織關系介紹信》、《流動黨員活動證》的黨員,當地黨委本著就近、方便的原則將其編入一個黨組織,對其進行教育和管理。對外出(來)時間6個月以內的黨員,或外出(來)時間較長,但暫時無法轉移組織關系的,辦理使用《流動黨員活動證》,持證人按要求參加組織活動;
建立流動黨員管理組織。在縣人保局、民政局、工商局、公安局分別成立大中專畢業生待業人員黨支部,轉業士官和退休義務兵黨支部,外來務工經商人員臨時黨支部,駐昆流動黨員黨支部,分別對所屬黨員進行管理、考核和評定,建立健全檔案,隨人管理,提供使用。目前,人保局大中專畢業生待業人員黨支部、民政局轉業士官和退休義務兵黨支部、工商局外來務工經商人員臨時黨支部已經成立,其中民政局黨組采取切實措施,對轉業士官和退休義務兵實行“八個一”動態管理,取得明顯效果。駐昆流動黨員黨支部正處于摸底調查階段。各支部利用黨員返鄉的機會,登門走訪,交流思想,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同時采取郵寄教育材料、發信函、電話聯系等方式,加強對流動黨員黨的宗旨教育、政策法規教育、科技文化教育等等。使外出黨員時刻想到自己是一個共產黨員,按黨員標準要求自己,樹立良好的形象,積極創造條件,實現教育管理網絡化,使上級黨委與基層黨組織、流出地黨組織與流入地黨組織之間,能及時溝通流動黨員的情況和信息,消除工作中的“空白點”。
建立外出務工經商黨員管理網絡。在本縣外出黨員相對集中的大中城市(廣東廣州、浙江金華、四川成都、云南昆明、貴州貴陽等地)建立外出流動黨員聯絡站,聘請有責任心、有組織協調能力的黨員擔任站長,負責了解、掌握、定期反饋所在地鎮雄籍黨員和黨組織情況,協助開展黨的有關工作,加強對黨員的管理。一是嚴格執行《流動黨員活動證》制度,對流動黨員嚴格頒證驗證,將流動黨員在流入(出)地參加黨組織生活的記錄作為民主評議黨員的重要依據。二是建立聯系制度。對流動黨員實行雙向管理,流動黨員既要與所在地黨支部、黨小組取得聯系,又要與所在支部取得聯系。流動黨員所在支部指定l-2名思想素質好、責任心強的黨員與其聯系,互通情況,負責了解外出黨員的思想、工作狀況,負責收繳流動黨員繳納的黨費等工作,并及時向流動黨員通報黨組織的重要情況。對流動黨員不良思想傾向及時予以引導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