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林區經濟社會發展和林農生產生活的情況匯報
時間:2022-11-02 05:13:00
導語:關于林區經濟社會發展和林農生產生活的情況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方正大標宋簡體關于林區經濟社會狀況和林農生產生活的方正大標宋簡體
方正大標宋簡體情方正大標宋簡體方正大標宋簡體況方正大標宋簡體方正大標宋簡體匯方正大標宋簡體方正大標宋簡體報方正大標宋簡體
方正簡體縣人民政府
方正簡體(今年月日)方正簡體
方正簡體×縣方正簡體共有方正簡體個林業鄉鎮,方正簡體個國營林業采育場,共有林區村方正簡體個,方正簡體個居委會,方正簡體個組,方正簡體萬戶,方正簡體萬人。方正簡體林地面積方正簡體萬畝,占全縣土地總面積方正簡體;方正簡體水田面積方正簡體畝,占全縣水田面積的方正簡體。方正簡體全縣森林覆蓋率為方正簡體,活立木總蓄積方正簡體萬立方米。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公同的天地全縣林地按使用權分:國有林地方正簡體萬畝,占林地面積的方正簡體;集體林地方正簡體萬畝,占林地面積的方正簡體;個人部分方正簡體畝。林地按森林類別分:生態公益林地方正簡體萬畝,占林地面積方正簡體;商品林地方正簡體萬畝,占林地面積的方正簡體。
方正簡體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被列為省級貧困縣和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以來,我縣林區不斷發展,林區人民為開發建設林區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先后向國家提供商品材方正簡體多萬立方米,稅費方正簡體億多元。但是,由于歷史、地理、經濟、文化等綜合因素的影響,林區經濟發展速度減慢,林農增收困難,返貧現象嚴重。方正簡體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方正簡體(一)糧食嚴重不足方正簡體
方正簡體林農以林為生,在方正簡體年以前林農糧食靠自產糧、定銷糧和造林撫育補助糧維持生計,每年自產糧方正簡體萬公斤;林區平價定銷糧方正簡體萬公斤;造林撫育補助糧方正簡體萬公斤,三項共方正簡體萬公斤。當時林農方正簡體萬人,按人均年口糧標準方正簡體公斤測算,人均年口糧達方正簡體公斤、吃飯問題已經解決。方正簡體年以后,林區平價定銷糧、造林撫育補助糧被取消,林農吃糧唯一靠自產糧。據方正簡體個林業村調查統計,方正簡體年自產糧方正簡體萬公斤,人均方正簡體公斤,比方正簡體年人均減少口糧方正簡體公斤,人均年缺糧方正簡體個半月。
方正簡體(二)收入普遍偏低方正簡體
方正簡體一是林農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方正簡體全縣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方正簡體元,與此相比,人均低于全縣平均值方正簡體元以上的有水口鎮方正簡體元方正簡體、兩岔河鄉方正簡體元方正簡體,低于方正簡體至方正簡體元的有湘江鄉方正簡體元方正簡體、花江鄉方正簡體元方正簡體、貝江鄉方正簡體元方正簡體、大錫鄉方正簡體元方正簡體、務江鄉方正簡體元方正簡體。二是林區貧困人口多。目前林區有貧困戶方正簡體戶,占全縣貧困戶的方正簡體,占林區戶數的方正簡體,貧困戶發生率高于全縣平均值方正簡體個百分點;貧困和低收入人口方正簡體人,占全縣貧困和低收入人口的方正簡體,占林區人口的方正簡體,貧困和低收入人口發生率高于全縣平均值方正簡體個百分點;其中絕對貧困人方正簡體人,占全縣絕對貧困人口的方正簡體,占林區人口的方正簡體,絕對貧困人口發生率高于全縣平均值方正簡體個百分點;方正簡體至方正簡體元的低收入貧困人口方正簡體人,占全縣低收入貧困人口的方正簡體,占林區人口的方正簡體,低收入貧困人口發生率高于全縣平均值方正簡體個百分點。三是木材采伐指標減少。方正簡體前每年木材采伐指標有方正簡體至方正簡體萬立方米,人年均方正簡體至方正簡體立方米,由于木材銷售市場看好,木材銷售價高,林農人均實得方正簡體至方正簡體元。方正簡體年后,木材采伐指標逐年減少,年采伐量只有方正簡體至方正簡體萬立方米,人年均方正簡體至方正簡體立方米,加之木材市場疲軟,木材銷售價降低,林農人均實得只有方正簡體至方正簡體元,相比人年均減少方正簡體至方正簡體元。
