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試點鎮工作情況匯報
時間:2022-07-11 04:34:00
導語: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試點鎮工作情況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鎮位于××*市西部,距市區25公里,北與東豐縣、南與柳河縣、西與××省清原縣接壤,是××省西南部通往××省的重要門戶,全鎮總面積152.8平方公里,鎮區面積12.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100公頃,總人口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6萬人,非農業人口2.4萬人,社會勞動力約1.7萬人。2005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gdp)實現2.4億元,全口徑財政收入1240萬元,鎮本級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5.2億元,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48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130元,全年完成招商引資任務3100萬元,實現勞動力轉移3180人。
××*鎮歷史悠久,清朝光緒年間圍場開禁即有人煙。民國二年在此設海龍右翼翼長衙門。1928年東邊道鎮守使行署由丹東(安東)移到山城鎮成為東邊道軍事首府。使山城鎮不僅成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而且也是農副土特產品的集散地。這里商業繁華,店鋪林立、夜市通霄,八大商號,長城內外眾所周知,素有“小奉天”之稱。解放后,百貨、醫藥、食品等國營三級批發站應有盡有,商貿流通活躍。一批國有二輕企業如輕工機械、稻鐮、服裝、毛皮、造紙、制藥應運而生,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一度輝煌。這些都奠定了××*鎮商貿重鎮的基礎。
××*鎮交通優勢十分明顯,是鐵路沈吉線重點站之一。公路四通八達,西通西豐、開原、鐵嶺,南通清原、撫順、沈陽,北通東豐、遼源、四平,東通輝南、延邊,公路國道202線、縣級公路柳西線在此交匯,是吉林和黑龍江省通往遼寧的交通要道之一。如此的交通優勢,使××*鎮成為我省東南部山區物資運輸配送集散地,充分發揮著商品流通的樞紐作用。
××*鎮資源豐富,共有林地面積2090公頃,在大安村有日產70噸的優質礦泉水資源;大灣村有儲量豐富的玄武巖資源;在南溝村和西玉村有煤炭資源,貯量大約在200萬噸;在二龍村有鐵礦石資源,貯量約30萬噸;在東玉村有硒土資源,貯量在3萬噸左右。
××*鎮西南端與磨盤山水庫毗鄰,水利灌溉設施完備,有南北兩條干渠,水庫、塘壩10座,水域面積240公頃。大柳河、白銀河,橫道河由西向東流經本鎮,水源豐富,為本地區工農業生產提供良好的條件。山城鎮南側有大柳河兩岸千頃稻田,北面是鐵路和山地,西側有橫道河部分灘地,東側與××*市區相連,連接區域內被規劃確定遠景發展用地。
1994年到1999年,8××鎮先后被確定為××*省綜合改革試點鎮,省“十強鎮”和全國小城鎮綜合改革與發展試點單位。2000年11月經吉林省政府批準,將原花園朝鮮族鄉合并到××鎮。繼續享受民族鄉待遇。2004年,山城鎮被國家建設部等六部委評為全國重點鎮,同年通過國家發改委驗收,再次被確定為全國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單位。2005年被國家文明委評為創建全國文明村鎮工作先進單位,同年10月,××鎮完成了與××灣鎮的合并,小城鎮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近年來,在上級各部門的正確領導和親切關懷下,全鎮人民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獲得了長足進步。
一、經濟發展情況
近年來,××*鎮黨委政府充分發揮“交通、流通”兩大優勢,堅持走“工貿興鎮”之路,確定了在“十一五”期間爭取進入全省同類鎮經濟綜合實力前五名的目標,實施了“工業立鎮、商貿活鎮、綠色強鎮、勞務富鎮”發展戰略,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是鎮域工業發達。鎮域內形成了以醫藥、冶金、造紙、建材為主的四大主導產業。原市直屬第一制藥廠、第二制藥廠,通過出售已轉為民營企業,煥發了生機。造紙、輕工機械和稻鐮廠,通過租賃和出售,也已成為股份制企業,恢復了生產。有著這么好的工業基礎,使
鎮在近年來主導產業發展迅猛,新興產業如鐵合金、陶瓷管、地熱管、鍋爐等工業項目迅速發展壯大。目前,鎮域內工業結構布局合理,項目建設氛圍濃厚,工業經濟發展儲備豐富。以今年為例,我們目前已確定,在今年能夠開工建設超百萬的項目有12個,計劃總投資1.2億元,1千萬以上的項目5個,超千萬的項目有:投資1.18億元的萬家福食品工業園續建項目(今年將實現固定資產投資3000萬元)、投資1000萬元的水稻良種繁育基地新建項目和4個累計投資達4900萬元的房地產開發項目。正在積極運作的大項目有:山城鎮煤礦(三泉眼村)開發項目和擬投資1200萬元的大型綜合批發市場建設項目。山城鎮在去年實現工業增加值增長12%,超過了8000萬元。
