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勞動市場供求分析報告
時間:2022-02-27 06:09:00
導語:市勞動市場供求分析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年第四季度,*市勞動力市場進場求職人員為28110人,崗位需求為21608個,與上季度相比均大幅下降。縱觀整季,從本季度的第二個月開始到勞動力市場求職人員的數量急劇下降,勞動力市場呈現較冷清的態勢,但用人單位的需求仍呈現比較旺盛的趨勢,從崗位需求和求職人員供給的結構來看,均發生了細微的變化。
一、供求總量減少,供求結構發生變化。
本季度,單純從數據上看,無論是用人單位的需求還是求職人員供給均呈現明顯下降的趨勢,通過對供求雙方結構深入的分析,我們會看到,無論是用人單位的崗位需求結構還是求職人員的組成結構均發生了變化:從求職人員的供給來看,從本季度的第二個月起,人員供給持續滑落,到季末時的每場進場僅百余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的供給明顯減少,多以進城打零工的本地農村勞動者為主,主要是因為四季度進入農閑時節,同時加上新年將至,許多求職人員將找工作的希望寄托在來年,進場求職的人員減少;從崗位需求上來看,本季度正是餐飲娛樂業、批發零售業的旺季,人員需求增加,再加上許多用人單位在年末儲備人才,加大了需求人數的組成。預計勞動力市場的旺季要到農歷新年后。
二、多項措施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
本季度走進勞動力市場求職的各類下崗失業人員持續減少,主要是今年以來我市勞動力市場通過積極舉辦下崗失業職工、4050人員等專場招聘會,為特殊群體提供就業援助,對下崗失業人員進行免費的職業指導,對就業困難人員進行免費的跟蹤指導等措施,有力地促進了下崗失業人員和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
三、加強“省會勞務圈”建設,解決企業缺工問題。
為加強與*周邊地區的勞務協作,有序引導外地勞動力進肥就業,有效解決我市企業人力資源缺乏問題,我市先后與六安、巢湖等地簽定了勞務協作協議,建立了“省會勞務圈”,充分發揮勞動力供求和就業服務、權益維護等方面的優勢互補,提升勞務合作水平,促進勞動力資源充分開發利用和規范、有序、合理、高效配置,就雙方勞務交流與合作達成協議,從而實現勞動力跨地區的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動。同時,依托“省會勞務圈”,將勞務協作擴大到省會周邊以外地區,*年我市已先后與杭州、廈門、寧波等5地市簽定了勞務協議,建立了協作關系。
四、我局啟動*屆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工作。
為提前做好*年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工作,11月21日我局啟動了*屆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工作,凡*屆高校畢業生只要持本人學生證或畢業生就業推薦表,即可到該局就業中心“大中專畢業生就業服務”專門窗口享受到一系列免費的就業服務,包括:政策咨詢、職業介紹、職業指導、推薦培訓、發放《就業服務卡》、提供崗位信息等一站式服務。啟動儀式后我市先后組織了100多家用人單位和職業指導人員分別走進*城市管理職業技術學院、六安職業技術學院和巢湖職業技術學院,舉辦了“送崗位、送服務、送政策”專場招聘會及職業指導專題講座,為即將畢業走上工作崗位大學生送去了就業崗位、勞動保障政策法規、求職找工作技巧等貼心的就業服務。
- 上一篇:市勞動保障工作會議報告
- 下一篇:市勞動保障擴面征繳工作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