方正簡體由于收入低下,林農普遍感到日子難打發,突出表現為“四難”:一是就醫難。一方面,傳染病、地方病仍嚴重危害林農健康。盡管國家對計劃免疫實行底費接種,但林農仍然難以支付這筆費用,計劃免疫接種率不高。另一方面,林農方正簡體因病致貧或返貧已嚴重影響林區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成為林農脫貧致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制約因素。方正簡體二是上學難。方正簡體除書籍課本費和雜費、生活費大幅度提高外,統銷平價糧指標取消,生活設施配套取消,交通費用上漲,等因素嚴重制約了林區學生就學,并且導致了部分學生因交不起生活費而輟學。方正簡體三是建房難。方正簡體如水口鎮共方正簡體戶,方正簡體年以來,建新房的只有方正簡體戶,占總戶數的方正簡體。方正簡體四是娶妻難。方正簡體如方正簡體碼市鎮大寨村黃連口組,方正簡體戶,方正簡體人,達到婚齡的男性方正簡體人,方正簡體歲以上的單身漢就有方正簡體人,占婚齡男性的方正簡體。
方正簡體(三)發展缺乏后勁
方正簡體一是基礎設施落后,林農增支的口子多。方正簡體目前林區未通電的有方正簡體個組,未通電話的有方正簡體個村,未通公路的有方正簡體個村,未通小四輪、板車路的有方正簡體個組。由于交通不便,林農每年支付的木材陸運費達方正簡體多萬元,支付買米的交通費方正簡體多萬元,僅此兩項,林農人均增支方正簡體多元。由于農網改造錯過時機,林區至今用的是農改前的高價電,一般每度方正簡體元,邊遠山區高達方正簡體元,高出農改電價的方正簡體倍。由于通訊不暢,信息不靈,林農買難賣難。水口鎮大車洞村、花江鄉齊共村生產的方正簡體多萬斤生姜賣不出去而爛掉,兩岔河鄉香菇場辦不下去,問題都出在通訊落后上。二是過伐村組多。方正簡體年林區有過伐組方正簡體個,占方正簡體。這些村組已經方正簡體年沒有砍樹了,國家將沿河兩岸的樹林規劃為生態公益林,沒樹子砍的組還會增多。三是無力擴大再生產。林農用于吃糧、購買生活必需品的支出占方正簡體以上,甚至不夠,還借債支出。四是林區貧困正在向廣度擴散,深度加劇。吃“三夾飯”(包谷、紅薯條、大米合煮)的現象重新反彈,有的甚至吃野菜渡荒。
二、造成林區經濟發展緩慢和林農生活困難的原因分析
方正簡體(一)政策因素影響方正簡體
方正簡體首先,林業的經營性政策向保護性政策轉軌期,林農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方正簡體現行的林業政策主要是突出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為主,但關系林農根本利益的經濟效益體現不夠。如劃分公益林、禁伐天然林、禁伐沿河第一層山脊方正簡體米以內林木,以及木材限額采伐等林業政策,都是以保護生態為主,生態保護區內,林農從林木采伐中受益大為減少,吃飯更難了。其次,林業稅費較高,利益分配不合理。一是每立方米商品材的稅費是方正簡體元,但林農從每立方米木材中實得只有方正簡體元,相差較大。二是對征收的育林基金,省市要上解方正簡體,我縣每年要上解育林基金共達方正簡體萬元(不含林業采育場),數額較大。第三,原有的一些惠林政策被取消。方正簡體年代末方正簡體年代初,林區享受兩項優惠政策:一是每年享受林區平價定銷大米方正簡體萬公斤,每公斤最低方正簡體元,最高方正簡體元;二是每年享受造林撫育補助大米方正簡體萬公斤,兩項合計方正簡體萬公斤大數。按當時的人口人均方正簡體多公斤,加上自產糧,完全能夠解決林農的吃飯問題。方正簡體年以后,這兩項優惠政策同時被取消,僅此兩項林農每年增支方正簡體多萬元。第四,現行的優惠政策不能充分享受。方正簡體一是糧食直補政策。方正簡體從方正簡體年起,凡是種糧食作物,每畝補助方正簡體元,分兩次到位,第一次補助方正簡體元。但是,林區水田面積少,人均從中得到的只有方正簡體元,比縣內產糧區低方正簡體倍,比水田多的地區更少,有的村組只有幾角,甚至分文沒有。相反的,由于國家采取糧食收購保護價政策,主要靠買米度日的林農為此每年多支出購糧款在方正簡體元以上。方正簡體二是退耕還林政策。