二是商貿流通迅達便捷。××*鎮自民國以來就是吉林省東南部的商貿物流中心和貨物集散中心,多年來,××*鎮的商貿流通從來就沒有中斷過,一直充分發揮著商品流通的地域樞紐作用。我鎮百公里范圍內輻射著××、××、8*、××等縣(市),輻射區域內有近160萬人口,圍繞山城鎮構成了梅河口西部的最佳經濟圈,具有較強的集散輻射能力。近年來,鎮黨委、政府不斷完善市場硬件建設,對三株百貨大樓、小奉天工貿商廈、東、西農貿市場加大升級改造力度,為商貿流通提供廣闊發展空間。僅三株百貨大樓轉換升級,投資就達1200余萬元,新增營業面積10000余平方米,各項設施齊備,其檔次標準在周邊縣市都堪稱一流。我們還不斷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促進市場繁榮穩定,進一步提高了商戶守法經營,文明經營意識,改善了市場軟環境。目前,鎮域內遍布1470個商業網點,門市房面積達15.2萬平方米,全鎮商貿繁榮、市場活躍,尤其糧食、蔬菜交易量大、面廣,去年鎮本級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5.2億元。
三是綠色產業優勢明顯。我們樹立綠色強鎮思想,主打綠色農業品牌,以加快種植業結構調整手段,發展綠色、優質、高效農產品。目前,鎮域內以富霞綠色種業繁育基地為輻射點的綠色水稻種植基地已基本形成,全鎮實現種植綠優米面積近4萬畝,占水田總面積的100%。新發展日光溫室大棚100畝,使全鎮蔬菜大棚發展到1000畝,占菜田面積的15%。種植蔬菜、水果、釀酒葡萄、中草藥、高油大豆、葵花籽等經濟作物6000畝,占旱田總面積的20%;全力實施“糧變肉”工程。總投資1.2億元的萬家福綠色食品工業園區進入二期工程建設階段,有效帶動了鎮域及周邊鄉鎮的畜牧業發展,全鎮肉牛發展到2800頭,生豬發展到6萬頭,肉食雞發展到150萬只,大鵝發展到2.5萬只。
四是勞務經濟富鎮富民。山城鎮的勞務經濟在省內也算是搞得早的,我們依托少數民族鄉鎮優勢,掛靠省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等勞務機構,大力發展勞務經濟,轉移了剩余勞務力,實現了增收致富。近10年來,我們累計向南韓等境外輸出勞務人員5500人(次),農民增加收入約2.2億元;向境內輸出勞務人員6000人(次),農民增加收入約0.5億元。勞務經濟推動土地流轉,實現土地集約化經營,促進了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農民增收效果明顯。我們算過一筆帳,山城鎮的勞務經濟收入約占鎮域內農民人均收入的42%。
二、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近幾年,我們共投資1.2億元用于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僅配套設施建設就投資1,970萬元),使山城鎮實現了“四通、三化、三到位”。
首先是道路通。投資1100萬元,實施道路改造工程,改造鎮區主街及干路8.4公里,在鎮區形成了一縱三橫的道路框架。另投資620萬元,實施了“村村通”水泥路建設工程,使全鎮32個村全部通了水泥路,已有80%的村組實現了屯屯通,部分文明村實現了戶戶通。道路通暢了,鎮區內通起了小公共,這在省內小城鎮中也是獨有的;二是自來水通。我們投資320萬元,實施了自來水改造工程。對原來陳舊的自來水設施進行更新改造,重建了機井、濾池和凈水池,僅新鋪的自來水主管網就超過8,000延長米,使日供水量由2萬噸提高到3.5萬噸,鎮區自來水普及率達到100%,農村也通過村集體實施自來水改造,實現自來水普及率超過75%;三是下排水通。投資300萬元,實施主街主路下排水工程,在主街和新開發的站前南路鋪及東放、利民路鋪裝暗排水管線3,300延長米;四是信息通。投資580萬元,實施供電、通訊改造工程。將主街、主路地上的通訊設施全部移至地下,取消電話亭,并安裝60部ic電話。全鎮城鎮居民和農民戶數總計17400戶,電話普及率達到75%,有線電視普及率達到81%。
綠化、美化和亮化工程堅持高標準。村村通水泥路延線栽種綠化樹達3萬余株,鎮區內共有美化樹2萬余株、綠化草坪5萬平方米、鋪設人行道彩磚5萬平方米。我們還投資80萬元用于鎮區亮化,在主街、主路安裝路燈150盞,霓虹燈24處,使小鎮夜晚呈現出都市風采。
“三到位”說的是:群眾安居工程改造基本到位。全鎮農村通過3年的“新居工程”建設基本消除泥草房,我們在鎮區加大房地產開發力度,吸納社會資金1億多元,新開發建設了22棟共計16萬平方米的商品綜合樓;文化休閑設施建設到位。32個行政村均設有文化室,6個村成立老年協會,7個村建有門球場和籃球場(非學校場地)。投資30多萬元,在鎮區修建群眾性文化休閑廣場近2萬平方米,今年還要在主街南側建設中心文化廣場,建成后占地面積達3600平方米;環境綜合整治管理到位。鎮內有污水處理廠一座,工業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80%,有垃圾處理廠一座,工業及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鎮區主要街路實行全天保潔,鎮區垃圾日產日清,對鎮容鎮貌實行嚴格管理,基本上取締了“店外店”、“馬路市場”等違章占道經營行為。
