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局關于貫徹市政府第三次全會(擴大)會議情況匯報
時間:2022-10-29 08:48:00
導語:物價局關于貫徹市政府第三次全會(擴大)會議情況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政府督查室:
市政府召開第三次全體(擴大)會議后,局黨組高度重視,于10月28日上午先召開局黨組會議,認真學習了市政府第三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于10月29日下午結合我局學習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召開全局干部職工大會,認真傳達貫徹了市政府第三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確保會議精神傳達給全局每位干部職工,使全局人員在思想上認識到此次會議的重要意義。按照市政府第三次全體(擴大)會議要求,結合我局實際工作情況,認真總結今年一至九月份我局工作情況,正確分析我市當前經濟形勢和價格走勢,查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抓住年前兩個月的時間,努力做好工作,確保我局全年工作目標任務的完成。
一、今年一至九月份工作情況
今年一至九月份,X市物價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省發改委指導和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圍繞建設大X市的目標,按照市場經濟規律,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進一步發揮價格杠桿作用,服務經濟、服務群眾,努力使我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與經濟社會發展速度保持適當比例。
一、圍繞“一個”中心,抑制價格總水平過快上漲
去年下半年以來,部分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貨幣信貸增長過猛,盲目興辦開發區占用大量耕地,煤、電、油、運和一些重要原材料供應緊張,物價特別是部分重要生產資料價格上漲過快,經濟發展遇到了嚴重的瓶頸制約。針對這些問題,今年上半年黨中央、國務院及時做出正確的判斷,采取果斷有力的宏觀調控措施,目的是保持國民經濟平穩、協調、較快發展,防止大起大落。如何正確認識和把握當前宏觀調控情況下的新形勢,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宏觀調控決策,把中央政策與鄭州實際情況結合起來,保持全市較快較好發展勢頭,成為今年上半年的工作中心。
圍繞“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這一中心工作,X市物價局根據國家出臺的一系列加強宏觀調控的政策措施,充分發揮價格調控職能,控制價格總水平過快上漲。一是統一思想,提高認識。4月29日,X市物價局在X酒店召開物價系統領導干部會議,會上黨組成員分別傳達了上級政府的價格宏觀調控措施。X局長在分析了X市價格形勢的基礎上,要求物價系統的干部職工要分析形勢,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在堅決貫徹中央宏觀調控決策的同時,充分發揮價格杠桿調控作用,研究制定新的工作方案,為保持X市經濟較快較好發展做出貢獻。二是嚴禁出臺漲價項目。繼2003年10月份價格總水平上揚后,X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一直在高位運行。元至六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為106.5,103.8,104.8,106,106.7108.2,,價格總水平累計上漲5.9%。根據“當地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月環比超過1%或者同比累計連續三個月超過4%時,應暫停出臺提價項目3個月”的規定,市物價局根據X市實際情況,迅速下發了《嚴格控制出臺漲價項目的通知》,要求各級物價部門要堅決貫徹執行上級文件,減少價格政策對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的影響力,穩定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三是實行價格干預措施,降低農資零售價格。為控制化肥等農資產品價格上漲,根據國家和省扶持農資生產,促進農資流通,保證農資供應,穩定農資價格的政策措施,X市物價局下發了《加大價格監督力度努力降低農資零售價格的通知》,對企業生產的各種化肥出廠價格一律實行上線控制;對經營企業銷售的化肥不分品種全部實行差率控制。同時,加強糧食作物種子價格管理,嚴把種子銷售基準價格的審批關,把糧食作物種子價格穩定在2月底的水平。
隨著國家宏觀調控措施的落實,市場物價上漲勢頭明顯趨緩。雖然與去年同期相比價格漲幅趨高,但從環比價格指數來看,5月份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4月份下降了0.3%,6月份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5月份下降了1.4%。價格總水平處于穩定和下降趨勢。
二、突出“兩條”主線,發揮價格杠桿作用
(一)突出價格調整這條主線,促進經濟發展
