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種能力”幫助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

時間:2022-03-07 03:28:00

導語:“四種能力”幫助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四種能力”幫助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

“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貼近群眾的親和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判斷協調能力、駕馭復雜情況的應變能力”是當好社區就業援助員的必備條件。這是浙江省湖州市鳳凰街道四社區就業援助員陳玲玲日前接受筆者采訪時談的體會。陳玲玲靠這“四種能力”化解了一個又一個難題,僅200年一年,她就幫助93名社區失業人員實現

了就業,使社區就業率達到96%,再次被湖州市勞動保障部門評為全市優秀就業援助員。

陳玲玲所在的鳳凰四社區有一戶雙失業家庭,夫妻雙雙失業后,脾氣是出了名的壞。陳玲玲給他們介紹工作,他們不是嫌錢少就是嫌活累。這家男的姓費,去年1月,陳玲玲介紹他到一家大型超市做冷貨營業員,沒做幾天,他便說做冷貨工作要得關節炎,不做了。經過交談陳玲玲了解到,他原是湖州震遠同食品廠的一名銷售人員,買斷工齡后失業;妻子原是湖州絲廠的巢絲工,現在當協保;眼下讀高中的女兒由爺爺負擔。陳玲玲感到,這位失業人員發牢騷主要是因為有失落感和對今后生活無著落的憂慮。針對這種情況,陳玲玲誠懇地對他說:“小費,你和我都40歲出頭了,年紀說輕不輕,說老不老,要說出去打工,找口飯吃是不成問題的,但你以前跑過供銷,自由慣了,現在要到人家手里打工恐怕有點不習慣。”他說:“是呀,看人家的面孔我最不習慣了。”這時,陳玲玲感到火候到了,馬上話題一轉說:“現在政策好,你干脆自己開家店,自己當老板,省得受人家氣。反正你住在底樓,圍墻上開扇門,店面都用不著租。”后來,為圍墻開門的事,陳玲玲不僅多次幫他協調鄰里關系,還為他跑開發區城市監察大隊;辦營業執照時,又帶他跑工商局、衛生所,再后來又幫他申請了一次性再就業困難補助。幾個回合下來,陳玲玲與他成了好朋友。

陳玲玲所在的鳳凰四社區有位姓洪的失業人員,失業后,開過店,幫過廚,當過市場管理員……可是做什么都沒有恒心,三天兩頭換工作,是個就業困難戶。一天,陳玲玲給他介紹了一份新奧燃氣公司后勤管理工作,并帶他去應聘,當場和用工單位講好第二天上班。可第二天,這位失業人員卻沒去。陳玲玲很生氣,馬上撥了一個電話到他家,誰知還沒等陳玲玲開口,這位失業人員就說:“主任,講的是750塊錢一個月,又要燒飯,又要看宿舍,他們都是外地人,東西亂放在宿舍里,萬一少了講也講不請……”“那你當時為什么不說清楚?”陳玲玲沒想到這一說使他火冒三丈:“當時沒有想到,回來想想不合適就不去了,這有啥關系?誰要你這么認真!”“啪”一下把電話掛了。陳玲玲愣了好一會兒,待回過神來,調整好情緒,馬上趕到他家里。陳玲玲面帶笑容推心置腹地對他說:“洪師傅,其實你是個老實人,自己開店怕擔風險。介紹你去管理市場,因為要收費你又抹不開面子。我看你最好還是利用一技之長,找家飯店干干老本行……”洪師傅看陳玲玲說得真切,連連點頭。時隔兩天,這位失業人員特意打電話給陳玲玲,說是在一家小餐館上班了。

鳳凰四社區有位姓陸的失業女工在湖州勃海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上班期間,因不滿公司加班加點,在請假未果的情況下,用短信向單位發了解聘報告,就不再去上班了。為此,該單位要求這位女工補償公司培訓損失費300元,并退還預領工資252元。陳玲玲認為:這位失業女工在該單位從事出納和文秘工作,因工作需要,單位教會了她使用電腦、開增值稅發票、點鈔和記賬,這些都屬于上崗前的一般業務培訓。同時,雙方在勞動合同中未約定勞動者違約要賠償培訓費,因此,該公司要求這位失業女工補償“培訓損失費”缺乏法律依據。于是,陳玲玲主動跟用人單位協商,最后用人單位同意免收培養損失費,小陸也退還了預領的工資,使問題得到了圓滿解決。接著,陳玲玲又幫助小陸找到了一份同樣的工作崗位。

考慮到失業人員本身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陳玲玲在200年11月初專門為失業人員舉辦了一期《權利與義務》的擇業培訓班。給17名失業人員講解再就業優惠政策,和《勞動法》規定的勞動者的權利與義務。

采訪結束時,陳玲玲深有體會地告訴筆者:“我們社區就業援助員工作在最基層,直接與失業人員面對面打交道,每天都會發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要使自己能夠做到處事不驚,表達能力、協調能力和應變能力一種也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