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鎮建設構想
我鎮新農村建設將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工作目標,按照“明確三增方向、實行三化聯動、落實四基一新、統籌城鄉發展”(“三增方向”指的是努力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財政增強;“三化聯動”指的是村屯經濟產業化、環境建設生態化和精神生活健康化;“四基一新”指的是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基礎產業發展、農民基本素質提高、農民基本生活保障以及農村面貌煥然一新)的要求,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念,以鎮村為主導,以農民為主體,以規劃為龍頭,以產業作支撐,以示范點為帶動,以項目建設為突破口,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做強富民產業,壯大新經濟組織,創建好班子,塑造新風貌,著力打造一個中心——以鎮區為中心,兩條新農村建設示范帶——以公路為依托的東勝、永勝、金星、四合村示范帶和五里堡、樺樹村示范帶,建設誠信和諧平安山城鎮。
我們打算以宣傳為先導,以試范點為帶動,在今年乃至“十一五”期間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體要抓好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推進鎮域經濟穩步發展,使農民收入逐步提高。一是加大項目建設力度,我們要在今年開展“項目開發建設年”活動,要通過項目建設這個載體,集聚各類生產要素,優化資源配置和產業結構,有效整合鎮域資源,充分發揮投資拉動的增長效應,努力實現主導產業不斷壯大,優勢產業不斷增強,經濟增長點不斷涌現,實現全鎮經濟總量的擴張,最終實現富鎮裕民。預計到今年年末,我鎮將實現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同比增長120%以上,超過5600萬元;實現完成招商引資任務同比增長110%以上,超過6200萬元。二是加快農業結構調整,鼓勵發展適度規模化經營,引導企業與農戶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聯接機制,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要廣泛推廣訂單農業,使原有九星米業和鞍山五庫米業集團的訂單普及面要在原有東花園、東勝、永勝、金星、四合各村的基礎上實現更廣泛突破,實現綠優水稻種植超過4萬畝。我們還要在積極抓好糧食生產,確保糧食安全的同時,繼續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綠色農業和生態農業,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三是緊緊抓住國家加大農業產業化投入的機遇,集中力量大力扶持發展萬農福綠色食品工業園區和富霞種業等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四是加快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引導農民主動融入大市場。通過選擇優勢項目,制定優惠政策,營造寬松的發展環境,招商引資興辦農副產品加工業,加快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業,提高農業附加值。五是不斷壯大勞務經濟,我們要進一步建立人力資源檔案,在勞務登記和素質培訓過程中,按照勞動力職業技能特點分類,做好勞務資源貯備。還要通過公開勞務信息,在用工條件、勞務費用收取、錄取名單公布等細節上不徇私、守信用,推行透明勞務;要建立培訓基地,以開辦山城鎮外出勞務人員培訓中心為載體,組建高素質的專職教師隊伍,制定翔實培訓方案,努力提升外出勞務人員素質;四是不斷拓展輸出渠道,在保證勞務輸出質量的前提下加大勞務輸出量。我們要通過努力爭取在年末實現gdp增長25%,達到3.1億元;全口徑財政收入增長20%以上,超過1,450萬元。
