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兼并后運行情況匯報
時間:2022-09-17 01:04:00
導語:企業兼并后運行情況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最近我們對改制后的油脂化工廠進行了一次跟蹤調研,現將情況匯報如下:
一、改制后的變化
油脂化工廠自2003年5月30日被公主嶺港德汽車內飾件有限公司兼并改制以后,港德公司接收了全廠104名職工和所有債權債務。
一是解決了遣留問題。自港德公司兼并一年多以來,為企業解決了大量的遣留問題。先后為企業還陳欠、新購設備和劃撥流動資金累計780多萬元,職工收入大幅度提高,企業“三險”按月繳付,使這戶停產企業不但起死回生,還解決了職工就業和老有所養等后顧之憂。其中投入購置設備款80多萬元,補交社保養老、醫療、失業金9萬多元,還中行貸款利息18萬元,還工行貸款66.6萬元,投入流動資金600多萬元。
二是企業有了長足發展。2003年6—12月經營7個月完成工業總產值668萬元,創該企業歷史最好水平,主要產品有:汽車纖維氈、防凍液、硬脂酸鋅等,實現銷售收入673萬元,實現稅金60多萬元,發放工資32萬元,繳養老、醫療、失業保險金17萬元,實現利潤10萬元。開發新產品2種。即:汽車水箱焊劑、壓力機床用拉延油。2004年1—11月份完成工業總產值570萬元,銷售收入500萬元,主要產品有汽車纖維氈、再生棉纖維。實現稅金53萬元,發放工資35萬元,上繳三項保險22萬元。目前上班職工(含行政人員)僅有20多人。從2003年與2004年的發展對比看呈萎縮趨勢。
二、存在問題及原因
一是104名職工目前正常上班的僅有20幾人,多數職工不能上崗。不上班人員每月只給130元生活費,通過我們調查了解到,多數職工生活很困難,都渴望能月月上班。
二是港德公司董事長劉盛國原定2004年將公主嶺總廠的部份產品如內飾氈等拿到大安生產,目前看沒有轉移產品的跡象。
三是原定6月份劉董事長到大安來,研究油脂化工廠的一些生產和發展問題,企業領導己多次請示董事長盡快來廠,但至今也沒來。老板關心和重視大安廠的程度遠不如去年。盡管高新文市長非常重視此事,并親自到公主嶺拜訪過劉盛國本人,當時談的較好,在感情有所緩解,但在行動上轉變還不快。
造成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我們認為主要是油脂化工廠和李萬江臨街樓的土地糾紛問題。具體說有三件事:一是李萬江在院內建鍋爐房油脂化廠房的防火梯被蓋在了室內。二是原在李萬江樓前的電線桿,移到了油脂化的廠房前。三是據企業反映油脂化工廠大門界定和土地證被李萬江他們給改了,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劉總希望大安市委、市政府給予協調解決,一直到現在也沒有結果。目前劉總認為大安不重視他,發展環境不如公主嶺,所以雖然沒有公開說撤,但在行動上己有退的跡象。我們認為此事很大,一旦劉盛國撤了,他只賠了一百多萬元(流動資金他可以隨時收回)我們這戶企業改制流產不算,更重要的是職工包括廠領導將會把矛頭對向政府,同時還有內外部社會影響問題。應該予以重視。
三、幾點建議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我們認為要解決油脂化問題,應作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市政府有關領導或主要領導應盡快與劉盛國取得聯系,邀請他來大安,如對方沒時間或借故不來,我方應主動去公主嶺與他商談,首先要讓他感到大安市委、市政府對他非常重視,通過交流解除誤會,增強他在大安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二是實事求是地解決油脂化的產權糾紛問題。即:將大門北寬5米向北壘院墻將大門閃開,同時讓李萬江在門北沖南開個院門,用于進出煤的爐灰。因李萬江現在己不經營,兌給別人經營,李家應該能接受,劉盛國也應該退一步,這樣此事也就解決了。
三是大安市政府在油脂化工廠生產經營中再給予劉盛國一些優惠政策。如土地房屋產權轉移等方面或所得稅方面。通過適當的政策,這樣劉盛國也就能順氣了。
此報告當否,僅供領導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