1、理順電價結構。一是元月份分別調整了省上網電價7厘和銷售電價8厘,緩解了售電和銷電單位因煤價上漲過快而造成的不利影響。二是統一調整了除農業用電及國家規定的優惠電價外的所有銷售電價。三是進一步實施城鄉居民生活用電同價,將縣城以下城鄉居民用電價格由0.53元/度降至0.51元/度,又將省直供居民生活用電由0.50元/度調至0.51元/度,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城鄉居民生活用電同價。
2、擬定水價改革方案。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水價改革促進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通知》要求,積極研究X市的水價結構,擬定X市水價改革的目標、原則和水價計價方式,為供水管理體制改革提供價格依據。
3、認真測算“西氣東輸”天然氣價格。為認真做好“西氣東輸”天然氣價格的測算工作,深入X、X等縣(市)做好調研,對當地“西氣東輸”的建設投資、用氣規模、城市管網成本和費用情況進行調查了解,指導縣(市)認真做好天然氣銷售價格的測算及聽證前的準備工作。
4、探討城鎮供熱體制改革。根據國家八部委《關于城鎮供熱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對X、X及X等城市的集中供熱體制改革情況進行考察,學習和借鑒外地成功經驗,促進X市供熱體制改革。
5、嚴審經濟適用房價格。對每個申報的經濟房項目認真審核,剔除不合理費用開支,嚴格成本構成。上半年共審核經濟適用房項目3個,面積14萬平方米,確保經濟房價格的合理與穩定,引導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6、公開討論出租車價格。為認真解決“兩角錢”差價引發的出租汽車聚集、上訪等事件,努力保持出租車行業和社會的穩定,上半年市物價局會同市客運管理處擬定了三套調整出租車租價方案,委托統計局企業調查隊進行專項調查,并多次召開由司機代表、公司代表、專家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參加的座談會,通過新聞媒體公布調查結果,廣泛征求社會各界意見,為城市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作出貢獻。
7、擬定城市房屋拆遷基準價。初步擬定了《X市房屋拆遷貨幣補償基準價格方案》,分別對不同土地等級、房屋性質、建筑結構等確定相應的基準價,規范我市房屋拆遷評估行為,維護拆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二)突出優化經濟環境這條主線,減輕企業、群眾負擔
1、規范市場價格行為。一是先后開展了“春節”期間市場物價大檢查和“五一”期間市場旅游價格專項檢查。在黃金周期間,全市各服務場所部門全力以赴對旅游景點門票價格、園中園價格、景點內的賓館、飯店、商品經營點進行巡回檢查,對涉及旅游的交通價格、停車收費進行了重點抽查,較好的保持了市場價格穩定,維護了旅游市場價格秩序,樹立了我市旅游城市的良好形象。二是開展了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和涉農收費的專項檢查、醫療服務和藥品價格的重點檢查和壟斷行業價格的經常性檢查工作,有效地規范了這些行業的價格和收費行為。上半年全市共查處各類價格違法案件300起,查處違價金額1425萬元;實行經濟制裁總金額633萬元。其中:收繳國庫115萬元,退還用戶518萬元。
2、規范行業收費行為。一是結合現行X市物業管理現狀,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擬定了《X市物業服務收費管理實施辦法(試行)》,該辦法明確了我市物業管理的范圍、作價形式、價格構成及具體要求,詳細制定了物業服務等級的劃分、服務內容及相應的基準價和浮動幅度,進一步完善了我市物業服務收費管理辦法。二是制定了《X市車輛存放服務收費管理辦法》,規范車輛存放服務收費行為,保護車輛存放人的利益,實行存車憑證、強制停車就近停放、依法民事賠償等新的管理制度,促進停車產業的健康發展。
3、開展了農業生產資料和涉農收費的專項整頓。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三個半月專項整頓,共檢查農資生產經營單位(個人)和涉農收費單位1400家,查出價格違法案件198起,已實行經濟制裁總金額531.72萬元,其中退還農民456.1萬元,收繳國庫75.62萬元,真正讓農民得到了好處、得到了實惠,有力的促進了農業生產。
4、發揮“12358”作用,加大投訴、舉報案件執法力度。上半年以來,共受理各類投訴來訪3937件,已辦理3914起,結案率為99.42%,查處各類價格違法案件109起,實行經濟制裁總金額34.21萬元。其中:退還用戶30萬元,收繳國庫4.21萬元,維護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5、加大《收費許可證》年審工作力度。今年上半年,對41個部門的852個《收費許可證》進行了年審。經年審匯總,全市共有收費項目279項,收費標準11852個,2003年總收費金額80427萬元,為政府制定優化經濟環境方案提供了參考依據。
三、實現“三項”創新,開創物價工作新局面
(一)價格認證車損評估工作創新
今年4月份,根據原X省發展計劃委員會、省公安廳《關于印發<X道路交通事故車物損失估價鑒定暫行規定>的通知》精神,在市公安交巡警支隊的支持下,市內道路交通事故車物損失估價鑒定工作全面開展。為了做好車損估價鑒定工作,市物價局提出了“三高兩滿意創一流”的工作目標,即高起點、高質量,領導滿意、群眾滿意,創全省一流。在目標要求下,兩個月的時間共辦理鑒定業務2967起,鑒定損失價值930萬元,科學公正的為公安交通部門依法及時處理交通事故和調解賠償提供了準確的價格依據。
