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信息化發展工作報告

時間:2022-12-30 05:11:00

導語:檔案信息化發展工作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檔案信息化發展工作報告

為進一步加強全市檔案信息化建設,推動全市檔案事業又好又快發展,根據《省檔案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省檔案信息化建設實施意見(2011年——2015年)》、《數字檔案館建設指南》,結合我市實際,編制“十二五”市檔案信息化建設規劃。

一、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市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適應市檔案信息化建設和檔案事業發展的總要求,以檔案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為支撐,以檔案信息化建設為核心,以深化檔案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為目的,以檔案信息化安全措施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為保障,加速整合全市檔案資源,大力推進我市檔案資源數字化、信息管理標準化、信息服務網絡化和社會化的進程,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及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檔案利用需求服務。

根據這一指導思想,全市檔案信息化建設應堅持“納入規劃、有序推進、統一標準、分級建設、突出重點、分步實施,安全保密、注重實效、引導示范、逐步開展”的基本原則。

二、檔案信息化建設的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

總體目標:加快檔案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穩步開展檔案資源數字化,逐步實現公文辦理和檔案管理的規范化和一體化。開展電子文件與電子檔案的規范化管理和在線接收,建立以各級國家綜合檔案館為中心的全市分布式檔案數據庫,積極推進已公開現行文件和檔案信息網上查詢服務,全面提高檔案利用的效率和質量,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各界的檔案利用需求。

主要任務:按照全市信息化建設的總格局,同步建設與信息化建設相配套的數字化檔案館,重點建設具有保管作用的數據備份基地、具有交互功能的電子文件中心和具有基礎地位的核心數據庫,努力在本地區、本單位信息化建設中發揮出檔案部門應有的作用。

(一)將電子文件中心和檔案基礎數據庫作為重要政務信息資源庫建設。市、縣級綜合檔案館建立電子文件中心和已公開現行文件中心,依托電子政務數據交換平臺,在線采集、接收和歸檔電子文件。

(二)將檔案館建成為安全和永久保存國家檔案信息資源的數據備份基地,并與各地電子政務數據庫服務中心相配套。

(三)以“檔案信息網”為核心,建立面向社會、服務公眾的檔案網站群,建立與國家檔案信息網、檔案信息網和市政府門戶網站相連的全市檔案信息網,重點建設“網上現行文件利用中心”,為政務信息公開服務。

(四)加快數字檔案資源建設,逐步建成具備“收集、管理、存儲、利用”功能的數字檔案館(室)。市檔案館建成數字檔案館,各縣(區)初步建成數字檔案館。

三、檔案信息化建設的具體任務和實施步驟

(一)檔案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

1.提高和普及全市各級檔案館、檔案室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應用程度,實施文檔一體化和館室一體化管理模式。到2013年,全市各級檔案館、檔案室應用計算機管理檔案普及率達95%。

2、加強和完善國家綜合檔案館局域網建設,并實現與當地電子政務網聯通。2011年,市、縣兩級綜合檔案館建立或完善黨政網和因特網檔案信息平臺;2012年,市、縣兩級綜合檔案館要完成局域網建設;到2013年,市、縣兩級綜合檔案館檔案信息平臺具備在線檔案目錄查詢功能;到2015年,市、縣兩級綜合檔案館檔案信息平臺具備在線查閱檔案全文功能。

3.加強黨政網和因特網平臺建設。2011年,各級綜合檔案館建立或完善黨政網和因特網檔案信息平臺,具備為各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公眾提供檔案信息服務、了解檔案動態、宣傳檔案法規、宣傳檔案知識的基本功能。

(二)檔案資源信息化建設

1.館藏檔案目錄數據庫建設。到2015年,市檔案館實現文件級目錄計算機檢索,縣級檔案館案卷級目錄、50%以上文件級目錄實現計算機檢索。

2.積極推進檔案數字化工作進程。檔案數字化應以現實需要為前提,分階段、分步驟穩妥實施,重點加強對珍貴、重要、易損和利用率高的檔案數字化工作。從2012年開始,在市檔案館和七縣一區綜合檔案館開展館藏檔案數字化試點工作,到2015年,市檔案館全文數字化不低于30%,縣(區)檔案館全文數字化不低于20%,為建設數字化檔案館奠定基礎。