方正簡體國家規定,每退一畝耕地造林,每年補助稻谷方正簡體公斤,管護費方正簡體元,連補方正簡體年。實際運作的結果,林農空喜一場。林區山高坡陡,能退耕還林的極少。以貝江鄉為例,該鄉方正簡體年規劃退耕還林方正簡體公頃,奮戰了一個冬春,驗收合格的只有方正簡體公頃,主要是地類是跡地造林,與退耕還林的地類不符。方正簡體三是生態公益林補助政策。方正簡體國家規定,凡區劃一畝生態公益林每年每畝補助管護費方正簡體元,省市不僅不配套,還要拿出方正簡體元方正簡體畝,因此到林農手上的只有方正簡體元方正簡體畝,不能保證封山育林后林農的生活。并且由于公益林的劃分,導致林農對林木和林地少了經營自主權,祖祖輩輩沿襲下來的“砍一輪樹種三年土,解決三年雜糧”的生產門路也沒有了。方正簡體
方正簡體(二)自然條件影響方正簡體
方正簡體一是林區人均耕地只有方正簡體畝,其中水田方正簡體畝。純林業村更少,人均耕地方正簡體畝,其中水田方正簡體畝。林區光照時間短,冷水田多,只能種一季,一畝水田只能產稻谷方正簡體斤。方正簡體不少村組田無一塊,地無一丘,吃糧全靠到市場買,這種情況在其它縣市林區是少見的。二是林區山多面廣人少而散居,給水電路訊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和發展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帶來很大困難。方正簡體
方正簡體(三)市場因素影響方正簡體
方正簡體在林區,木材是林農收入的主體,吃糧是林農支出的大頭。近方正簡體多年來,除木材采伐銷售數量減少外,木材大幅降價,糧食成倍漲價。方正簡體年與方正簡體年代末方正簡體年代初相比,每立方米木材林農實得由方正簡體元減少到方正簡體元,下降方正簡體元。而大米每公斤則由方正簡體元提高到方正簡體元,增長方正簡體倍多。方正簡體年代末方正簡體年代初,每立方米木材林農實得可以買方正簡體公斤大米,現在則需要方正簡體立方米的木材才能買回同樣多的大米。方正簡體
三、對策和建議
方正簡體(一)完善政策,解決林農口糧不足問題。方正簡體一是恢復對林農發放平價定銷糧和造林撫育補助糧政策;二是將林區跡地更新造林納入退耕還林范圍,并進行糧食補助;三是參照農民種糧直補政策,根據林木采伐面積或撫育面積,對林農進行糧食補助;四是放寬商品林經營政策,增加林農收入。由縣里依據林木蓄積量來制定木材采伐指標,并且對林木采伐跡地方正簡體中的剩余木材可自主加工、自由出售,不占用商品材外銷計劃。
方正簡體(二)落實政策,解決利益分配不合理問題。方正簡體一是按照《中共中央關于加快發展林業的決定》規定,將征收的育林基金全部返回給林農,用于發展林業生產,縣里由此造成的林業經費缺口,通過上級財政轉移支付彌補。二是按照國家《森林法》規定,方正簡體通過各級財政拿一點,用水、林資源企業補一點,社會各界籌一點,方正簡體設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金,對所劃分的公益林按面積每畝補償方正簡體元以上。同時要進一步完善公益林劃分標準和范圍,方正簡體從林區實際出發,源頭多劃,林地多的多劃,靠木材吃飯的暫時少劃或不劃,防止產生和擴大新的貧困面。
方正簡體(三)加大對林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方正簡體由于受自然條件影響,與農區相比,林區搞水、電、路、訊、網等基礎設施建設成本高、難度大,必須靠各級更加大力的扶助才能完成。因此,要方正簡體將林區基礎設施建設列入國家扶貧開發、湘西開發和其他開發項目中的重點工程,制定更加優惠和寬松的政策,方正簡體做到人力、物力、財力向林區傾斜,方正簡體把林區因基礎設施落后而增加的負擔減少到最低點。
方正簡體(四)加大對林區公共體系建設的投入。方正簡體一是要方正簡體認真規劃和布點,增設寄宿制小學,切實落實“兩免一補”政策,加大貧困學生扶助力度,解決林區兒童上學難的問題。二是要對邊遠山區的村衛生室給予適當補貼,擴大醫療、衛生、保健、預防的覆蓋面,解決林農就醫難的問題。三是抓技能培訓和觀念教育,提高林區勞動力素質。建議省扶貧辦增加我縣免費培訓外出勞務的數量。同時對“跨世紀青年農民培訓”、“陽光工程”各級財政要增加資金配套支持,盡量減少林區參訓人員的負擔,以提高參訓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