(二)農村價格監督網絡建設工作創新
農村價格監督較城市薄弱,農村不規范的價格行為,已影響到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為加快我市農村價格監督網絡建設,上半年,在認真學習我省潢川、延津兩縣農村價格監督網絡建設工作經驗和現場考察、借鑒江浙等地工作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市實際情況,提出了農村價格監督網絡建設指導意見,并在鞏義進行試點。目前,試點工作進展順利,鞏義市已在全市21個鄉鎮全部建立了價格監督站,聘請了300多名價格監督員,為我市全面推行這項工作開創了新局面,樹立了新典型,積累了新經驗。
(三)市場價格監控工作創新
隨著價格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化,以市場形成價格為主的價格形成機制已基本形成,但由于市場主體尚不成熟,法律法規尚不完善,當出現嚴重自然災害或疫情時,市場價格的異常上漲就成了影響人民群眾正常生活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因此為了不斷完善價格監測預警制度,創新工作機制,充分發揮社會力量,使由下而上的價格異動,在第一時間得到反應,市物價局擬定了《X市物價局社會觀察員制度》,并制定了《X市價格監測質量管理辦法》,讓價格監測質量建立在制度保證上。同時,為了及時了解其他省市的價格變動,由X市和X市牽頭,分別建立了黃河流域和京廣線價格監測交流制度。2月份,X省價格監測會議在X市召開,市物價局不但承擔了會務工作,還做了典型發言;3月份,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主任來鄭調研,我市價格監測工作得到了肯定和好評。
四、做到“四個”加強,樹立物價部門良好形象
(一)加強價格誠信建設,打造信用鄭州
市場經濟既是法制經濟,也是誠信經濟,價格誠信是社會誠信的重要方面。上半年,為加強我市價格誠信建設,積極開展價格誠信活動。一是積極改進“雙信”評選活動,籌備了以《X州晚報》為評選媒介。實現政府搭臺,新聞造勢,經營者展示誠信,消費者參與評選的新的“雙信”單位評價機制。二是努力改進明碼標價管理,根據《行政許可法》的要求,草擬《X市商品和服務實行明碼標價的實施辦法》,進一步規發經營者價格行為,提高明碼標價的知名度和信用度。三是加強對縣(市)區價格誠信工作指導,4月份組織部分縣市區檢查所長到江浙學習考察瓦壟的價格誠信工作先進經驗,為今后我市價格誠信建設全面推進拓寬了工作思路。
(二)加強成本監測和價格信息工作,為政府決策當好參謀
一是加大農產品成本調查。為及時了解和掌握我市農民家中存糧和農資購買等情況,預測2004年糧食產量及價格變化,X市成本監測所對所轄X、X、X、X的基本戶中進行了調查,撰寫了《X2004年農戶存糧情況調查》和《2004年農戶購買農資情況調查》的調查報告,為各級領導指導農業生產發展提供了依據。二是加強了糧油品種價格走勢的調查、監測、分析、預測工作;完成每周、月、季度《鄭州價格監測》35期;在一站九網的基礎上,利用現有的價格信息網絡履行價格信息功能,向用戶提供權威的價格政策信息,為廣大經營者、消費者、市民服務。
(三)加強政治、業務學習,提高隊伍素質
一是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警示教育活動。制定了《2004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工作意見》,進一步完善事先、事中、事后監督機制;深入學習貫徹了《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加強對兩個《條例》貫徹執行情況的督促檢查。二是開展了以學習形勢任務、法律法規和黨風廉政建設教育活動為重點的“三項”學習教育活動,建立每周二、五下午學習制度,做到學習時間、任務、內容三落實,突出抓好形勢任務、《行政許可法》、兩《條例》的學習教育,同時配合“三項”教育活動的開展,組織舉辦了“形勢教育”和“行政許可法”輔導講座。三是積極組織人員參加市里組織的各項學習培訓活動,組織75名同志分8期參加了市法制局舉辦的《行政許可法》培訓班;組織17名同志分3期參加了市人事局舉辦的公務員任職培訓班。以上教育培訓活動的開展,有力的促進了物價部門隊伍素質的提高,促進了物價事業的發展。
(四)加強制度、作風建設,提高工作水平
一是為進一步加強全局干部職工思想作風建設,提高工作效率,分別對局內十三項規章制度重新進行了修訂和完善,制定并下發了文件,從而為各項工作進一步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二是嚴格辦事大廳管理。作為“窗口”單位,對前來辦事或者咨詢的每位來訪者,要求每位工作人員都要做到熱情接待,努力做到“一聲問候,一杯茶水,一張笑臉”,堅決杜絕“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現象發生。三是積極推行政務公開。規范了各項價格審批工作流程圖,添置了電子觸摸屏,充實完善了物價部門公示內容。截止6月底共收到價格文本528監,發出辦結文本367監,按時辦結率達100%,從而使辦事大廳真正成為我局的示范窗口。四是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增強全局凝聚力。上半年我們組織36名女同志,參加了全市百萬婦女健身活動展示大賽。所參賽的太極拳和健身秧歌兩個項目分別獲得第七名、二等獎,集體獲得優秀組織獎;積極參加了第三屆市直機關運動會,獲得廣播操比賽一等獎、拔河比賽第四名、24式太極拳二等獎、象棋團體第七名的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