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檢一流軟環境匯報

時間:2022-10-14 02:58:00

導語:紀檢一流軟環境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紀檢一流軟環境匯報

經濟發展軟環境,就是影響經濟發展的諸多因素的綜合體。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發展環境主要是指企業和各種經濟主體生存和發展的政策、法制、觀念、風尚等條件,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平臺。經濟發展環境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政府、機關、單位、企業、個人等各個層面,大到政策法規,小到一言一行,它無時不在,無處不有。實踐證明,環境就是生產力、競爭力、吸引力。哪里的投資環境好,客商就往哪里去,項目就往哪里投,資金就往哪里流。經濟發展環境的優化,政府負有主要職責,所謂“政府創優環境,民眾創造財富”。

一、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是優化經濟發展軟環境的首要任務,關鍵要做到“四立”

一是立“發展意識”。發展是第一要務,經濟發展環境中的核心問題就是發展問題,離開了發展,也無所謂經濟發展環境。要把工作的主要目標鎖定在促進發展上來,把發展的主要路子鎖定在優化環境上來。

二是立“開放意識”。不能不知山外有山,不能不知天外有天,不能關起門來搞建設。要立足全省,放眼全國,甚至面向世界,找準自身的位置,敢于在激烈的競爭中一爭高下,敞開大門,充分利用各種有利資源發展自己。

三是立“誠信意識”。信譽是我們做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個地方經濟的振興之基。市場經濟是契約經濟,應當重合同、守信譽,言必信、行必果,說到做到,言行一致,以信譽交朋友,靠誠信招客商。

四是立“大局意識”。“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不謀全局者,無以謀一,忽視全局利益的最終結果,就是損害部門利益。因此,我們一定要樹立服務企業就是服務自己,服務全局就是服務部門的意識。

二、要營造創業者安心、放心、順心、舒心的發展熱土和生活樂園,必須強化措施,優化四種環境

一是大力營造優質高效的政務環境。這是環境建設的重中之重。要進一步強化為納稅人服務的意識,切實把服務窗口前移,觸角延伸,沉下去、實打實、滿腔熱情地為企業和群眾辦實事、解難題。要善待企業,多一些扶持,少一些卡壓,多講怎么辦,少講不能辦。要扎實開展行政效能建設和進一步完善部門形象測評制度,大力倡導雷厲風行、立說立行、急事急辦、特事特辦的作風,努力建設務實、高效的服務型機關;要建立部門之間工作協調機制,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出現的重大問題;要繼續實行領導掛重點企業制度,高位推動行政效率;要堅持和落實部門幫辦制度,切實為企業排憂解難。

二是大力營造靈活寬松的政策環境。政策不優,環境難優,政策不活,經濟難活。我們要在激烈的競爭中贏得優勢,就必須有含金量高、吸引力強的政策。要抓好政策清理。尤其是在行政事業性收費政策方面,能放寬的堅決放寬,能優惠的盡量優惠,能取消的要堅決取消;要抓好政策創新。根據形勢變化,在權限范圍內,圍繞資金、技術、人才等資源配置,不斷完善和創新政策,為企業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開拓更大的空間;要在稅收、土地、招商引資、出口創匯等政策的制定上,要使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本地企業和外地企業享受同等待遇;要抓好政策落實。再好的政策得不到落實,就是一句空話,甚至會傷害投資者的感情,降低政策的公信力。善于算長遠帳、算發展帳,在一個地方的權力范圍內,能兌現的政策,要堅決兌現;要善于學習借鑒先進地區好的經驗,在不違背國家大政策和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凡是外地成功的做法,都可以大膽引用,凡是政策法規沒有明令禁止的,都可以大膽試行,凡是上級政策和規定有一定彈性幅度的,都要從有利于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出發,千方百計促進發展;垂直管理部門要正確處理好執行上級規定與促進地方發展的關系,識大體、顧大局自覺服務地方發展。

三是大力營造規范有序的法制環境。要以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為契機,堅持依法行政,公正執法,嚴明執法,保護企業的合法權益;要對各種違規行為堅決查處和打擊。重點查處以權謀私、吃拿卡要的案件,徇私舞弊、徇情枉法的案件,違規違法、失職瀆職的案件等等。對性質嚴重、影響惡劣的,不管涉及哪個部門、哪個人員,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決不姑息遷就;對干擾、破壞、打擊企業發展的行為,要鼓勵知情人及時反映,大膽舉報,讓這些行為無立足之地;執法、司法機關要積極為投資者提供法律、法規咨詢、仲裁等服務,增強企業運用法律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和能力。

四是大力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是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根本保障。要營造親商、安商、富商的社會氛圍。對投資者要高看一眼、厚愛一分,真心實意地為他們創造條件,提供便利,讓他們有錢可賺,有利可圖。要全力維護社會穩定。抓穩定,關鍵是要把工作做到前頭,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要認真排查調處當前影響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抓緊解決各類工農矛盾、民企糾紛、勞資糾紛,要嚴厲整治企業周邊發展環境。加強對工業園區等周邊村民的教育,引導群眾正確理解各項方針政策,正確看待各種利益關系,與企業搞好合作,互惠互利,有問題協商解決,或向上匯報,決不允許自作主張,甚至蓄意鬧事。要集中整治各種堵門堵路等破壞企業生產經營秩序的行為。要進一步完善社會治安防范體系,始終保持嚴打整治的高壓態勢,嚴厲打擊各種擾亂市場經濟秩序、阻礙企業生產經營、破壞經濟發展環境的違法行為,嚴厲打擊各種土霸王勢力,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利。