3.加快電子文件中心建設。市、縣兩級綜合檔案館應按照電子文件管理的相關要求,建立電子文件中心,積極參與電子文件的全程管理工作,保證電子文件及時歸檔、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各級檔案部門要加強監督和管理,指導立檔單位制訂本單位《電子文件歸檔范圍和保管期限表》;各級機關、企業事業單位要建立本單位電子文件歸檔、利用等管理制度,對有保存價值的電子文件實行集中管理,并按規定向同級檔案館移交,與檔案館共同做好政府信息公開、電子文件中心建設工作。到2013年,市檔案館建成電子文件中心并開展電子文件接收工作;到2015年,縣(區)檔案館建成電子文件中心并開展電子文件接收工作。

(三)推進數字化檔案館建設

建設示范性數字檔案館。統籌規劃、分步實施,2011年,啟動數字化檔案館建設,市檔案局完成本地數字化檔案館建設規劃,市檔案館啟動數字檔案館建設;以石棉、蘆山縣檔案館作為數字化建設試點單位,逐步推進全市綜合檔案館數字化檔案館建設,到2015年,力爭建成一批示范性數字檔案館。

(四)加強檔案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

1、組織建立檔案信息安全保障體系,逐步完善檔案信息安全管理體制。各級檔案部門要加強對計算機檔案管理系統的管理,確保檔案數據安全;加強對電子文件歸檔工作的監督和指導,保證歸檔文件的真實、完整和有效;檔案部門的內部局域網必須與一切外網實行物理隔離,加強身份認證和密鑰等管理,使用網絡行為控制系統,確保檔案信息網絡傳輸的安全。

2.要提高信息安全意識,加強上網信息的審查與管理,防止失密、泄密事件的發生。各級檔案部門要嚴格遵守相關的安全保密制度,非公開的檔案信息一律不得上外網,上網的檔案目錄和全文信息要經過嚴格的劃控和鑒定;在因特網上提供已公開檔案目錄查詢服務的,必須采用身份認證、防火墻、數據備份等安全防護措施,確保檔案信息和系統安全。

四、檔案信息化建設的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檔案局成立市檔案信息化建設領導小組,負責本地區檔案信息化特別是數字檔案館(室)建設工作的組織領導、指導協調、檢查督促。各級檔案部門要加強對此項工作的領導,要成立檔案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切實保障檔案信息化建設工作穩步推進,市檔案局將把檔案信息化建設工作作為今后對全市檔案工作管理考核和評估的重要內容和條件。

(二)落實專項資金。各地檔案部門應主動爭取黨委政府重視,協調有關方面,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和《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川委辦[2010]7號文件的規定,切實將檔案信息化建設列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開展檔案信息化建設特別是數字檔案館建設所需經費列入財政預算,保證檔案信息化建設所需資金。

(三)執行標準規范。嚴格執行國家、省檔案局出臺的有關檔案信息化建設方面的標準規范,確保全市檔案信息化規范、協調、有序發展,各級檔案部門應建立健全檔案信息化建設的相關制度,制定有關規劃,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四)配備技術人員。根據人員及編制現狀,采取招考、選調、內部調劑等辦法,合理配備和充實檔案信息技術人員。市檔案局(館)至少要配備2名、各縣(區)檔案局(館)至少要配備1名信息化工作專職人員。

(五)建立考核機制。市檔案局將檔案信息化建設納入目標管理考核,建立檔案信息系統功能和質量評估機制、檔案信息化建設績效評比機制、檔案信息化建設先進典型示范機制,建立專項考評制度和辦法,樹立先進典型,推廣先進經驗,帶動全市檔案信息化健康、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