(二)推進基礎設施逐步改善,使群眾生活環境不斷優化。我們打算以抓好樺樹村、東花園村、河南村試點工作為突破口,同時做好其它村新農村建設規劃,要加大村屯道路、邊溝、衛生環境的整治力度,繼續推進農村水泥路、自來水、標準化廁所、磚砌院墻或鐵柵欄等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推進農村文化、休閑、體育娛樂設施的建設。我們要在自力更生的同時,在國家政策和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積極爭取國家政策和項目,組織實施林業生態建設、農網改造、人畜飲水改造、鎮鄉道路建設、小康住宅建設等一批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使小城鎮及農村基礎條件進一步改善。我們計劃在今年力所能及地為改善廣大基層群眾生活環境作7件實事。一是今年投資6000萬元全面實施舊城開發改造建設工程,開發面積力爭突破6萬平方米,不斷改善居民經商和居住條件;二是要在今年投資800萬元,實施鎮區巷路改造及農村水泥路建設工程,全面改造建設利民北路、鎮區南路及清真路等主要巷路10公里,農村水泥路8公里,從根本上解決群眾行路難問題;三是要在今年實施鎮區亮化二期工程,投資50萬元,新上東放北路、廣場路路燈等設施,重點解決主街及巷路亮化問題,保證居民夜間行路安全;四是要在今年投資20萬元,實施鎮區公廁改造工程,新建維護公共廁所12個;五是要在今年投資30萬元啟動文化廣場二期工程,形成鎮區公園式景觀,提升小城鎮品位;六是要投資近400萬元,實施農業水利開發工程,對我鎮7個行政村的15處農村水利工程及重點段7處防洪設施實施重點修護;七是要爭取資金150萬元,用于完善鎮域兩所衛生醫療機構的基礎設施,為群眾就醫提供保障。我們還打算在3年內,通過自籌或爭取資金實施5項工程。一是計劃在2年內通過立項爭取專項資金,在鎮內建設一座省內一流的社會福利服務中心,目前自籌200萬元,尚有200萬元資金缺口;二是要在2年內完成××鎮鎮區東出口改造工程,工程道路總面積為25,600m2,項目總投資約1200萬元;三是對大柳河兩岸進行科學規劃和有序開發,計劃在“十一五”期間,通過爭取國家扶持政策資金,實現山城鎮河堤帶狀公園改造;四是力爭“十一五”期間,借助××*城市供水工程的建設,完成××*鎮的引水工程,徹底解決××鎮的供水矛盾;五是計劃在“十一五”期間,修建30米寬的與現有××大街平行的新奉天大街,道路長約4公里。
(三)加強文明教育科技培訓,使農民素質不斷提高。我們要在中小學校舍、農業信息網絡建設等方面加大對教育和科技的投入,同時不斷加大對農民科技培訓力度,通過組織實施科普大集、科技入戶、陽光工程等科教工程,爭取每年培訓農民達6人次以上,為農村經濟發展培養一大批農村科技能人,使農民通過積極學用新型科技,實現農用新科技在農村的廣泛普及。從今年開始,我們嘗試結合新農村建設在全鎮各村開展“能人帶動”工程,就是把農村思想素質好、致富本領高、為民貢獻多、社會影響大的農民評選出來作為能人,通過對他們進行系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學文化培訓,組織他們與想富不會富、要富沒門路的農民結成幫帶對子,通過發揮能人在農業技術、產業項目、資金信息、市場銷售、外出務工經商經驗等諸多方面的優勢,幫助被帶動人從以種糧為主的傳統種植業中盡快轉移出來,增收致富。
(四)不斷健全民主法制,使基層組織建設進一步加強。我們首先要發揮典型教育的示范作用,要在各支部開展“學優秀典型,建和諧新村”為主題的組織活動,引導基層黨員自覺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二是要全面推進農村黨支部建設,通過實行“兩推一選”,努力使懂科技、會經營、善管理、講奉獻、有知識的農村能人、致富能手進入“兩委”班子,提高農村干部隊伍整體素質。要重點調整“軟弱”的班子,把提高班子帶領群眾致富的能力和水平作為加強支部班子建設的重要措施和途徑,真正發揮他們的骨干帶頭和領導核心作用;三是要不斷推行全鎮村務公開,要實行“五統一”(統一內容、形式、程序、時間、建檔),做到“三為主”(村務公開以村“兩委”、監督小組、鄉鎮農經站為主),突出“一個重點”(以財務公開為重點),我們要在今年著力抓好202國道沿線各試點村的村務公開欄建設。四是要發揮“支部加協會”重要作用,實現黨支部職能作用的轉換。“支部加協會”活動,就是在農村經濟發展上,以黨支部為核心,以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為紐帶,以科技大戶為基礎,以生產基地為依托的有機結合,是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和農民增收的一種新的工作模式。今年,我們要按照“試點先行、典型引路,總結經驗、逐步推廣”的工作思路,堅持協會“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把加強對協會的領導與堅持協會獨立自主開展活動結合起來,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協會的中心任務,采取規模購銷、集約經營、延長產業鏈等辦法,適應市場機制,實行市場運作,充分發揮基層組織引領農民致富的積極作用。
總之,我們決心在上級有關部門的精心指導下,搶抓機遇,狠抓落實,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同時,我們也誠摯的希望各位領導對我們的工作安排提出建議和意見,以確保我鎮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健康有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